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們2011年迎來的第二個早晨,卻是此次巴裡之行的最後一天。依舊在栽滿芭蕉樹葉的小院裡伸了個懶腰,兩人抬頭看看天空,然後回屋打包行李。最後一天,我們的目的地是傳說中的烏魯瓦圖海神廟,南部島民的朝聖地。
這次功課做得不夠,我就這麼不知深淺的穿著自己超愛的丐幫服,去了朝拜聖地。
依然是那輛小紅吉普,和台灣腔的GPS,LG駕車,行車30分鐘,到達目的地烏魯瓦圖。一路上的景色見聞,讓我覺得巴釐島的行程用烏魯瓦圖壓軸,一點不虧。路上還經過了赫赫有名的寶格麗度假村,感嘆有錢人可真會選地兒,擁有最安靜的大海和最淳樸的居民,非這裡莫屬。
就在快要到達海神廟時,一路摩托車隊呼嘯而來,全部是年輕的白人老外。還看見成群結對的當地人,他們穿著白的傳統服飾,頭頂鮮花禮盒,安靜的沿山路而上。跟著他們,我們來到了入口售票的小屋。門票只需要3000RP,不到3元人民幣。邊上一位老婆婆指著我說了一大串話,然後讓我看她身前的大竹筐。哦,她是說我暴露得太多的啦,要拿一件紗籠裹住身體。額~~~最搞笑的是,LG同學的短褲也不過關,所以我倆在巴釐島的最後一天竟然扮成了裙子夫婦~~~紗籠是免費租用的,顏色鮮艷。
那個早上的天空灰蒙蒙的,陽光還沒來得及照入這片海。我們進去不久,就聽到一陣陣中年男人的經文聲,比我們在烏布聽到的要響亮,似乎是在召喚著或是部署著什麼。循著聲音,我們來到了人頭簇擁的寺廟前,那裡聚滿了等候入場朝拜的人們。他們有的是與家人結伴而行,有的是獨自替全家祈福。

我起初充滿好奇的站在他們中間,還時不時看著他們笑,我承認見了沒見過的就興奮,這是我的弱點。但後來,我自覺的走開了。在他們心裡只有廟中的神,我又一次體會到,我和他們不在同一個世界裡。他們在認真地聆聽那個男人的聲音。但我們沒有走遠,直到他們全部進入廟中朝拜,我們才繼續前行。
穿過一片修繕中的露天竹台,我們看到了一片最寧靜的海。海的盡頭是與她同樣色彩的天空。

沒有太陽的海面有種獨特的、深厚的、更讓人浮想聯翩的美。

從圍欄探出頭去看潔白的浪花撞擊岩石,才知道這深沉的聲響來自積蓄了數百年的力量。山頭隱約可見的廟宇,就是被攝影師放在宣傳冊上的烏魯瓦圖海神廟。

看吧,人們在那座廟宇裡朝拜完畢後,便陸續登上了這座山頭,去祭拜海神。我在拍攝紀實錄像,LG為我拍攝工作照。
看看表,要離開了。終於到了要向巴釐島最後一處景致說再見的時候。
【尾聲】
到達機場,很順利的還了陪伴我倆6天的小吉普,交鑰匙的那一刻,真的感覺不舍。腦海中出現了無數美麗的畫面,在烏布的鄉間、在火山、在水明漾餐廳的路邊......
抬頭看看天,6天前,我倆拖著行李從機場走出來,看到的就是這片天,這片綠色的芭蕉,這條雨後濕漉漉的馬路。那時的我們好興奮啊,從那第一眼開始,我就真的把自己的心留下了。6天後,還帶的走嗎?
飛機漸入雲層的剎那,我忽然想起了六年前相似的一幕,依然是我和他,乘坐飛機離開生活了兩年的英國,那感覺就像是慢慢飛離了一個童話般的夢:身已離開,仍在眼裡,離開視線,卻在心裡......
【熱愛旅行的朋友們,特別是計劃出行巴釐島的朋友,可以來我的博客收看完整巴釐游記和駕車攻略,期待在這裡結交更多好友,交流旅行經驗~~~http://***/dudprin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