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周日有陣雨拜伯裡的草原美,奇花異草美,村舍美,但最美要數科恩河。河雖不寬,但水質特清,能見到河底的各色卵石,河中的水草。湍急的水流,增添了小河的氣勢,使他更加生機勃勃。而河中的一條條大鱒魚,則使這條河的靈性得到了升華。我見過無數清澈的激流和小河,但那裡往往只能見到很小的小魚,我從沒見到過大鱒魚,真沒想到他會生長在這麼小的小河裡,數量又是如此之多!鱒魚這兩個字,對我而言,始終有種神秘感,我只在歌曲中和音符中聽到過,好像屬於世界名曲什麼的。這回,在拜伯裡科恩河的一座三孔橋(《觀景的絕佳處》)上,我依欄低頭—看,很快就發現了-條大鱒魚,那時的激動和興奮,真是難以言表!趕緊先拍下來再說(《一條大鱒魚》、《好一條大鱒魚》)。這座三孔小橋,是觀魚的絕佳處,也是觀景的絕佳處。在這座小橋上,我除了生平頭一回見到了大鱒魚外,還有幾幅難忘的場景留在了我的腦海和底片上:—幅是一只野鴨獨立在河石上,四周是湍急的河水…使我聯想到“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頭”的詩句,感到特別有詩意(《野鴨獨立在美麗的科恩河上》);另一幅是在離那獨立野鴨不遠處,有位正在釣鱒魚的女士,她釣得那麼專心,仿佛很快就能釣到的樣子,雖然她是有點背對著鏡頭,但我從她站立的整個姿態中,感覺得到她勝利在望的自信和喜悅,就連她身邊那條漂亮的寵物犬,好像也因發現了什麼動靜而變得神情格外專注與興奮(《攜犬釣鱒魚》)。在這張照片的一角是河邊的馬路,馬路上小車多,游人多,可見這裡確實是眾人最響往的地方;再一幅是科恩河中有兩只野鴨在激流中奮力前行,逆流而上。他倆的游姿很有戲劇性,前面那只個頭稍小,但顯得老氣些,他拼命劃動著的紅掌,在水中清晰可見,好像游得很吃力的樣子。後面的那只個頭大些,但顯得年輕些,游得很從容,好像並不費力,但卻要趕過前頭那只的樣子,我好像聽見了他倆的對話,後面那只對前面那只說:“加油!老哥!瞧,我快趕過你了”(《 老哥,加油》)!科恩河中的種種故事,時時都有發生,這真是條美麗的,充滿生命力的小河,鱒魚以他為家,決非出於偶然。科恩河,你真是條美妙的河!!旅游手冊上是這麼介紹你的:“河上有座可觀河中鱒魚的橋,站在橋上可看到魚兒悠悠。
3月中旬到10月還可以釣到鱒魚。…不時有天鵝和野鴨漫游在河上,給這個著名藝術家威廉姆·莫裡斯曾居住過的村莊更增添了一種靜謐詳和的美。”真是說得一點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