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曉剛登黃山記

作者: 雪域風雲

導讀前番秋日黃山的天高雲淡還殘留在腦海中沒有散盡,又開始神往冬日黃山的冰雪神韻,新年之初再登黃山,托上天眷顧,我終於看到了晶瑩剔透、冰清玉潔如童話般的雪中黃山,果不虛此行。 正所謂氣像萬千,黃山好些美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我心神往之的雲海。不過有些美景還是有蹤跡可循的,比如日出,只要天氣晴好大多能看到;再比如雪景,看了天氣預報登山也來得及 ...

前番秋日黃山的天高雲淡還殘留在腦海中沒有散盡,又開始神往冬日黃山的冰雪神韻,新年之初再登黃山,托上天眷顧,我終於看到了晶瑩剔透、冰清玉潔如童話般的雪中黃山,果不虛此行。

正所謂氣像萬千,黃山好些美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我心神往之的雲海。不過有些美景還是有蹤跡可循的,比如日出,只要天氣晴好大多能看到;再比如雪景,看了天氣預報登山也來得及。黃山的美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展現,但是春、夏、秋多少有點大同小異,唯有冬季的銀裝素裹最為別致。但再美的景致如果可以尋常得見必不被珍惜,人類總是留戀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就黃山而言,雲海算是,雪景也算是。

前歲深秋與潘君同登黃山,領略了黃山的天高雲淡,寒風乍起便又開始神往黃山的冰雪神韻,計劃尋個周末直奔黃山,觀賞壯麗的日落、浩瀚的雲海和晶瑩的霧凇。但是天不遂人願,春節前每個周末幾乎都有雜事纏身,等到春節時大江南北艷陽高照,眼看又是一個雪季即將過去,感慨人生又能有多少個雪季?前面已盡數錯過,未來又能有多少機會在雪季登臨黃山至高處?每經歷一次過去便少一次未來,真的是人生苦短!總體而言,我的人生觀還是比較消極的,我之所以到處旅游,除了興趣,就是希望有一天當生命走到終點的時候,我會因為有著比別人更多的體驗而無憾。

因為調休春節後的第一個雙休日變成了單休日,周六晚上特地打電話到北海賓館問黃山上是否有雪,答曰無雪,想立春已至,賞黃山雪景之心漸死。周日看著窗外陰沉的天空,想著室外的陰冷,整日盤桓床上,醒了看會兒電視、累了眼一閉又入了夢鄉,幾番往復直到傍晚時分才起床上網。百度搜了一下黃山的天氣,前一日竟是小雪,內心立馬活泛了起來。雲海樓,這是黃山腳下最著名的自助游客棧(有說是望秀山莊,沒比較過,所以沒有發言權),登陸它的網站,詢問黃山的天氣,果然是下了小雪。我有點心黑,希望這次登黃山能同時看到雪景、日出、雲海,但是對方一再強調雲海需要運氣,甚至連預測出現的概率都不願意,但是他告訴我“按說山上的雪景應該是非常漂亮的”,就衝這句話,立馬決定去黃山,就在今夜。

漫漫長途一個人駕車去黃山是不現實的,接下來就是找伴的問題,老婆願意同行但似乎有點勉強且不會開車,淘汰。那就只能誘惑朋友曉剛同行,有共同語言且可以輪流駕車,這是最佳的選擇,我們一番電話溝通,他再幾番電話請假,成交,夜裡一點半出發。

等到出發時天空飄起了細碎的雪花,其間雪花漸大,直到湖州雨雪才漸止,由此及彼,大膽想像黃山此刻一定也是漫天飛雪。

原本計劃兩人出行,一人開車一人休息,過半輪換。但常人的本性是相信自己總是勝過相信別人,開車也是如此,只要不是自己開車,無論駕駛者水平再高,總歸不及方向盤抓在自己手裡放心,又怎能安心入夢?再加上有話可說,兩個人一直聊到東方既白,但是聊天內容事後想想實在是無聊,好像全是跟工作相關的狗屁事。

