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探親記(七)——倫敦的博物館
到了英國和倫敦首先要看的當然是博物館了!
倫敦有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密度之高,世界罕見。它們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帝國戰爭紀念館等大型博物館,也有許多私人博物館,從空間上毫不誇張的說涵蓋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從時間上涵蓋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步步精彩和輝煌。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只看了幾個,而相對於博物館裡邊豐富的展品,精彩的內涵,那點時間皮毛也未看全。就說大英博物館吧,我們在那呆了一天也只看了她展品的一小部分。可就這些,已經使我大開眼界。希腊史前精美的雕塑,梵高那令人看後而深深刺激心靈的向日葵等等、等等、、、、,站在這世界頂級藝術品面前身心為之感召的霎那,我在驚嘆還能這樣的同時似乎心靈驀然又增開了一窗,為我打開了新的視野,增加了新的感受,似乎生命也因此而厚重了一些。
對於這樣的展品我沒有能力用我的語言來描述她們,對於博物館本身給我的感受可說一下。
首先是英國博物館的開放性,享有世界最珍貴展品的大英博物館大門洞開,不需任何證件,沒有任何檢查,對於任何人。在自然歷史博物館漂亮大樓靠馬路的山牆上從上至下掛一大的條幅,意思是這裡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入,對於這些說實在我非常感動。我們自己的比較好的博物館我也去過不少,近幾年開放後還沒做到這樣的大方。許多博物館需要憑身份證取票,有的還要填一個繁雜的表格,門口習慣了森嚴壁壘,總給人一種巍巍然的感覺。
再一個是她展品的人性化,博物館中好多展品與參觀者都是零距離,展品的擺放以參觀者方便參觀為主。大英博物館中的雕塑、石刻都是直接擺在展廳內,既無遮擋又未設欄杆,英國國家美術館中梵高的向日葵和許多著名的名畫都懸掛的不高,與人視覺保持最舒服的位置,體現了對參觀者的極大信任和尊重。記得去年我到漢中博物館(即古漢台)去看這裡著名的石門13品(原褒斜道上著名石刻),那些大大的石刻被擺放在一個粗糙的玻璃櫃中,離得還好遠,趴在玻璃上看,玻璃反光的厲害,等於什麼都沒看到,很是掃興。
在自然博物館擁擠的人流中,大部分是世界各地帶著孩子來參觀的父母們。真佩服國外這些父母們,他們幾乎在每個展品面前,都給孩子講述著。館內的服務人員也不厭其煩的在嘈雜的聲音中,耐心的、真誠的為孩子們講解。看著這些真的很感動。
如果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去參觀英國的博物館。
照片見http://***/qiuyehongyueryue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