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apple和zahovic的甘肅青海之旅
D0天
在zahovic的字典裡旅游被分為旅行和度假2中形態。2007年apple和zahovic在西藏旅行在尼泊爾度假,當時就希望能夠有時間能去青海湖看看。沒想到的是2010年西沙群島主權宣誓之旅由於南海軍演而被迫放棄,因此青海湖之旅便從日程表上提上來。
經過apple同志認真的研究和網上資料的收集,尋找到了一條經典的甘肅、青海線路。於是便做出了甘肅、青海旅行計劃。這樣的行程通常需要一輛車和一個有經驗的向導,在無數次網絡的探尋中apple 也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向導----任老師,於是萬事皆已具備。
在線路上,包車通常可以從蘭州或者西寧出發,但是西寧出發的車一般都比蘭州的貴,我們定了6天的行程,總共的費用為5000元,從西寧出發,價格還是比較厚道的。
至於機票價格還是比較推薦“去哪兒”的。大概是由於西寧市旅游旺季,訂票很辛苦,最終在“去哪兒”的幫助下訂到了2套對折機票,其中3張是攜程的,還有一張是一家北京的旅行社的。
出發前去青年旅社網站上申請了一張會員卡,然後查詢了沿途的青年旅社的位置,預定了西寧桑珠和敦煌的風非沙青年旅社。通常青年旅社的標房價格基本與當地的小型賓館價格差不多,小賓館的裝修條件通常由於青年旅社,但是青年旅社中會有一種氛圍,是年輕人之間的一種理解力,通常也會在旅社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做了1個月的准備,apple 和zahovic終於於2010年8月30日踏上了征途。
D1天8月21日
航班是晚上7點的。傳說中的地鐵2號線能到浦東機場,環保主義者apple為相應低碳環保號召搭乘地鐵前往機場。
上了zahovic為節省地鐵空間習慣性地將拉杆箱放在了座椅底下,但回首周圍看到了一批人口,將一大堆旅行包狀的物品隨意堆放在車廂內其中不乏SB會紀念品,以至於許多乘客站得東倒西歪,上車下車像在雷區行走,以至於zahovic感到很雷。
不多久,大約在5:30pm左右,地鐵到達了機場,前往航站樓,走了大概20多分鐘,走得滿頭大汗終於趕到了航站樓。需找登機牌,找好出現了一個SB小白菜,面無表情問去哪兒,zahovic感到很奇怪,答曰:西寧。菜曰:此處排隊,曰:諾。遂排之。zahovic感覺有點怪,為什麼去西寧有很多老外呢,此刻apple去買必勝客了。為保留排隊位置zahovic暫不能動。待apple回,詢問後得知,此處為悉尼出發check in,遂趕往正確地,時間為6:28分,於6:33分到達,服務人員告知,停止check in,交涉,該人無權,拖延時間,遂要求見其上級,得見,告知原委,上級通知機組,同意放行,沿路直闖vip通道,並與6:45分到達登機口。虛驚一場,草草享用必勝客,待登機,被通知,晚點。2人隨即暈倒。
待8:00起飛,晚點1小時,10:30至西安,換機,登機,晚點,於8月22日12:30至西寧。遂打車100元至桑珠青年旅社,check in ,洗澡,疲無睡意,閱讀《地質年代表》。入眠。晚上有點冷,大約20度。
桑珠青年旅社的結構明顯是屬於廠房一類,估計zahovic待的房間以前是領導的辦公室,由於領導們努力的工作,以至於工廠的倒閉,被改建成旅館。20平米的房間內硬隔了一個小浴室,當然在青年旅社中是屬於“天字一號房”了。不過小店前台裝修出一派藏式風格,還是比較有風味的。順便提一下,在樓梯口還見到一對小情侶或者是准情侶在深談,應該另外還有一個故事,該故事將會在zahovic以後的小說中出現。
D2天
按照行程,8月22日目的地是七彩丹霞地貌的張掖丹霞地質公園。由西寧出發,穿越門源,途徑崗什卡雪山,亂海子濕地,祁連大草原行程500公裡。
