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靈魂的旅行

作者: whaison

導讀第一次發表游記,也沒寫得很詳細,就隨便寥寥幾筆,以作紀念。也懶得去分各個地方,就隨便一通發表,以紀念一次真的很長的旅行。 2010年,20幾歲的我才踏出廣東,而一年中,我竟踏出了3次廣東,其中有兩次是一個人的旅行。第三次踏出廣東,我竟在外面走了40天。原來我也是灑脫的人。 感受靈魂的旅行(一)坐著火車去拉薩 10月3日,我沒想到火車站那麼多人等著檢票� ...

第一次發表游記,也沒寫得很詳細,就隨便寥寥幾筆,以作紀念。也懶得去分各個地方,就隨便一通發表,以紀念一次真的很長的旅行。
2010年,20幾歲的我才踏出廣東,而一年中,我竟踏出了3次廣東,其中有兩次是一個人的旅行。第三次踏出廣東,我竟在外面走了40天。原來我也是灑脫的人。
感受靈魂的旅行(一)坐著火車去拉薩
10月3日,我沒想到火車站那麼多人等著檢票進站,差點就沒趕上火車。不過還好,最後趕上了。12:19,火車開了,我踏上了3天2夜的火車,開始了一段旅程。
我以為火車上會很難入睡,我以為火車上會很無聊,我以為……不過,其實在火車上我也睡得蠻好,其實在火車上很多陌生人一起聊天也是很不錯的,其實看著一路的美景心裡是很舒服的。
認識了很多人,雖然這些人只是“十字路口”的朋友,卻也讓人窩心。認識了一個林芝地區的小伙尼瑪,他到廣東讀書,不適應廣東的生活而返回當兵。認識了拉薩的一家子,講述著他們對西藏的感情。認識了很多都是差不多年齡的人,聽說西藏就是兩種人會去的地方,一種是沒工作的人,一種是失戀的人。
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景色,路過長沙,我輕輕的說聲,長沙,我又在你這經過;路過西北平原,看見了陝西的窯洞,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平原,看到了煉鐵廠巨大的煙囪,看到了一片白楊樹;路過了甘肅青海,格爾木,看到了白雪皚皚,看到了凄涼,看到了藏羚羊和藏犛牛,看到了一片無際白雪中竟有著無數的電線杠,想著當年修青藏鐵路的人,我掉淚了,如此荒蕪的地方,如此艱辛的環境,卻有一條青藏鐵路穿越騰躍於世界離天最高的地方,這是一條天路,這真的是一條天路。中國人,太偉大了!回頭看去聽《天路》,你才可以那麼真切地感受到字裡行間的韻味。
到了青海,我就有點胸悶了,一陣,然後沒事。到了格爾木,又有一點點頭痛,一陣,然後也沒事了。我開始還是有點害怕,我不敢動太多,因為那樣耗氧。總體來說,一路都還好,雖然看著蛋糕的袋已經由於高反而鼓起來,可是心裡的那種興奮還是可以減掉不少恐慌。
5日,19:30分,終於到了拉薩,終於到了拉薩。晚上7點半,拉薩還是光亮,要到8點多,太陽才下山。出了火車,外面風勁大。我很慶幸我沒有高反,不過開始有人說剛開始下車不會有高反,是過了一天才會有的。不管那麼多,發了短信跟媽媽說,我到了拉薩了,讓她安心。
感受靈魂的旅行(二)虔誠的拉薩,神幻的林芝,荒涼的日喀則,神奇的樟木
我並沒有想記錄下整個日程,只想淡淡的描述,因為寫得太多太雜反倒難以烘托。
虔誠的拉薩