六個小時、四百七十公裡之後到達黃山腳下的湯口鎮。有些東西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到了湯口鎮准備找個飯店停車吃早飯,曾經幾次想靠邊停車但都沒停,最終停在了一家飯店門口,推門一看居然就是昨晚登陸過網站的雲海樓。

清冷的早晨,滿滿一大碗熱粥就著鹹菜也是一種享受,幸福有時候就是如此簡單。稍後把車就停在雲海樓的門口,打的直奔雲谷寺。隨著山路盤旋海拔慢慢升高,窗外已是一片銀色的世界。雖然黃山地方政府一直大力鼓吹冬游黃山,但是畢竟游客稀疏,以致我刷卡買門票時,售票員竟然和我探討起如何才能做到信用卡按期還款?如何才能避免還款逾期被罰息?我的回答也很簡單,反問:你很有錢嗎?答曰:沒有;再問:你很看不起錢嗎?答曰:也沒有;我說那就行了,只要你還知道心疼錢你就會記得到期還款。

我工作不如曉剛敬業,曉剛在玩上不如我專業,雪中登山穿的衣服居然沒有帽子,雪花飄落對他來說實在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我買門票的時候,他忙著買帽子。想著山道濕滑,我在雲海樓順帶著借用兩根手杖,解決了手上的問題。曉剛負責解決腳下的問題,店主推銷冰爪,新的10塊一副,回收的(估計是在出口處撿來的)5塊一副,他選擇了廢物再利用。於是彼此表揚了一番:節約倒在其次,這就是低碳生活,我們都是環保人士。

從雲谷寺乘新索道直上白鵝嶺,轎廂外面已是茫茫雪原,不由得想起當年風雪之中纜車懸停在玉龍雪山索道上飄搖,恍若隔世,其實只不過七年的時間,但是這七年我卻經歷了很多人一生都不會經歷的東西,往後數數還能再有幾個七年?還能再有幾個有質量的七年?不多也!

步出索道站眼前是一個混沌的世界,粉砂一樣的細雪還在紛紛揚揚的灑著,除了眼前的步道和身旁的樹木幾乎什麼都看不見,我和曉剛打賭能見度是否有100米,答案是無法考證,因為白茫茫霧茫茫一片實在沒有距離感。

站在觀景台放眼望去,雲海、奇松、怪石一無所見,眼前的一切和自己昨晚在家中、昨夜在車上想像的雪中黃山差之千裡。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好多事情非身臨其境不得切身體會個中滋味,往往得到的結果和自己孜孜以求的過程完全不匹配。

可惜此刻我沒有選擇的權力,只能去適應當下的黃山,管它美與不美,它就在你的面前。沒有美麗的雪景可賞,我們還可以呼吸黃山上純淨的空氣,據說雪花具有純淨空氣的功用,雪中登山只當是洗肺,想想辦公室裡一幫可惡的煙鬼無時不在毒化本已不清新的空氣,倍覺此刻的可貴。每次外出旅游,如果景色差強人意,我都以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聊以自慰,無論如何也比坐在辦公室裡強。

順著山道慢慢往前走,突然想起今天居然是情人節,到了我們這把年紀已經不太會記得這個舶來品了,但是無論如何,兩個老爺們在這個日子登黃山賞雪景還是蠻搞笑的。既然賞不了雪景,我們開始神聊以打發近乎無聊的行程。

第一個論題是人生體驗,曉剛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單純,用我的話說就是每天准時進同一個門見同一個人,每天的生活就像用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出差除外),我問他煩不煩?他說他沒經歷過誘惑,所以沒覺得這樣的生活有什麼不好。我非常非常想知道曉剛同志如果面對誘惑會是什麼樣的反應,心靜如水,斷然拒絕?抑或,欲迎還拒?欣然接受?淺嘗輒止?難以自拔?遺憾生活不能假設。不過很顯然,我的心境沒有曉剛那樣的淡然,我特別不能接受單調刻板的生活,我非常向往一份每天早晨上班時不知道會飛到哪個城市的工作,希望每天能見到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至於晚上下班是否可以回到不同的家……(此處略去***字),遺憾!這樣的日子我也沒有過上,但肯定比曉剛的日子要豐富多彩些。

