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8日:一人徒步峨眉山

作者: 刀鋒中的詩

導讀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不是仁者,卻自認為是智者,但相對於水我更喜歡山,山的清幽更能讓人心靜。仁者樂山在於動,智者樂水在於靜。其實動與靜完全在於個人的內心,而不在於山水之間。   決定一個人徒步登峨眉山是在兩周之前。因為要到成都出差,便有了爬峨眉山的念頭。一個人的旅程,沒有同行者,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相對於墨脫,徒步峨眉山實在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不是仁者,卻自認為是智者,但相對於水我更喜歡山,山的清幽更能讓人心靜。仁者樂山在於動,智者樂水在於靜。其實動與靜完全在於個人的內心,而不在於山水之間。  

決定一個人徒步登峨眉山是在兩周之前。因為要到成都出差,便有了爬峨眉山的念頭。一個人的旅程,沒有同行者,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相對於墨脫,徒步峨眉山實在算不上一次艱難或者艱險的旅程,也不需要風餐露宿茹毛飲血,頂多算一次體力之行,但我卻一直在猶豫,猶豫的原因是自己有沒有這個體力和毅力爬上去。事前在網上搜索了很多登山的攻略,對這次峨眉之旅有了初步的印像。峨眉山的入口報國寺海拔551米,最高峰金頂海拔3077米(還有更高點是在萬佛頂,海拔3099米,目前不對游人開放)。從報國寺到金頂有三條路可行,左邊兩條路是完全登山的路,右邊的一條路是區間車行駛的盤山路。從報國寺乘區間車到終點是海拔2430米的雷洞坪,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到雷洞坪後還要在往上走半個小時到接引殿,那裡有直通金頂的索道,三到五分鐘就可以到達金頂。左邊兩條登山的路,從報國寺到海拔710米的清音閣有12公裡,從清音閣分開上行,到海拔1900米的九嶺崗再度彙合。左側是峨眉山風景最多也是最長最艱難的一條路,要經過九十九道拐,到雷洞坪全程53公裡。右側路經過萬年寺,登山路徑比左側那條要少17公裡,相對容易些。兩條路彙合於九嶺崗後再向上經過鑽天坡到海拔2077米的洗像池,向上7.5公裡到達雷洞坪,也就是另一條區間車路的終點站。  

11月1日從無錫回來就感冒了,一直不停的咳了一個多月,對自己的體力沒什麼信心。搜索峨眉山的氣溫,已有零下三四度,這個季節山上應該有雪並且結冰了。為了給自己增加信心,也為了逼迫自己選擇這一行程,在網上發了博文《一個人的“墨脫”》,朋友們關注的目光是我前行的動力。人的一生有多少次挑戰自己的機會呢?如果你回顧自己走過的路,可能有幾次,也或者只有一次,但絕不會太多。有一些挑戰,是你不經意的,或者說是必須要經歷的。有一些挑戰,卻是自己找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體驗。這種體驗不單單是行為的旅程,更多的應該是心裡的旅程。當機會從眼前掠過去,你再想抓時,可能已經遲了。那時你會回首,會惋惜,會在惋惜中悵然一生,當初為什麼不?我能行。行程已經定了,心雖還在搖擺,但基本偏向了一方,剩下的就是給自己增加自信了。這是自找的一次身心之旅,不是為了檢驗自己的能力,而是為了給自己增加一份獨特的經歷,以此去體驗安逸生活以外的另一種人生體系,以慰藉隱藏在心靈深處的另一種人生情懷。