踏上拉薩,開始聞到了酥油味,開始看到藍天,開始看到穿著藏族服裝的人在走著,開始看到轉經筒,開始看到經幡,開始看到寺廟,開始看到長跪的人,開始看到那一臉黝黑的男男女女,開始聽著周圍很陌生的語言,開始告訴自己要好好的感受著這裡。
從火車站出來,第一次經過拉薩河,其實那股寧靜和清澈在夕陽下顯得十分動人,河中紅藍綠白黃的經幡隨風飄動,像是在祈禱著蒼生的平安。路過了布達拉宮,將近夜裡的布達拉宮,顯得格外的寧靜和嬌雅。這或許是我對拉薩的初印像。
西藏第一個去的地方是大昭寺,看著門前擠滿著長跪的人們,我們靜靜地走進了寺廟。大大的金黃色轉經筒,無比輝煌。大昭寺與布達拉宮遙遙相望,這是拉薩的兩座了不起的建築。我們隨著擁擠的人流進入了主殿,高大的佛像立於中間,四周都有其他佛像,地方並不是特別大,可是裡面卻擠著幾百個人,甚至上千人。讓人肅然起敬。
在大昭寺轉了一圈,從裡面出來,逛了八廓街,看著西藏特色的商業街,琳琅滿目的商品,看著那些沿著街順著時針在跪拜著的人們,其實有時沒能很理解他們整天都長跪,卻怎麼維持生活。看著那些小孩子滿身都很髒,卻一直跪著。或許他們想的更簡單。
進入布達拉宮,看著西藏獨有的建築,紅宮的牆塗滿了西藏獨有的紅色,白宮的牆塗得雪白,而門框窗框等都刷了青灰色,而又間著金黃色,窗台上擺著鮮花。布達拉宮,從外觀就讓很多人覺得無比莊嚴。加上在宮外長跪的人們,搖著轉經筒的人們,那種宗教的神秘和莊嚴就更加顯現。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應該更虔誠些。
踏上一道道台階,走一段就停下來望望下面,整個拉薩越來越清晰,好美,卻也已經很現代化了。在高原上爬那麼多層台階足以讓人喘氣。而進入布達拉宮,我開始驚嘆。似乎在走迷宮,如果沒有標志,沒有隨波逐流,我想我是走不出來。感嘆設計者的厲害。看著厚厚的牆,聽說最後的超過10米,看著打穿牆的窗的厚度,讓人感嘆在這一個地方,當年這座宮殿是如何建成。看著在外牆上門沿的白馬草(防潮防火),還有掛著的麻簾(防潮防火,聽說晴天會遮陽卻可讓部分陽光進入,而雨天自動閉合檔去雨水),驚嘆古代人的科學。看著內牆的壁畫,每面牆從上到下都繪滿了圖,雖然裡面燈光暗淡,卻足以看出色彩繁多,畫工精細,想像不出當時是多少個人如何合作用了多久的時間才譜畫了這一面面的畫。而看到高高的靈塔,聽著往生達賴門的故事,讓人不盡鞠躬表示虔誠。看著亮著的一片片酥油等,那是一種宗教的神秘,每盞燈都閃耀著一種祈禱。聽著隨處坐著的僧人們念著佛經,讓你不敢有二心,只有一心的虔誠。
布達拉宮讓我感嘆,我知道自己文筆有限,也不多描述,可當時的心情真的激動萬分。我記得從布達拉宮出來,我就打了個電話給媽媽,告訴她多麼壯觀,多麼讓人激動。
後來還去了色拉寺,看到了辯經,十分有特色的藏傳佛教特色。藏傳佛教分為顯宗和密宗,而辯經好像就是密宗傳經的一種方法。十分不一樣的場面,我想除了在西藏,很少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吧。
去了西藏博物館,感受著那些文化,那些事。
神幻的林芝
跟著劉哥去找旅行團去了林芝3天游。經過拉薩河,踏上318國道,經過墨竹工卡,經過松贊干布出生地,經過阿沛阿旺晉美村,經過米拉山口,經過了一片片的白樺林,經過八一鎮,經過色季拉山口,經過泥羊風光,經過魯朗,一路的風景美到讓我驚嘆。山是那麼的高,植被從上到下變著色,一片紅,黃,綠,紫。山腳下就是淙淙流水,這是神奇的天堂,這是無法用筆來描述的,我們必須用心去感受,去感觸。
