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 8.7 觀日出,曲阜三孔
賓館前台的提示板上寫明,今天日出時間是5:00。花七八百元住在這兒的人,估計沒有哪個是冤大頭不看日出的,為此賓館提供配套服務,不但房間內備有防寒服(出租20元/件),而且有專人帶隊前往。
4:30下樓到大堂集合,不多時聚集了30余人。外面一片漆黑,領隊師傅告訴了我們一個壞消息:山上前半夜還是大晴天,這會兒起霧了,是否能看到日出得看運氣。多年來每每游覽名山大川,非雨即霧,因此這次早有心理准備,看運氣吧!
距觀日地點只有五分鐘的路,隊伍浩浩蕩蕩行進,沿途是四面彙合而來的觀日大軍。山頂有多家賓館,彼此間都有默契,每家有自己的觀日“領地”,互不干擾。天氣並不很冷,套一件夾克就OK了,有些人租了棉衣穿,反倒熱得出汗。站好位置,靜等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天空逐漸放亮,然而太陽卻躲在雲層後面和大家玩捉迷藏,偶爾露一下臉,隨即又隱去。一直等到5:30,霧不但沒有散,反而更濃了,原有的一絲光亮也徹底消失,看來今天的日出沒戲了。
大隊人馬回返,此時“五岳獨尊”石旁等待照相的游客已排起了大隊,玉皇廟和青帝宮也都已香煙繚繞。回到賓館吃過自助早餐(30元/人),收拾行李,退房下山。
天街被霧氣籠罩,南天門已下起小雨。乘纜車(80元/人)直達中天門,換大巴(30元/人)下山,8:30到達天外村。山下只有些陰天,並未下雨,大批游客此時正准備進山。天外村廣場正在維修,但周圍的環境還是一下子令我們想起了7年之前:不錯,當時正是開車來到這兒,坐進山車上中天門的。幾年過去了,我們的旅游觀念已改變了很多,最初那麼熱衷的自駕游,現在多為背包行走所取代。
乘3路車回速8酒店,放下背包後來到火車站。泰安-曲阜旅游專線(20元/人)的發車點在站前馬路對面,當班的是一輛破舊不堪的大巴,只剩最後2個座位了。9:20車子啟動,很快出了市區。這輛車實在破得可以,除了喇叭響,其它地方也都響。饒是如此,仍一路狂奔,10:30到達曲阜新客運站。
自去年開始,曲阜客運站從市中心的孔廟車站遷到了西郊。新站很氣派,站前有數趟公交可達市區。剛好一輛2路車進站(2元/人),於是飛奔上去,不大工夫來到南門。七年前曲阜留給我們的印像是髒亂差,不過如今已完全不同。道路寬闊、市容嶄新,孔廟前修了百米神道,還建起了仿古城牆,可謂翻天覆地的變化。

買了三孔聯票(160元),11:00進入孔廟。孔子是中華民族的至聖先師,其地位自不必說。孔廟也稱至聖廟(孔林也稱為至聖林),是用來奉祀先師的祠廟。祠廟最初是在孔子辭世一年後,將其三間故宅改建而成;後因歷代皇帝提倡尊孔讀經,祠廟不斷擴建,逐漸形成現在的規模。據介紹,孔廟是國內現存僅次於北京紫禁城宮殿的巨大古建築群。
走過冸水橋,穿過欞星門-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參觀十三御碑亭後,進入大成門,來到孔廟核心院落。極富傳奇色彩的“先師手植檜”就在大成門旁。相傳該樹是孔子手植,至今約有2400年樹齡。由於戰火和自然原因曾多次枯死,又多次萌生,被視為孔子思想和孔子後裔興衰的像征,現存的古樹是清雍正年間於古樹樁下復生的新枝長成。

巍峨壯麗的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的大殿,也是孔廟的主體建築;杏壇則位於大成殿前、院落正中,相傳是孔子講學之所。
孔廟中的另一處傳奇建築是位於廟東側詩禮堂後、孔宅故井旁的魯壁,“魯壁藏書”的典故就出自這裡。據史書記載:秦始皇焚書時,孔子九代孫孔鮒冒著生命危險,將《論語》、《孝經》、《尚書》等簡冊砌於牆壁之中,使這些儒家經典得以保存下來。至漢代魯恭王擴建宮室,在拆毀孔子故宅時,意外發現了這批簡冊,於是人們稱之為“孔壁古文”,其中最有影響的當為《古文尚書》,因為自秦代起《尚書》便失傳了。

