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今天是出行的日子,起了一個大早,卻沒有想到竟然下起了大雨,這鬼天氣憋了快半個月都不下雨,偏偏趕上我出行下得嘩嘩的,頓時就澆息了我持續了一夜的激動心情,確實稍微有點郁悶嘞。
說起來這次泰國自由行已經計劃了快一年多了,如果不是紅衫軍估計也不會拖到現在,想起當初一起相約的朋友拋棄我自己獨行,心裡超級郁悶,不過話說回來,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徒步旅行,於我而言確實是需要勇氣的。事實上,已經很久沒有與家人之外的人一起如這般的徒步旅行了,以往我總是以這種與陌生的人去個陌生的地方的方式來排解壓力,調整心情。如今,貌似一年又一年的總是忙忙碌碌,時光匆匆而過,我基本上已經認命了程序化的生活,鮮少再有當年激揚的心情與心態,每當想到這兒,我都情不自禁的羨慕骨頭,總是能天南海北的徒步、穿越,甚是瀟灑。
自打進入2010年以來,工作職責的轉變致使工作的壓力愈發明顯,我在竭盡全力的爭取工作與生活的相對獨立,卻無奈的發現這已經越來越近乎於奢望,重壓之下疲憊不堪,有時候真的想放縱放松一下,但可惜的是,無論公司還是家庭,都不是我能夠撒野的地方,於是就不由自主分外的想出去走走。說起來,還真的要感謝這次意料之外突如其來的泰國行,本來我以為今年能去趟香港晃晃就萬幸了,卻不成想現成的機票和簽證竟然砸在我的腦袋上,頓時讓我陰霾了很久的心情多了一點兒轉機,不過讓人抓狂的是出行之日竟然下起了瓢潑大雨,真是忍無可忍!
出行的前一晚總是我最手忙腳亂的時候,每次出行行李都是難點也是亮點,不停的上演左右為難的故事,仿佛我永遠也學不會怎樣才能精簡,弄來弄去都是一個巨沉的大箱子。自打上次在哈爾濱經歷瓢潑大雨導致徹底濕身後,我發現所帶衣物又有上升的趨勢,對此我只能說,無能為力啦。應該說直到今天早上9點鐘,我的行李箱才終於艱難的合攏上鎖,如果不是還有幾件緊急的事需要冒雨外出,估計還合不上蓋兒呢,嘆。
由於我們坐的是國航的飛機,所以要去F組櫃辦理check-in,給我們辦手續的小姐是8號櫃台,事後我們才知道這個女人有多沒腦子。手續過程中她足足打了五分鐘的電話號稱是幫我們詢問行李transfer的事宜,並且明確告訴我們在曼谷轉機的時候不用取行李,行李會直接托運到清邁,並且當著我們的面在我們行李上貼上了黃色的transfer的TAG。實話說當時我們還曾為周到的服務雀躍過,誰知後來差點給我們制造了及其郁悶的意外。經過3個多小時枯燥的航程,抵達曼谷素旺那普國際機場的時候已經23點多了,此時此刻在北京應該是0點多,正好1個小時的時差。機場外面下著大雨,機場裡面溫度適宜,盡管遍布英文標識,但感覺上還是有點兒暈暈乎乎的,我們一直順著泰國國際航空轉機的指示牌往前走,途徑baggage claim的時候我們鬼使神差的停下了,抱著多說多問的態度想再確定一下我們行李萬無一失,誰知道就是這一問救了我們。咨詢台服務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年青人,身著淡藍色的工作服,正面用中文寫著“我可以幫助你”,我們看到後感覺很high,竟然有母語服務,夫復何求,誰知道近前一白話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依然英文服務。溝通後,我們竟然發現兩人的baggage tag截然不同,一個是行李到達曼谷,一個是行李transfer到清邁,MLGB的,這不是玩人那嗎,如果不是事先問問的話,我們等到了清邁再發現沒有行李才真是杯具了呢,當時站在曼谷機場足足腹誹了那個賤人N+1次,真是憋屈啊。
第二天:
