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 晴
早早起床,一人一碗蟹粉蝦仁餛飩,餛飩很大,八個我吃不完,夾了兩個給老公,總算是解決了。
坐公交到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大約8點進了景區,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擁翠山莊、真娘墓、冷香閣、千人石、劍池、“天下第三泉”、萬景山莊、陸羽井、孫武亭、虎丘塔等,亭台樓閣墓一應俱全。旅行團很多,很容易就聽到導游的解說。不管劍池下是否是吳王闔閭之墓穴,那個年代畢竟太過遙遠;秦始皇、孫權是否來尋找過寶劍也無從考證;倒是清朝康熙6次游歷此處距離現在才300余年,故事也就更加詳細生動。站在千人石上,面對劍池,竟然也生出一點點豪情。還有一處不得不提,那就是雲岩寺塔,它建於公元900多年,距今已經1000多年了,從明代開始傾斜,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上個世紀80年代進行加固,導游說再過三五百年也是不會倒的。塔斜得還是很明顯的,蒼涼古舊。景區裡也有船,可是40元500米,太貴了,沒意思。
10點半過,出了虎丘,在門口買票坐船,到了江南不坐船,會是遺憾。30元一張的票,說是從虎丘到閶門,大約七裡。船行很慢,可以細細欣賞兩邊的風景。典型的水鄉,就像電視裡演的一樣。波光粼粼的河水,白色的房子,紅色的燈籠,在河邊洗衣的女子,逗鳥的老人……給人以平和寧靜之感。經過25分鐘左右,我們來到了碼頭,上船,這裡就是七裡山塘街。山塘老街並不長,我們花了一個多小時,似乎該逛的都逛了,戲台、白居易像什麼的都看了,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紫檀木雕、刺繡鋪子也差不多看了,連沒看清楚的小弄都鑽了,快12點了,餓了,吃什麼呢?突然看到山塘街的“藏書羊肉”, 羊肉怎麼跟書扯上了關系,有點意思,就這家吧。於是,一人一碗藏書羊肉面,味道和我們在家鄉吃的羊肉的確還是有點差別,具體怎麼描述,我說不好。羊肉很多,面更多,比在家鄉吃的劃算多了,最後,我沒吃完,太多了。後來才知道,“藏書”是地名。原來我們無意間就吃了享譽江南的美食。
12點,打車去寒山寺,說白了就是衝著其名氣去的。人真多啊,小小的寺廟甚是擁擠。可能這一路寺廟看得也不少了,看完後似乎並沒有太大印像,認真想想,也就是三處還能想起:一是歷代文人墨客不少人在這裡留下了墨寶,一般都是寫“楓橋夜泊”這首詩,這樣倒好,反正就是那20多個字,可以比比誰的字體更好看,或者我個人更喜歡。最後,我選擇在性空法師的碑刻前留影。其二,是這個廟裡,各殿前、塔前沒有石獅子,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造型的石頭小和尚,甚為可愛。我們忍不住和這些“小家伙”合影。三是,寺中也講究園林構造,假山等等,典型江南特色。
下午1點過,出了寒山寺,在附近的“江村橋”徘徊些許,不知道這是否為當年楓橋之原址,不過,眼前這橋倒也看著古老,姑且假設一番。
打車到西園戒幢律寺,這裡距離我們住的那個賓館步行只要10分鐘左右,昨天晚上我們散步到過這裡,不過,當時已經關門了。進門時,下午1點40多。這裡和寒山寺簡直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寒山寺人山人海,這裡游客也就三五人,清靜了許多。首先西園戒幢律寺的照壁寫著“戒幢律寺”四個大字,寺門前的御賜牌樓上寫著“敕西園戒幢律寺”很是莊嚴。走進山門,很是開闊,一個很大的花園,簡單說就是大氣,這種感覺是靈谷寺、雞鳴寺、寒山寺,甚至大明寺所不能比的。各殿的雄偉,各菩薩的生動形像自不必說,還是說說那羅漢堂裡頗為震撼的500羅漢。走進羅漢堂,500羅漢造型各異,另人目不暇接,特別是千手觀音、濟公、四大名山、四大菩薩,塑得相當精美,威嚴而又慈悲。記得新都寶光寺也有500羅漢的,不過許多年未去了,具體是什麼模樣,已經模糊。所以這裡的500羅漢給了我很深刻的印像。最後再說那個西花園,也是個典型的江南園林。碧水、古木、假山、亭台樓閣,環境幽美,讓我們再次感嘆這裡的僧人修行的環境比我們那裡的羅漢寺好多了。西園有個放生池,面積不小哦,好像是我見過的放生池中最大的了吧。寺廟的介紹說放生池裡有兩只斑黿,珍貴得很,不過,我們在這裡踟躇了一會兒,只看到魚。這也正常,如果誰都能看到就不希奇了,何況,這也是緣分嘛。
走出西園戒幢律寺,我們在其門前的德福橋和智慧橋留影,這兩座橋把這座寺廟裝點得更加大氣莊嚴。
步行10多分鐘,我們來到留園,一看時間不到3點半,留園關門時間應該是5點,還有1個半小時,之前查過資料,留園不大的,1個半小時應該夠了。
留園的入口處比較小,甚至不太起眼,進去以後才是另有一番天地。這裡游人也不少。根據進門領取的導游圖,我們一個景點接一個景點的走,明瑟樓、涵碧山房、聞木樨香軒等等,亭台樓閣、假山玩石、樹木竹林、各種擺設(琴、字畫、桌、椅、小盆景),簡單一句話,精致得很。如果柳綠了,花紅了,鳥叫了,那肯定是美不勝收的。以前那些有錢人真是會享受啊,這麼美這麼講究的宅子。邊走邊看,邊看邊走,一圈下來,4點50多,我們意猶未盡的離開留園。
今天走的路特別多,從8點到下午5點基本都在走,這一天真是扎實啊,老公的腿有點痛了,我也覺得有點累。晚飯後,沒力氣走了,早早回賓館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