一早起床,洗漱畢,打理好行裝來到了藏式風情青年公寓的前台,點了早飯是稀飯、醬菜和兩碗酸奶。拿到酸奶後,我們發現在酸奶上有著一層黃黃的油脂。用小勺淺淺嘗了一口,酸酸的,酸酸的,還是酸酸的,原來正宗的酸奶是不甜的,非常不適合我們的口味,於是乎放了一勺一勺又一勺的白糖,於是乎,就變成了酸酸甜甜的青海老酸奶了。不知是因為心理原因,還是事實,感覺青海的酸奶犛牛味沒有西藏的那麼重。吃完早點向青年旅社老板告別下樓尋找傳說中的任老師和他的車。
見到任老師的第一眼,感覺這個人很敦厚老實,捷達車挺干淨的,車內的裝飾是藏族風格的,有種深度體驗藏情的感覺。簡單寒暄後,我們踏上了約2500公裡的征程。
在西寧市有點小堵,任老師說,這種情況很少見,沿途看到了西寧的古城牆,其實只是一排土堆而已。
出西寧不久,我們就來到了太極島,一個非常常見的湖,下車拍照,這樣一個小小的青海不算景點的景點,居然謀殺了不少的相機空間,但是有山有水,那種美在上海是無法體會到的。
大約中午12點,我們到了門源境內,在一個小鎮上加油,吃飯。小飯店不大,但還算干淨,點了手抓羊肉、牛肉湯,酸辣白菜,還有面。看上去有點粗糙但味道尚可。面上來後,我們發現和上海牛肉湯拉面還是有區別的。真宗的拉面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一清是指湯清,所以我們西部的拉面湯頭是味精白開水湯。其他都和上海的差不多,但是湯後來改良成高湯,其實是拉面的更高級別,但在西部還是保留了以使用白湯的傳統。
吃晚飯,我們繼續前進,來到了一座橋上,偌大的河床上留著一條小溪,感覺是在推著沙石的工地上的一泡尿。讓人唏噓不已。干燥、風沙充滿了整個西部。
再往前就是門源油菜花觀景地,據任老師說,就在10幾天前,那裡聚滿了人,大家扛著大小炮,其實真正會拍的沒有幾個,基本屬於攝影器材愛好者的聚會。而在觀景台懸崖邊的廁所坑位收費是無論大小、無論男女、無論老幼、無論排泄物,統統收費1元每人,價格公道,童叟無欺。但現在,油菜花變成了油菜籽,人群消失,出現了一個偉人zahovic為了節省1元的廁所費,毅然決定憋著,在下一個純自然的環境下排放。
車繼續開著,穿越了海拔最高的隧道,大板山隧道。隨後進入了甘肅境內。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亂海子濕地。在濕地草原上出現了成批的牛羊,apple和zahovic下車進入濕地狂奔,但太陽逐漸藏到了雲裡,氣溫一下驟降,zahovic背包上的手表顯示僅僅10度。2人胡亂坐坐,拍拍照片後就鑽到了車裡了,但這種草原的美景正是深深刻入了2人的大腦中。青海的草原和內蒙的草原是完全的2中風格,在回來西寧的路上,我們來到了拉雞山,更是深刻體會到青海草原的美。內蒙的草原體會的是風吹草低見牛羊,而青海的是一種雄偉。所以內蒙是女生,青海是男生。
國道上遠處就是崗什山雪山。據任老師介紹,這裡的雪山上的雪一年比一年少,所以成為了許多業余登山者的好去處。
大約我到了晚上6點,我們終於來到了張掖七彩丹霞地質公園。一個地質公園居然要買2次門票,原因是這個地塊屬於2個縣。大家暈倒。還好zahovic預備了2張假的學生證,半價購票。
進入景區,感覺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上千萬年的風化是的張掖的山區產生了丹霞地貌,但zahovic始終不能理解這裡的丹霞居然是彩色的。美,美不勝收。
轉轉後,來到的第二個縣,看了張藝謀三槍留下來的麻子面館,就上了第二個景點的制高點,由於未開發(那個地方只是被圈了起來),山路只是用繩子圈了起來。而這個景點顯然沒多少游客,但隨著太陽再次普照,色彩逐漸豐富起來,這裡的景色更美了,而本質來講,這裡的景色明顯比前一個美。
