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之絕唱——土樓

作者: juha95

導讀終於看見土樓了。但陳先生說不是最好的。連報怨一路的司機也要往前開。在Juha的一再要求下。我們停在一個土圓樓前。這是真的客家民居,是Juha要看的。 客家是西晉永嘉之亂以後陸續從中原地區南遷到以閩、粵、贛交界處為中心的 漢族的一支。他們的語言、習俗等方面,仍舊保持著豐富的中古時代之中原遺風, 具有社會活化石的研究價值。做為漢族民系之一的客家,其 ...

終於看見土樓了。但陳先生說不是最好的。連報怨一路的司機也要往前開。在Juha的一再要求下。我們停在一個土圓樓前。這是真的客家民居,是Juha要看的。

客家是西晉永嘉之亂以後陸續從中原地區南遷到以閩、粵、贛交界處為中心的

漢族的一支。他們的語言、習俗等方面,仍舊保持著豐富的中古時代之中原遺風,

具有社會活化石的研究價值。做為漢族民系之一的客家,其居住方式是以圍堡式大

屋為中心的聚族而居,容生產、生活與自衛於一體,具有獨特民系與地域色彩的居

住方式。閩西客家民居的家堡合一式土樓就是客家聚族而居住宅的重要典型。

對於客家與土著,究竟土樓數誰家,有許多的書討論不休。我們只看土樓吧。

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建築,黃牆、黑頂、小方窗。周圍顏色相似、規模不一的小

平房群簇擁、襯托著它。它則雄居其間,形狀像一個擴大了幾十倍的炮樓。圓樓的

土牆厚一米到一米半。高基本上是四層,一層養家畜、家禽;二層存糧;三四層住

人。只有三四層才有窗戶。樓內是一個相當完備的生活系統。有井,有陽光。雖為

木結構,卻有完好的防御性和防火性。可住四五十戶人家,二百多人。Juha興奮地

看著,並不斷拍照。

車又開了一段路,來到“振成樓”。這是一個建造講究的圓樓。富麗、整潔。

已辟為旅游點。外表看像一頂古代官帽。裡面東西各有一眼井,水溫、水位都不同

,被稱為“雌雄井”。該圓樓的核心是議事大廳,四根白色石柱上寫有綠色隸書對

聯,廳內也寫滿前人警訓,告誡子孫做人、持家的准則,還有祝願和勸逸等詩句。

兩個圓樓的走訪,給了我們非常直觀的感性認識。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