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城市的喧鬧及工作的煩心,來一次身心的洗滌,旅游養生是絕佳的選擇!“煙花三月下揚州”,憧憬了很久的揚州之行起航了~~
D1 上海→揚州莫泰168瓊花大廈店→食為天酒店→蘇揚足浴店
☆自駕車上海----揚州路線
A20——A12滬嘉高速(過朱橋收費站)——沿江高速——錫澄高速——江陰大橋——廣靖高速——寧通高速——揚州東出口下——運河東路過揚州大橋——江陽東路——徐凝門大街與皮坊街路口的莫泰168
△此路況沒有滬寧好,兩車道行進,車輛較多,尤其是卡車多,速度一般只能保持100-110左右;收費比滬寧少,總路程花費3小時20分,收費140元。PS 比回程從滬寧走要便宜。
☆食為天飯店
從上海是下午兩點多了,到揚州時已經五點半了,在賓館check in後要祭奠一下五髒廟了。此前做了下攻略,點評上食為天評價蠻好,且是有名的淮揚菜的地方,於是便直奔美食而去。
食為天酒店(西區店)--- 維揚區揚子江中路785號(近文昌中路)
裝修很體面,在上海這樣的飯店估計沒有500塊出不來~到飯店的時候已經六點多了,沒有訂位還碰上有辦婚宴的,需要等位子,最後等了半個多小時後,沒有小桌還需要和別人拼桌吃飯。算了,為了美食就不計較了。
鹽水鵝---鹹淡可口,就是量少了點,本人比較喜歡,老公貌似覺得一般般。
蟹粉獅子頭---有紅燒和清蒸兩種口味,為了品嘗其原汁原味,我們點了清蒸的。一盅一個的獅子頭煞是誘人,湯頭鮮美,肉質肥而不膩,似乎一個還不足以解饞呵呵~
極品干絲---一大盆,湯底很鮮美,干絲切得很細,吃口細膩,裡面還有小小的河蝦仁,筍絲等。
清炒河蝦仁---蝦仁果然如傳說中一般的迷你,不過口感很好,蝦肉很細膩飽滿,吃口很Q,一勺子下去也是一種滿足感~
揚州炒飯---幾乎每桌都有,飯粒顆顆分明,配料說是有八樣,進門時看到別人桌上的炒飯是老大盆的,點菜時服務員提醒我們可以點小碗的,還是蠻貼心的。味道很濃,油水也很足阿,老公吃了頻頻點頭稱贊,揚州炒飯果然名不虛傳啊!
△總體消費169元,服務蠻熱情的,就是上菜有點慢,生意實在是太好了。人多的話去之前還是要訂個位子啊!門口可以免費停車,就是進去的口子找起來有點麻煩。
☆蘇揚足療
(四望亭路店) 維揚區四望亭路183號(近大學北路)
揚州素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說法。那麼晚上找家足療放松一下就不能錯過了。
這家店在揚州大學的正對面,應該很好找,貌似揚州街邊都可以隨便停車的,我們就直接停在了足療店門口。
走進前台有人招呼,問做哪種足療,從78元-180元都是100分鐘,內容有不同。我們只要最低的。我要了牛奶的,老公則是中藥的泡腳。進了雙人包間,環境不錯,燈光比較昏暗,黃黃的那種。整個足療分為足部的浸泡,肩背按摩敲打頂壓外,再進行足部的桑拿,最後是足部的按摩。
泡腳---很普通的兩個腳盆裡分別放了中藥和牛奶,足浴桶底下是石頭,只是水是溫的,泡沒多久就冷了,期間也沒有人來加熱水的。
肩背按摩---男的幫女的敲,女的幫男的敲。一開始還可以,後來基本以拍打為主,到最後力道估計不知道保留了,估計後背都被拍紅了,說不定還有指印呢!技術不敢恭維。
蒸腳---蠻新奇的,至少上海沒看到過。有個蒸汽機,腳擱在上面熏,腳背上貼了2張腳膜,說是可以解疲乏的。一開始也還蠻舒服的,五分鐘後就吃不消了,感覺這個腳快要熟了。後半場我就完全是敞開式,讓蒸汽直接飄房間裡了,好像也沒覺得怎麼舒服。
足底按摩---說實話,也沒覺得有多少特色,與上海的大桶大相比好像捏腳的時間還少了點,手法麼也只能說是一般吧,也沒有吸引我們下次再來的興趣。
△本來要去陸琴腳藝的,結果開到維揚區梅嶺東路1號的時候發現足療店好像在裝修。沒有熟悉的人推薦,也不知道哪家的足療和扦腳的好,於是乎後面的幾天也就放棄了再次嘗試的勇氣。主要是價格和服務質量不成正比啦!