轉幾圈後,一看,9點了,靠天還沒黑,忘了有時差。於是留戀往返地上車前往臨澤,我們的住宿地。
到了臨澤,下榻在臨澤賓館,原來是臨澤政府招待所。到夜市轉轉,發現小吃還是比較多的,就吃了點燒烤,回去休息。這裡的燒烤味道明顯比上海好吃,並且用一種液體調料最後調味,研究半天不得要領,回去,但在會西寧的路上,在湟中縣,終於研究出其中的奧妙,此乃後話,且聽下回分解。
D3天
早上7點起床,看了一下計劃,走張掖,過酒泉,目標敦煌,首站嘉峪關,晚上殺到鳴沙山腳下,下榻敦煌風飛沙青年旅社。
早上,任老師帶我們去了一家名叫金源葆豆業的早飯點吃,原滋原味的西部早餐,豆漿非常濃郁,比上海的好吃,zahovic大約吃了一個牛肉包,一碗豆漿,一根油條等餐點,現在想想直流口水。
吃完早飯後,我們就出發了。一路高速,而道路兩旁的景色已有變化,因為翻過了祁連山脈,空氣明顯顯得非常干,大約是祁連山脈擋住了南側過來的暖濕氣流的緣故。而地貌已變成了戈壁。任老師開了一段後,由zahovic駕駛車輛,一種在無邊無際的的戈壁上風馳電掣的飛奔的感覺放飛了被城市壓抑已久的心情,這種愉悅就像蜜蜂脫網般脫開束縛,於是就連心都飛翔起來了。
中午,我們到達了嘉峪關,古老的城樓上撒著一層黃色,古樸的城牆見證了歷史的滄桑,曾今的古戰場早已不在,只留下後人的唏噓。城牆依在,爭鬥的人們早已灰飛煙滅,人類至今未能明白,短暫的人生為何不能留下更多更美的回憶。
在逛完嘉峪關後,在經典門口的小店內用完午膳,前往“天下第一墩”,長城的源頭早已荒蕪成一個土堆,而周邊一道峽谷中躺著潺潺的流水,在峽谷兩側修建了一個新的“古兵營”而峽谷上方架起了一道懸橋。
地上是沙,天很藍很藍,水很清很清,風在空中舞著,時而卷起粒粒黃沙。
兜了幾圈後,人有點疲勞,依然前往敦煌,在敦煌著名的驢肉面館吃面。
到了敦煌市,感覺是進入了沙漠中的綠洲。人明顯多了起來。在進入市中心時看到了幾日最為壯觀的建築,仔細一看,人民法院,過了人民法院後,發現了在不遠處的一個陰暗的角落裡有棟建築比法院更為壯觀,門口掛著“敦煌市人民政府”“敦煌市市委”等牌子。
吃完面後,便驅車來到了“風飛沙”青年旅社,住進了一個四合院,看到了傳說中的“炕”別有一番風味,像前台打探願意起早套票看沙漠日出的旅游,並相約晚上擬定作戰計劃。
洗澡畢,在青年旅社瞎轉轉,由於天黑什麼都沒看清,並在前台找到了套票的驢友,留好電話,進屋休息,准備4點起床看日出。
D4天
上網研究了一下,這一天日出時間在6:05,於是4點就起床了,4:30出門與相約的旅游4:30分碰頭,花1個半小時穿越火線(景點圍欄),進入鳴沙山最高峰,看日出,我們的隊伍一共有6人,由於2人磨嘰現場召開紅軍臨時會議。
時間達到4點45分,據日出時間只有1小時15分鐘,也就在1小時15分鐘之內需要穿越景點外圍封鎖線,穿越沙漠,爬上鳴沙山山丘頂峰。這樣時間較緊,因此中央決定,立即向鳴沙山山頂出發。
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用黑色的眼睛穿越黃色的沙漠,並尋找沙漠中日出的光明。黑夜中我們走出了“風非沙”青年旅社的大門,忽然遠處的天空中掛著一輪明月,月還未徹底圓,很亮,就像是一盞泛著藍光的白色的節能燈遙掛的蒼穹之上。
空氣十分新鮮,遠處傳來陣陣蟲鳴聲,這是多麼安靜的清晨啊。帶著愉悅,一行4人向鳴沙山進發。走了一半的路程,穿了了陣陣駝鈴的聲音,一隊駱駝在他們主人的帶領下迅速超越的我們的隊伍。
“跟著駱駝隊就能發現鳴沙山主峰方向”zahovic想,這樣就可以節省出尋路的時間。於是跟著駝隊行進。
走了大概10分鐘,看到了一牆圍欄,非常誇張的是,人類居然太偉大了,為了門票居然能把沙漠給圍了起來,遙想2千年前匈奴的單於如果知道有這種情況,不知作何感想?更不知漢武大帝無數次與匈奴的交戰,換來了後人圍圈沙漠以求門票收入,是欣喜還是悲哀?