而經過那些海拔5000m的米拉山口和色季拉山口的時候,摸著雪山上的凍雪,看著滿山的經幡,那種自然與虔誠的交接,讓人感動到落淚。藏族同胞很聰明,他們將經文和佛像畫寫在經幡上,掛起來,隨風吹動,我想,大概是吹動一次,就表示誦讀了一次經文吧,那樣佛祖就市場可以保佑著大山人們的安康。藏族人真的很了不起,多麼陡峭的山都有經幡,看起來最艱險的地方就有經幡,大概是他們一種祈禱吧。經過米拉山口,我還是忍不住打了個電話給媽媽,告訴她我在多麼高的地方。那時很冷很冷,我穿了3條褲子,5件衣服。
看著那些從昌都跪著去拉薩朝拜的鄉民們,很多人會說他們愚蠢,可是當身臨現場的時候,你更多的會被感動。他們要跪3個月到拉薩朝拜(也有人說來回3個月),一年一次,無論風霜雨露。他們為著自己的信仰,可以這麼執著和堅持,讓人唯有感動。試問又有多少人能為著自己的理想去如此打拼。
看著那些踩著單車從川藏路上來的人們,不禁油然佩服。有些人從廣東踩著單車一路走來,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有些人從江西走來,大家從五湖四海以各種方式走來。
看著滿路都是川菜館,吃著川菜,讓人佩服起四川人,再偏僻再艱險的地方都有四川人開的菜館。後來我的整個旅程證明了這點。
看著廣東和福建援建的八一鎮不失“繁華”,其實很是高興。看著那些熟悉的路名,什麼“廣東路”“福建路”,讓人感到很親切。
同行的幾個人感情劇增,開始排行稱呼,我排到第五,哈哈。那段日子,即便以後大家都不聯系了,卻一定要值得回味。這或許已經足夠了。
回途中,我們還有幸進入了一家藏民家,一個小小帳篷,黑蒙蒙的一片,喝著藏家的酥油茶,我感到無比的幸福。
荒涼的日喀則
去尼泊爾,要經過日喀則,還是踏上318國道的另一邊,看到了無比荒涼的地方。先經過了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羊湖,美到我差點掉淚,那才叫渾然天成,那才是美,美到我激動無比。
或許因為我們沒有進入市區的緣故,接著經過的地方都很荒涼,比如看著那裡豎著牌“XX鎮”,可是放眼過去,只有一兩戶人家,“XX村”,你怎麼找都看不到人影,大家開玩笑說,“XX鎮”可能只有一戶人家,男的是鎮長,女的是婦聯主席。
那片大山的荒蕪,讓人感到凄涼,很感慨現在竟然還有人生活在這種地方。踩著單車的驢友們,或許他們會有更大的感觸吧。
晚上8點多,太陽差不多下山的時候,我遠遠看到了珠穆朗瑪峰,十分寧靜,就像一位女神。
我都忘記經過了多少個地方,什麼甘孜,達孜,魯魯,聶拉木,我也看到了無比辛苦的部隊軍人在站崗,晚上十分的冷,他們卻一直堅持站崗查證。我承認我哭了。我記得到了那個查證點,那時我很冷,我看到有人,馬上就去盛點喝,有一個軍人看到了,馬上跟我說,那些是洗漱的,把瓶子拿來,我倒一瓶給你。在那麼荒涼的地方,在那麼冷,那麼渴的時候,他們那麼忙的時候(有很多人要過站點,要查證),他卻遞上了一瓶開水給我,我當時就感動到很想過去抱住他。軍人始終都是值得敬佩的!謝謝你們,你們真的辛苦了!