但不幸的是《古文尚書》後來再次失傳。前兩年曾看到一個報道,稱清華大學在對入藏的兩千多支戰國竹簡進行研究後,在其中發現了已失傳2000多年的《尚書》。當真如此,那真是中華民族的幸事。
12:00從東出口離開孔廟,沿牆根小路向北,穿過一座城門樓來到孔府。仍記得幾年前這條小路的樣子,當時還買了一個特別好吃的煎餅。現在這條路被拓寬了些,兩邊是一家挨一家的紀念品攤位,可惜那種現做現買的煎餅已經找不到了。
孔府始建於宋代,是孔氏子孫們居住的地方,因孔子的後代世襲“衍聖公”,所以孔府又稱為“衍聖公府”。府內沿用中國傳統布局形式,分為前堂、後寢和後花園三個區域。前堂用於外事活動,後寢則為家族生活的場所。走馬觀花地看了看,12:45從後花園出府前往孔林。
孔林位於曲阜北郊,距孔府約1.5公裡,有三輪車(5元以內)、電瓶車(10元往返)、觀光馬車等交通工具可達。其實這點路不算什麼,我們步行過去。沿路基本上沒有行人,但不時有滿載往返游客的電瓶車和響著鈴鐺的花哨馬車從旁經過。出了北門,沿筆直的林道路走到盡頭,便看到至聖林牌樓了。
自參觀孔廟開始,一路沒有什麼可吃的東西。終於在神道邊看到一家“春秋煎餅坊”,煎餅現做現賣,旁邊圍了5、6個等候的游客,生意挺好。這家的煎餅倒有些特色:事先做好的煎餅皮,鋪在熱鐺上再攤一個雞蛋在上面,除了大蔥面醬外,還加些花生碎,味道相當不錯。

13:15進入孔林景區。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主要由位於中心的孔子墓和西、東兩邊的明、清墓群組成。孔子去世後,弟子們把他葬在城北泗水之上,並植樹紀念;後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墓群越來越大,植樹越來越多,逐漸形成現在的規模。簡單設計了一下游覽線路:坐電瓶車走馬觀花環游明清墓群,至孔子墓下車參觀,然後步行離開。這應該是最合理的線路,據說完全步行環游需要至少2小時以上。
電瓶車(10元/人)駛上500米長的甬道,兩側是一字排開的參天古柏,左72右73,分別代表孔子的卒年(73歲)及72弟子。穿過至聖林門樓(二林門)後右轉,開始逆時針環游孔林。同車的另一行5人請了導游,我們因此也跟著沾光,邊參觀邊聽講解,不然一座座墓大同小異,根本看不出什麼名堂。
清墓群看點較多,電瓶車先後在孔令貽墓、孔尚任墓、孔毓圻墓、於氏坊和孔毓珣墓等處停留,而明墓群中只在權臣嚴嵩的孫婿孔尚賢墓一處停留。沿途墳塚無數,車停之處均是頗有社會成就的孔氏後代墓,每座墓都有一定的規模,也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其中於氏坊是一座規格較高的墓葬,為孔子七十二代孫、衍聖公孔憲培與其妻於氏之墓。這位於氏夫人原來是乾隆皇帝的女兒,因當時滿漢不通婚,乾隆便將女兒過繼給一品大臣於敏中,之後再以其子女名義下嫁給衍聖公,故稱於氏坊。

電瓶車轉到孔子墓區前,我們深懷敬仰之心下車步行參觀。這是孔林的核心位置,游客雲集,還有大批的小學生在此搞暑假活動。墓區主要由“大成至聖文宣王”孔子墓、子“泗水侯”孔鯉墓(東側)和孫“沂國述聖公”孔伋墓(南側)組成,此外還有洙水橋、石獸、享殿、子貢廬墓、子貢手植楷,以及宋真宗、康熙和乾隆來此祭孔時的停留之處 —— 三座“駐蹕亭”等附屬設施。

子貢手植楷,相傳是子貢為表達對老師的懷念之情,親手在孔子墓旁種植。然而至清康熙年間,這棵生長了兩千多年的古楷不幸被雷電擊中燒毀,只剩下一段樹干。於是人們在枯樹旁建亭立碑,並將碑取名為“楷圖碑”。令人稱奇的是,這塊石碑時常會自己“流淚”,傳說這是子貢祭祀老師時流下的淚水,因此又稱之為“流淚碑”。伸手觸摸,石碑上果然露水淋淋,真是不可思議!
14:10離開孔林,打車(14元)前往曲阜新客運站。回泰安的空調大巴流水發車,等了40分鐘下一班車進站,一個多小時後回到泰安火車站。其實這時乘火車回京剛好,但當初比較擔心時間來不及,所以買的是第二天的車票,只好在泰安再耗一晚。
回到速8酒店洗澡休息,晚上來到康復路的“摸錯門牛肚王”吃晚飯。這是一家全國連鎖的牛肚火鍋店,生意特別火爆,牛肚做得非常非常地道。飽餐一頓,心滿意足回賓館休息。
提示:
1. 泰安-曲阜的旅游班車:在火車站西側路對面,每小時一班,車費20元/人。
2. 孔廟售票處:在看到孔廟的“金聲玉振”牌坊時別著急進去,先到東側約50米外的售票處購票,以免再回頭走冤枉路。
3. 從孔林到曲阜新客運站,出租車正規打表14元左右,黑車勿打。
D4 8.8泰安-北京
在賓館吃過自助早餐(12元/人),退房來到火車站。9:46的回京動車,泰山始發只此一班。第一天到達泰安時就買了票,但還是沒有座位,因為今天是周日,返京游客奇多。好在我們早有准備,昨晚在康復路上買了兩個馬扎(8元/個)帶到車上。這東西沉沉的,攜帶不太方便,但“上座”之後才發現它的好處,漫長的4個小時車程,屁股很舒服 —— 這老東西自有其妙處所在。
短短的泰山-曲阜游就此結束。與七年前那次自駕游相比,這是一次心願之旅、一次完整之旅……
整理於 20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