zahovic原想需要在景點外圍匍匐前進至鐵絲網側,用鉗子鉗開圍網,在進入包圍圈,沒想到,在鐵絲網上有著幾個很大的洞,大概是前人套票留下的印記。
沿著革命前輩的道路,我們奔向鳴沙山。
在鳴沙山的南側,圍欄的北側有著一片沙漠開闊地,這種開闊地非常適合陣地戰的布局,只要一個機炮連,完全能夠阻隔千軍萬馬。所以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穿越這片開闊地進入沙丘區以求隱蔽。
四人悄然無聲,關閉一切照明設備,但遠處的明月泛下的藍光將我們暴露地一覽無遺。沒辦法,只要跑步前進。
在進入到開闊地的中央時,遠處追來一束強光:“誰,到這裡干嗎?”“我們是警察,你們走過來”。四人頓時停了下來,“但對方是否是警察呢,景區的大門現在難道由警察負責把守嗎?這樣的警察未免太勤快了,在中國,尤其是西部太不可思議了”四人懷疑道。
由於一行四人只有zahovic是男生,所以只能由zahovic負責回答,畢竟在敵情未明的情況下不能暴露己方的任何情況,孰知兵法有雲“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其不能,用而示其不用,利而誘之,亂而取之”
而遠處在月光下,依稀看到了6、7個黑色的身影,警察一般不會出動這麼多人吧,更添加了我們的疑惑
“誰知道你們是不是警察還是強盜,要不,你們過來一人,那警官證看看”同時所有的手電向對方照去,雖然這些個戶外手電強度、亮度無法和對反的相比。
“你們過來”對方隔著大約30米喊道
“我們不過來,要過來你們過來,並關掉手電”同時zahovic琢磨,不大會是強盜了,如果是強盜,一般情況下早就過來搶了。
“我們不會過來的,你們不過來,我們就走了”
正在互相僵持中,對方傳來的一聲帶著京腔的女聲:“你們過來吧,我們也是游客,那個是警察。”
“難道北京女人被抓住當壓寨夫人了?”我們四人頓時輕松了一下,想想就過去了。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走進以後一看,5個游客樣子的人和一個穿制服的人,穿制服的人在打電話,好像是在向領導彙報並求援。
想想在進入開闊地的時候,在我們前面是有一批人,邊走邊在那裡大聲講話,大概就是5個人太NB了,被抓了。
“你們干嘛的?”制服問
“還能干嘛,為地方經濟作貢獻,來看日出的?”
“買票了嗎?”
“警察居然管買票的事情,這個不是經濟範疇嗎?難道是經偵?”想著回到道“這麼早哪裡去買票,我去買你也沒人賣呀”
“你們是逃票,剛才我們抓了2個人,已經交代了是風非沙來的,你們是不是一起的?肯定又是風非沙老板教唆的”
“我們是網上看到的攻略,早上日出很漂亮,但沒地方賣門票,所以就先進來了”
制服大概理虧,看看大概領導來了,也不說什麼了。
領導到後把情況和他有說了一遍,這是北京人又圍在一起不知道在討論什麼,也不參與談判,最後沒辦法zahovic對領導說“那我們補票,只是時間耽擱太久了,日出可能趕不上,要不我們把錢給你,你帶回去幫我們買買?”其實zahovic想,這些貌似警察的人一大早的出洞,無非也是為財,找個台階給點錢打發了就算了。
那領導大約說了一堆關於紀律什麼的話,也就同意了。北京人看到協議達成不知從哪裡又躥了出來,迅速地付了600元,說,我們就走了。
考,這不是搶奪革命勝利果實嗎?
這是四人拿出學生證來,說,我們是學生,半票。我們兩張是假的,還有兩張估計也是假的。領導同意了,付錢,走人。但領導還是潛意識地往售票處看了一眼,頓時4人明白了一切。
分開之前,領導還裝模做樣地說了一句,“你們先不要走,等下我把票給你們”
四人對視而笑,大概到太陽下山,這個人估計也不會出現了。
於是向鳴沙山進發。
2隊人走著走著就分開了,北京人直接從一個坡度較小的沙丘上上了山,但作為較為專業的菜驢,zahovic一行選擇了一條坡度較陡,但能預計直接上頂的路線。
走進沙漠,zahovic就脫了鞋,光著腳踩在沙裡,感受著沙漠中的余溫,還是比較愜意的。開始爬沙丘了,但發現原來爬沙丘居然比爬山更累。因為你爬了2步,身體會往下滑一步。所以在沙丘上爬首先要學會的是要站住,鑒於爬沙技術的拙劣,4人發現都在用四肢在爬行了。
在黑夜中爬了大約20分鐘,體力基本都到達了極點。往後看看,才只爬了一小段。於是繼續向上,漸漸終於發現到頂了。到了頂一看,居然前面還有一個更高的沙丘,原來我們只爬了一半的路程。於是大家開始休息,正在這時,好像是一個當地人的樣子,迅速地在沙地上移動,如履平地。走近我們,我們便討教訣竅,那人只說了一點“沿著沙脊走”於是我們就按高人指點,繼續前進,我們一路沿著沙脊向東走,走到沙丘的最東側,然後向北走,走到第2個平台的時候,發現前面還有一個高坡。居然原來還未登頂。
突破極點後,便走得快了一點了,但這時東方已經露出了魚肚白。好在我們已經爬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是在最東側的沙脊上,所以決定就地休息觀看日出。
日出東方,紫氣東來。日出的景觀真是太雄偉了,每天都會有太陽升起的時刻,每天都有一個嶄新的時刻,於是又有什麼不能放開呢?