晚上越來越冷,而本來估計12點多可以到樟木,卻發現路上有些結冰,不敢開快,所以大家越來越急,也越來越冷。而我們開始唱起了歌,連《青藏高原》《天路》《纖夫的愛》等等都唱上了,在高原上唱著這些歌,很容易感動。而當地的人唱著藏歌,讓人覺得那是天籟之音。
凌晨1點多,差不多兩點,到了樟木,隨便睡上了一覺,等著隔天過尼泊爾了。而之前的興奮還沒有平息。
神奇的樟木
樟木,海拔卻猛的下降,植被和景觀大大的不同,就10幾分鐘的路程,你可以看到從沒有植被,到有深色植被,到翠綠的植被,可以看到瀑布,水簾洞等等景觀,那個簡直就是神奇。晚上沒看得很清楚,不過從尼泊爾回來的時候,還是看的讓人覺得此景應是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啊。
樟木,海拔只有2000多,很適合人類居住。環境優美,那是一個讓人留戀的地方。
感受靈魂的旅行(三)神秘優雅樸素的尼泊爾
過了關,比想像中簡單,跟豆豆開始了10天的尼泊爾之旅。尼泊爾是一個怎樣的國度,讓人難以三言兩語說清楚。
過了關的那段路的風景無比優美。而路無比的小,無比的爛。看到了很多車頂坐滿了人,聽說隔天是達善節,很多人都回家。看他們開的車都無比的爛,有些甚至沒有車門。看到了小路兩邊髒兮兮的店,讓人想起80年代的中國。
同車的德國人,跟我說,你看那就是巴德岡,再過一點我們就進入加德滿都了。到了到了,我們到加德滿都了。我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國家的首都。路明明是水泥路,卻滿路的泥沙,我承認我沒張口都吃了不少泥沙,像是沙漠中起了風沙,那個恐怖,那個刺激。我們始終不敢相信這是加德滿都,看起來很破,很髒,很亂,人很擁擠。我一直想說“以後有人敢說中國人口多,媽的,我讓他去加德滿都看看”。看著那些廣告牌,簡直就是80年代的中國。甚至80年代的中國還要好一點。這就是對加德滿都的第一印像,不過卻讓我覺得返璞歸真,很刺激。當我們到了泰米爾的時候,我們也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泰米爾。
在加德滿都,我們就是到處逛逛,去了杜巴廣場,聽著他們講述著皇宮發生的事情,看著這些古建築,看著滿廣場的鴿子,聽說女神每天會出現兩次,聽著達善節他們要血祭等等。看著滿周圍都是穿著尼泊爾服裝的男男女女,我發現我到了一個異國他鄉。
隔天我們還是去了杜巴廣場,很抱歉,我們從來都沒買票,每次都混進去。這次很高興,看到他們游神隊伍。喔,竟然在這麼遙遠的一個地方,有像潮州一樣的風俗,突然間的震驚和親切感。游行隊伍服裝艷麗,他們光著腳,那就是《西游記》收玉兔那集中的那些隊伍啊,這就是異國人情。
我們還去了猴廟,下著雨,登上猴廟的高點,望著朦朧的加德滿都,第一次發現加德滿都的美。滿地的猴子,打架的,搶吃的,偷貢品的,他們太可愛了。而也有狗趴在地上,像死了一樣,其實它只是在睡覺。
我們還去了博達佛塔。我們是坐著矮矮的公車去的,我們其實很強大,竟然可以找到公車,太佩服我們自己了。而豆豆去了燒屍廟,我始終還是不想去看那些場景,所以還是沒去。