在我感覺自己就快變成冷藏生鮮的時候終於通知登機了,僅僅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到了清邁機場,降落時還是瓢潑大雨,等拿完行李就成了淅瀝的小雨,真是有運道。在機場大門口有“meter taxi”的標識牌,這才是正規出租車,機場裡衣冠楚楚搭訕的人千萬不要理睬。出租車的費用是50B的派車費加路程打表計費,有工作人員負責登記,50B就直接交給他,至於出租車司機就直接按照meter的顯示金額給就OK啦。安排給我們的司機是一個長相很粗獷的家伙,不過人很熱情,車上還掛著司機自我介紹的英文牌子,上面寫著自己正在學英語,願意為大家服務等等。司機的英文昵稱叫JOE,一路上用蹩腳的泰式英語給我們介紹清邁的老城和寺廟,我們也用蹩腳的中式英語應對著,有來有往的貌似還相談甚歡。從機場到我們下榻的塔佩門邊上的Lanna House耗時15分鐘左右,72B的車資。這個Guest House(GH)就在塔佩門正對著外城塔佩大街的街邊上,很好找,一共有四層,一層是check-in的櫃台,邊上是早餐和咖啡廳一體的大堂,似乎也賣些小紀念品什麼的,上面的三層都是客房。登記的時候需要出示護照,填張登記表就可以了,我們入住的時候也沒讓我們先交房費,說是回頭交也行。早餐是免費的,從7:30-10:30,就餐前在前台領早餐券就可以了。
客房的設施也還不錯,干淨整潔,有點兒像國內如家、七天等連鎖酒店,不過不提供牙刷牙膏、洗發水浴液、拖鞋毛巾什麼的,只有一條浴巾和小香皂和兩瓶免費的礦泉水,有電視、冰箱、保險箱、MINIBAR。總體而言還是不錯的,價格是雙人間650 B/夜,實惠的很。不過,Lanna House的網速實在慢的驚人,經過考察後發現GH每個樓層在樓梯口處安裝有無線路由器,不過與路由器距離最遠的房間自然信號就不好,而我們的房間恰恰是最遠的那個,鑒於此,網絡達人入住的時候建議要求靠近路由器的房間,此外房間內並沒有網口,wifi每天換一個用戶名和密碼。最強的是一個賬戶和密碼只能用於一台網絡設備,讓人感覺很是BT。在泰國上網的時候發現,登陸國內的網站相當的遲緩,遠遠不如歐美的網站那麼迅速,不過慶幸的是,我終於又重新登陸上自己久違的facebook和twitter。
在GH收拾停當後發現比預先計劃的提前了很多,才10點不到,我們愜意的小睡了片刻,一點鐘的時候衝了出去,在旅館外面才發現這家店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優越,旁邊就是7-11,街口左邊是麥當勞,右邊是星巴克和boots店鋪,街對面就是塔佩門廣場,宜居的很。想起來出租車司機介紹老城只有2*2公裡,所以想繞城步行一圈活動活動,順便找找午餐的地點,於是我們頂著太陽挺進,氣溫雖然熱但還是可以忍受,唯一不便的就是泰國交通屬於靠左行駛,於是過馬路就相當驚魂,因為這裡的汽車還是摩托車都開得飛快,讓人膽戰心驚的。
我們從塔佩門開始,順著老城的外圍往白像門方向步行前進,雖然很想租輛自行車但可惜的是都沒有看到,租摩托車和汽車的店鋪倒是不少,由於我們沒人會開機車只能作罷,走了將近20分鐘,我們才終於找到計劃中想去的SP烤雞店,沒想到的是竟然打烊了,所幸一路上看到的餐館不少,因此我們就選了另外一家看上去客人不少的餐館。打印的菜單很簡陋,泰英文對照,沒圖沒真相,於是我們就硬著頭皮點了兩份自以為看懂了的泰式海鮮炒飯,兩杯冰紅茶。這是我們在清邁的第一頓飯,折合人民幣一共30元。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廟宇都不用收門票,至少我們途徑的幾個寺廟都是free的,隨意進出。一路上我們邊走邊拍,東張西望,等走過白像門到達第二個老城拐角的地方,我們發現自己的體力恐怕支持不到我們走完環城一圈,斟酌之下,只好從老城中間一條大路(Singharat Rd.)往老城中間去了,大概經過15分鐘的路程,我們就到了清邁香火最旺的帕辛寺(Wat Phra Sing),然後順著白天的周末步行街(Ratchadamnoen Rd.)往塔佩門方面前進。這裡白天很是冷清,並沒有很多人,路程過半的時候我們就越發的感覺疲憊不堪。