拿出了准備好的食物一邊欣賞日出,一邊享受著日出,真是愜意啊。
太陽以經爬了上來,於是我們繼續登頂,半小時後,我們達到了頂峰,這時,從景區進來的第一批游客騎著駱駝也爬到了沙丘下。由於我們沒有按照常規路線行進,但我們所感受到的東西是常規路線所不能比擬的。
登頂後,我們又沿著一條無腳印的線路往月牙泉方向走去。有了早上行走的經驗,花了1個小時,穿越了2座高峰,終於來到了月牙泉西側的山峰上。其實在沙丘上下山的感覺特別好,可以選擇跑,滾,走等各種方式,尤其是在跑,可以以很快的速度下山,並可以利用踩沙迅速剎車,很容易控制。所以沙丘始終是下山容易上山難。
來到了月牙泉駱駝停靠的地方,每人騎了個駱駝,我們沿著鳴沙山的外圍又跑了一圈,但感覺卻沒自己爬山好。
中午,我們便出了景點回到風非沙。
白天的風非沙的感覺比晚上更佳,原來是一個非常大的園林。有很多的棗樹,隨手用棍子打一棍,便可撿到很多棗子,棗子非常甜,比上海水果店的棗子甜上好幾倍,也不洗,直接進口吃了。
來到了風非沙的餐廳,點了點手抓羊肉,蛋炒飯;看到餐廳牆上留著許多人的墨寶,於是zahovic和apple手癢,借來了蠟筆,在牆上作畫,不久飯吃好了,圖也畫好了。
下午好好休息,准備第二天前往莫高窟。
D5天
早上一早收拾好行裝,這一天要有很多的路要走,先到玉門關,在前往雅丹魔鬼城,然後翻越祁連山,回青海,下榻大柴旦,形成約600公裡。
清晨出發,敦煌前往青海的國道大部門在修,所以很顛。早上風和日麗,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大約車行2小時,我們來到了玉門關收費口。該死的收費口設置在前往青海的道路上,所以途徑青海的車輛都會支付玉門關的門票。
這時,天已經開始有點昏暗了,任老師說,好像沙塵暴要來了,而西部的沙塵暴和北京等的非常不同。那是真的沙被風吹起來,並且夾雜著砂石。開始還不以為然,到後面在經過沙塵暴的洗禮後終於有所體會,於是驚嘆:西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首先前往的是雅丹魔鬼城。車輛行進得很快,但發現後面的一股黃色尾追而來,慢慢飄向我們,原來決定在沙城暴到達之前進入雅丹景區,在景區避避風頭。於是一路狂飆,忽然間聽到車位有什麼沙沙的聲音,發現原來剛才看似很遠的黃色氣流已經迅速接近我們。但只是氣流的前端。在行進至距景點約5公裡處,發現我們已經被沙城暴包圍了,車輛被席卷而來的氣流所夾雜的砂石砸的顫抖。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只得在靠近一個土堆的側面停了下來。這是zahovic突感尿急於是下車,但發現這個決定可能是錯誤的。剛打開車門一股砂石席卷進車,腳未踏地人被風吹起,只得彎腰抵抗,在背對風向隨便著地噓噓,居然水被風吹得不見蹤影。同志知道,沙暴中心有著無數的旋轉氣流,雖然下車是全副武裝,但渾身進沙。
好不容易回到車裡,發現,車裡就像被沙子席卷過一樣,到處都是。於是,我們只得望沙興嘆。看來雅丹魔鬼城不歡迎我們。見到沙暴未能減小,任老師說可能要持續1-2天,而強度會繼續增加,於是我們硬著頭皮往回開,真是“西部之旅遇強暴”。
往回走的路上,我們不是可以看到黃沙夾雜著礫石會橫著飛起來,車過之處明顯感到被攻擊的感覺,並有側翻的感覺。
開了約45分鐘,我們終於來到了玉門關。車停玉門關外圍,外面的風依然很大,但英勇的zahovic和apple還是向玉門關進發,這是這個天都是黃色的。
在沙暴下,兩人只能互相依靠一步一步接近玉門關,並體會到人類在大自然下是多麼的渺小。玉門關只是一堵泥牆,在發出感嘆後,回到車裡,向大柴旦出發。穿過沙暴,我們繞到了沙丘的南側,這裡風沙稍微小點了。
沿途據任老師介紹,原來這裡原來都是雄偉的山脈,但近年來沙漠化日益嚴重,慢慢向南侵襲了。真是在作孽不可活啊。