D2 冶春茶社→瘦西湖→大明寺→雙東歷史街區→揚州大學門口夜宵
第二天六點就起床了,為的就是體驗“早上皮包水”的生活。冶春位於瘦西湖東面,游覽瘦西湖從東門進入,從北門出去就是大明寺,游覽這座著名古剎後,午飯可以在大明寺享用素齋。如此串聯一線,省時省力。
☆冶春茶社
地址: 廣陵區豐樂下街10號花鳥市場內 電話: 0514-7314650 (北門外大街與豐樂上街交界處)
說實話這地址還真是不太好找呢,我們至少繞著瘦西湖開了一整圈,倒是看到了大明寺,還是沒有找到冶春這地方~在我們車導航中愣是沒找出豐樂下街這條街!最終翻遍了攻略輸入了北門外大街與豐樂上街這個十字路口,終於讓我們轉到這路口時看到了冶春的招牌。兜了一整圈到茶社時已經七點半了,這時還有空桌,不過以圓台為多,馬上點菜,餓昏了~ 下面介紹下我們吃的東西喲~
五丁包---很大個的一個包子,我吃出來有筍丁、雞丁、肉丁、蝦丁還有一種黑黑的,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是海參哦!味道還蠻不錯的,老公說上海要是有這樣的包子,他天天都吃呵呵。個人覺得包子的皮太厚了,個蠻大的,胃口小的估計一個包子就打倒了。
蟹黃湯包---一個一蒸籠,皮看上去就是薄薄的,能看到裡面的湯汁。拿著吸管挑開一個小窟窿,要慢慢的品嘗裡面的湯汁,那是一個鮮啊!個人很喜歡這個湯包,個頭也是很大的,10塊錢一個。嘗著應該不會後悔的。
蟹黃餃---不能單點的,起點就是一客5只,點的時候不知道大小,上來一看直接暈了,那麼大的蒸餃,最後上來的。我都已經吃飽了,吃起來的湯汁就有些油膩了。老公覺得還可以。
松仁燒賣---沒什麼特色,就是裡面有點松仁,油號味太重了。而且也是一客起點的,又是四個,實在是太敦實了,沒吃掉。
兩杯茶8元,問了服務員是什麼茶,回答說是龍井,味道也不怎麼的!
△一頓早茶吃了我們82元,說是能單點,但有些東西都是一客起點的,兩個人想要嘗鮮的話,貌似太多了。上點心的阿姨們好像耐心不足,點心要等15分鐘才上桌,說是現蒸的。當地人到這裡吃早茶的還蠻多的,八點以後人就開始多了,基本就要拼台了,八點半後就要等位置了,所以還是趕早點去品嘗美食吧!他們還在進冶春的路口擺了攤位方便路人購買點心的。馬路對面有家冶春花園的也在路邊賣點心的,可別走錯了!
