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三山島有感

作者: 憔悴青杉客

導讀其實這是幾年前的一件往事,遲遲不想提筆,耽擱著沒有紀錄,今天是酷暑後的第二個涼快的天氣,重又想起來,要寫一下。 也是這樣的季節,為著我喜歡有山有水的地方,所以挑選了三山島,這個太湖中間的一個小島作為此次旅行的終點。手伸進見底的水中,涼涼的,呼吸的是充滿了水的味道的空氣夾雜著秋的涼意,不時可以碰到水底長出來的綠綠的水草,茂密的地方,讓 ...

其實這是幾年前的一件往事,遲遲不想提筆,耽擱著沒有紀錄,今天是酷暑後的第二個涼快的天氣,重又想起來,要寫一下。
也是這樣的季節,為著我喜歡有山有水的地方,所以挑選了三山島,這個太湖中間的一個小島作為此次旅行的終點。手伸進見底的水中,涼涼的,呼吸的是充滿了水的味道的空氣夾雜著秋的涼意,不時可以碰到水底長出來的綠綠的水草,茂密的地方,讓人覺得是在叢林上空滑行。棄船上岸,在參天的銀杏間游走,恍若隔世,慢慢尋覓著晚上的住處,房東早已笑吟吟的門口迎接。吸引我的是房東家的老宅,這裡是這個島上存的不多的老宅之一。寬大的門楣,高高的牆頭,青磚上的青苔,鏤花的窗,屋檐上精致的雕花,仿佛在訴說著它的久遠和輝煌的歷史。據說當年因為這個島處在太湖中央,與世隔絕,吸引了很多的富豪商賈在此築屋建房,享受這裡不同於城市的寧靜和安詳。而今,這裡住著的是房東家的年邁的老人,他們在這祖屋住久了,不願搬離,不喜歡住在拔地而起的三層樓房。也許他們心中仍在懷念在著老宅中度過的大半輩子,與先輩是那麼接近,葉落歸根,在百年之後,哪怕靈魂都還是想在老宅中,看著兒孫們富足的生活。蒙蒙的細雨,雨水彙集到溝中,順著老宅的屋檐淅淅瀝瀝的滴下來,一條條珍珠被青磚打的粉碎,然而也在地面上也留下了一排小坑。正堂中已看不清字跡的對聯,想起“晴耕雨讀”來,晴天耕種,雨天讀書,是何等的愜意,在百年前的這個屋檐下,是否會有一個讀書郎在搖頭吟誦呢?往往世人因為追名逐利,沒有了這分閑情,讀書也多帶了幾分俗氣,哪怕是“采菊東籬下”也是以退為進的計謀。回歸到讀書的真諦的時候卻已是垂垂老矣。
二樓的窗台上曬著從屋外的棗樹上采摘的棗子,紅紅的。潮濕的緣故,灰暗的屋中滿是霉的味道,不知老人是如何忍受,或許在這裡居住多年,早已經習慣了吧。幾屢光線射進來,讓這個老屋有一絲活潑。磨的已經光亮的家具,少有灰塵,可見老人的勤勞,但在老宅中感受到的是與老人一樣的暮年。屋外傳來孩子的歡笑,原來是爬在百年棗樹上孩子,拿著竹竿試圖打落一串串的棗子。應該感謝先人,種下的樹不僅讓後人可以乘涼,也可以以棗子充飢,也許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它是難得的珍饈。
房東說他的幼年和少年都是老屋度過,老屋看著他長大,隨著生活的漸漸變化,老屋已經不適合現代的生活。但他還不想把他拆掉,不僅因為老人要在裡面生活,那裡還有他太多太多的記憶,所以他的新居也是傍著老屋而建,他覺得老屋在那他的根就在。


精選遊記: 太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