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一日游

作者: 藍色狗狗

導讀大年初一、大年初二的天氣是一天比一天晴朗,和暖的陽光每天一早就從窗簾縫中鑽入房間,撩動著無所事事胡吃昏睡的一家人。難道今年的春天這麼早就來了?心癢癢了,就好像從冬眠中醒來,得出去走走了。 去哪是個問題,迷茫中岳父提到了溱潼,他曾經在單位的組織下去過,很是推崇,於是“溱潼古鎮+溱湖濕地一日游”方案得以全票通過。 初三早8:45,出發,一路滬寧 ...

大年初一、大年初二的天氣是一天比一天晴朗,和暖的陽光每天一早就從窗簾縫中鑽入房間,撩動著無所事事胡吃昏睡的一家人。難道今年的春天這麼早就來了?心癢癢了,就好像從冬眠中醒來,得出去走走了。
去哪是個問題,迷茫中岳父提到了溱潼,他曾經在單位的組織下去過,很是推崇,於是“溱潼古鎮+溱湖濕地一日游”方案得以全票通過。
初三早8:45,出發,一路滬寧高速、沿江高速、京滬高速,從江陰大橋過長江,寧靖鹽高速姜堰出口下。車子開得不快,一路基本保持在時速100公裡,到姜堰出口時10:15。我依稀記得以前駕車去鹽城的時候,看見過路邊有溱潼的專門出口,交費時,收費員確認我是下早了,姜堰出口後面的確有個溱潼出口。不過從姜堰去溱潼也很方便,下高速後沿姜堰大道東行不遠,左拐上溱潼大道,一直往北十幾公裡到路盡頭,就是溱湖濕地。
溱潼古鎮離溱湖濕地不遠,10公裡不到的路程,一路上指示牌很明顯。按照指示牌拐了很多個彎,繞開了一個熱鬧的新鎮後,古鎮的入口出現在眼前。溱潼古鎮+溱湖濕地門票聯票100元,60歲以上的岳父母半價,120釐米不到的女兒免費。古鎮不大,滿眼是明清時代的青磚瓦房,間或也夾雜著一些缺乏美感的現代建築,影響了古鎮的整體品位,很煞風景。房與房之間是一條條狹小街巷,青磚鋪就,整潔幽靜。在“蹭導”的過程中了解到溱潼在明清時代就以燒磚聞名,目前國內幸存的一些古城牆上,還能找到標著“溱潼”字眼的城磚,難怪溱潼人在用青磚建了房屋後,還用青磚碼了街巷。古鎮中,除了一小部分保存較為完好並有代表性的建築被專門保護起來加以修繕後作為景點向游客開放,像學士故居、山茶院、私塾館、民俗館以及婚俗館等,其他的大部分古老建築中仍然生活著現代的溱潼人,這是一個活著的古鎮。
古鎮的旅游開發做的應該不錯,大年初三的來了好幾個旅游團,聽口音都是上海的。於是我們這幾個散客就混在團中,跟著團裡的導游,沿著古鎮管理者為游客劃定的不用走回頭路的游覽線路走了起來。
第一站是院士舊居,這個數百年的老宅門裡走出了李德仁、李德毅兩兄弟,兄弟倆一共得了五個院士,真是文風昌盛!舊居正廳依然掛著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褒贈給兩位院士的曾祖父李貞發的“德孝永彰”匾額,可見這個家族的深厚底蘊。舊居中還保存著以前的家具,記得年少時還在老家的親戚家見過這樣的老家具,現在還能剩下的,應該都被當成文物供起來了。女兒對老宅子、老家具還有院士什麼的不感興趣,無聊的她發現宅子夠寬敞,這讓一直抱怨在家裡跳不開繩的她,在舊居的大廳裡跳了個歡暢。院後有一株高大的山茶樹,據說已有千年了,還有段凄美的愛情故事附身其上。每年清明前後,還能綻放萬朵紅花,如火如荼。



溱潼在秦漢時就以制磚聞名,溱潼的磚頭細膩堅固,是制作磚雕的好材料。在小巷深處一座小小的門樓上,就集中了很多保存完好的福、祿、壽三星、漁樵耕讀等民間常見的磚雕珍品。更難得的是這座門樓的檐口都是磚頭的而不是通常的木頭的。古鎮中的小巷子,都是青磚鋪地,避免了行人雨天泥濘之苦,到底是磚頭的故鄉啊。