加德滿都,到處都是破舊的建築,幾百年的,很像危得不能再危的木樓,可是也有十分高級的西餐廳;有很傳統的小店,黑壓壓的,也有Bentley這樣的專賣店。到處都很臭,很多蒼蠅。而人都非常之好,只要你問路,他們都恨不得將你帶到那個地方。很感激泰山的服務員們還有路上的警察們。
加德滿都,最到處的呢是寺廟,幾米就有一個寺廟,有大的有小的,甚至地上隨便一畫,撒點花,那就是他們的神,不可以踩到。他們很虔誠,他們每天吃飯前就會去祭拜,會將那些花塗在神像上,所以神一般只有紅和橙兩種顏色。而他們的神有大像鼻的(濕婆的一個兒子),有蛇的,有猴的,千奇百怪。聽說尼泊爾是國教唯一是印度教的國家,而印度教裡面有幾百萬個神,他們的關系很復雜,至今沒有人能說得清楚。這就是宗教,這就是神秘。
而回味的或許還有那一頓頓的手抓飯吧。哈哈。
加德滿都充滿著宗教色彩和現代風格,而博卡拉大概就是一個休閑的好去處。甚至我覺得是個度蜜月的地方。不過話說從加德滿都到博卡拉只有200多公裡,需要坐8個小時才到。不過始終覺得博卡拉真的不錯,費瓦湖風景獨好,古城之旅更是讓我們畢生難忘,而峨眉飯店的老板簡直是那個神啊。哈哈,回想起來,那些點點滴滴真的讓人會傻傻發笑。
博卡拉到處都是秋千,這讓我想起了家,我們的角落每年都會搭千秋架。我回想起我的小時候。博卡拉,無論男女老少,都在那些小小的千秋架上蕩著;他們都在外面洗澡。十分休閑的地方,十分干淨的地方,十分有情調的地方。
碰上了Dawa一家,聊了很多,很好的感覺,雖然現在已經沒有聯系了,卻很舒服。
後來也去了巴德岡還有帕坦的杜巴廣場,不同的感覺,不過不想說太多。記得那個導游,我全程旅行中唯一一次請的導游,帶我們去陶瓷作坊,記得巴德岡的陶瓷作坊,那簡直就是落後,不過卻很有特色。我跟導游說我們中國是如何做陶瓷的,他聽了目瞪口呆,他不知道竟然我們已經是用天然氣,電之類的燒瓷了。帶了一小片土,回家留念。
離開了尼泊爾,那天早晨4點半就起床,5點出發,別了,尼泊爾,我忘不了這裡的神秘,我忘不了這裡民風淳樸,我忘不了這裡的一切,有機會我會來的。顛簸了幾個小時,看到了雪霧陽光輝照的山上,那種景觀,實在太讓人驚嘆,可惜也拍不下來。
顛簸了幾個小時,到了邊境,看到了熟悉的中國海關,中國我回來了。海關人員都很客氣,讓人覺得很舒心,終於到家了的感覺。本想在樟木待一天,不過後來還是直回拉薩。晚上經過還沒修好的318國道,顛簸了2個小時,那種驚險和那種反胃,我到了西安兩天後還沒好,而現在依然記得。隔天凌晨3點到了拉薩。回了拉薩,跟著一路認識的人,還有不認識的人,大吃一頓,算是很盡興。
而可能因為在博卡拉去古城的途中淋了一身雨,有點點要感冒的樣子,我不敢在拉薩待太久,因為感冒就不適宜在高原待太久,所以我就買了去西安的票。准備去西安。
感受靈魂的旅行(四)古城西安
踏上了火車,望了一眼拉薩火車站,我默默地說“西藏,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再來的!”
