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便是我從進入越南以來發生的一切,我已經盡量使其簡單,但沒想到絮叨起來還是如此甬長,把它們記下來,花了我幾乎一整天的時間。但我的旅程還沒有結束,對於我和這個國家,我們之間可能還有許多未知的驚艷,可能的曖昧,甚至是深深的纏綿。
也許它們就埋伏在下一個路口。
但不管怎樣,我還是要繼續我的旅程。(很抱歉這句話重復了兩遍,所以它可能是個真理)
以下是計劃中的行程:
明天和後天,游覽湄公河。
然後,在西貢停留一天。
然後,我該往回走了,但——
這個國家如此令人著迷,於是我又買了一張回程的聯乘車票。芽莊,會安,順化,河內,這一個個親切的名字,我又要重新經歷一次,盡管時間會短很多。
這真是一個瘋狂的選擇,但也是最後的瘋狂。瘋狂完後便是坐火車回北京,然後便是找工作。
這一切都不會有什麼不同。對我來說,工作和旅游只有一個態度,那就是:
微笑著面對一切。不逃避,不虛偽。
最後,該說說《越南印像》這個系列的內容了。
因為我剛才聽到,台下的觀眾已經在竊竊私語了:都出場了二十個丫鬟了,怎麼還不見小姐登場?還有的在說,也不知道這只豬是怎樣編劇的……
於是,我要說——我要說的是,其實沒什麼好說的。關於這個名叫《越南印像》的系列,不過是這幾天的旅程心有所感,於是便想訴諸筆墨的幾篇游記罷了。再具體一點,大概會有一下內容:河內一篇,順化四篇,會安一篇,西貢兩篇。但我對以上數量卻不敢作任何保證,它們可能會因為我的懶惰而減少,也有可能會因為我旅程的繼續而增加。
這樣說實在讓人失望,但沒辦法,因為我還沒開始寫呢。
它們在我心中,不過是一些模糊的影子罷了。
要把這些影子抓住,釘死,制成標本,最後放在一個個叫做游記的盒子裡展示出來,是很困難的。
因為游記不是功略,不是流水帳,不是日記,不是心情隨筆。
功略是功略,流水帳是流水帳,日記是日記,心情隨筆是心情隨筆。
而游記是文章。
游記必須准確反映它所紀錄的對像——必須反映它的本質,而不是表面;必須反映它的全部,而不只是其中的一面;必須要用最客觀的語言,來表達最主觀的感受。
所以,必須克服自己的偏見,必須克服自己的表現欲,必須克服自己那些蠢蠢欲動的虛榮心。
所以很難。
但這篇序言卻很簡單。因為它不是游記,它只是一段即興的簡單紀錄,只是真正游記之外的一堆邊角材料,所以它寫得很自由,甚至可以犯很多錯誤。
事實上,松散的結構,貧乏的主題,簡陋的表達,還有一些若有若無的自我表現,都可以在裡面找到。幾乎所有中學作文能犯的錯誤,都可以在裡面找到。也許還包括錯別字。
但,這樣卻很自由。對我來說,在無所事事的白天或者晚上,能這樣敲打著鍵盤,也是一種享受。
此刻,我就坐在遠離中國的一個角落,坐在這個西貢範五老街旁邊的二樓網吧裡,夢游似的敲打著鍵盤。此刻,窗外的摩托車不時尖叫著喇叭呼嘯而過,頭頂的大吊扇不厭其煩地咯吱咯吱響著,旁邊來自五湖四海的各國兄弟們濟濟一堂,耐心無比地享受著在炎熱晚上共享一個56k Modem上網的特殊服務。這是一種初時叫人惱火,進而讓人覺得有趣的經歷,這經歷和其他種種奇特的經歷一道,時時刻刻在提醒我:
——這裡是越南,這是一個能讓你回味再三的國度。
The End
安豬@西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