臨近塔佩門時我們看到了街邊攤位售賣傳說中的mango shake,於是毫不猶豫的整了一個,40B,新鮮芒果當面現做,味道很濃非常好喝,一大杯下去後感覺很撐。猶如殘兵敗將的我們堅持到邁進旅館房間後,就徹底的癱倒在床上,分分鐘後就開始了呼呼大睡,等到重新恢復意識的時候,一看表竟然已經19:30,隔壁的酒吧傳來震耳欲聾的音樂聲,斷絕了我們想蒙頭繼續大睡的念頭。
隨後我們就去了盛傳的清邁周末步行市場,從塔佩門廣場延伸到整條街道,與我們白天用雙腿丈量時的那份安靜截然不同,街道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賣的東西有點兒像香港女人街,不過有好多當地的手工制品還算特色,但讓人一見鐘情慷慨解囊的東西少,最多也就是逛逛,累了吃點兒喝點兒而已。
我們最終選擇了一家泰式風味的餐廳吃晚飯,招待我們的女服務員竟然能說中文,讓我們大感驚喜,很是親切,畢竟在清邁說英語的很多,中文就鮮見啦。晚飯我們點了一份中國香腸炒飯、一份魷魚卷炒泡椒、一碗白米飯、一瓶singha啤酒,兩杯rosella冰飲,共計280B,雖然不算豐盛,但便宜好吃,我想對於旅行者而言就足夠啦。順便提一下,singha啤酒有點兒小貴,價錢是70B,雖然確實是好喝,但對於不好酒的我而言,僅僅為了嘗嘗鮮就耗費70B,有點兒不智。
回到旅館的時候已經快12點了,服務台上擺著一個大牌子,通知明天停用wifi一天,簡直FT,這麼差的網速竟然還給停了,真讓人欲哭無淚,看來明天就只能靠手機啦。晚上在MSN特地和哥們兒彙報了今天的行程,說是去了清邁周末步行市場,他說那個市場超級棒!與我同行的同事聽說了非讓我替他回一句:棒個屁...哈哈,人和人的感覺真的是差很多,有趣兒的很。臨睡前,不約而同的和同事達成共識,不上鬧鐘,明天睡到自然醒,這兩天實在是太累了。累到我寫到這兒竟然就睡著了,呵呵。。。
第三天:
不知道是由於旅行的興奮,還是身處異國他鄉睡不踏實,我幾乎不用上鬧鐘就基本上會在早晨8點左右醒來,往常出差即便是酒店的自助餐都不能提起我的興趣,寧肯賴床多睡會兒,不想到了清邁面對小旅館的簡單至極的素食早餐竟然一頓都沒落下,真是連自己都莫名其妙的。雖然幾天的游覽下來,發現慕名而去參觀的景點總是與想像中相差甚遠,我們依然抱著一絲僥幸心理,打算去清邁北邊的國家博物館看看,就在和一個從清邁回來不久的朋友通過MSN交換心得的時候,他聽聞我們的打算後急忙大呼“別去”,阻止了我們。詢問後才知道那個博物館不光面積巨小,只是有點兒圖片,根本就不值得浪費時間。他強烈建議我們有時間的話還是多做massage好了,量足又便宜,至於其他的,除了素貼山外,就那麼回事兒啦。他的感覺倒是與我相仿,來這裡首先一定要端正思想,要有見山不是山,見廟不是廟,見廣場不是廣場的覺悟才好,否則你一定會感到落差很大,畢竟對於見慣國內大場面、大景觀的我們而言,這裡的一切實在有點兒類似玩笑。並不是說清邁不好,只是,蜂擁而至的游客來這裡追尋的不是人間勝景,鬼斧神工,而是小城的一份平和、清淨。如果你能明白這點,你一定會愛上這個不大的小城。我花了四天的時間,從最開始的興奮、激動,到中途的迷惑、失望,再到離開前的明悟、留戀,終於搞懂了這裡雖然沒有曼谷的繁華,沒有芭提雅的sheboys,沒有普吉島的海藍雲天,卻仍能迎來無數仿佛朝拜般的執著游客,因為,清邁,畢竟是迷人的。我重新審視了自己旅游的初衷,調整焦躁的心態,以一個全新的視角觀察這個委婉的小城,於是,我顛覆了自己原來的認知,無力自拔的喜歡上了這裡的一切。