☆瘦西湖
因為想之後游覽位於瘦西湖西北面的大明寺,所以我們把車停在了位於瘦西湖北門的停車場。小車單價是8元/次,價格還蠻合理的;門票是90元/位,有點心疼呵呵~
游人如織的瘦西湖景區,可是揚州市的名片,清代錢塘詩人汪沆將揚州西湖與杭州西湖作了對比,寫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故應喚作瘦西湖。”歷來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必來此處,留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等詩句,描繪這湖光水色。春光明媚萬物復蘇的三月,草長鶯飛,綠意盎然。古時富商漕運、鹽商斥資將各地名景彙集於此,以達到奉承皇帝的目的,引來乾隆七下江南。新建成的萬花園與與五亭橋、小金山等瘦西湖歷史景點相互交融,古運河水系也與瘦西湖水體相通,使得瘦西湖景區與蜀岡景區連為一體,進一步渲染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山水勝境。
因為我們是從北門進的,時間也是九點不到,覺得這裡還真是清靜,還覺得是不是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有名呢!一路沿著湖邊而行,感受新鮮的空氣,欣賞著亭台樓閣,只是現在還不到陽春三月,花草只是才冒了點頭,要是再過兩周,估計就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了。兜兜轉轉終於到了有些人氣的地方,也就是五亭橋和白塔的地方。也終於找到了可以游船的地方,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真是一個郊游賞園的好時光。迫不及待的跳上了四人電動車,蕩漾於湖水風光中,那是何等的詩情畫意啊!(老公是最喜歡游船的,最好還是那種手搖船,還像個沒長大的小屁孩呵呵!)瘦西湖還真是蠻大的,本來我們想要跟隨大船的軌跡前行的,只是我們的動力實在是不敢恭維,最終我們依循自己的節奏欣賞湖光美景。湖面上還能見到穿著戲服,唱著淮揚戲的小船從身邊經過;見到兩只小鴨戲水,想要接近時,小鴨施展了蜻蜓點水的功夫迅速逃走了。等我們兜兜轉轉近一小時回到租船處,所有的船都租出去了,湖面上到處都是飄蕩的小船,完全沒有我們當時“唯我獨尊”的感覺;現在還真是能感覺到游人如織啊!
裡面的景點要知道典故還是要請個導游的吧,逛過了五亭橋和白塔後,面對著都是人的瘦西湖覺得有些乏味了,特別是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旅行團的到來時,剛進園的閑散悠閑的感覺就沒有了。例如那五亭橋上都是穿梭的人流,爭相留影的也不知是拍的自己還是別人,還是讓那景色留在心中吧!慢慢的向南門前行,本想再轉回北門去大明寺的,實在是沒有這個腳力了,最終決定從南門出去後打輛出租直接去大明寺。
△欣賞湖景春色還是趕早吧,不然人多了,也不知是欣賞人呢還是欣賞景了。瘦西湖感覺還是蠻大的,如果仔細游覽的話估計3個小時左右吧,當然你的腳力也要比較好喲!
☆大明寺
始建於南朝劉宋時期的古剎。唐代鑒真大師曾主持此寺,傳經講律。前院有一株高丈余的瓊花樹,樹葉繁茂,春天花開白如玉盤,有“揚州瓊花,世間無雙”之譽。可是好像季節還沒到,沒有看到瓊花呢,可惜了!進了寺院當然要拜拜菩薩咯,許個心願,希望能實現哈哈!
千萬別在寺外請香哦,因為外來的香是不允許帶進寺廟的。參拜後游覽了下寺廟的放生池,第五泉,棲靈塔以及鐘樓鼓樓。只是登棲靈塔和撞鐘是要另外付錢的,而且是連在一起的,30元/位,也就是沒有嘗試。在寺廟裡請了掛車上的平安掛件,在有名的素菜館吃了碗素面,覺得味道還不錯,湯頭很鮮,就是量好像少了點。吃完後就回賓館了,實在是逛了有點累了!
△大明寺門票45元/位,素面20元/碗。
☆雙東歷史街區 (東關街和東圈門)
下午休整了一下,晚上出來覓食了,攻略中提到有個有名的朱記牛肉就是在東圈門城樓那裡的。
朱記牛肉(近國慶路東圈門城樓,世紀聯華北側)
找到這家店的時候已經要晚上7點左右了,裡面座無虛席啊,生意還真是好!要了一碗牛肉的,一碗牛筋的,一個燒餅和三兩牛肉鍋貼,一共27元。沒讓我們失望,真好吃啊,我們就是沒點牛雜湯,牛肉和牛筋都點了,有機會嘗試下牛筋湯啊,太美味了,除了味道那個鮮啊,還有嚼勁,還酥嫩,哈哈;要自己來嘗哦~~~牛肉鍋貼的味道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清真飯店賣的鍋貼的味道,很好吃,牛肉混著白菜松松的口感很不錯。大餅很香很有嚼勁,有放在湯裡一起吃的,但是個人覺得泡開了就不是那個味了,當然每個人有各自喜歡的吃法呢,下次你們也來嘗嘗?
