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游記(5)—陽朔、桂林

作者: lvyou

導讀D7 7.15大榕樹-月亮山,陽朔-桂林,靖江王城 早上起來,曬傷的腿稍好了些,可腳一著地還是生疼。然而旅游鞋的緩衝作用不可低估,穿上後走路竟也沒什麼問題,真有些不可思議。 原計劃今天去恭城看看,那裡不但有文化古跡文廟和武廟,而且還有正宗的桂林小吃恭城油茶。恭城在陽朔以東幾十公裡,雖然不是很遠,但昨天在車站問過,中午12點才有一班車,而過路車要到 ...

D7 7.15大榕樹-月亮山,陽朔-桂林,靖江王城

早上起來,曬傷的腿稍好了些,可腳一著地還是生疼。然而旅游鞋的緩衝作用不可低估,穿上後走路竟也沒什麼問題,真有些不可思議。

原計劃今天去恭城看看,那裡不但有文化古跡文廟和武廟,而且還有正宗的桂林小吃恭城油茶。恭城在陽朔以東幾十公裡,雖然不是很遠,但昨天在車站問過,中午12點才有一班車,而過路車要到石馬環島那邊去等。一來交通不方便,二來對自己的傷腿實在沒底,因此決定調整行程,上午去月亮山-大榕樹,中午回桂林。

在“攜程定點”米粉店吃了早餐,8:35到車站坐上開往高田的中巴(流水發車,3元/人)。又回到工農橋,過了大榕樹景區,8:55在賞月村口下車。月亮山緊臨公路西側,是一個天然的大石拱,兩面貫通,遠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掛。所謂賞月村,是指公路東側與山相對的一個小村子,是“賞月”的絕佳位置。月亮山雖為景區,但真正爬上去的人寥寥無幾,幾乎所有游客都選擇來村中觀月,因此也成就了賞月村。



時間尚早,村裡靜靜的,只有我們三個游客。賞月村名不虛傳,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到“月亮”從盈到虧的變化。為了方便游客拍照,村裡搭建了不少觀月平台,上台照相1元/人。村中還有一位“名人”,就是曾上過央視節目的月亮媽媽。據說月亮媽媽本人姓徐,僅上過3年小學,從51歲開始學外語,現在熟練掌握八國語言。以“月亮媽媽”命名的農家樂就在村正中位置。

月亮山的奇妙固然值得一看,但與遇龍河漂流相比,卻不能喧賓奪主。想起同游龍脊的那幾個江西年青人,竟放棄遇龍河漂流,用一天時間玩月亮山-大榕樹,不禁為之遺憾。9:20出村回返,前往大榕樹景區。村口距大榕樹約1公裡左右,兩點之間還有一個景點聚龍洞。

大榕樹門票20元/人,網上說找路邊野導可以優惠到18元,甚至最低到12元。可能時間太早,沒看見什麼野導,只好買“全價票”進園。實地“勘察”發現,兩者還是有區別的:野導是帶你從景區南側進入,費用中還包含一項免費自助撐筏;而正規門票是從正門(東門)進園,且不包含竹筏項目。相比之下,前者顯然更實惠些。

景區的核心自然是一棵巨大榕樹,據介紹該樹植於隋代,已有1400多年的樹齡。其樹圍有七米多,占地達一百多平方米,可謂枝繁葉茂,濃蔭蔽天。榕樹是一種典型的絞殺植物(就是絞纏在其它樹木上生長,直到把後者纏死),隨著不斷生長,有的枝干向下扎入土壤,形成氣生根,這樣一棵樹從外表上看會有許多樹干,那些筆直的氣生根更像一根根支撐樹木的水泥樁。記得前些年在雲南西雙版納旅游,榕樹幾乎隨處可見,對其絞殺的特性印像極深;當地還專門有一個榕樹景點,名曰“獨木成林”。與之相比,這棵大樹倒也不足為奇,不過對北方人來說也算是難得一見的奇觀。



景區裡有壯族服裝出租(5元),LP照例著裝拍照,配上榕樹、山水,艷麗的壯裝還真有幾分味道。園內大片的荷花正值盛開之際,非常漂亮。

10:15離開景區,在路對面等到一輛敞蓬觀光小車(5元/人)回陽朔。車上已坐了廣州的一家5口,剛好也住在麗景假日。他們是自駕游,根本談不上做功課,昨天曾在(漓江)冠岩附近漂流,但不知漓江精華段為何,更不知遇龍河這個名字。向他們推薦了遇龍河漂流,對方連忙記下,也不知最終是否見識了那堪稱天下第一的美景。

回賓館退了房,乘11:15的班車回到桂林(車次頻繁,15元/人),打車前往漓江大瀑布飯店。因為LP公司今年的OUTING費用有結余,我們可以在此FB一晚。這五星酒店,設施與五星相當,但房間較小,總體舒適度不及貴客0773。