本來沒計劃去西安,只是想找個近一點的地方歇腳,所以選了西安。到了西安就開始上網搜索旅游景點。結果也發現沒什麼。
那3天的天氣很冷,從拉薩去西安經過蘭州的時候,已經下了微微雪了。而到西安那個冷真的是讓人想起來直發抖。
不管多冷,既然到了,就算下著雨,我還是要去到處玩玩的啊,於是去了兵馬俑。看到了所謂的兵馬俑,也感嘆了一番,去了秦始皇陵,又感嘆了一番。
隔天去了陝西博物館,西安博物館,大雁塔廣場,小雁塔廣場等等,不過大雁塔和小雁塔都沒進去。按著在網上查好的公車路線,加上問人,我走到了朱雀門,找到了湘子廟,聽到湘子就覺得特別親切,所以還是進去拜拜。接著去了鐘樓鼓樓,不過都只是在外面看看,門票實在太貴了。
對西安,我並沒有太大的感覺,只記得羊肉泡饃真的不好吃。而古城除了城牆,其他已經都很現代了。所以沒打算在西安呆久。
在媽媽的慫恿下,買了北上的火車票,准備去北京。
那天還去了大明宮祠,就一個字“大”。因為逛了太久,我又差點趕不上火車。其實一路都很驚險,很多次都差點就趕不上車。
感受靈魂的旅行(五)首都北京+天津一日游
去北京,買的是坐票,一夜基本上沒睡,跟車上的人聊了半夜。早上6點多到了北京,剛好北京回暖,沒有那麼冷了。
北京我也不想描述太多。對於每座建築,我都很感嘆當時是如何修建,而對於北京的城市規劃,我真的很喜歡。而在北京我感受到了秋天的感覺,原來秋天是那樣的,有落葉,有風,有蒼涼。
去了頤和園,足足走了3個小時,走到我的腳都起泡了(其實在大明宮祠的時候已經有點起泡了)。皇家園林的美,大,氣派,那簡直就是別樣的韻味。
鳥巢,水立方,聽著《北京歡迎你》,仿佛奧運正要開始。廣場上的一排排銀杏,讓整個廣場的秋天氣味顯得更加濃烈。
長城,巍巍長城,風勁大。我想只有親自登上才會有萬心感慨的情懷。也許為了趕時間,走得太快,搞到下了長城的時候竟然抽筋。
十三陵,明代皇帝的陵墓,開挖了地宮的定陵,讓人搞到古代建築的宏偉及古代施工者的高明。
天壇,地壇,非常讓人難以相信的建築,非常完美,而又結合了中國的星宿等等來建造,只有中國人才有如此智慧。我只想發出這種感慨。
故宮,內裡的宮殿其實沒有想像中豪華,並且有些暗。可是那些工藝和思路都讓人感嘆。
雍和宮,八大處,到處可見中國人對佛祖的信仰,及他們虔誠真摯的心。
國子監,顯示了一個大國的學子之風。而現代的北京大學更是如此。北外呢,我就覺得其實比不上咱廣外氣派。
而最讓人舒心的大概是後海的夜景吧,太好,太爽了。而也去了安定門附近的一個小酒吧,那種吧的濃烈氣氛,大概跟南方是很不一樣的吧。
其實我很喜歡北京,在北京我十分有方向感。我很喜歡這樣的城市。
在北京也見上了多年未見的親戚,了了一樁心願。而也跟著幾個同學去唱K,非常難得。
趁著在北京也沒有太多事,去了一天天津,說老實話,其實天津沒有太好玩,只是讓人感覺那是一座很干淨,很清新的城市,卻似乎沒有什麼沉澱。也或許是我不知道吧。所以買了點麻花之類的就走了。也沒去什麼港口看了。
感受靈魂的旅行(六)回程
2010年11月12日,踏上歸途,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13號回到了廣州。廣州開始亞運,出了火車站,突然發現火車站也有改建,到了白雲賓館,發現到處都是花海。只是離開了20天,一切卻都變了。連廣州大道中那棟常年爛尾的樓都建好了,聖豐大廈。
40天,說累不累,說辛苦不辛苦,更多的是一種貪婪的滿足。如果有時間,我還是會再來一次長期旅行的。
我承認我是個愛旅游的人,一個人的旅行。見了很多美景,了解了很多人文,認識了很多人,很滿足的。
我希望還是有機會再去一次西藏,再去一次尼泊爾,還有機會再來一次長途旅游。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