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西安游記還差兩篇,總想寫卻總是懶得寫,越來越覺得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我就給忘了……現在已經有好多想不起來了,如果就此錯過了,那真是可惜。
第三天西線線路比較遠,不太適合我們這種沒車沒錢的,所以選擇了旅行團,而且在到的第一天就把旅行社定下來了,看來我們倆還是蠻有效率的。
跟著旅行團自己就省了不少事兒,於是時間充裕地去吃了早飯,無外乎酸奶一類的東西(好吧好吧,我就記住酸奶了……HIAHIAHIAHIA~~~)不過味道不錯。
門口的中巴車早早等著,上去後就我和蘿蔔兩個人,詭異了一下……
我發現車窗上飄著雨滴,遂問蘿蔔:下雨了?
蘿蔔:一出門就下雨了啊?!
菠蘿:那個難道不是噴泉水濺出來了嗎?
蘿蔔:。。。。。。。。
中巴把我們拉到旅行社門口,又是等導游又是來回換車,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才出發,管理果然混亂,不過還是比我想像的要好很多,我之前做了最壞的准備,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旅行社……
換上大巴車,坐在我們旁邊的是一對棒子母女,其實她們長得更像餅子……好吧好吧,這麼說話很不厚道,但是最近棒子國的匪夷所思的作法實在讓我厚道不起來。鑒於釋迦摩尼具有棒子血統,我跟蘿蔔嚴重懷疑她們是來偵查中國還有什麼寶貝回國去上報,然後經過研究分析變成棒子祖先的……
第一站是鹹陽博物館,都說沒什麼意思,我們倆就在車上等著,沒多久就有人回來了,答曰:無聊……有件比較神奇的事情就是,雖然我忘了導游一路上講了寫什麼,但我很清晰的記得我和蘿蔔討論了點啥。
在車上晃了一會兒,欣賞一下八百裡秦川,其實就是一片農田。。。之前看資料的時候想像著是這麼的震撼那麼的激動,結果真看到了,就是張愛玲的那句話了,哦,原來你也在這裡。
整個西線的行程,茂陵是最最最最最最想去的一個地方。感興趣不是因為是漢武帝的墓,卻是為了霍去病。第一次對他有了深刻的印像還是在桐華的《大漠謠》裡,虧我還是個文科生,真慚愧。。。
天上下著小雨,空氣很新鮮,下車即是茂陵博物院幾個大字,其實挺煞風景的,生前王侯將相,縱使文治武功,死後不過爾爾,當年大興土木,舉國動工,千年後卻也任由後人把玩參觀,漫不經心也好,頂禮膜拜也罷,都再與他無關。很想知道,那位千古一帝看到自己的陵墓變成這樣,將是什麼樣子的表情?
下著雨的茂陵很干淨,地上的磚亮亮的,幾乎像剛剛鋪上去,照在相機裡的風景也好像未干的水墨畫,高處憑欄,遠處是漢武帝和李夫人的墓,真教我有走進去看看的衝動。
本來以為可以去那個綿延如祁連山的墓,但是旅行社並沒有這個安排,到了茂陵就沒有繼續往後走,多少還是有點遺憾。不過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都展列在茂陵,著名的馬踏匈奴被隨意擱置在一個小亭子中,西安果然是古都,寶貝多的放不下,自然不算稀罕,換成在東北,恐怕要供起來了。石雕大多數很抽像,如果沒有文字說明,多半認不出是什麼,事實上,即使有了文字說明,我也還是認不出來。。。