12月5日從廣州白雲機場乘九點的飛機,中午到達成都雙流機場,辦完住宿後下午去了都江堰。12月6日和7日在成都,7日下午辦完事,到酒店拿上背包,開始了我的峨眉之旅。因為9日晚還要回成都住,所以提前在新南門客運站附近踩好了點兒,找了家旅館,以防當晚滿成都的尋找。兩點鐘大巴發車,四點十五分到達峨眉山市客運站。因出來前做足了功課,所以出站直接坐1路公交車到噴水池下車,再倒5路車到峨眉山腳下的報國寺。由於擔心體力不行,原計劃打算從報國寺坐車到清音閣,在那裡住一夜,第二天從清音閣開始爬山,這樣可以省卻12公裡路程。現在想來既然選擇徒步之旅,那就從報國寺開始吧,別為自己留了遺憾,明晚爭取在天黑前趕到洗像池住。報國寺內有住宿,十幾元一晚。因受不了裡面咿咿呀呀唱佛經的聲音和香火燎繞的氣味,因此從不進寺廟和道觀。別人聽到佛教音樂讓心裡寧靜,我卻聽不了,於是在報國寺旁邊找了家個人開的旅館。旅館設施很完善,單獨一間房雙人床,有獨立衛生間和熱水,甚至還有浴霸。床上有棉被有毛毯,很干淨。這樣的旅館旺季要二百多元一晚,現在是旅游淡季沒什麼人住,一晚只要50元,老板說明天早上還可以給煮一碗五元錢的面條吃。辦完住宿信步出來,碰到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一個人來爬峨眉山。今年八月因跟老公吵架,曾獨自一人出來爬過峨眉山,從九十九道拐這邊登上去。這次又因心情不快再次來這兒,准備從萬年寺這條短路徑上去,邀我同行。因我第一次來峨眉,更想體驗一下最遠最艱難的那段,遂拒絕,錯過了一次美麗的邂逅。景區外到處都是飯店,因為是旅游淡季,所以客人很少。找了一家還算干淨的飯店要了兩個菜兩瓶啤酒一碗擔擔面,一個人自飲起來。期間還在想那個女孩兒,真的很佩服她的膽量勇氣和毅力,我一個大男人還猶豫了很多天才下了決心。吃完飯買了包奧利奧和兩瓶脈動飲料,包裡還有愛人給准備的火腿肉腸,以防半路無食可用餓得虛脫。這樣也增加了負重,包有30斤沉了。在成都待了三天,咳嗽居然好了很多。回到旅店泡一壺鐵觀音,看了會兒書,定好了明天早起的時間就睡了。  

峨眉山的早上是七點半才開始亮天,因此昨天把表定時到六點四十分。早上准時起床,天還很黑。由於新的登山鞋磨得腳痛,貼了一貼創可貼。洗漱完畢找老板結帳,老板還沒起床,根本不會給你做一碗面條。其實整個旅館只有我一個客人。七點四十分准時從旅館出發開始上山,十五分鐘走到伏虎寺。這裡有一家飯店剛剛開門,要了一碗雞蛋掛面。由於感冒還沒好,就著面條湯吃了一粒白加黑。吃完飯在伏虎寺周圍轉了轉,八點三十分准時從伏虎寺出發。看網上的攻略都記錄了時間行程,我也有意按整點時間開始登山,以此作為記錄的依據。過了伏虎寺就要買進山的門票,150元的門票還需要照個電子像留存於電腦系統中,看來峨眉山的旅游開發得很成熟,安保工作做的很好。進山不久就到了雷音寺,在這裡遇到一個山民賣竹杖和冰爪,說竹杖是為了防止猴子搶劫,冰爪是為了在山頂防滑。之前讀過的攻略也是這麼說的,遂信了他。花10元錢買了一副冰爪,1元錢買了一根竹杖。後來證明,這幅冰爪和這根竹杖買的都很正確,它們確實對我爬山幫助很大,尤其是竹杖越早買越好。雖然在登頂的路段不一定必須要穿冰爪,但冰雪路滑的路面,穿上冰爪還是安全了許多。  

從雷音寺到純陽殿這一段是比較難走的路,因為剛開始爬山,還沒有做好熱身准備活動,而且這一段全是上山的台階,所以感覺背上的背包越來越沉。上到純陽殿之後右側小腿開始抽筋,於是放慢了速度。其實這才是一天登山旅途的開始,真正的艱難挑戰還在後頭。從純陽殿到清音閣這一段有零星的住家和山裡人,旅人只有我一個。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孤獨的行走,只能聽見溪水鳥鳴和竹杖篤篤篤的聲音,這讓我想起了蘇東坡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十點二十分到了清音閣,這12公裡走了兩小時零五分鐘。清音閣的游人比較多,這裡既是兩條登山路的分叉起點,也是前往前方不遠處一線天和生態猴區的必經之路,大多數游人都是從報國寺坐車到這裡,然後到生態猴區看猴子。  

十點四十五分從清音閣出發,經過一線天到達生態猴區。這裡的猴子比較凶,我被搶劫了。猴子直立起來超過我的腰,先後有三只碩大猴子爬上我後面的背包上,在我的腦後翻包,我一動都不敢動,手裡拿的竹杖成了擺設。由於事先有准備,把東西放在包裡拉鎖拉好,前兩只猴子沒翻到東西,第三只猴子在包外翻到一包茶葉才算了事。猴子撕開茶葉看看不能吃,遂悻悻的走開了。過了猴區繼續往上走,仍能看到三三兩兩的猴子,口渴了也不敢喝水,因為猴子不搶礦泉水,專搶飲料,而且還搶手拎的塑料袋,它們知道那裡都裝了吃的。還翻你的兜,掏光裡面所有的東西。