古鎮附近有個董永廟,溱湖邊還有個董永與七仙女相會的鵲仙橋,所以古鎮裡的一棵老槐理所當然的就成為了那喜歡做媒的老槐精了。樹下有座建於明代的綠樹禪院,因著這棵老槐,幾百年來,一直香火很盛。
有位中國近代史上較有名的人物高二適(他的名我還是到了溱潼才“久仰”的),具體如何有名大家可以去網上搜下。他是溱潼的女婿,古鎮有座子規樓權且算是他借住岳父家時的故居吧。子規樓的得名應該來自於他1945年抗戰勝利後自四川返回溱潼時所做的詩句,“出蜀希聞子規鳥,回鄉初見杜鵑花。一聲腸斷溱湖水,何事將歸不問家?”
古鎮民眾歷來重視防火,仍然保存著舊時專門設立的水龍局(就是後世的消防局),裡面還保存有很多古代、近代的消防設施。有些經過修復,還能使用,有的水龍經過還能壓出水,於是跳過繩後又無聊了好一陣子的女兒找到了新的玩具。
魚丸、魚餅、蝦球被稱為溱潼三珍,尤其魚丸、蝦球堪稱溱湖雙璧,均采用溱湖中新鮮魚蝦制作而成,唐朝清朝時曾為宮廷貢品。來溱潼的游客基本上都會在臨走前買上一些,帶回家去做菜入湯,味道堪稱鮮美。由於已經是熟的,原本買回家准備做菜的魚丸,成了女兒一路上的零食。作為溱潼的鄰居黃橋,她的特產黃橋燒餅出現在古鎮也引起了游客的興趣。不過說實在話,嘗過以後,就發現名滿天下的黃橋燒餅,味道還不如我們常州的大麻糕(常州人管燒餅叫麻糕)。



