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游記:暹粒.吳哥城勝利門

作者: moonyyang

導讀2011.2.8 星期二 吳哥城勝利門在周薩神廟西500米。城門下的勝利大道就像是一條貫穿東西向的軸線,它的最西端是皇宮內的空中宮殿,往東是皇宮東門、戰像台階、中央廣場、勝利門,最後延伸至6公裡外的東梅奔寺,這些建築都在這條軸線上。 勝利門的形式與之前看過的吳哥城南北門一樣,都是門洞上立有3座石塔,中間那座較高,正反兩面刻有“佛像”;旁邊兩座刻有朝著 ...

2011.2.8 星期二

吳哥城勝利門在周薩神廟西500米。城門下的勝利大道就像是一條貫穿東西向的軸線,它的最西端是皇宮內的空中宮殿,往東是皇宮東門、戰像台階、中央廣場、勝利門,最後延伸至6公裡外的東梅奔寺,這些建築都在這條軸線上。

勝利門的形式與之前看過的吳哥城南北門一樣,都是門洞上立有3座石塔,中間那座較高,正反兩面刻有“佛像”;旁邊兩座刻有朝著其它兩個方向的“佛像”,這是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公元1125-1215,公元1181-1215在位)招牌式的建築,也是他的標志。

這是中間高塔上的“佛像”,此“佛像”被稱為是阇耶跋摩七世和佛的合二為一。

大門南側的天神之王因陀羅神(Indra)的坐騎(Airavate)3頭石像,3個像鼻子還立在那裡,鼻子下卷著的蓮蓬還依稀可見。

怒目圓睜、多頭的魔-阿修羅(Asura)在用力拉拽蛇精那伽的身軀,它們和眾神一起攪動乳海,以期煉成長生不老藥。

城門下向東延伸的勝利大道,遠處是我們的“坐騎”-Tuktuk。道路兩邊的神魔拉扯蛇精那伽(Naga)的石雕沒剩幾個全活的了,大都缺腦袋。據說在法國殖民時期,被法國商人“拿走”了一些,上世紀70年代柬埔寨內亂時毀壞了一些,近些年被當地人偷偷賣走了一些。

風化嚴重的城門。勝利門3座石塔上的蓮花寶座保存得還比較完好,尤其是中間的高塔,寶座上的塔尖還在。

勝利門和勝利大道是國王率軍出征和凱旋時的必經之路。出征前國王在戰像台階檢閱軍隊,作戰前動員,為將士鼓勁打氣,然後帶兵沿著勝利大道途徑勝利門出征討伐入侵之敵;得勝後再經勝利門、勝利大道回到皇宮,在中央廣場犒賞軍官將士。

這勝利門就像北京的德勝門,出兵打仗時必經之門,討個吉利吧。北京城內九外七十六座城門各有各的用途,運糧的、運水的、運煤的、得勝班師的、運囚犯的等等;得勝回朝時要走安定門,出發和班師須走不同的門,誰讓咱北京城的門多呢。

更多內容和照片請訪問博客:

http://***/s/blog_4b8286320100qb4h.html

照片無法上傳,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