十二點整到了洪椿坪,這6公裡走了1小時15分,主要是在猴區耽誤了一些時間。因一個人徒步峨眉山,父母妻兒都很擔心。走時告訴他們會一路發記錄行程,讓他們放心。到洪椿坪的時候手機上不了網,但仍能接打電話。在這裡吃了兩碗巧克力冰涼粉,這時愛人打電話過來詢問情況。告知平安體力還好。在洪椿坪有一處工作站做身份證的安全登記,看了看登記本,有兩撥人在我前面過去了。第一撥是兩個人,從清音閣出發的,第二撥是四個人,和我一樣從報國寺開始登山,我是第三撥,第七個人。過了洪椿坪就來到九十九道拐,也是此行程中最艱難的一段,陡直的山路海拔要升高七百多米。九十九道拐分為兩段,第一段坡度有五十度左右,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台階讓我心裡發怵。不過這時體力還行,用了1小時10分鐘爬上了這段,來到第二段。到了第二段,真正的挑戰才算開始,這一段拐才稱得上真正的拐,七十度的陡直台階拐上一段又是一段,似乎永遠也拐不完。這裡的海拔急劇上升,我的體力也急劇透支。由於坡度太陡體力消耗太大,上這段拐不久兩大腿開始抽筋,幾乎是上十個台階就要歇一歇,手裡拿的竹杖驅猴子成了擺設,卻在爬山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竹杖不知道會怎樣。  

上拐的時候是兩點整,這兩段拐用了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在這裡看到了兩只猴子。這裡的猴子沒有生態猴區的猴子那麼凶,但我也沒敢從背包裡拿飲料來喝,甚至都不敢去碰背包。也是在這裡,我追上了在我前面的四個人,是兩男兩女,從遼寧來的,老家是黑龍江人,我的老鄉。由於他們隊中一個胖胖的男人爬的比較慢,隊友需等他。問了他的年齡,77年的,小我8歲。我沒有同他們一起走,繼續自己一個人前行。後來第二天在金頂的時候再次碰到他才知道,他五點鐘的時候走到遇仙寺就走不動了,一天走了九個小時,在遇仙寺住下。凌晨兩點睡不著覺起來一個人走夜路,又走了七個小時到金頂,比我走的夜路還要長。雖然沒有趕上太陽初升的一刻,也更值得佩服。他的三個隊友沒有等他,在我後面1個小時到達雷洞坪住宿,第二天起來晚了,也沒趕上看日出。

過了九十九道拐上行也是一直比較陡的台階,因為海拔在急劇升高。雖然這裡沒有九十九道拐那麼陡直,但已消耗了大部分體力,也是走上十個台階就要歇一歇。在這一行程中吃了11塊奧利奧喝光了一瓶脈動。終於在三點整到達了仙峰寺,這時走了近五個小時。從洪椿坪到仙峰寺15公裡,用了整整三個小時,主要是爬九十九道拐用了太久的時間。從仙峰寺到遇仙寺這一段的前分之二都為下坡路,走的還算輕松,但這期間大腿也數次抽筋,不敢加快速度。這一程的後半段就幾乎讓人崩潰了,都說上到洗像池的鑽天坡那段是行程中第二難爬的一段,我卻覺得這一段比鑽天坡要費力,台階又高又陡一眼望不到頭,幾乎爬幾個台階就要歇一歇。快爬到坡頂的時候,手裡的竹杖突然從手裡滑落,順著台階滾了下去。看著不停下滑的手杖,心裡絕望了。手杖最終沒有滑落到底,在下面50米的地方被欄杆阻住了去路。此時心裡在做著劇烈的思想鬥爭,要不要下這50米把手杖撿回來?因為知道再爬上這50米有多難。手杖對我來說太重要了,後面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我最終咬著牙一步一步走下去,撿回了手杖重新往上爬。下午四點十分到達了遇仙寺,這一段7.5公裡,用了1小時10分鐘。在遇仙寺喝光了第二瓶脈動,又花5元錢買了一瓶礦泉水。從這裡到洗像池還有5公裡,那是我的宿營地,不過還要經過鑽天坡。這時已經沒有什麼體力了,一路走一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鼓勵自己,挖一鍬土大山就少一鍬土,走一個台階未來的路就少一個台階。終於以這樣的毅力在半小時之後來到九嶺崗。 