一圈逛完溱潼古鎮,已過中午12點了。雖然此時大街上人流擁擠,百業興旺,卻獨獨沒有一家飯店開門做做我們這些游客的生意,看來大街上的當地人都是已經在家吃過午飯了,古鎮居民春節過年的喜慶氣息還只是局限在各自的家中,我們這些到處探頭探腦的游客倒是有些打擾了。憑著幾個黃橋燒餅的支撐,我們駕車離開古鎮,前往溱湖濕地,希望那裡有我們期待的熱飯熱菜與熱湯。
沿著來時的道往回走,經過泰州華僑城,回家後才從網上知曉華僑城裡有個溫泉很不錯的,很多人過年都來這住個一晚,泡泡溫泉。我們中國的地熱資源可真是豐富啊,這兩年全國各地冒出了多少個溫泉。過了泰州華僑城大門,就是溱湖濕地的停車場。停好車後,我們驚喜地發現停車場裡有個開門營業的飯店,就這了!飯店生意很好,應該是游客們都跑這來用餐了,而飯店看來卻明顯准備不足。菜沒幾個,用大號字打印在一張A4紙上,價格卻真是很有旅游區與春節的雙重氣息。人沒幾個,就點幾個菜也得千呼萬喚始出來,不是廚師來不及做就是做了服務員也來不及端。好在還都是現做的,熱菜熱湯是有保證的,話說熱飯居然也是現做的,等飯做好端上桌,菜和湯卻早已等不急地先涼了。不管了,秉著出門在外不要挑剔的原則,填飽了肚子了事。至於溱湖最有名的特產籪蟹,只能等以後有機會再品嘗了,一是菜單上沒有,二是真要有,價格也會很令人咋舌。
很早就聽說過中國有個很有名的窪地裡下河地區,到了溱湖才知道,這裡就屬於裡下河地區,正是窪地的特性,使得這裡的水量特別充沛,形成了溱湖特有的濕地生態環境。國家林業局在此批准設立了全國第二家、江蘇省首家國家級濕地公園,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26平方公裡,目前對游客開放的面積7平方公裡。公園內湖泊、河流等面積占到總面積的 37[%]左右,其中溱湖規模較大,溱湖又名喜鵲湖,因“昔多喜鵲飛集”而得名。溱湖東西長1.4公裡,南北長1.5公裡,形似玉佩,面積約3500畝左右,登高而望,四面八方通達湖區的主要河流有九條,自然形成“九龍朝闕”的奇異景觀。溱湖湖面開闊,湖中島嶼星羅棋布,湖水清純甘洌,是省內外難得一見的未被污染的水體。湖區盛產魚蝦、菱藕、水瓜等無公害綠色食品(以上抄自網絡)。
一年一度的“中國·溱潼會船節”就是在溱湖上演繹的,溱潼會船節是由一段悲壯的歷史故事演繹而成的異俗殊風。每年清明時節,浩瀚的湖面上,鑼鼓喧天,竹篙林立,各種花船、龍船、篙子船千舟競發,其恢宏壯觀的場面、驚心動魄的爭賽、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稱民俗文化之大觀,水鄉風情之博覽。海內外媒體譽稱“天下會船數溱潼”。溱潼會船節與雲南潑水節一道被列為全國十大民俗節慶活動,又是江、浙、滬旅游節的重點項目、泰州唯一的國家級旅游項目(繼續抄)。
進入溱湖濕地公園大門後,要坐近10分鐘渡船才能進入公園的中心區域。渡船經過的這片水面,就是溱湖會船節上各類船只的中心表演區域,不遠的岸邊還修有永久性的主席台與看台,用於觀看會船活動。由於時值冬季,湖面上異常清冷,除了不時從渡船邊上呼嘯而過的快艇,就只有遠遠的湖面上孤零零漂著的一條小船了,漁家在忙碌地收著網,也許是中午那飯店的存貨不多了,得趕緊補充。
公園中水面上的荷花早已凋零,光禿禿的莖杆承受不住蓮蓬的重量,都彎下了腰,加上水中的倒影,遠遠望去,有種抽像畫的味道。
四周滿眼都是茂盛的蘆葦與蒲草,枯黃的身影襯托著殘冬的蕭瑟,枝頭殘存的蘆花與蒲花還未完全隨風飄散。導游介紹說在百鳥繁殖的季節,隨手撩開一叢蘆葦,就可能發現一窩鳥蛋或是幾只張著大嘴嗷嗷待哺的幼鳥。正說著,大家就看到一只離家較遠的小鳥匆匆地向蘆葦深處游去,那裡應該有它的家。說到鳥兒,雖然時值隆冬,但溱湖濕地公園裡的水禽區仍然熱鬧的很,有很多屬於遷徙性的候鳥,習慣了公園裡舒適的自然環境與豐富的食物來源,都變成了留鳥,為冬日的溱湖濕地公園增添了許多生氣。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鳥兒都不想走,整個公園僅有的一只丹頂鶴,就具有隨時飛走的意願與能力。據導游介紹為了不讓它飛走,公園方面在將它從江蘇射陽丹頂鶴保護區引進後,就利用成年丹頂鶴起飛助跑距離需要15米的特點,成功地將它留在了任何方向都不足15米的水中小島上,使得今天的我們能看到“鶴立鴨群”的一幕。池塘對面,有個老漁夫帶著鸕鶿打魚回來了,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



溱湖每年都會舉辦會船節,所以溱湖地區的船是很多的,坐上一個小時的搖櫓船,劃進溱湖濕地公園那一條條錯綜復雜,猶如迷宮般的河道,是每個游客的必選項目。在每年的旅游旺季,整個公園裡會有600多條搖櫓船穿梭往來,船娘們的收入還是很可觀的。遠遠的,我們的船來了,下面將是我們今天在溱湖的最後一個小時了。船兒悠悠地飄蕩在水面上,勞累了一天的我們都進入了放松狀態,女兒更是在船兒的輕搖中睡著了,此時的湖面上只回蕩著船娘的歌聲,拔根的蘆柴花花......



我們坐上最後一班渡船,回到了公園大門,在停車場啟動車子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兩個小時的回程,8:30,我們回到了燈火闌珊的常州,當停下車輪的時候,女兒從一路的甜甜酣睡中醒來。
更多照片請訪問 Http://***/bluedogyoung


精選遊記: 姜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