必須承認喜新厭舊是人類的本性,那些不喜新厭舊的人不是說明他品質高尚,而是說明他不是正常的人。漫長的人生需要體驗不同的感受,但以我凡事淺嘗輒止的個性,既然已經體驗過了就沒必要再重復體驗了。

第二個論題是人生目標,首先面對的是職業生涯的目標。撇開家庭背景,單就個人而言,明確的目標、良好的機遇、為了目標持之以恆的努力都是成功所必須的。一般情況下,沒有目標或者雖有目標但是不能為之努力的人,在職業生涯上是走不遠的,至於機遇則不在人力範圍內,屬於另當別論的範疇。當然,最悲劇的是有目標並為之努力但是最後沒有成功的人。

在我曾經年輕時候,也算是有目標並為之努力過的,也算是得到過想要的東西。到了今天職業生涯對我而言已經沒了目標,只剩下人生目標,那就是在相對的財務自由下面走遍世界。曉剛雖然進取心不強但是追求個人財務自由的勁頭不小,而且小有建樹。我們在一起時常常會花大量的時間來討論財富的增值方式,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智商來證明自身的價值。三五年前,我以進入理財中心辦理個人業務為人生目標,到如今我也可以挺直腰杆到財富中心辦理個人業務了。想到再有十八年就可以退休了,終於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將會有大把的時間,再不用像今天這樣十幾天的公休假還要精打細算分成幾段來享用。

西諺說人生四十才開始,而我的人生已經到了光明頂,再怎麼開始也是從光明頂往慈光閣前山下的開始,但是,這一段前山下的過程也是很美的,既有黃山最秀麗的蓮花峰,也有黃山最險峻的天都峰,不管是精神抖擻地上山還是神情疲憊地下山,只要願意你的身邊永遠都會有美景相伴,幸福永遠只在於心態。

如今,收入基本滿意,工作可以應付,家庭應算和諧,身體貌似健壯,幸福的要素基本齊備!還有個性化的滿足,每年都可以去西藏、新疆,看雪山皚皚,觀大漠孤煙,我的人生還有什麼渴求而不能得的?當人們羨慕別人生活的比自己幸福時,自己又何嘗知道一定還有人在羨慕你生活的比他幸福。人生就是這樣,知足常樂,好像我和曉剛現在都屬於這一類人。想想此刻有多少人還在辦公室裡聽領導訓斥、有多少人為了生計還在街頭奔走,我們卻在黃山頂上賞雪景,該知足了吧!
始信峰、北海、西海一路走過均未做停留,反正除了眼前落滿雪花的樹木,放眼遠眺就什麼都看不見,我們也已死心,權作山頂漫步。路過西海大酒店在門前的積雪上用手杖寫了**到此一游,這是所有“**到此一游”中最文明的,可以提倡。估計等到積雪融化的時候,這**也就和排雲亭前翻騰的雲海融為一體了。

慢慢雪開始停了,陰沉的天空時不時露出一點陽光的痕跡,也給了山上游客一絲希望,可惜這縷依稀的陽光也是轉瞬即逝,排雲亭前原本是雲海翻騰的西海峽谷,現在是霧茫茫的不見雲海的蹤跡。

從排雲亭到光明頂1.5公裡山路基本都是蜿蜒向上,等到飛來石一帶天空的陰霾開始漸漸散去,可以看見淡淡的藍天了,但是心中已不敢奢望陽光照耀藍天白雲,因為在這黃山之巔期望越高很可能失望越大。

到底是冬季,山上游客很少,團隊也不多,當然像我們這種兩個男人結伴的就更少了,一路上受托為情侶們拍合影的活兒倒是接了不少。可惜,似乎情人節那一天,哪怕是薄有姿色、稍有姿色的都不在黃山上。