△對於這樣的小店也別要求環境了,只要東西好吃可口就O.K.啦!
吃飽了總要消化一下,就到東關街逛逛。東關古渡是宋代東門城樓,現在看起來依然很有氣勢。從城樓穿過,就步入了東關街。狹長的街市,古色古香,看著熱熱鬧鬧的,但是,走三五步就是賣姜糖、藥膳酥、醬菜的。街上大多是賣所謂的揚州特產的,跟江南很多水鄉啦古鎮啦差不多。夜間紅燈籠掛起,走走逛逛還是蠻有滋味的。但不是步行街,總有自行車電瓶車來來往往的,讓人很不舒服。在那裡我們還看到了有名的長樂客棧,“青磚黛瓦馬頭牆,回廊掛落花格窗”,古民宅,青石路,馬頭牆,花格窗,水榭亭閣,飛檐翹壁,樹木成茵,曲徑通幽,典雅寧靜,簡直就是都市中的香格裡拉。“庭院深深深幾許,小巷身側是人家”,讓人憧憬在此一住啊!對面就是四大園林之一的個園,地理位置還真不是蓋的,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
☆揚州大學門口夜宵
老公總喜歡逛逛各地的校園,還在回憶和向往著以往的大學時光,還好我們還蠻像學生的,就這樣夜晚混進校園,在幽靜的校園裡逛逛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啊!昨天在蘇揚做好足療時就看到大學門口人頭攢動的,都是夜宵的攤位,勾起了我倆肚子裡的小饞蟲呵呵。攤位還真是多啊,有賣粥油條的,有炸蔬菜的,有鐵板豆腐的,有燒烤,有炒菜,有炒飯、炒面,有鐵板魷魚等等,花色品種還真是蠻多的。
我們吃了鐵板魷魚,點了份揚州炒飯,要了碗砂鍋小餛飩,還有炸蔬菜和小肉串。吃的我們真是津津有味,路邊攤也很有味道啊!
△夜宵總要等到一定時候才會出來的咯,總要10點之後吧,我們一共花了32元,吃的心滿意足,還剩了吃不下呢。
D3 富春茶社→個園→上海
昨天逛了很多地方,所以早上偷懶睡了個懶覺,然後直接去富春茶社吃午餐。
☆富春茶社 (廣陵區得勝橋街路35號近文昌中路)
他家是真的真的難找,大馬路上一塊牌子寫著向南300米,可是這走啊走啊,就是不見蹤影,最後在一條小巷看到一塊富春的牌子,以為到了,可是走進巷子都是什麼三把刀的店鋪,終於一棟小樓出現了,傳說中的富春終於到了。
富春相比起冶春來說商業化濃了些,估計當地人大概都不去了吧,餐點不可以單點的,都是搭配好的套餐。這邊的點心價格分為好幾檔18元/套、30元/套、35元/套等,可酌情選擇。想點35元的各樣的糕點都來一份嘗嘗,被告知沒有了,心不甘情不願的改成30元/套的。同樣還是和人拼桌的,等了近20分鐘,過來個阿姨要上蟹粉湯包,還要問我們要單子,我們的單子都被一個小伙子收走了,結果問了還不承認,讓人覺得服務怎麼這樣,敢情我們還是來騙吃的!好不容易再等了5分鐘,來了個領班的,拿了個大雜燴樣的蒸籠放我們面前,還向我們介紹了下餐點的名稱,就是說的太快了也沒記得什麼。乍看下,這些包子蒸餃之類的個頭都比冶春的小了一半,也就是嘗個味道吧。
三丁包——包子據說是用老面做的,外皮松軟,包子皮不粘牙,很細膩。內有火腿丁、筍丁、還有貌似雞肉丁吧。很鮮,湯汁也很稠。
千層糕和翡翠燒賣——都是“中華名小吃”,油糕很松軟,香甜軟綿好吃。可是這翡翠燒麥居然是甜的,哇塞!看上去有點賞心,但吃不慣的還是覺得不太好吃。
蟹黃蒸餃——這個味道很濃郁,蟹味十足,餡心肉也很緊實。
蟹殼黃——小巧精致,層層酥脆,透著芝麻的香味和黃糖的細膩,也是款不錯的點心。
灌湯包個人不是很喜歡——關鍵是裡面的湯料放醬油的,有點偏油膩。有點蟹的腥味,覺得沒有冶春的好吃。
△味道總體還可以的,食量給游客嘗嘗味道又不吃得很飽倒是蠻不錯的,本來想外賣的,結果只有100元/箱的糕點了,太多了,雜什包和蟹味包要下午三點半後才會有,所以也就沒有買到呢!小路上沒有停車的地方,建議還是停賓館,坐出租去吧!