車輛繼續向青海行進,穿越在戈壁灘之中。戈壁灘上灑落著處處胡楊,景色單調卻蔚為壯觀。路再修,非常不好,空氣很熱,發動機溫度一直在高位。忽然前方有一大坑,任老師憑著嫻熟的技術讓車的大部讓開了大坑,可是,右後輪卻無法幸免。下車發現後軸固定件損壞。真是禍不單行啊、
我們被困在了戈壁深處了。簡單維修後,我們繼續上路,速度明顯下降了,車不停地在顛簸。長時間的低檔低俗導致發動機的溫度一直上升,而zahovic像感冒了,有點發燒,非常不舒服。
於是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戈壁深處,烈日底下前行。終於來到了祁連山底下。此時距玉門關出來差不多4個小時。途中經過阿克塞城,在修車廠找配件未果,於是聯系西寧,由西寧帶配件送到大柴旦,大家在大柴旦碰頭修車。
進入盤山公路,任老師開得非常小心。繞開施工隊伍,繞開坑,於是大約在6點鐘,我們來到了青海境內。
進入青海境內後,路變得非常好開。但車也開不快,一路50-60碼。距大柴旦300公裡。預計5小時,大約11點到。
這時天開始變暗,到了9點後,東側掛起了一輪明月,明月依舊是昨天的明月,但心情大有不同,但隨即立即變好,月亮非常圓,而且是淺藍色的,非常美,就像舉手便能取。這種美景如果沒有這種插曲的話,是無法看到的。於是又體會到禍兮福所倚的感覺。
Zahovic上車開動,發現方向盤非常不穩,老是走偏,同時聽到後軸松動傳來的空空聲。想來任老師的駕車技術確實好,又具敬業精神,真是難得。
11點,進入大柴旦城區,找家旅店休息,任老師等救援隊修車。
D6天
第六天一早起來,梳洗完畢來到酒店樓下與任老師碰頭,發現任老師已將車修好,准備出發。這一天,我們途經尕海,至茶卡鹽湖,再到夢寐以求的青海湖邊休息。
任老師除了車技好,修車技術也是一流的,上車後,發現車輛沒有什麼異樣,沿著國道飛速前進。
青海路邊的景色和甘肅有所不同,青海的路邊是一片片的防沙林,遠處是蒼蒼的高山,景色秀外慧中,據任老師介紹,青海省每年的植樹造林量非常可觀,但沙漠化還是挺嚴重的。雖然近年的綠化植樹面積超過的國土,但還是沙漠化依然未能抵擋。
10點多,我們到達了尕海,遠遠望去,尕海是那麼安靜,深邃的藍色依靠在雄偉的山角下更顯得她的清秀。淺灘邊上散落著牛羊和馬匹,一片幽靜的塞外風光。在短暫停留後,我們向今天的只要目的地茶卡鹽湖進發。
很多年錢,青藏高原還是海洋,原始大陸的分裂使得青藏高原慢慢爬升,而今留下了一片片內陸海。
大量的蒸發,使得海水的含鹽量慢慢升高,形成了現在的鹽湖---茶卡鹽湖。茶卡鹽湖很安靜,今天也沒有什麼游客,偌大的景區裡只有zahovic和apple2人,前些年鹽的開采將鹽湖分為2塊,2塊之間留著一條廢棄的鐵路,鐵路的盡頭躺著一輛破破的小火車。2人沿著鐵路慢慢向海的中央行進。
下午2點,氣溫大約在15度,清澈的湖水讓人有一種讓人踩下去的衝動,於是,zahovic脫鞋下湖,走在冷冷的湖水中,腳下是白白的鹽,感覺是踩在了白雲上,這種感覺就像是脫俗的仙人。
太陽開始西下,在優美的景色中,我們告別的鹽湖,但zahovic的感冒卻越發嚴重了,尤其是鹹鹹的腳,很難受,原來享受還是有點代價的。
天漸漸黑了起來,前往青海路的一段路是盤山公路,車在任老師的駕駛下非常穩,夕陽西下,明月東升;月亮還是非常圓,不久我們就來到了青海湖邊,一輪明月映在湖邊的一灘淺灘上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很快我們就到了宿營地。
宿營地是一對青海夫婦開的,采用的是塑鋼房,先到房間洗了洗鹹角,zahovic好像有點發燒,稍微安頓好,我們來到了餐廳,餐廳是藏族建築風格裝修,面對湖的一側是玻璃,遠處黑色的湖面在明亮的月光的映襯下顯得非常沉穩。
為了驅寒,zahovic要了一瓶青稞酒,這時好客的主人召集旅途中的朋友們相聚一起,開懷暢飲。其中有一對人馬也是從上海出發,飛蘭州,租車,進青海,走格爾木,上甘肅,去敦煌,與我們路線反向再回蘭州,形成1500-3000公裡,很欽佩他們的驢子精神。
原打算飯後大家在主人的帶領下跳郭莊,但可能大家都疲勞就休息了。
