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雲南之行—麗水金沙、酒吧

作者: 風的輕語

導讀第一天從雪山回來去定虎跳峽一日游時,我們就定了最後一天《麗水金沙》的票。這演出在麗江賣的很火,若不提前兩天買,別說是買前面的位子了,就是想有張票進去都很難。 游完木府回客棧休息了一會,出去吃了點東西就准備去看表演了。在麗江這幾天,基本上每天都吃米線。都說自己是正宗的過橋米線,但我們覺得味道很一般,還不如深圳羅湖那家的好吃。所以晚上 ...

第一天從雪山回來去定虎跳峽一日游時,我們就定了最後一天《麗水金沙》的票。這演出在麗江賣的很火,若不提前兩天買,別說是買前面的位子了,就是想有張票進去都很難。

游完木府回客棧休息了一會,出去吃了點東西就准備去看表演了。在麗江這幾天,基本上每天都吃米線。都說自己是正宗的過橋米線,但我們覺得味道很一般,還不如深圳羅湖那家的好吃。所以晚上吃點炒菜覺得很舒服。

說到吃,我最喜歡粑粑,具體叫什麼我忘了。就是兩個小金屬杯放在鍋上,裡面加上糯米粉、紅塘,蒸出來的。現吃現做。聽說醬排骨也不錯,我們沒找到。最貴的要數燒烤了,沒什麼特色,味道也一般,就是一個字“貴”。

看表演的地方離古城很近,步行只要十分鐘。劇場不算很大,也有上下兩層。我們買的是甲等票160一張,因為定的時間早,所以位子很好在第5排的中間。

《麗水金沙》共分四場:“序”、“水”、“山”、“情”,時間一個半鐘頭。展現的是在麗江生活的幾個少數民族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整場演出結構緊湊、內容新穎、舞台色彩絢麗,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力。我覺得去麗江旅游一定要看《麗水金沙》才算完整。我不但去現場看了表演還買了一盤碟子帶回家。

序,主要表現的是納西族的東巴文化,如東巴老人、東巴像形文字等。在正式開始前還表演了十分鐘的納西古樂,主持人說是贈送的,和在石鼓聽的差不多。

給我印像最深的是第一場·水,主要講的是水傣的故事。在拋香囊的時候我們兩個都在搶,誰也沒搶到。他突然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掉了一個在他身上,運氣真好!這場裡面最讓你想不到的是孔雀與大像這幕。一般想的都是在樹林裡有一群孔雀和大像在跳舞。沒想到燈一打開我們看到的是一排孔雀腦袋和一排大像的腿,演員則躲在幕布的後面。全場觀眾都不約而同發出了驚嘆。

第二場·山,最要表現的就是納西族、花傈僳族、花腰傣、藏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勞動、生活的場景。

第三場·情,講的差不多都是納西族的故事(我有點記不清了)。前面是摩梭人的走婚,最後一幕演的是納西族第一對徇情人。他們從玉龍雪山上跳下,傳說在雲杉坪建立了第三國,專門吸引那些被迫分開的戀人去那徇情。

看完《麗水金沙》出來還不到十點。凡是寫麗江的文章都離不開酒吧,於是我們決定去酒吧坐坐,感受一下。酒吧街很窄,但一點也不影響店家的生意。店內是高朋滿座,店外是熙熙攘攘的游人。幾乎每家店門口都有幾個穿著納西民族服飾的姑娘、小伙在拉歌,吸引路人注意。有時店內外的人也跟著吼兩句。我們找了家相對人少有空位,又比較大的店進去了。

和住的地方一樣,房子也是木質結構。梁上很有酒吧特色的擺放著許多各種牌子、各種類型的空酒瓶子。牆上掛的液晶電視正在播放不知那的搖滾樂晚會錄像,倒是和現場的氣氛很接近。兩個歌手站在小店中間的“舞台”上,彈著吉他,搖來晃去。下面的人也跟著吼,很投入的樣子。還時不時的有人主動上去唱兩首,也有上去給唱歌的男友獻花的。我不是太喜歡這種環境,太吵,也太貴。坐了一個小時就回去了,明天一早還得趕去大理呢。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