說來慚愧,四上黃山到過的最高處都只是光明頂,一個極不具雄偉、險峻氣勢的山頭,放眼望去,左天都右蓮花都不曾攀登過,當年也曾經鼓足勇氣向天都峰發起過衝擊,不過三分之一行程,想到鯽魚背不禁兩股戰戰遂原路返回,徒留一段丟人的回憶至今不曾抹去,到如今就算有了攀登的勇氣也無用武之地,最近五年黃山開放蓮花峰,天都峰關閉。

到光明頂已過正午,冬季是黃山旅游的淡季,大部分酒店都關門歇業,僅留少數裝點門面,想吃頓中飯還得下到天海的白雲賓館才有。品質還是一如既往的差,價錢還是一如既往的貴,不接受點菜只有格式化的快餐,服務比起旺季又下了一個檔次。不是餓到極點,黃山上的飯菜真的難以下咽,每每此時便會留戀起杭州西湖的種種好來。

如果考慮到冬季不開放西海大峽谷和天都峰蓮花峰,黃山所謂淡季門票150的含金量完全不及旺季的230,如果不能看到雲海和霧凇,冬季的黃山是沒有多少旅游價值的。

參考天氣預報,今天還算是好天氣,明天又開始轉陰,領教了今天的黃山,斷不敢再賭明天的日出和雲海,過會兒就下山,曉剛公休假不多,還是給他老婆孩子多留點兒吧。

離開天海景區不過片刻時間,山頂已灑滿陽光。從天海回望光明頂,一個巨大的白色球體高聳雲端,那是黃山氣像台的多普勒雷達,也是光明頂一個主要標志。光明頂海拔1840.4米,相當於華東地區的喬戈裡峰,雖然只是黃山第二高峰,但它卻是華東地區有人工作和生活的最高點。

此刻眼前的景致與上午陰雲籠罩下的黃山截然不同,在陽光的照耀下、在藍天的映襯下,一個銀妝玉砌的童話世界完美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形容詞的貧乏與蒼白,就一個字:美!其實那山那樹那雪和上午都是一樣的,不過一個是在陰沉的天空下,一個在藍天麗日下,竟有如此大的差別,無法不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造化神功。

上午一直沒怎麼派用處的相機此刻在滿負荷工作,同樣的景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曝光度,生怕辜負此刻眼前的美景。這一刻我們再不去討論什麼人生哲學了,可見上午的行為多少有點虛偽,這把年紀還很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只不過一點陽光的恩澤就讓我們那些虛偽的淡然消失了蹤影。

天海下行,經鰲魚峰、百步雲梯可以一路眺望天都峰蓮花峰,雖然冬季不能攀登,但是雪後的雙峰也是美輪美奐。在太陽光芒的威力下,整個黃山上水汽蒸騰,遠處的天都峰不時被霧氣遮掩,有如仙境一般。眼前最美不過崖壁上生出的不知名的細小植物,此刻全成了玉樹瓊花,遠遠眺望甚至都看不出是雪的造化,儼然它們生來就是這般雪膚冰肌。

下山時遇到挑夫挑著滿滿的水和蔬菜上山,趁他們歇腳的時候,我問了一個心中長久以來的疑問,為什麼不把這些食品用索道運上來?淡季索道也是很空的。挑夫回答我即使用索道運上來,但是從山下到索道站、山上出索道站到酒店兩頭還是得有人來挑。

說實話,不是萬不得已誰會在黃山上做挑夫。黃山的挑夫是這世上最艱苦的營生,山上建設所用的所有材料,小到每塊磚頭大到成噸的鋼構件;山上消費的所有東西,每一瓶水每一棵蔬菜,都是挑夫一步一步挑上山來的。想我們常人上山都是索道,一天黃山下來還是如丟盔卸甲的敗兵一般,而這些挑夫常年累月負重上山,即使像今天這樣寒風刺骨、山道濕滑,也要挑貨上山,真的讓人感動!看到他們,你便會覺得山上物價高點也是應該的。但可悲的是,山上每瓶純淨水賣價十塊錢的構成中,挑夫所得絕超不過一塊錢,其余都被黃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憑借壟斷地位拿走了,山上一切商業設施統歸黃山旅游,不容別人染指,這才是黃山頂上物價畸高的最主要原因,壟斷市場的人永遠不會有所謂的善心可發。