回房間後,zahovic喝酒後,感覺稍微好了點,拖著疲憊的身體休息了。
D7天。
第7天的行程主要是瀏覽青海湖的美景,途徑拉雞山,向塔爾寺所在的湟中縣進發,並下榻湟中縣縣委招待所。
早上起來,發現我們住在沿湖靠山的地方,背面的巍巍的群山,前方是藍藍的湖面。山上灑落著黑白的點點,白的是羊,黑的是牛。就像是綠色的毯子上的顆顆黑白珍珠。
在上坡上轉了幾圈,便向神聖的青海湖靠近。藍色的湖面隨著陣陣清風蕩起粼粼的波光,湖邊堆放著牟尼堆,坐在湖邊,看著海天相交的天際,呼吸著新鮮卻又帶著潮濕的空氣,傾聽者鳥兒的呼喚,時間仿佛在此凝固。覺得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爭鬥為哪般?確實,在這樣的美景下,所有種種都可放下,就連zahovic都不覺得在生病。
在到處轉了幾小時後,看到任老師才起床梳洗,確實,這幾天他真的很辛苦。整體停當後,我們便向拉雞山進發。
拉雞山,很美。這種美在幾天前前往甘肅的路上曾感覺到過,但茫茫草原出現在山上的時候,這種視覺的衝擊是更為強大的。滿山遍野的草,濕潤的土地,滿山的牛羊馬的感覺的確讓人震撼。
盤山公路快到山頂的時候,任老師介紹道,原先這些山的雪線很低,近年來到了夏天,山上的雪不見了。是的,人類過分的活動不斷地在摧毀地球原有脆弱的平衡,利益的追求使得大自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這些代價將會最終還給人類。
下午4點,我們來到了湟中縣,並且參觀了任老師的學校。學校建造地很好。但任老師介紹到,很多家庭由於無法提供教育費,導致了很多學生無法上學,過早打工,而由於沒有受過更多的教育,這些學生可能一輩子的工資都不會很高,而他們的下一代依然面對著貧困,面臨著無法讀書的境地。
醫療、養老、教育,不就是現在存在的普通公民面對的新的三座大山嗎?我們曾經推到過三座大山,但那老山卻只是意識形態的大山,與我何干?與老百姓何干?人們要的只是一個不為生老病死所憂慮的環境,所謂政治,無非是部分人獲取權、利的工具而已,但不應損害普通百姓的利益;所謂政黨,是自稱階級的產物,但不應損害其他階層的利益;所謂政府,是管理大規模社會的產物,但不能損害非政府人員的利益。藏富於民,讓人們不為社會分配而擔憂,不為生存而擔憂,只有這樣才能國泰民安。
任老師幫我們安頓好以後,便和我們告別,幾日下來,我們和任老師已建立了良好的朋友之間的關系,於是在依依惜別後,任老師駕車離開,並相約以後再見。
湟中縣城不大,一頭就是塔爾寺,一頭就是生活區,在一家路邊的小店,我們點了點烤肉,新鮮的羊肉串的確美味,想到不久就要回上海,就不自覺地多吃了點。
晚上,在城裡轉轉,就回去休息了。
D8天
早晨起來隨便吃了點早飯,就做了公交每人一元前往塔爾寺。今天上午安排游覽塔爾寺,下午前往當地人的旅游勝地螞蟻溝水庫。
塔爾寺依山而建,還是比較宏偉的,當然和西藏的眾多寺廟的話還是小巫見大巫。建築包含了很多唐朝的風格,可謂藏唐結合的產物。在用假學生證買票後,我們花了3個小時參觀了塔爾寺,然後回酒店休整,並買了些零食,打算下午前往螞蟻溝。
螞蟻溝原來是一個小型的湖泊,西部地區是一個缺水的地方,因此後來就攔壩蓄水形成了一個水庫。水庫自然有水,周圍被群山圍繞,因此便成為一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當地人很喜歡水庫,每當休息日便會約上三五好友,或是舉家前往螞蟻溝休閑。
Zahovic和apple來到了水庫邊上,看到了靜靜地湖面被綠色的群山包圍,綠山倒影在湖泊中,仿佛身在一幅精心構圖的山水畫中。先找一個地方坐下,但發現湖邊卻有很多垃圾,定是人們在離開的時候忘了帶走了。
為何如此美景,卻無人能夠珍惜,如果人人能夠珍惜現有的東西,愛護他們,那麼他們會長久存在,反之,將會獲得來自自然地報復。
躺了2個小時,收拾了帶來的垃圾,我們踏上了規程,目標西寧。
