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游記:暹粒.吳哥.聖劍寺(一)

作者: moonyyang

導讀2011.2.8 星期二 今天是參觀大圈,重點是聖劍寺和塔布隆寺,一早先去聖劍寺,最後是塔布隆寺。為了趕在旅行團到來之前慢慢欣賞和照相,早晨7點就離開了酒店。到大門口看到Tuktuk司機已在酒店外等我們了,途中經過昨天看過的吳哥寺和巴肯山入口,從吳哥王城南門進去,拐了一個彎就是巴揚寺、戰像台階和癩王台階,再往前走就到了吳哥王城的北門。師傅把車停在北門外 ...

2011.2.8 星期二

今天是參觀大圈,重點是聖劍寺和塔布隆寺,一早先去聖劍寺,最後是塔布隆寺。為了趕在旅行團到來之前慢慢欣賞和照相,早晨7點就離開了酒店。到大門口看到Tuktuk司機已在酒店外等我們了,途中經過昨天看過的吳哥寺和巴肯山入口,從吳哥王城南門進去,拐了一個彎就是巴揚寺、戰像台階和癩王台階,再往前走就到了吳哥王城的北門。師傅把車停在北門外,讓我們在這兒照照相。北門顯然沒有南門那麼氣派,兩邊也沒有攪動乳海的神與魔。到這兒時剛7點半,路上還很清靜,偶爾能看到幾個騎車上學孩子,幾乎沒有什麼游客。

Tuktuk又開了5-6分鐘到達聖劍寺西門,此時是7點三刻,網上說8點半以後旅行團就會陸續到來,所以我們還有45分鐘的清閑時間,不過旅行團來了可以聽導游的講解。

聖劍寺(Preah Khan,也叫蔔力坎寺)是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公元1125-1215,公元1181-1215在位)於公元1191年修建,獻給他的父親的一座寺廟群,也是當時最著名的佛學院。

這個龐大的建築群包含了城市、寺廟和佛學院的元素,鼎盛時期有近10萬官員及家屬、佣人、普通市民居住,其中舞女和教師就各有1000人,可見當時規模之大。據記載當時聖劍寺裡裝飾有金、銀、寶石和11萬顆珍珠,還有鍍了金犄角的牛像,現在只剩下一片石頭和雜草。

Peeah Khan原來的意思是“賜予勝利的幸運之城”(Fortunate City Blessed with Victory),現在的名字是“聖劍”,帶有高棉的勝利女神之意。聖劍寺是建在耶蘇跋摩二世(Yasovarman II,公元1160-1166年在位)和特裡布婆那迭多跋摩(Tribhuvanadityavarman,公元1166-1177年在位,篡位當王,後被入侵的占人殺死)原有宮殿遺址上,當時真腊國被占人(Cham,現越南)占領,占人的首領就住在真腊前國王的這座宮殿裡,阇耶跋摩七世重新掌權後率兵趕走占人,殺死他們的首領,為慶祝這一勝利決定在原有宮殿處建一座更大的寺廟群,以紀念他的先父陀羅尼因陀羅跋摩二世(Dharanindravarman,公元1150-1160年在位)。

下了車,看到大道兩側各立有一排石柱,柱子頂端是個倒扣著的蓮花,中間是男根的標志,下邊四面都刻有高舉雙手奮力支撐著石柱的“怪物”雕像,它們有著大鵬鳥伽魯達(Garuda)的身體和獅子的面孔。沿著大道前行就到了聖劍寺前面的護城河。

橫跨40米寬護城河的橋兩邊是神和魔拼命拉扯著七頭蛇精那伽(Naga)的身軀,以攪動乳海的石雕,和剛經過的吳哥王城南門一樣。在這裡右邊是面目凶狠的魔。

左邊的慈眉善目的神,這一溜兒石雕只有3個有腦袋的。他們的腦袋大都被盜走或被當地人給賣了。

橋的盡頭是一個有三座塔的塔門,中間那個最大,有5層,是用來走戰車和大像的;兩邊的為3層,用來走人的。當然,國王和皇室肯定是坐著戰車或騎著大像走中門,大臣、僧侶們走邊門。此時正面的塔門在維修,游客都得走旁門。

過了橋就是聖劍寺的最外層圍牆,在圍牆上,每隔40多米就有一個高5米的大鵬鳥伽魯達(Garuda)用爪子踩著蛇尾的巨大浮雕。這也是聖劍寺的第四層圍牆,它長800米,寬700米,整個一圈共有72座這樣的大浮雕。

進了最外層圍牆,走不到200米能看到有兩個無頭將軍把守的塔門,這是聖劍寺第三層圍牆的西門,圍牆長200米,寬175米。當時大多數居民都住在三、四層圍牆間寬闊的空場中,現在都被灌木和雜草所覆蓋。

正門三角牆上的楞迦之戰的浮雕,左邊張弓射箭的羅摩(Rama),右邊是十首魔王羅波那(Ravana),他拐走了羅摩的妻子悉多(Sita),兩人正在愣迦島(Lanka)上開戰,最終,羅波那被羅摩殺死。

聖劍寺是一座橫貫東西向的寺廟群,以東西向為軸線,對稱的建造了一片寺廟。這是東西方向長長的門廊和走廊,一道門嵌著一道門,因為早晨游客很少,一眼望去看不到頭。

中軸線上的房子,現在只剩下石頭還在,內部的木制結構(如窗框、家具等)和裝飾都已蕩然無存。

軸線中的林伽(Linga,男性生殖器的像征)和尤尼(Yoni,女性生殖器的像征)。在參觀完往回走時碰到一隊中國旅行團,導游介紹:聖劍寺是聖殿,你們看到的所有物件也都是聖物,在這兒拜拜很靈的。譬如說眼前這兩件聖物-林伽和尤尼,如果你們想生兒子就趕緊摸摸林伽,想生女兒的就摸尤尼,要是想生龍鳳胎的就一手摸一個。他講完後團員們各取所需,有摸林伽的,有摸尤尼的,也有兩者都摸的,挺有意思。

牆上的苦行僧浮雕

石柱上布滿密密麻麻的洞,資料上說是當時用來固定薄銅板的,可以想像得出當年寺廟的奢華。

用鐵棍支撐著的小藏經閣

更多照片和內容請訪問博客:

http://***/s/blog_4b8286320100q3c6.html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