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天 唐人街
早上吃完早餐退完房還不到十點,飛機是下午18:55的,五點到機場就行,打出富余下午三點從酒店出發肯定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我今天還有五個小時,該去哪呢?除了離酒店很近的唐人街我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麼地方能去了!
從酒店沿著M7往Place d’Italie的方向走,過了第二站Tolbiac後,路西(也就是右手邊)突然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攤檔,從1歐的襪子、鞋墊、針頭線腦到3歐5歐10歐的衣服、小商品,各種東西應有盡有,一看都是從中國來的,雖然攤主不見得都是中國人。給我留下印像最深刻的是一個1歐商品攤檔,所有東西都是1歐,就像中國的2元、5元店,華人老板娘站在最中間,用幾根長長的夾子夾取物品遞給顧客,然後用一根長長的一頭帶一個小鐵兜子的杆子收錢,華人老板站在攤子一邊幫忙,另外一邊還有一個東歐模樣的伙計,顧客很多,三個人忙得不亦樂乎,老板娘不時用很不客氣的語調(如果稱之為斥責太嚴重的話)指揮(命令)那個伙計取這擺那,也許是由於語言障礙,也許是那個伙計確實不太機靈/沒有眼力見(要有估計也不會在這種攤檔打工了),更或者是因為太忙了,老板娘對他不時顯得很不耐煩。正在我看得入神之際,老板娘突然給我投來一瞥,我趕緊報以一笑,心想在異國他鄉祖國同胞的一個笑臉至少可以換來另外一個笑臉吧,沒想到她一點笑意都沒有,板著臉問:“要什麼?”我趕緊隨手挑起一樣東西,付完錢落荒而逃。
寫到這裡突然有點感想。首先聲明這個感想絕對不針對這位老板娘,在那麼忙碌的情況下誰有時間給你陪笑臉呢?而且我在那裡看了人家那麼久,也許她覺得自己在被觀察,特別是被一個從祖國來的人觀察,觀察自己是怎麼做生意和怎麼對待伙計,是我也不會很高興!我的感想只是:中國人也許可以嘗試著放慢一點速度了……
第一次有這個想法是2007年我對自己說的。當時我在曼谷的查圖查周末市場,在挑揀一些泰式餐匙和餐叉,我的動作太大了,以至於老板娘忍不住對我說:“please do it with gentle”!加上在泰國的時候看到的人與人之間的平和,車與車之間的謙讓,不管堵得多厲害,紅燈有多長,極少極少聽到按喇叭;然後是在澳洲、美國和這次的法國,一切事情都有條不紊,按部就班,昨天晚上我在家樂福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每個人都很耐心地排著,沒有人走來走去看哪條隊伍會快一點或者是探頭看前面為什麼那麼慢,我覺得這在中國是不可思議的。我承認正是由於中國人的勤勞刻苦,加上那種覺得我們已經落後太多了需要抓緊時間迎頭趕上的積極進取的精神,我們才能取得今天的巨大發展,但是,這種狀態的副作用是每個人個體的內在都繃得緊緊的,每個人都要快快快,快快去趕上下一班地鐵,快快去上班,快快去掙錢,由此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緊張,見面沒有問候,等待對方的時候沒有耐心,對他人(特別是自己的員工)的不足之處(比如說效率不高)沒有足夠的容忍,以至於很多外國人認為中國人“aggresive”……這個詞如果翻譯成“具有侵略性”就不太准確了,據我所知他們主要指的是中國人不排隊、不夠耐心的表現。
扯遠了!以上說到的那個攤檔結束於地鐵站Maison Blanche,也就是說它的長度只有地鐵一站地。從那裡我接著往南走,又到下一個站(Porte d’Italie)的時候往東(左)走,攻略上說唐人街就在往那個方向的下一站地(Porte de Choisy)附近。
果然一下子就看到了中文招牌,餐館、旅行社、房產中介,不一而足,一直到Porte de Choisy站,然後往左拐,由於春節剛過,一整條街都是紅燈籠和對聯,一看就是唐人街!
順著這條街(Avenue de Choisy)往西北方向一直走,一路上各種中餐館一個挨一個,路上的行人黑頭發黃皮膚的比黃頭發白皮膚的多得多,我簡直開始懷疑我是不是還在巴黎??街邊還有一個天主教堂,有趣的是外面同樣掛著兩條大紅對聯,聯曰:天門美景風雲靜,春到人間萬像新;裡面不僅同樣掛滿了大紅燈籠,正中間的大紅布上還書雲:祭天 敬祖 新生;從內往外的柱子上對聯分別是:爆竹萬點詠盛世,頌歌千聲贊主榮;玫瑰花開天上國,海星光照人世間;德如日月照永世,恩似江河潤環球;女中殊福無雙女,人類童貞第一人;古今無不愛慈親,萬事皆知欽母後;很有中國特色吧!?
走到這條街的西北盡頭,我驚奇地發現原來就是Place d’Italie,怪不得在這個環島上也到處掛著燈籠和對聯,我第一天看到的時候還不知道為什麼!
這個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11:45,天空灰蒙蒙的竟然開始下起雨來……我不得不感嘆老天爺的愛護,在巴黎的五天都是好天氣,到現在實在沒事可做准備回去寫日記然後吃午飯等著到三點去機場的時候竟然開始下起雨來!還有什麼可說呢!
2011年2月10日巴黎當地時間15:00,完。
D6行程線路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