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一定要做的100件事(7):古都北京:琉璃廠:一街文化

作者: 竹林小語

導讀走進北京最著名、最古老的文化一條街——琉璃廠,你會發現這裡的每一本書、每一幅字畫都結著千年古都文化的浸染,在這裡淘寶,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全長800米的琉璃廠本是燒制琉璃瓦的地方。清朝初年,古玩商開始在這一帶集中。後來修《四庫全書》,時琉璃廠的書肆承擔了搜集書籍的工作,再加上這條街的周圍是各省會館,各地趕考的文人都住在會館裡; ...

走進北京最著名、最古老的文化一條街——琉璃廠,你會發現這裡的每一本書、每一幅字畫都結著千年古都文化的浸染,在這裡淘寶,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全長800米的琉璃廠本是燒制琉璃瓦的地方。清朝初年,古玩商開始在這一帶集中。後來修《四庫全書》,時琉璃廠的書肆承擔了搜集書籍的工作,再加上這條街的周圍是各省會館,各地趕考的文人都住在會館裡;游手好閑的王子王孫們、有餉銀沒仗打的八旗將士們,也常來此談書論帖、鑒賞書畫,這裡便迅速形成古玩、書籍、文房四寶組成的文化一條街。

如果你想購買一些價格親民的旅游紀念品,不用進店,在古風盎然的寫字攤畫攤前流連便能滿載而歸:濃密的樹蔭下,總有些名人非名人庸人路人不慌不忙的磨墨寫字畫畫,墨跡未干的書畫,就晾在一旁,甚至毫不臉紅的注上某古人“真跡”,也總有人當場掏錢買下,就質論價,彼此笑笑,不傷和氣。這樣氣定神閑、物我兩忘的境界,也只有在這裡體驗得到。

但如果你想尋求老北京文人書櫃的內涵,就要順著琉璃廠東西兩條大街進店一探究竟。這裡彙聚了中國最老的筆墨紙硯和文物復制老店、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即使什麼都不買,只是推門而進,就會感到連空氣都變的古雅起來。

琉璃廠西街:文人的書櫃

琉璃廠西街的標志是著名的華夏圖片社,和它緊鄰的萃珍齋是琉璃廠為數不多的單一經營瓷器的店鋪,案幾上的瓷器錯落有致:有的儒雅嫻靜,純白細瓷上手繪寥寥幾筆綠色,很有中式水墨畫的空靈風格;有的明艷絢爛,圖案飄逸夢幻,在時光的磨礪下更加彰顯其誘人的光彩。在這裡。瓷器不再是博物館裡的陽春白雪,而是或花蕾初綻、或活潑律動的視覺盛宴。

萃珍齋旁邊那座古色古香、雕梁畫棟的高大仿古建築,則是琉璃廠最著名的老店,已有300多店歷史的榮寶齋。這裡珍藏著米芾《苕溪詩》殘部、重4275克的田黃石,明代的程君房的百子圖墨,清代金漆五彩毫宮筆等諸多無價之寶,以及元明清及近代諸多書畫大家的名作,其“中國傳統藝術的殿堂”“民間故宮”等美譽,絕非溢美之詞。

若是你對碑帖拓片和感興趣,那麼,順著榮寶齋再往西走幾十米的的慶雲堂你就非去不可:慶雲堂開設於光緒年間,許多日本書法家都是慶雲堂的常客。著名書法家雨野雪村常派人來慶雲堂買帖,並題寫了“慶雲留光”的匾額。同時,慶雲堂還收藏保護了大量珍貴文物及中華遺產,國家圖書館建成後,金石部的金石碑帖拓本資料都是來自慶雲堂。

附屬於中國書店,被譽為“醫治殘破古書的診所”的肄雅堂,舊時也是文人最愛。不要小看修補古舊圖書,它可是古舊書業的特殊技藝,擁有溜口、補蟲眼、畫欄、齊欄、作捻、下捻等幾十道工序、被今人贊嘆“和變魔術差不多”。不久前,清華大學將一批在抗戰時期遭日軍飛機轟炸後搶救出來的支離破碎、蟲蛀糟朽的古籍殘卷交給肄雅,經過9個多月的辛勤努力,師傅們共修復古書1288冊,其中珍稀善本180冊,被師生們尊稱為“古書醫生”。

琉璃廠東街:淘寶是種生活態度

提到琉璃廠歷史時有句老話:先有海王村後有琉璃廠。因此,位於琉璃廠東街路北第一家,形成於遼金,興盛於民國的海王村古玩市場頗受古玩迷的追棒,有人甚至表示:這裡的真貨比潘家園要多。現在,海王村經常舉辦古玩古籍拍賣等各種活動,有時還會請專家為百姓免費鑒寶。雖說“喜歡就是寶”,但若你的愛物竟能得到專家的首肯,豈不更加錦上添花?