事物都有另一面,如果有一天物資上山都能通過索道來運輸,這些挑夫也就失去了謀生的手段,這身力氣可能是他們唯一的技能,唯有希望挑夫的力資也能跑得過CPI。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原本就體力不支,再加上山道濕滑,此刻很有點步履維艱,勉力支撐,所好有美景相伴。

過蓮花亭往玉屏樓而去,下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景點是迎客松。垂垂老矣的迎客松靠人力支撐,勉強每日迎客,它的身上承載了太多文人騷客的美譽,看看樹上斜拉著的鋼絲覺得這迎客松也蠻可憐的,人還有退休的那一天,可憐它只要一息尚存還得迎客不已。按當下人類的思維,等到它作古的那一天,估計也得做成標本站在那裡繼續為黃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死而不已。

年輕的時候精力過剩鈔票緊張,下山都是步行,如今精力緊張鈔票過剩,下山都是索道。三點到達玉屏樓索道站,和上次相比提早了一個小時,但是少走了一個西海大峽谷,所以體力尚可,不似上次那般狼狽。

下午三點半回到雲海樓,想著昨夜通宵未眠,恐回程精力不濟,於是訂了一間鐘點房休息三個鐘頭,同時為晚餐預訂一鍋土雞湯,要求現在就燉上三小時後享用。本想帶著對雞湯的向往去拜會周公,可是萬惡的店主竟然在這個標准的淡季給我們安排了一間臨街的客房,而且臨的是103省道,我們已經累得沒有力氣再起床去換房間了,但是吵得我們也無法入夢,於是在半夢半醒之間熬到六點起床。

雞湯已經燉好,滿滿一缽,上面飄著一層濃濃的雞油,那叫一個香啊!生活原本就沒有格式,什麼叫生活?此時此刻,這缽雞湯就叫生活!幸福也什麼定義,什麼叫幸福?此時此刻,這缽雞湯就叫幸福!土雞湯本算不上什麼徽州菜,最出名的徽州菜是臭桂魚、毛豆腐,適應不了,徽州菜我比較適應的是筍干煨肉一類的家常菜。

邊桌上的一對情侶很是羨慕我們的雞湯,可是店家告知這是三個小時的產物,我真切聽得絕望的惋惜,如果是一個或是一對靚妞,我倒是願意送上一份雞湯套個近乎,可惜不是。最後,為了不浪費美味的雞湯,環保型的曉剛同志不知是喝了六碗還是七碗雞湯。

現在雲海樓、望秀山莊這類自助游客棧每晚都有黃山游程講解成為招牌樣的保留節目,我們也很想見識一下,特意去問了前台說是六點半照常,可能是淡季游客少,我圍著黃山沙盤模型轉了幾圈也不見樓主程劍的蹤影,想想還有六個小時的回程在等著我們,就不高興再伺候下去了。

來的時候為了遷就怕死的曉剛,我選擇了全程高速,常州-杭州-黃山,全程居然470公裡,光是過路費就交了200,既不省時也不節約,所以回程從寧國、廣德經溧陽回常州,只有360公裡路程,省道路況尚可,沒過路費還省油,時間同高速一樣,這個同樣符合低碳環保的要求。

面對省道,不太講規則的我肯定比講規則的曉剛更適應些,我告訴曉剛如果想早點回家就讓我來開車,開到半夜人都有點木了,我戲稱人車一體,因為我熟知307的脾性,畢竟它跟了我五年多了,雖說是機器總也有感情的,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把它當二手車賣了心裡是否會難過?

半夜時分,車又停在了曉剛家的樓下,昨夜我曾經把車停在同一個地方等曉剛下樓,24個小時過去了,除了新增一段關於雪中黃山的美好記憶,時光好像在這裡停駐,一切和昨夜的此刻一樣一樣。

二0一一年三月一日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