中午外出覓食的時候,天空萬裡無雲,陽光肆虐,像逃難一般躲入了GH附近的一家意大利和墨西哥西餐廳,決定哪兒都不去就賴在這家店裡,餐廳裡提供三種口味的菜肴,分別是意大利式、墨西哥式和泰式,我二話沒說要了一份兒意大利牛排,同事要了份墨西哥肉卷,外加兩杯mango shake,一共耗資450B。晚上8點的時候我們在星巴克實在坐不住了,就在門口攔了輛tuk-tuk,30B奔向著名的night bazzar,老實說從感覺上這裡和周末步行市場很像,無數的攤位擁簇在大街兩邊的步行道上,看得人眼花繚亂,售賣的東西也是大同小異,不過價位上就要比周末步行市場要高,所以出手的話還是集中在周末步行市場比較好,當然即便這樣,night bazzar售賣的東西折算成人民幣後也相當便宜啦。選擇晚飯地點的時候,我猜我一定是腦袋進水了,看著BURGER KING的大招牌就進去了,一人一份漢堡套餐495B,倒不是說漢堡不好吃,只不過在泰國吃美式漢堡總是感覺不太得勁兒,特別是窗外就有一個泰式魚丸面的攤位,兩相對比後於是愈發覺得漢堡難以下咽,尤其價格還這麼貴。
晚上回到GH的時候已經將近12點了,樓下的酒吧依舊在聲嘶力竭,震耳欲聾,基本上不到午夜3點是不會消停的,萬幸的是我們兩個人都屬於睡著了雷打不動的那種,倒還能夠忍受,不過那些睡覺輕的人就悲劇了,基本上不用睡了。
第四天:
今天我們懶散的睡到了自然醒,10點多才起床,因為下午5點多我們就要離開清邁飛往曼谷了。感覺上直到今天,才不再有那麼強烈的游客感覺,起床、洗漱、早餐、閑逛等等,著實有點兒在家的悠閑。中午我們一致決定再次重溫泰式料理,475B,一份紫米飯,一碗綠咖喱湯燉的蔬菜和雞肉湯,一杯banana shake。同事要的是炒面蝦仁(其實是炒米粉),一杯mango shake。味道超好,分量也足,吃的我們意猶未盡的。
下午3點我們收拾好行李辦理check-out,GH的服務還蠻人性化,固定退房時間是12:00-14:00,如果延時的話,17:00退房加收30%房費,19:00加收50%房費。我用的是雙幣國際卡付賬的,走的是銀聯通道。在泰國基本上所有的ATM都支持銀聯卡,大多數可以刷卡的商家也可以用銀聯卡,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帶一張雙幣卡比較好,因為有個別商家只接受visa和萬事達卡。如果你刷雙幣卡的話,收銀員一般會用英語問你“union pay?”,你只要回答yes,那麼就會走銀聯通道。
在GH的門口我們攔下了一輛紅卡,到清邁國際機場車費100B。一路顛簸中我們告別了這個呆了四天的小城。清邁的機場不大,但很干淨,進大門的地方就要過安檢,有點兒像我們的火車站。不過明顯這裡安檢並不是那麼嚴格,因為不需要把電腦單獨拿出,所有的行李依次過下機器就好了。拿著護照,直接到所乘坐航空公司辦事的櫃台辦理check-in就行,告之目的地名稱,然後托運行李,總之一切都很簡單。候機大廳在機場的二樓,我們順著指示牌往指定的候機地點走,可能是我們來的比較早的緣故,因此候機廳裡面人並不多,直到快登機前,人才逐漸多了起來,但難得的是機場大廳裡面依然是很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實事求是的說,在清邁的幾天裡,感覺泰國人素質還是相當高的,相比較起來我們國人很多地方有所不如。
經過在清邁渡過的幾天,在總結經驗教訓後,建議如下:
