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來廈門是2005年底,那次特別爬上南普陀後面的植物園,遠迢了廈門島東南海邊的演武大橋和環島路。演武大橋是目前世界上離海平面最低的橋,遠遠看去大橋緊貼海面,緩緩地延伸,像波浪似地起伏,特別是簡捷流暢的線條,精美靈動的造型,給人強烈的視覺美感。
而由演武大橋展開的環島路,更號稱中國最美的海濱大道,這裡不僅是游客到廈門必來的景點,更是廈門色友的最愛,我想究其原因,是環島路的確實很好地體現了廈門的秀美、悠閑和亞熱帶的海島風情。
我們徒步從廈大開始。出了廈門大學南部的白城校門,走過天橋就到了位於環島南路的白城海濱,這裡是環島路木棧道的開始。然後,沿海經過胡裡山炮台、書法廣場、曾厝垵浴場、音樂廣場、白石炮台遺址、太陽灣浴場以及多處沙灘、礁石灘等,5點半左右最後到達黃厝段的石頭廣場。




此時太陽馬上就要落山了。打車就幾分鐘的功夫,我又回到了開始時的白城海濱,再看一眼夕陽中的演武大橋,還是那樣的漂亮。




當天的晚餐我們就在旅館裡解決的,晚餐還挺豐富的,芥末章魚、蚵仔煎、鳳梨干、原巷口魚丸、土筍凍、本土拌面、鳳梨干、扁食、肉粽、2杯馬拉桑果汁、金蘭餅店的椰子餅和綠豆餅各2個,本來還有黃則和的花生湯,不過被店家漏了,這個有點遺憾,只好之後我們自己去吃了,基本這一頓把廈門小吃都一網打盡了。

旅館還附送一本明星片,這一點挺貼心的,我們當晚把明星片都寫了,第二天走的時候路過龍頭路附近的郵局正好寄掉。第三天早上我們睡了個自然醒,出了旅館在沒多遠的泉州路54號的林記魚丸店吃了早飯,這裡是林記的總店,它還有家開在碼頭那,但是我覺得這裡比較有感覺,開在了一個老別墅的院子裡,木桌木的長凳,很懷舊的樣子,魚丸湯用的井水,魚丸湯很鮮也很有彈性,難怪被那麼多人推薦。(10元一碗)今天的計劃是廈門市區,離開鼓浪嶼之前,我們在碼頭旁買了杯八婆婆燒仙草,一種類似王老吉的涼茶,當然東西要豐富的多,這家店也是被無數人推薦的,5元一杯,後來發現中山路,廈大附近賣2元3元的多得是,味道是不是一樣就不知道了。
說說中山路步行街,跟每個城市一樣,有步行街的地方肯定就是市中心的中心了,不過對於那些商店商場我們是毫無興趣的,逛街當然去上海了,我們的興趣所在是那些美食,中山路的美食其實是在他的兩邊的小馬路,尤其是局口路和太平街,其實這2條路是一起的,中山路為界,一邊是局口路(也就女人街)另一邊就是太平街了,太平街這裡推薦炸鮮奶(這個挺好吃的,喜歡甜食的一定喜歡4元一串),烤肉串(這個肉串大啊,比我家小狐狸的臉大,10元3串,有豬肉、牛肉、羊肉還有雞肉任選),局口街那邊往裡走到第一個小路口有家腸粉無比的好吃(5元一份,贊啊),其他一般的也就不推薦了。到了中山路不能不去黃則和,黃則和在中山路靠近鼓浪嶼碼頭的地方,出名的當然是它的花生湯(很甜,很香的花生味,2元一份),另外推薦它家的燒賣(6元一份),雖然做的外形不怎麼樣,味道卻是非常好,純肉的,沒糯米,肉很精很有嚼勁。
在廈門的最後一天我們跟廈門旅游集散中心的車去了永定土樓,去土樓是因為我一個朋友極力推薦的,但是我家咪咪覺得不怎麼值得,說還不如回鼓浪嶼喝一天咖啡呢。我個人覺得沒見過的東西,既然出來了就多看看。土樓其實就是以前當地人用來居住同時又作為防御工事的建築,永定是現存土樓最多的地方,最大的土樓承啟樓也在永定。永定樓裡外三層,上下三層,作為木石結構的建築真的算很壯觀了。

從土樓回來,我們在中途下了車直接打的去了機場,就此我們結束了4天的廈門行,雖然時間不長,但是足夠讓我愛上了這裡!廈門,明年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