12月23日原打算今天一早去天游逃門票的,但可惜我和同伴都是懶蟲,鬧鐘盡職地鬧完又鬧,我們始終舍不得離開那張床。最終還是到了中午11點才出發。
乘坐面的到天游,司機不停地游說要我們請導游,但是我們不喜歡有人在身邊嘮叨個不停,拒絕了。到站時,還沒有下車,就有“導游”跟著車跑了,他們努力勸說著,軟硬兼施,說只要給30元就陪全程,不用買導游的門票,說山上有很多岔道,不熟悉的就不會走,說景點是三分形像,七分想像,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如果沒有導游就等於白游了,最後見我們不為所動,就說給10元就得,讓她有口飯吃,我們不請她就沒飯吃了。可是我們就是不喜歡有人在身邊嘰嘰喳喳,就是想自己逍遙隨意地走走,鐵著臉打發掉了一個又一個導游。(後來在山上問了幾次路,幾乎所有的人都驚訝我們怎麼會沒有導游,看來這裡的導游還是挺有能耐的,嘴頭工夫不錯。)
根據網友的介紹,過了橋往右走,找那條逃票的小路。可是走了幾步就有一個崗了,我們趁裡面的人不注意,悄悄溜了進去。可惜我們轉了許久,就是找不到路,工作人員都發現我們了,只好去買票。人家說:“早就看見你們來了。”一句話讓我們尷尬非常。後來在隱屏峰上擺檔的一位張先生說那裡是有路的,而且有石階,沿著右邊走就可看見。他還留了個手機號碼,讓我們介紹朋友過來找他,一早一晚可帶人逃票,可以安排在山上住,隨心給他點錢就可。
南方的山的確秀美,水的確嬌柔,每一處都精致怡人,有些東西不是筆墨所能形容的,你必須親自去體會。我們走到哪裡,目之所及皆翠綠茸茸,那種綠是濕漉漉的、滋潤的;耳之所聞皆鳥鳴水笑,不知是不是因為離開了城市的煩囂,感覺鳥的鳴叫都異常歡快。
武夷山的組成其實是一塊塊巨大光滑的大岩石,幾乎所有的山都是光禿禿的身子,只是在頂上長著一頭綠發,那是一些矮小的草和松。在岩身上有一片片綠苔蘚,像小姑娘的翠色花衣裳。我靠近它,仔細地注視那苔蘚,驚喜地發現小小的苔蘚其實是一棵體態優雅,有莖有葉的小植株,非常趣致。
我們爬上了隱屏峰,舉目四望,山下九曲蜿蜒,宛若一條飄帶。星星點點的淺灘、綠洲點綴得恰到好處。時而飄過一葉竹筏,上面的游人總喜歡高聲叫喚,欣喜地傾聽山的回應。遠山霧靄輕披,欲要遮掩秀麗的妝容,反而更添幾分誘人的魅力……
用高倍望遠鏡看船棺,挺讓人失望,根本沒有什麼看頭。棺木已經打開,沒有人骨,棺蓋隨意擺在石凹處,已經風化了不少,看不出原來的樣子。旁邊有塊陪葬的石像,也看不出什麼造型。左下方有個洞,說是狐狸洞,怎麼看都看不出所以然。看完那個望遠鏡,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從隱屏峰下來,我們先後走了茶洞、天游峰。我不知道天游和隱屏有什麼大的區別,只覺得天游的游客多一些,其實兩山相距很近,高度也差不多,所見的景物也不見得有太大的差異。自我感覺隱屏峰還要險一點兒,山上有些地方的石階和路很窄,不一定有欄杆,得小心走。
天游峰頂上的一覽亭不值一提,在亭子上面無論如何是什麼都看不見的,也不知道哪個傻瓜喝醉了酒眼花給起的名字。聽老人家說,以前給小孩取名都興先算個命,命中缺什麼名字就給叫上什麼。可能一覽亭由此而名吧。
在天游歇了一陣,吃過干糧,我們又起程到桃園洞去。世外桃源可真不是普通人能去的。雖然手上有地圖,但路上的標示可不多,且有很多岔道,總讓人走著走著就懷疑有沒有走錯。不知上下多少次,拐過多少彎,跨過多少溪澗,問過多少石頭……在我們絕望了,快要放棄的時候,忽然看見老子的巨型石像,眼前難以置信地出現了一大塊平坦的綠地!這裡草色蔥蔥,四周環著山,山背後是淡藍的雲霧。山上的綠披比先前看到的山要多而厚。樹葉因已入冬,都掉了,但紅紅的枝丫鑲在綠草和翠竹之間更顯嬌嬈!遠處有一道觀,幾個道姑在裡面悠閑地做著什麼。一位面如圓月的中年道姑與我們聊了一下,她告訴我們,一般人在沒有導游的帶領下是找不到這裡來的,而來這裡的人也少之又少。
我們告辭的時候,道姑給我們指路。說出了洞門,有左右兩條下山的路。右面的路直接就下去了,左邊的路還有一個洞。鑽洞過去,到山下看見九曲溪往左拐就能出門,與右邊的路殊途同歸。我們按照她的指引,出了洞門。洞門的一邊寫著“桃園洞”,另一面寫著“透天關”,拾級而下,又聞山澗流水聲。不幾步,看見左邊的大岩石上有“問詢處”幾個繁體大字。拐進去是一石洞,路黑而窄,側身一人才能擠進去,很有趣。然後一路無事下山來。見九曲往左拐。這時天色已黑,我們匆匆出去坐車離開。
其實上山的時候是經過雲窩的,但是沒看見雲,不見有什麼景色。本地人說得一大早才能看見。我們懶惰,只能帶著遺憾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