1、 如果不是熱衷獨自旅行或者像老外一樣喜歡徒步走來走去的話,建議來清邁還是三五成群比較好,否則旅行的樂趣會降低很多,畢竟清邁不是那種成熟的旅游熱門地點,這裡更加適應那些想遠離城市,走走逛逛,吃點兒喝點兒,無所事事的想休閑放松一下的人們,或者你是虔誠的佛教徒,那麼這裡是天堂,寺院多的數不勝數,絕對看到你審美疲勞。
2、 在清邁不必以貌取人,很多面相粗獷的本地人都熱心溫和的很,應該說,這裡的人大多數都待人很和藹可親,很淳樸,很少有為了多賺錢就亂推薦的情況,當然那些四處拉活兒的司機們除外。
3、 不會英語不代表你不能來清邁自由行,但是清邁會中文的人遠沒有曼谷多,所以你要想旅行更精彩和順心如意,那最好還是會點兒英語比較好,如果你的英語達到可以隨意白活的份兒,那你在這裡絕對如魚得水,不說遍布大街小巷的外國人,基本上所有店面的本地人都多少會點兒英語,甚至有不少人的英語流利的絕對可以讓你自慚形愧。
4、 泰國的餐館遍布大街小巷,不過菜單大多數都只有中英文,沒有圖片,讓覓食的人實在是非常犯難,不過好在價格便宜,就當試吃一下也不會花費很大代價。餐館裡面菜單上較普遍的泰式飯菜主要有三大類:fried rice、fried noodle和over rice。無論是炒飯、炒面(大多是米粉)還是蓋飯,又分為不同的主料,有pork、sausage、shrimp、squid、seafood mix、vegetable等等,配料則是red curry、green curry、chili、bell pepper、onion等等,菜單基本上都是上述的組合,挑選一款就行了,量足夠,味道也夠地道,一份也就10元人民幣左右。
5、 清邁街頭的紅綠燈和斑馬線基本上形同虛設,所以千萬不要迷信,飛馳而過的各式機動車和摩托通常視行人為無物,再加上靠左行駛,所以過馬路時一定要耐心、恆心、小心。
6、 滿大街的紅色小卡、tuk-tuk基本都帶著TAXI的標志,不過都不是真正的出租車,正規出租車是黃色的小汽車,車頂上的標志是“METER TAXI”,也就是打表計程車,不過這種車基本上在街上難以見到,如果一定要乘坐需要撥打叫車電話才行。
7、 曼谷街頭的咖啡廳、酒吧、餐館大多都放有free的地圖,不過都是英文的,英泰雙語的都不多,至於中文的只能靠你自己手工制作了,因為根本沒看到過。不過看英文的地圖也有好處,因為曼谷的路標都是泰英雙語的,這樣有助於你認路,光看中文的話實際上一點兒意義都沒有。主干道一般都稱為Road(Rd),街裡面的小巷叫做soi,一條road裡面會有很多條soi,這點要注意。
8、 清邁街頭銀行挺多,ATM就更多了,基本上ATM全部支持銀聯卡,不過購物的時候銀聯卡就不一定能用,其實在清邁需要刷卡的地方實在不多,基本上單筆達到500B的消費都少,所以現金就OK啦。另外如果你願意給人小費的話,記得不要使用硬幣,因為那通常是給乞丐的。
9、 逛周日步行市場的時候,切記有中意的小玩意就不要猶豫,如果你總想回頭再買的話那一定會後悔的,因為周日步行市場長達整條街,長到出乎你的意料,等你開始返回的時候基本上鋪位已經開始收攤了。所以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左搖右擺瞎猶豫。
10、清邁滿大街都是GUEST HOUSE(GH),所以你根本不用擔心沒地方住,不過選擇一個合適的住宿地點會給你的旅行帶來諸多方便,比如交通便利,標志性建築或地點等等,這樣的話即便語言不通,你只要記住一個地名就解決了,不用擔心說不清住宿地點,畢竟你根本不能指望清邁的出租車司機,能夠在多如牛毛的GH中找到你投宿的那家。
11、最後,如果你熱衷奢侈、豪華或現代都市生活的話,那麼這裡不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