著名學者鄧雲鄉曾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首先在於它的載體線裝書。”而和海王村一體的邃雅齋,便是當之無愧的線裝書聚寶盆,其“百米圖書長廊”曾被稱為北京一絕。書店1925年初建後不久,社會名流和文人學者就經常到這裡來挑書、買書.

同時,由於邃雅齋是中國書店的一部分,在這裡,你還會找到很多並非線裝但市場罕見的絕版古舊書刊。在五六十年代的圖書封面上,你會讀到當年人們幸福的情感;在七八十年代的圖書中,你又會追隨歷史蹣跚的腳步。有人稱,在北圖淘汰的老書裡翻出某位著名人物的手寫借條。

走進海王村古玩市場對面路南的汲古閣,當一輛氣勢恢宏的銅馬車和旁邊巍然站立的數個兵馬俑撲面而來時。你會仿佛置身於一個小型博物館。汲古閣被稱為復制珍貴文物的實驗室,復制的“四羊方尊”、“人面方鼎”、“長信宮燈”、“虎噬鹿”等多件國寶雖非真品,但絕不山寨,而是同樣爐火純青、價格不菲,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就在汲古閣師傅的手下,凝結於方寸之間。

“一得閣”墨汁是中國墨汁制造的第一家,距今已有140余年歷史,其生產的墨汁具有色澤流暢、光華發亮、耐水耐曬不褪色,不洇紙等特點,極受書畫大家鐘愛。同時,一得閣的顏色純正、印鑒清晰、久存不干、氣味清香的八寶印泥同樣聞名海外。據說無論那個國家有中國的書畫,就有一得閣的墨汁和八寶印泥,難怪中國古人雲:有佳墨,猶如名將有良馬。

一只長狼毫毛筆售價竟達近10萬人民幣?一得閣不遠戴月軒生產的毛筆,就值這個價。走進店中,你會發現小小毛筆大有乾坤:有大如房椽的馬尾巨毫;有如金色麥浪般熠熠生輝的狼毫,還有純冬狼毫筆樣、紫毫筆樣,它們外表普通,卻是歷史變遷的見證人。

順著戴月軒向東,你會發現光緒帝師翁同龢手書的“寶古齋”匾額,這是1944年寶古齋開業後,老板用琉璃廠老店“賞古齋”三字改制而成。寶古齋是琉璃廠最有影響的書畫精品老店之一,收藏的中國山水畫或清脫純淨、或淋漓酣暢、或格調高遠、或傲岸落寞。面對古樸條安上以少勝多、滿目蒼涼的蕭瑟意境,或許你已經面臨了中國國畫的最高境界:“畫中之白、即畫中之畫,亦即畫外之畫也”。

除了一間間滄桑的老店,琉璃廠還有很多把老街故事寫入一生的老者,如果你竟然能結識他們,會情不自禁地走進那泛著幽香的往昔歲月。如果他們為你打開話匣子,講當年商人買辦以假換真,以真當假的傳奇故事,如果你再為他們准備一瓶二鍋頭、一點花生米,等著在告別時被喝斥“別忙著走,聽我往下講啊”,那你這趟琉璃廠之行,絕對比淘到物美價廉的真貨,還要物超所值。

1. 開放時間/門票

全天開放、免費游覽。大多數商戶開放時間基本為:9:00~18:00

2. 交通

乘坐7、14、15、45、66路公共汽車琉璃廠站下;或乘坐6、14、15、23、34、45、50、53、66、102、105、603、603支路公共汽車虎坊橋下車向南步行200米;乘地鐵2號線和平門站下車向南步行300米。

3. 多說一句

購買古玩古書時應選擇正規老字號。古舊市場購物時若無內行隨行,應持平常心面對。附近的胡內內游商兜售的所謂“古董”大多數為贗品,應慎而又慎。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