酒店就在正陽路南口,收拾停當,再逛步行街。第三次來到街口那家水果攤買水果,這令還記得我們的老板娘感到很驚訝:通常游客都是過站桂林,且團隊居多,沒想到這麼多天我們還“賴”在這兒沒走,於是好奇地問LP:“你們是自己來玩呀?怎麼沒跟團?”LP答:“是呀,跟團不自由。”這時旁邊正好匆匆走過一對父子,只聽那父親著急地說:“快走,還有5分鐘就集合了……”

在依仁路的“油炸王”吃了些炸串,味道一般,但辣得不一般;又端了兩杯大卡斯,徑直往北,過解放東路來到靖江王城。

靖江王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建造的王城,至今已有630多年的歷史。朱元璋在建立明帝國後,逆歷史而為,大肆分封嫡子孫為王,試圖以此來穩固江山。前些日子曾聆聽央視《百家講壇》商傳先生的《永樂大帝》,對明代蕃王制度有了更多了解,靖江王應是諸王之一。

王城是一個大概念,由總長三裡華、以方形青石砌成的城垣圍成,王府位於城中,同時也是廣西師範大學所在地。走進正陽門,約百米之外是高大的承運門,即王府入口。門票小貴(70元/人),這從景區規模上看就有些過分,總比不上北京故宮吧。游覽需由景區導游帶領,逐批參觀。我們一批十余人,帶隊的是一位男導游,講解還是不錯的。



不過有導游帶領的參觀,質量不會太高,作為王府主體的承運殿內,有關於王城歷史的圖文展,這是我們最感興趣的部分,卻只是走馬觀花,十分遺憾;而獨秀峰下太平岩洞內規模龐大的“中國太歲文化”展,本與王城歷史背景不太相關,卻按照導游,或者說是景區經營者的意圖,浪費了不少時間,估計那70元的門票多一半都用在這上了。

王城選址在漓江和桃花江之間,背倚獨秀峰,有靠山之意,風水絕佳。北京紫禁城建於平原之上,後門還要人工堆出一座44米高的景山,目的也在於此。

王城在清代被改為廣西貢院,使得廣西不但有“一縣八進士,三科兩狀元”的輝煌歷史,更有清中期陳繼昌“連中三元”的奇跡。所謂三元,是指在省級的“鄉試”、全國的“會試”,以及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中均名列第一, 分別獲得“解元”、“會元”、“狀元”稱號的簡稱。

參觀中最大的亮點,也是位於獨秀峰後的貢院。貢院正殿內設有我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度圖文展。從展廳進到偏院,便開始了與游客互動的鄉試表演項目。首先主考大老爺宣布考試開始,一名古代考生裝扮的工作人員帶領大家魚貫入場。如電視劇中的樣子,考場由一個個不足一平米的小單間組成,每個單間裡僅一張小桌,桌上備有筆、墨、硯。試卷發下來,上面真的有考題,只是光顧著拍照沒注意寫的什麼。考試期間有“差役”前後巡視,不一會兒那名“古代考生”因作弊被抓了出來並戴枷示眾,場面十分有趣。

約摸兩三分鐘後,試卷被收了上去。兒子在另一隔斷內,出來時滿臉興奮地告訴我們他把題目全答上了。啊,我們連題都還沒看全呢!這家伙開學就初二了,可謂久經考場,這點考試根本不在話下。其實題目很簡單,所有答案加一塊也不過十來個字,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小桌上有一塊鎮紙木牌,翻到背面,答案就在上面。



考試結束,當場放榜,公布中舉者兩名,並頒發“證書”。按照科舉制度,鄉試考中者為舉人(如範進中舉),其中第一名稱為“解元”。當然這舉人也不是白當的,過後“差役”會端著一個募捐箱上來,你或多或少還得往裡扔點錢。所有“考生”的考試形像都被拍了下來,如果想要照片,在院外的小木亭交錢打印(10元/張)。

16:40離開王府,從西華門出城,回酒店休息。今天因為腳傷盡量減少活動,但不知不覺還是走了幾個小時。

依仁路上的“桂林人”好像也是桂林較為有名的飯館。本想在那裡吃晚飯,但進店後發現其衛生狀況實在不敢恭維,擺在堂中的小菜上蒼蠅橫飛,於是又改去崇善米粉總店。這次除了必不可少的米粉外,其他諸如鴨掌、鹵蛋、腐竹、雞翅、豬肚、豬肺等小吃也全部通吃,那豬肺和腐竹味道尤其不錯。再帶了一些吃的回到賓館,打開上午在賞月村買的一小瓶米酒(3兩裝),小酒夜宵,有滋有味!大人不勝酒力,倒有一多半全進了兒子的肚子……

D8 7.16七星公園,桂林-北京

很多網友推薦大瀑布酒店旁邊桂林粥城的早點,進去才知是廣式早茶,非本地特色,不過味道還是蠻不錯,三人消費47元。中山路上有11路(1元/人)開往七星公園(終點站),只2站路。剛一下車,一婦女便迎上來推銷門票,95元的全票(含七星岩洞)可按團隊價80元出票,先進園再付款。其實王城、像山公園都有這種方式,而且估計價錢還有商量,可省下不少銀子。

