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雕刻大樓休閑游

作者: fanwo

導讀11年3月24日,離傳統的掃墓日清明節已經很近了,這時去掃墓自然是“軋鬧猛”,考慮到掃墓出來回程的公交車會比較擠,我們就來了個逆向流動,掃墓出來一直往西,乘502路車到終點站—東山鎮。下車左手轉彎就是雕刻大樓。 多年未來,雕刻大樓已經把周圍環境綠化得更加漂亮。我們去的時間可惜還早了一點,只有一棵梅花還在盛開,另外還有一株山茶花,靜悄悄站在院子 ...

11年3月24日,離傳統的掃墓日清明節已經很近了,這時去掃墓自然是“軋鬧猛”,考慮到掃墓出來回程的公交車會比較擠,我們就來了個逆向流動,掃墓出來一直往西,乘502路車到終點站—東山鎮。下車左手轉彎就是雕刻大樓。

多年未來,雕刻大樓已經把周圍環境綠化得更加漂亮。我們去的時間可惜還早了一點,只有一棵梅花還在盛開,另外還有一株山茶花,靜悄悄站在院子角落裡,其他樹葉還未發芽,更不見鮮花了,好在雕刻大樓的精華不在院子裡。

走過院子進入雕刻大樓,首先看見的是狀元府,座西朝東,“狀元及第”的紅底金字匾額高掛廳堂,這是明代狀元施槃的故居,抬頭望去,脊童柱上設拱鬥,上面刻的是山雲霧,正中是色彩素雅的蘇式彩繪,一派明代建築的風格。

狀元府的旁邊是雕花樓,由上海商人金錫之和金爵之兄弟為孝敬父母建造於1922年一幢豪宅,進門時磚雕門樓,門樓上磚刻人物無數;進入正廳,也稱鳳凰廳,又名“仰蘧精舍”,典出蘧伯玉名言: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所有的大梁上都雕刻了精美的圖畫。人物栩栩如生,每一扇落地長窗下半部木質門上雕的是二十四孝和三國演義的故事,人雖小,但是面部表情生動,舞槍弄棒的將軍們個個威武雄壯;樑上是木雕的86對鳳凰,門檻上嵌有蝙蝠形的銷眼,叫做“腳踏有福”,後面還有花廳,懸掛“天香閣”的匾額,並鑲嵌了彩色玻璃,厚德堂中有雕刻精細的“堂名”,其實是個樂池,供全家人喜慶活動是唱戲用。天香閣和厚德堂的大梁和長窗上都是精美的雕刻。最後一進是起居室,有老爺房、少爺房、小姐房等,既有清末風格的紅木雕花床,又有民國初期的沙發等時髦家具,不過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住在這種房子裡未必舒服,單說陽光就很少,尤其是小姐房,在少爺房後面,只有旁邊兩扇窗還能透點光,即使在陽光明媚的春天裡,房間裡也很暗;為了躲避當時太湖強盜的搶劫,後面有一個三層樓,也是一個藏寶密室,有暗道,可以直通樓外,藏寶室裡還有一扇瞭望用的小窗,用以觀察樓外動靜。雕花樓是一幢典型的蘇州大戶人家住宅,主樓旁邊有長長的陪弄,供下人進出,到晚上黑咕隆咚,靜得可怕。穿過陪弄,就是後花園,假山、小橋、亭子,一如蘇州園林。最後面是飯廳和廚房,還有蘇州人家必備的一口井,好房子一定有一口好井,離地面很淺,井水甘甜清涼,大旱天也不會干……。走著看著,使我想起小時候母親找房子時,首先要看井好不好,有沒有院子。

從雕花樓出來,前面是修繕過的花園,我們歇下來,泡了一杯茶,慢慢品味、吃點干糧,陽光下坐坐。因為不是周末,所以游人很少,感到格外清靜。歇夠了,踱步出來,沿街逛到502路汽車站,也就是10分鐘的時間,上車睡一覺,就到家了,掃墓、休閑兩不誤。

在我看來,雕刻大樓的門票還是貴了些,60元,茶也貴,最便宜的要25元,而東山又是離市區比較遠的地方,人流不大集中,價格貴了,游人就更少,我雖是蘇州人,也難得才來一次。東山最可惜的是沿街看到的每一條小河都和下水道差不多,黑水橫流,慘不忍睹,江南水鄉的清清流水啊,真的無處尋覓了!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