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SS從年前到至今還在巍山晃蕩,MD!弄的我那個心情哦,羨慕,嫉妒+恨!羨慕及嫉妒她在那邊享受著地主婆一樣的散漫日子;清晨坐在城門下,吃著燒餌塊,讀著飄著書香的小說,傍晚還有幸福的小生活。時不時還給我飄一個暖味的短信加一句充滿誘惑風情的巍山小語。。。恨呀!
本來打算不寫巍山的,但是每當看到相冊裡面藍寶石一般的天空,我那種黑如彝人,干如蕎殼的大臉哈,巍山!我怎麼可以舍去你,我必須記住你給我的毒辣陽光,回味那碗肉汁香濃的巍山過江粑肉餌絲~還有古城內撲面而來的祥和. 寧靜. 古樸氣息。
---------------古道滄桑&&巍山古城
我來大理N次,卻從沒有到過這塊明清時代棋盤式布局的彝人古城。而很多人千裡迢迢跑到大理,也常忽略了在大理南部六十多公裡的地方隱匿著的這座古城——巍山。漫步在青石板本色天然的,耳邊想起的馬蹄聲,仿佛古老時光從未遠去……
我們早晨從大理古城坐車到下關城區,先到客運站把到瑞麗的車票搞定後直奔下關客運北站(大風車那裡)。行程全長有61KM,現在的路都是柏油路,只需要1個半小時就可以到達。
巍山是南詔古都最早的發祥地和早期的都城所在,現在以古城中的文筆樓為中心保存最完好。如今的古城,是六百多年前朱元璋時代建城時的棋盤式格局。有些屋檐上還長滿了狗尾巴草,沿街的店鋪一律是朱紅色的老木門加上黑底燙金的牌匾。小販也懶懶的坐在草墩上經營著自家的生意,你買或不買,任由你選,不會給你牽強的買賣,始終笑臉。
東西南北四條街在星拱樓彙聚,這個曾經的必經之路仍然是巍山的消息集散地。人們不管順不順路也要拐過來看看城裡發生了什麼。門洞下的牆上照例貼著很多告示和訃告,講究的書寫文體及格式,古雅的措辭,仍奇跡般地活在這個網絡語和火星文充斥的當今世界。巍山作為雲南四大“文獻名邦”之一,絕非徒有虛名。
我們穿過古城門,在好友SS.BF電話的引導下,找到了讓我日思夜想的—巍山老王餌絲店!傳說中最牛B的餌絲就在此,這家世代相傳,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一道獨具特色的小吃。相傳,當年皮邏閣曾用它招待大唐使節,從此名聲大振,被譽為南詔故地飲食文化的一大品牌,目前仍是南詔古街上最具特色的名小吃。過江餌絲用的是上等的高湯,用土豬肉及骨頭熬制成奶白色,餌絲精煮不爛,非常有勁道~另外還搭配了當地人最愛吃的腌菜,份量足也!
加足了能量,我們閑逛在古城裡。古城裡保留下來的文物古跡甚多,文筆樓和拱辰樓雄偉壯麗,氣勢不凡!我們隨後去了古城內最大家族的故居--蒙化老家,裡面的建築風格美輪美奐,要細細品位!
逛累了,坐在沿街的青石台上打望,懶懶的靠在牆角。湛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新鮮的空氣。歲月流轉,時光飛逝,在昔日顯赫一時的南詔王權故都,多少王者的後裔,仍在飛檐下的院落裡,過著恬靜而悠閑的生活,他們在這裡走出走進,勞作、結婚、生育、病死..一個個關於歲月、生命、血脈流轉的故事,在經歷了六百年的滄海桑田後,仍悄無聲息地流傳著、流傳著......
88巍山,一天的時間認識你是不夠滴~好在我還回來!哈哈,SS,記著幫我留下你遠嫁於此為我准備的閨房。。。。。窗前記著幫我種下一盆幽香的桂花,我要百轉千回的尋覓歲月留下的芬芳!
PS:巍山是個多民族的自治縣城,境內居住著漢、彝、回、白、苗等23個民族,主要有漢、彝、回、白、苗、傈傈等6個世居民族。
巍山的小吃太板扎了,青豆米糕和鍋巴涼粉,還有卷粉及回族烹制的驢肉哦!
下關到巍山車站,票價13元(1.5小時)
回到駝峰,HIHG的夜晚,瘋了,醉了,,太搞怪了!我的啤酒鴨,GG的唐朝妹兒,一個接一個酒吧的狂喝,,色迷下的HUMP!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