接下來就是懿德太子墓,我本來不想去,但是蘿蔔說來都來了,不去可惜,有道理,那就去吧~懿德太子是唐中宗長子李重潤的墓,這位倒霉的李童鞋在18歲的時候批判武則天的晚年生活荒淫無度,被自己的奶奶杖斃,連累死翹翹的還有自己的妹妹永泰公主,武則天將其陵墓貶入洛陽,說到這裡要說武則天還真有趣兒,什麼東西不喜歡了都扔到洛陽去,當人家洛陽是垃圾場嗎?不過縱火燒牡丹,從此開創了牡丹新品種——焦骨牡丹,倒也算她功德一件。話說回來,神宗二年,也就是公元706年,武則天薨,中宗登極,將兒子的墓遷回西安以帝王之禮厚葬之,並賜墓為陵。
導游在將這一段歷史的時候,有個很NC的女游客說,哎呀,真是因禍得福啦~周圍人無語。。。
懿德太子墓算是乾陵地宮的一部分,在由地面下到地下去的路上,兩邊牆上都是斑駁的壁畫,正感嘆就這麼露著讓人隨便摸,就聽導游說,這些都是仿品,真品保存於西安歷史博物館。我們第二天去的時候卻沒有看到,此為憾事第二件。
我並不懂玉,對藍田玉的了解也僅限於李商隱的那首“藍天日暖玉生煙”,但是當摸到懿德太子的槨的時候,卻是心下大驚,果然是好玉,觸及的瞬間,馬上就明白了玉的“潤”是怎麼回事,真是太神奇了~至今想起來仍然念念不忘的就是那種觸感,原來真正的好玉不需要專家,長了手就能摸出來。原來溫潤如玉是真的存在的啊,老八老八老八老八~~~~星星眼ing
出了懿德太子墓,下一站就是一個什麼民族村,這回達成一致,不去。下車去乾陵之前,蘿蔔決定買雨衣,我想來想去,買吧,的確有點冷。。。在這個問題上純粹是我連累了蘿蔔,我總怕拿著衣服麻煩,所以寧願凍著。。。估計蘿蔔都凍成蘿蔔干了。。。(剛才在買雨衣的問題上和蘿蔔糾結了一下,她不承認她是怕冷才買的雨衣,哼哼。。。)
進入乾陵很有康莊大道的感覺,很像武則天的感覺,大氣磅礡,樹木森郁,稱為“司馬道”,左右兩側矗立華表一對,翼馬、石鳥各一對,石馬五對,翁仲十對,石碑兩道守靈,翁仲面部表情各異,一種微笑百種樣子,不過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接近墓頂的兩端西為唐高宗李治述聖記碑,東為傳說中的武帝的無字碑。
古人相信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日,月七種元素構成,所以李治的碑共有七節,也稱七節碑,代表天地萬物,我怎麼數怎麼是五截,蘿蔔說,還有個頂和座兒。。。相比於七節碑的冷清,大家紛紛圍在無字碑前,縱使碑上歌功頌德,洋灑千文,卻不如一碑無字,這便是此處無字勝有字了吧?話說李治作為男人,娶了個有能力,流傳千古的老婆是他一輩子最成功的地方,而同樣,他最失敗的地方就是娶了個老婆太有能力了。。。無字碑的正面不是沒有字,歷代文人騷客瞻仰過後必定在碑上題字,現代人沒有那麼高的文采,也來湊了熱鬧,就是那個傳說中的:XXX到此一游。。。
最後一站是法門寺,就是那個傳說中發現了釋迦摩尼真身舍利的寺廟,本以為出土了四枚舍利,後來才知道只有第三枚才是真的,但是佛家忌諱談論真假,四枚舍利同埋千載,同受金棺銀槨禮葬,於是佛學家趙樸初詩雲:影骨非一亦非亦,了如一月映三江。稱第三枚為靈骨,其余三枚為影骨。不是佛教中人,不敢妄議其中是非。不過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在佛家眼中才是真正的過眼煙雲吧,又怎麼會在乎靈骨影骨之分?
我和蘿蔔平時談論恐怖電影鬼故事,我一定是害怕的那個,這回才知道原來蘿蔔同學害怕那些佛像壁畫一類的東西,偏偏我喜歡的不得了,讓我好好的爽了一把,HIAHIAHIAHIAHIAHIA~~~
五點半,收工,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