☆個園 (廣陵區鹽阜東路10號)
建於清嘉慶年間,是當時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的私人園林。園主酷愛竹,以竹葉似“個”字,故起名個園。園區分為住宅、花園、竹園三個區域,以假山堆疊精巧著名。全園分為春、夏、秋、冬四個部分,大氣不失婉約、幽雅不失秀麗;與頤和園、避暑山莊和拙政園並稱中國四大名園。
我們從鹽阜東路這個門進去後見到的就是竹園,貌似這個門在以前應該是後門吧,正面應該是從東關街那裡的那個進去的。其中的游覽途徑也很曲折,最好是有導游帶著參觀,還能聽聽解說,當然我們兩個都是蹭導游的呵呵。住宅區分為三進三出,分別根據級別的大小來接待來賓,有錢人家就是不一樣啊!穿梭在磚瓦間,還真是有種穿越的感覺呢!進入四季假山區首先看到的就是 “宜雨軒”,四面虛窗,可一覽園中全景,園的後方為抱山樓,樓上下各有七楹,西聯夏山,東接秋山,東邊是通黃石假山的復道廊,樓下走廊南牆上嵌著劉鳳浩撰《竹園記》刻石。四季假山采取分峰疊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的石頭,表現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號稱“四季假山”,游園一周如歷春夏秋冬四季,一部分用黃山石疊成,山腹中有曲折磴道,盤旋到頂;一部分用太湖石疊成,流泉倒影,逶迤一角。再加上導游的解說,還真是感嘆古人的設計的思路啊!品竹觀賞區中的水池裡游戲著各種觀賞魚,游客可以自帶面包渣,在池塘的一角喂觀賞魚,魚兒會成群結隊地游到你這邊....在此不多說,玩了肯定很有樂趣。
△獨特風格的個園還是給我們留下很深刻的印像的,個園的門票是45元/位。對了,在購買個園門票的售票點時,發現有聯票購買的,180元(包括了個園、何園、瘦西湖和大明寺)。如果都要去游覽的話,還是很合算的。
☆揚州---上海
回程路線:沿文昌西路直行→揚溧高速(潤楊大橋方向)→過潤揚大橋→G2京滬高速(原滬寧高速)
△這條路線才開上揚溧高速沒多久就開始收費了,走完全程用時3個半小時,花費155元。
PS 住宿:我們這次住的莫泰168瓊花大廈很好找,我們還嘗試要了圓床的房間,實在是中看不中用的呢!在靠近住宿的地方有1912街區,號稱是揚州的新天地,晚上還是蠻熱鬧的,路兩旁都停滿了車。附近好像還有古運河游覽線,就是時間緊了些,不然倒是可以去游覽下。其實最值得的應該是乾隆水上游覽線,它幾乎包括了瘦西湖的全部24景,可欣賞“兩岸花堤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的盛況,終點為大明寺。
交通:揚州的交通實在是不敢恭維,汽車不按規格行駛,開車都很野蠻,變道都不打燈也不減速,開個車都讓人懸著心。最讓人無法忍受的是,自行車電頻車等從來不看紅綠燈的,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能占據主行車道!新手司機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啊,隨時可能有事故出現呢!
△最有意思的是,回到家吃晚飯時,看到後半截的生活時尚頻道,就是在介紹揚州的吃喝。那個姜糖和四喜丸子就是在東關街上,盧氏宅第就是在1912街區裡;想要游玩的朋友麼不妨試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