九嶺崗的海拔1900米,也是從萬年寺那條短路徑上山的彙合點。從這裡再走15分鐘就來到鑽天坡下。鑽天坡,也是大多數人認為僅次於九十九道拐之外第二難爬的高坡。從下向上望去,陡直的台階沒有盡頭,爬九十九道拐的陰霾又縈繞在心頭。咬咬牙,整了整背包,開始往上爬。事實上鑽天坡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艱難,要比爬上遇仙寺掉竹杖那段容易些,或許事前心裡准備的充分緣故吧。這段也比較短,爬到坡頂用了四十分鐘。到鑽天坡的時候感覺天氣驟然冷了起來,開始凍手了,於是一手拄著竹杖一手揣在兜裡,交替捂著手。上坡之後休息了一下,於17:50分鐘終於到達了洗像池。洗像池,也是我計劃今天行走的終點,我的住宿地。已經走了45.5公裡,海拔升高1548米,用時9小時35分鐘。走到這裡,似乎我身上所有的力氣都用完了,永遠也不想再走了。這時碰到從萬年寺那條路爬上來的三個20多歲的年輕學生,他們要到金頂看日出,因此不住洗像池,還要往上爬。他們邀我一起同行。已經是晚上六點鐘,再過一個小時天就黑了,往前一個住宿點雷洞坪要再走2個小時,如果繼續走,那就要打著手電走1個小時的夜路。計劃中是沒有看日出的,因為預計自己的體力不行,最遠只能走到洗像池,不會趕上看日出的時間。這時想想,既然來了,既然已經走到了這裡,既然已經准備了手電,既然再努努力或許有可能看到剛剛升起的太陽,那就再走一程吧,別給自己留下一點兒遺憾。終於咬著牙決定下來,繼續再往上走一段,走到雷洞坪住宿,第二天早起繼續走,趕在太陽出來之前登上金頂。其實看不看日出不是主要的,看日出只是作為心中的一個目標,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動力。我拒絕了與他們同行,因為他們年輕走的快,我跟不上他們。在洗像池休息時間比較長,還讓他們給我照了張像。一路行來都是一個人,只照了風景,這是從報國寺出來後照的第一張帶人的照片。在洗像池喝光了礦泉水,又花9元錢買了一瓶脈動。

六點十分從洗像池出發,半小時後開始感覺到餓,吃了7塊奧利奧及一點火腿。全程這一段算是最艱難的了,因為此時體力已經消耗殆盡,完全靠毅力在往上爬,兩條腿也沒了知覺,再也感覺不到抽筋了。六點半的時候天黑了下來,一彎新月掛上了樹梢,此時還能看得見路。七點鐘的時候天已完全黑了,伸手不見五指,連自己的鞋都看不到,路更看不到了,遂打開了手電筒。一路上只看見黑黢黢的山巒和天上閃爍的星星,路兩旁的樹影像衛兵一樣一個一個向我身後游移過去,手電筒照著不遠處的台階沒有盡頭。這時走三五個台階就要拄著竹杖歇一次,一度不想前行了,索性就歇息在這山路上天亮再走。但我知道這不可能,接近零度的溫度不允許,我心中的目標更不允許,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來。當經過了黑暗漫長而孤獨的旅途的時候,遠處若隱若現出現的點點燈火讓我熱血沸騰熱淚盈眶。我知道那就是雷洞坪,我的目的地,也是有區間車的地方。此時的腳步不覺加快了些。其實那些點點的燈火雖然已經在視野裡,但要走的路仍然很長,尤其這時的心情,越盼著到達越是到不了。晚上八點整,終於到了今晚的宿營地,海拔2430米的雷洞坪。此時已行走了53公裡,海拔上升1879米,用時11小時45分鐘。

剛到雷洞坪就有一個旅店的老板問我住不住店,其實這時候整個雷洞坪雖然有些燈火,但外面只有她一個人,或許還在期盼有沒有好運氣等來她唯一的客人。問了問住店的價格,最便宜的房間60元,這在旺季要240元。房間比較簡陋,只有兩張床和一個櫃子,沒有暖氣沒有空調。老板給我打了兩壺開水,一壺喝的一壺用來泡腳。看我咳的厲害要給我衝一杯紅糖水,我告訴她我帶了藥。一天的行程中,上身穿了一件羊毛衫一件外套,下身穿了一條線褲和一條褲子。因為一直在走,所以從未覺得冷,這一休息下來,就冷得厲害了,牙齒咯咯咯不停地打著哆嗦。趕緊把全身所有濕透的衣服都換下來,換上了一身干衣服,並穿上了一條羊絨褲,披上棉被喝了熱水泡了腳,這才有點暖和起來。2010年12月8日,這個日子已經永遠的銘刻在我的生命裡了,這是我四十余載生命裡程裡的一次最大膽的嘗試,至此已經成功了,我為自己驕傲。一天下來只吃了一碗雞蛋掛面,18塊奧利奧,兩碗巧克力冰涼粉,喝了兩瓶半脈動和一瓶礦泉水,其他時間並不覺得餓。因為不餓,也因為太累,吃了一片白加黑和六片甘草片,把表定時到早上五點鐘就睡了,因為明天早上要早起趕路,趕上初升的太陽。  

