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請千萬不要以為我把標題給寫錯了,明明是柬埔寨,怎麼又變成去泰國了呢?沒錯,是去柬埔寨,也是去泰國,看下去你就明白了。
曾經看到網友的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泰國,是一個值得多去幾次的國家。這句話用在我們身上,還真說對了。這不,時隔不久,斯塔妮打拜,斯塔妮,泰國,我們又來了,不過此行泰國,只是把她當作一個中轉站而已,真正的目的地,則是她的鄰國,柬埔寨。取道泰國的原因,第一、是搶到了東航上海往返曼谷的特價機票,往返含稅RMB2081/人,春節期間的這個價格,有效地控制了此次出行的成本;第二、從曼谷到柬埔寨的暹粒距離不算太遠,坐汽車當天可達,而且由於從曼谷飛暹粒的機票較貴,使得這條曼谷(Bangkok)-亞蘭(Aranya Prathet)(泰國邊境)- 波貝(Poipet)(柬埔寨邊境)- 暹粒(Siem Reap)的陸路過境線路成為許多驢友熱衷的路線,而且已經相當成熟。有了這兩個原因,夠啦。心動不如行動,Lets Go!
關於簽證,泰國和柬埔寨都可以辦理到達簽證,但是中國口岸對沒有簽證的人不予放行,所以出發前至少辦好一個國家的簽證是必要的。泰國的到達簽證,以前的說法是在曼谷機場可以辦,但在亞蘭口岸不可以辦,如果要從亞蘭口岸出境去柬埔寨,再從亞蘭口岸返回泰國時必須在出境時辦理Re-Entry Visa的回頭簽,但最近的消息顯示泰國外交部已開放亞蘭作為可以辦理到達簽證的口岸之一,由於現在泰國對中國等國家實行免簽證費的政策,又為我們節省了THB1020/人的回頭簽費用,非常超值。
根據以上信息,此行可以有三種簽證獲取方法:一、在國內辦泰國簽證(RMB25,雖然免簽證費,但委托旅行社代辦需要手續費),到柬埔寨辦到達簽證(USD25,旅游簽證應該是USD20,但邊境官員往往硬性收取 USD25,成功拿到USD20的概率較小),回泰國辦到達簽證(0),總費用為RMB25+USD25;二、在國內辦柬埔寨簽證(電子簽證USD25),到泰國辦到達簽證(0),從柬埔寨回泰國辦到達簽證(0),總費用為USD25;三、在國內辦泰國簽證(RMB25)和柬埔寨簽證(USD25),總費用為RMB25+USD25。我選擇了第二種方式。
雖然上面寫的從柬埔寨回泰國辦到達簽證的費用為0,但後來卻在實際實施時發生了一些波折,而且產生了費用,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柬埔寨的電子簽證操作非常方便,所要做的就是:一、進入柬埔寨E-Visa申請網頁:http://www.mfaic.gov.kh/evisa/Default.aspx;二、根據提示填寫個人信息、上傳不超過1MB的照片;三、信用卡付款(Master、Visa都行)。簽證辦理的速度很快,雙休日網上遞交的申請,周一簽證就發到了指定的Email郵箱。打印兩份(黑白、彩色均可),剪下來,用釘書機釘在護照上(不剪不釘也沒關系,我們是為了攜帶方便,但千萬不要將兩份全粘在護照上,因為入境時,柬埔寨官員會將其中一份收走,如果粘得太牢的話,撕下來會很費力,搞不好會把護照撕壞)。柬埔寨的電子簽證是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最方便、最快速的簽證渠道,真的是“給錢就給簽證”,呵呵!
計劃的行程如下:
Day 1,MU547,上海浦東21:40 - 泰國曼谷00:55+1,宿曼谷素旺那普國際機場
Day 2,汽車曼谷經泰國邊境亞蘭,柬埔寨邊境波貝至暹粒,宿暹粒
Day 3,吳哥小圈,宿暹粒
Day 4,吳哥大圈,宿暹粒
Day 5,吳哥外圈,宿暹粒
Day 6,汽車暹粒經柬埔寨邊境波貝,泰國邊境亞蘭至曼谷
Day 7,MU548,泰國曼谷01:55 - 上海浦東07:00
根據以前的經驗,又要去中國銀行換泰銖了,這次換虧了,兌換彙率為THB100=RMB22.2(即RMB1=THB4.5),沒想到換完之後人民幣加息再加上對美元升值步伐加快,引發對泰銖的連鎖反應,才一個月的功夫,至出發前,彙率變成了THB100=RMB21.26(即RMB1=THB4.7),還好這次在泰國停留時間很短,換得也不多,損失不大。
就在出發之前,泰柬雙方在柏威夏寺的邊境爭端有所升級,且在出行期間,幾度交火,甚至動用了重型武器,雙方互有傷亡,我曾經一度擔心柏威夏寺的邊境爭端會引發兩國關閉亞蘭和波貝的泰柬邊境,這樣的話計劃就全部打亂了,幸好兩國都沒有這方面的打算,讓我們得以順利成行。
柏威夏寺,高棉文,泰國人稱這座寺廟為帕威寒石宮。柏威夏寺起初並不是佛寺,而是一座印度教神廟,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毀滅之神濕婆。十三世紀後,隨著印度教在這一地區的衰敗,柏威夏寺逐漸融合佛教元素,成為佛教寺廟。自公元十一世紀起的100多年,高棉帝國進入極盛時期,柏威夏寺形成現在的規模,成為高棉帝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宮建築物之一,威風堪比都城吳哥的諸多名剎殿宇。
