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歐洲中世紀,有名的黑暗時代,以宗教束縛人的思維,約束人的行為,延續了一千多年。最終在一個地方,唱響了神曲,讓神權者們忐忑,進而拉開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的序曲。這個地方,就是佛羅倫薩。
此行歐洲,對於佛羅倫薩,還是心懷敬意的。以人為本,人家在15世紀就宣之於口,並付諸行動了,反倒是咱們,到今天為止,以人為本,也不過是一句口號和商家廣告罷了。
佛羅倫薩,徐志摩稱之為“翡冷翠”,隨不恥徐志摩其人,但這個翻譯還是體現其詩文大家風範的。
早上,坐車到佛羅倫薩。行走在街間小道,斑駁古舊,海報與塗鴉隨意其間。

一個城市的生命與健康,應是政府的工作職能。歐洲城市,經常見到這樣的修葺和維修的場景

其實歐洲一些歷史文化名城,街道都比較舊,但不破敗。窄窄的,兩面的建築只留下頭頂的一線藍天。很難想像逆向錯車的。

走過狹長的街道,佛羅倫薩國立圖書館就處於阿諾河邊(河的名字,是回來之後百度的,呵呵)。

橫跨於阿諾河上的老橋,是歐洲出現最早的大跨度圓弧拱橋。橋上遍布店鋪,是佛羅倫薩著名的地標之一。

從河邊向西裡奧裡亞廣場和韋奇奧宮(名字都是回來百度的)走去,街邊零零散散有一些藝人,不好意思多照,偷拍了幾張馬上閃人。

看余秋雨的行者無疆,美第奇家族(賣藥的家族,據說英文medicine即來源於此,看來確實是劫道的不如賣藥的)與佛羅倫薩和文藝復興的關系如此密切,儼然間的因果關系。美第奇家族資助了眾多的藝術家與思想家,乃至直接催生了文藝復興。嗯,如果在咱這,一定為他建幾個美第奇教學樓,美第奇實驗室的。

廣場就是一個露天雕像陳列館,當然最著名的還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復制像。作為佛羅倫薩的名片之一,是力量與健美的典範(呵呵,似乎印證了馬未都的一個問題話題,此不多說)。


確如導游所說,旁邊的海神像與此一比,就顯得臃腫和壯碩了。

其實作為雕塑的故事題材,我還是更為喜歡忒修斯殺美杜莎的橋段。那個被高舉著的蛇發女妖,是範思哲的商標,當然還有那個從斬下噴濺的鮮血中誕生的天馬——星矢的青銅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