七星公園位於市區東部的漓江東岸,由普陀和月牙兩山共七峰組成。普陀北四峰像鬥魁,月牙南三峰像鬥柄,排列布局猶如北鬥七星,景區因此得名。9:10入園,我們的主要目標是七星岩。門票中包含了導游費,有一導游帶著我們,簡單介紹了七星公園的來歷及景觀。花橋是參觀的起點,這是一座建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的風雨石拱橋。

過花橋左轉,距岩洞還有幾百米的距離。導游看樣子不太想走路,於是建議乘坐電瓶車,被我們拒絕。沒辦法,她直接上了路邊一輛電瓶車,並告訴我們免費。哈哈,既是這樣那就不客氣了!二三分鐘來到岩洞入口,旁邊還有一座寺廟,導游進廟燒香的建議同樣被我們拒絕,於是她把我們交給岩洞專職導游,任務便告完成。



不多時聚集了大批游客,眾人隨岩洞導游一起進洞參觀。桂林的喀斯特地貌遍布,所以溶洞景區甚多,如蘆笛岩、豐魚岩、冠岩、銀子岩(陽朔)等等,差不多只要帶“岩”字的就是溶洞,七星岩也不例外。個人認為這些洞大同小異,看一個也就夠了。

岩洞從進到出,大約不到1000米的長度,總體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配上各色裝飾燈光,那些形狀各異的石筍的確非常漂亮。全程共有五個左右的大景點、一個紀念品售賣點,以及一個少數民族節目表演。表演共有兩個項目,先是一位瑤族大媽展示梳長發。瑤族婦女有長發習俗,頭上都盤著一個大大的發髻。發髻中的頭發由三部分組成,長在頭上的是一部分,長近2米,另外兩部分是可拆下的頭發。當然這兩段也不是假發,其中一段是平日積攢的自然脫落的頭發,另一段則是在出嫁時剪下的頭發。也就是說瑤家女子從小到大,一根頭發都不會丟掉。

待梳頭表演完畢,其身後的布簾拉開,一位裝束奇異的另一少數民族婦女出現在大家面前,最奇之處是她的脖子上套了數十個銅環,頸部因此而顯得特別長。導游在旁介紹,因為世代生活在大山裡,這個民族的女子從8歲開始,每年會在脖子上套一個環,為的是防止野獸的襲擊,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長頸族。到底是哪個民族呢?導游沒說,我國56個民族中沒記得有這一族呀!

表演結束,導游開始收費。直接要大家交錢可能誰也不會買賬,但對方話說得巧:她們(指那兩位表演的婦女)都是來自貧困山區,出來掙些錢養家糊口,希望大家幫忙。於是眾人紛紛慷慨解囊,10元、20元只當捐款了。後來看到旁邊一個牌子:“觀看表演每人5元”,呵呵,直到此時才明白過來,這是一場巧收費的演出。回家查了一下長頸族,原來是緬甸的巴東族,被拉來站台的,怪不得連話都不說一句。

游覽大約1個小時,10:40走出溶洞。公園裡環境優雅、空氣清新,隨意轉轉,倒是很不錯。在月牙山腳下有一群放養的猴子,有零食喂喂它們也很有趣。經過月牙樓,記起這裡著名的尼菇素面,雖然還不餓,但總要來上一碗嘗嘗鮮(8元/2兩)。面的味道很普通,類似北方的面湯或江浙一帶的湯面,算不上美食,之所以出名,想來與其原料上使用面條而非當地最常見的米粉不無關系。



11:35離開公園,乘11路返回酒店。再到崇善米粉吃了此行最後一餐米粉,腐竹、豬肺也不可或缺。桂林米粉這東西說來真怪,吃的時候並不覺得特別如何,但過後總想再吃二回。

回賓館取了行李,步行到文明路,坐33路公交(1元/人)前往民航大廈。下車還沒找到機場大巴,便有一出租司機迎了上來,談妥50元(機場大巴20元/人),上車直奔機場。航班晚點1小時,又幾小時後我們已身在北京。

提示:推薦一下中山路(與衫湖北路交口)的“街吧”奶茶,好喝不貴,像金桔綠茶只要4元,物超所值。

後記

桂林之行令我們一直沉浸在喜悅和回味中,尤其是成功的漓江徒步和完美的遇龍河漂流,這種美妙的感覺持續了半個月。此外還有一種另類紀念也難忘記 —— 被曬傷的雙腿:回京時已經不疼了,但腫脹依舊,又兩三天後開始暴皮;大約一周後完全消腫,而大、小腿仿佛是圍棋的黑白世界,想完全恢復本色,恐怕要來年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出自南宋詩人王正功的名句,是一個永恆的命題!

美麗的廣西,值得再游!

整理於 2010-8-28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