2008年7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宣布柏威夏寺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給出的官方評定理由是,柏威夏寺占據極佳地勢、融自然景觀、建築藝術和宗教功能為一體,寺內精美石雕為古代文明之瑰寶。柏威夏寺建於海拔525米的馬誇山“鷹喙”式摩艾丹崖頂。摩艾丹崖的“喙尖”朝向柬埔寨一方,“喙根”朝向泰國一方,崖頂有一塊長約800米、寬約400米的平地,剛好滿滿當當地構成柏威夏寺的地基。柏威夏寺由此占據崖頂平台,三面可遠眺,一面直抵山腳。也就是說,柏威夏寺在柬埔寨一側是陡峭的山崖,香客只能由泰國一側沿山坡拾級而上進入寺廟。
1904年,暹羅(泰國)當局與殖民柬埔寨的法國殖民者各派一個勘測組,協商測繪柬埔寨與暹羅邊界線。當時,雙方同意沿馬誇山山脊劃定邊界。由於柏威夏寺位於崖頂,如按山脊劃邊界,柏威夏寺全寺應在暹羅界內。但3年後,法國殖民者完成邊界劃分圖,暹羅政府意外發現柏威夏寺被劃入柬埔寨一側。盡管有異議,但暹羅政府還是接受了這張邊界劃分圖。1953年11月,柬埔寨脫離法國獨立,法軍撤出柏威夏省,次年,泰國軍隊占領柏威夏寺。柬埔寨政府1959年提出抗議,一紙訴狀將泰國告上了國際法庭。泰柬外交關系隨之惡化,雙方陳兵邊界,互相威脅動武。1962年,海牙國際法庭裁定寺廟歸柬埔寨,
二十世紀70年代起,柬埔寨陷入長達20多年的內戰,柬武裝組織占領了柏威夏寺,並在周圍布下地雷,寺廟受到一定程度的損毀,不過,泰國境內、寺廟北側的小村落裡仍有不少柬埔寨人居留。這個小村落,加上周圍布滿地雷的叢林,總計4.6平方公裡。這片兩國民眾雜居的土地,成為如今雙方爭議的焦點。
終於迎來了出發的日子,地鐵連通虹橋和浦東國際機場,讓我們又多了一種去機場的交通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坐地鐵去浦東國際機場由於需要停站,再加上要在廣蘭路換乘,時間上比機場大巴還要慢一些,比如從龍陽路站至浦東國際機場,需要45到50分鐘的時間,所以選擇這種交通方式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以免耽誤行程。當然,地鐵的價格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同樣的距離,坐地鐵比坐機場大巴要便宜一半還不止。
辦理登機牌時,我遞上護照,告訴東航工作人員,MU547,去曼谷。工作人員把我的護照從頭翻到尾,都沒找到沒有使用過的泰國簽證,問,“是去泰國嗎?”“不是,去柬埔寨,不過飛曼谷。”此時,工作人員看到了護照中的柬埔寨電子簽證,她看看我,頓了一頓,說,“是不是到了泰國後,過兩天再飛柬埔寨,你們要到泰國辦到達簽證。”“不是的,我們到曼谷後馬上陸路去柬埔寨。”“哦,你們是走路過去。”聽到這話我暗暗樂了,明明我說的是陸路過去,到她那裡變成走路過去了,哈哈。工作人員明顯對這樣的走法不放心,開始打電話咨詢,“有人只有柬埔寨簽證,要飛泰國,但沒有泰國簽證,可以嗎?”...“可以的是伐,好的”。電話那頭顯然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這個時候出境的人很少,不需要排隊,邊檢接過我的護照,一邊翻一邊問我,“你有幾張泰國簽證,用前面的還是後面的?”我答,“哪張都不能用,那是以前的,你用柬埔寨的那張。”他終於翻到柬埔寨的那一頁,說,“你是要到泰國辦到達簽證?”還是邊檢專業,我心想,點頭稱是。他詫異地說,“今天有去柬埔寨的航班啊,你怎麼不直接飛柬埔寨?”“飛柬埔寨的貴,飛泰國的便宜啊!”邊檢聽這一說也樂了。老規矩,蓋章放行前,我的護照又被拿去審核了一下,反正,我也已經習慣了。
日上免稅行購買化妝品的顧客一如既往的多,不敢說跟別的機場比,至少跟曼谷的素旺那普國際機場相比,除了歐萊雅是曼谷占優外,其他的應該都是浦東機場的要便宜一些。
21:40,飛機准點起飛,曼谷當地時間凌晨1:00(北京時間凌晨2:00),抵達曼谷。辦理到達簽證比想像中的還要順利,填一張到達簽證申請表,准備15天內離開泰國的機票(我們的機票是打印出來的東航的電子客票行程提示單,上面的“上海”和“曼谷”都只有中文,出發前有點擔心辦理泰國到達簽證時官員會看不懂產生麻煩),一張2寸護照照片,連同飛機上已經填好的入境卡一起交給官員審核,官員二話沒說,為我們蓋上了“到達簽證”的章,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照慣例,不去一樓左側的職工食堂Magic Food吃點東西是不甘心就此睡覺的,泰國特有的Spicy的味道,也只有在泰國品嘗才是最最純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