找了輛出租車,談好價格(好像是50元),我們帶上行李向西寧進發。40分鐘後,我們來到了西寧城區,找到位於南山路上藏醫院附近的酒店後,我們打車來到了西寧的中心地帶----水井巷。水井巷是當地人最喜歡去的小吃彙集地。到達後,我們尋找各種小吃,但發現味道還真是一般,大概在上海吃的東西還是比較精致的,而水井巷的老板又是從全國各地而來,所以食物已經經過各地老板的改良,所以也難覓青海特有的味道,但老酸奶到哪裡都還是比較純正的。
吃完走出水井巷,看到了KFC等餐館,發現西寧的高樓大廈也還不少,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色,感覺好像回到了南京西路。
逛完,我們就回了酒店,休息。
D9天
這天的安排很簡單,早上睡個懶覺,休息一下,中午去看看大清真寺,馬步芳公館,然後網上與西寧的朋友見面吃飯。
懶覺也沒怎麼睡,上午,我們就去了大清真寺。清真教已經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了,在中國有著許多信徒,在買了門票,我們來到了寺內,正好有“阿訇”在介紹清真教的教義和大清真寺的歷史。
清真教的教義還是與人行善為主,清真教信奉真主阿拉,默罕默德是真主阿拉的先知。其實全球各大教派的教義均是與人向善。而耶穌、默罕默德、釋迦摩尼等都是勸人行善而被世人所銘記。
邪念往往是人類自身欲望的表現,甚至於邪惡可以假借善良之名而存在。當利欲熏心之時,人類便可以利用各種途徑行惡,甚至於假借宗教,這是與宗教的本意相違背的。當人民一心向善,當人們放棄利欲,所有的宗教,為何不能合一呢?
離開大清真寺,2人前往了馬步芳公館,學生證居然不能打折,一氣之下就決定不去了。一個軍閥的住宅,居然參觀要花幾十元,太誇張了。軍閥的宅邸,用的是民脂民膏,而現在居然用另外一種方式搜刮民脂民膏,太可悲了。搜刮怎麼成為了所有朝代的共同的行為呢?
在公館附近的一家小店吃了點中飯,就回酒店休息休息,晚上,6點與景占斌同志約在了一家清真火鍋店吃飯。
小景同志以前在上海的一家外資醫藥公司任職,是apple的同事,工作幾年後回青海出仕為官,在西寧省政府任職。
晚飯的食物結合了四川和青海的特色,所有的食物都是清真的,人很多,還要排隊,但他鄉遇故知的感覺遠比美食更佳,小景同志即將結婚,西寧的房價也不低,中產階級始終是社會階層中最累的一批。
吃飯、聊天後,好友依依惜別,各自回去。
D10天
出門將近10天了,很想念家的感覺,很想念知知和菠蘿。下午1點的飛機回上海。青海—甘肅之行給2人帶來了很多的感觸。
我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看到了草原上牛羊們自由地奔跑,看到了雄鷹在天際飛翔;我們看到了整片山谷中的油菜,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綻放時的爛漫;我們看到了彩色丹霞山,看到了數億年前雄姿英發的山川慢慢地風化;我們看到了依然屹立的嘉峪關,看到了2000年前人類的爭鬥以及因戰爭而留下的畸形的建築產物;看到了大漠的日出,看到了單於騎著汗血寶馬在沙漠中飛馳;看到了莫高窟,看到了人類文明的傳承;看到了沙暴,看到了大自然給予自命不凡的人類的報復;看到了戈壁中的冷月,看到了冷月中孤狼的哀嚎;看到了平靜的青海湖,看到了湖畔藏民的熱情好客;看到了塔爾寺、清真寺,看到了人們對於真善美的最求。
整個行程不是很順利,但很開心,也有很多感觸,而這些在城市中是無法體會的。感謝青海,感謝甘肅,感謝任老師,感謝青海湖畔不知名的旅店老板。“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有機會我們會再來,祝所有的人幸福安康。
此文首寫於2010年9月,第0、1、2天;第3天開始於2011年2月25日開始寫,2月28日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