早上兩點半就醒了,是被凍醒的。睡不著覺,就把這一天的行程在裡記錄一下。在雷洞坪手機倒是能上去網了。由於是旅游淡季,客人少,老板也不會早起為我一個人做一頓早餐。昨晚臨睡前她告訴我,不給我房卡,也不留押金,一早上我自己走就行了。早上五點鐘,就著熱水吃了三分之一火腿和10塊奧利奧。一包奧利奧33塊,已吃悼28塊,火腿還剩三分之一(這三分之一的火腿後來在回成都的大巴車上被吃掉了)。五點半鐘從旅店出發,外面凄黑一片,不見半個人影和半點燈光,遂打開了手電找到上山的路,一個人前行。上到海拔2540米的接引殿用了25分鐘,從這裡就有纜車坐了,不過要七點三十分才開。我是沒打算坐纜車的,既然選擇徒步之旅,那就一直徙步到底好了。接引殿沒有一點兒燈光,想用相機拍一下殿門也不知道在哪兒。過了接引殿路上就開始出現了冰雪,而且越往上走冰雪越多越厚,氣溫也越來越低。黑夜中走這樣的路很危險,於是穿上了冰爪。現在看來,買的手電、竹杖和冰爪全都用上了。路仍然是伸手不見五指,仍然是漫漫沒有盡頭,仍然是海拔在逐漸升高。陪伴我的還是那些黑黢黢的山林,還是那個星星點點的月光,還是那把竹杖和那個手電,還有這結了冰的路面。路上只有竹杖篤篤的聲音和我的喘息聲。從接引殿到金頂6公裡的路程,海撥升高559米。雖然沒有九十九道拐那麼陡直,但因為路面結滿了冰,也很難爬,需要格外小心,如果滑下來,沒有人幫你。七點十分到太子坪的時候天依然很黑,能聽見不遠處佛殿內念經的聲音。碰到一個山民,說到金頂還要半個時,太陽快出來了,你得快點。於是加快了腳步。這下耗盡了昨晚貯備的大部分體力,一度絕望看不到日出了。七點半的時候天逐漸放亮,這時也不需要手電了。這一路打著手電走了兩個小時。

七點五十分,終於在用盡最後一點體力之後,我登上了海拔3077米的金頂。沒有歡欣和喜悅,有的只是一種如釋重負的坦然,一切都結束了。這一刻我覺得自己成長了許多,我會讓我的父母妻兒,我的弟妹朋友為我驕傲。一路行來,始終都有他們關注和期待的目光。從雷洞坪旅店出來爬到金頂,共用了兩小時二十分,其中打手電走夜路兩個時。七點五十五分,也就是我登上金頂的五分鐘之後,第一縷霞光若隱若現的映入視野,記錄到了相機中。由於雲的遮擋,二十五分鐘後的太陽還在羞澀的不肯露出臉面。九點三十分,太陽終於完全脫離了雲層,萬縷霞光灑向了大地,一片耀眼的金色照得人暖意融融。其實這時金頂很冷,有零下三四度(那是當時感覺的溫度,後來看天氣預報,金頂的最低氣溫已經達到零下七八度了),地上依然覆著薄薄的雪花,手也凍得有些僵硬。信步下來一種釋然,心裡之旅結束了。這是我生命過程中的一種特殊的人生經歷,它帶給我的太多,有一些東西是根本無法用某杆標尺來衡量的。人啊,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

九點十分坐索道下來,三分鐘就到了接引殿。就這三分鐘,一大早上我摸著黑踩著冰雪的路面行走了1小時55分鐘。而坐區間車從雷洞坪到達報國寺用了1小時45分鐘,這一段昨天我走了近12個小時。回到成都住下旅店在床上躺了一個小時,默默體會著這一路的行程。下午四點半出來找了家飯店,要了三個菜兩瓶啤酒。五點半回到旅店,睡了16個小時。(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精選遊記: 峨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