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之南游——昆明

作者: 青竹散人

導讀策劃了三個多月,終於在3月23日中午踏上了雲南之旅,也算是實現了多年的夙願。出門之時深圳還是烏雲壓頂,到了昆明則是萬裡晴空,不禁令人心情大好,完全可以按原定計劃實施。在機場打的前往我們在攜程網預訂的住所——翠怡大酒店,一路特怕司機“宰客”,總跟他套近乎。路上有些塞車。還好,40分鐘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房間安排妥,放下行李我們就打聽去講 ...

策劃了三個多月,終於在3月23日中午踏上了雲南之旅,也算是實現了多年的夙願。出門之時深圳還是烏雲壓頂,到了昆明則是萬裡晴空,不禁令人心情大好,完全可以按原定計劃實施。在機場打的前往我們在攜程網預訂的住所——翠怡大酒店,一路特怕司機“宰客”,總跟他套近乎。路上有些塞車。還好,40分鐘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房間安排妥,放下行李我們就打聽去講武堂的路線。原來雲南講武堂離翠怡大酒店距離很近。出酒店大門左轉前行50米左右就到了翠湖南路,沿著翠湖南路東行經過省圖書館不到300米就到了翠湖邊。左轉進入翠湖西路,步行一會兒,就到了大名鼎鼎的雲南陸軍講武堂了。雲南陸軍講武堂是中國近代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原系清朝編練新式陸軍,加強邊防而設的一所軍事學校。建立時與天津講武堂和奉天講武堂並稱三大講武堂,由於錯過了講武堂舊址參觀時間(9點~17點),我們同看門的保安講了講,請求通融一下,保安們同意我們在院內和門口照幾張相片的要求。想當初,這裡英雄聚集,慷慨激昂,意氣風發,叱吒風雲。而今這歷經滄桑的百年大院,配上四座黃色的走馬轉角樓,夕陽斜照,平添了幾分古色古香,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感嘆萬分,徘徊流連片刻,就此離去。




講武堂的斜對面就是翠湖西門。據說翠湖是紅嘴鷗的天堂,進入園中,但見綠樹成蔭、湖水清澈、環境幽雅、一派鳥語花香。有幾只燕子不時在水面掠過,唯獨不見海鷗。兩個雲大的女學生告訴我們,晚來了一個星期,紅嘴鷗都返回西伯利亞去了。本來很想領略,領略中國的都市人鷗相處的和諧景像,不想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離開翠湖,時間已過下午6點,抬頭看看太陽,還沒馬上下山的意思,決定立即乘車趕往昆明八景之最——金馬碧雞坊。金馬、碧雞是由於其坊臨近金馬山和碧雞山而得名,傳說,二十四氣節中某一天, 當太陽還未落山之際,余輝從西邊照射碧雞坊,倒影投到東面街上;同時,月亮則剛從東方升起,月光照射金馬坊,將它的倒影投射到西邊街面上;兩個牌坊的影子,逐漸移近,最後互相交接。據說,每一甲子會出現一次這樣的“金碧交輝”景觀。有此一說,不能不往。

昆明公交很方便,雖是下班時間,車次也多,人也不算擠,從小西門到金碧廣場共四站路,一會兒就到了。車外,夕陽照在金馬和碧雞牌坊的琉璃瓦上,金光一片。真是天隨人願啊!我用最快的速度下車,一邊過馬路一邊目測拍照的最佳地點。廣場上拍照留影的人不少,我占好了位置,取景、拍照;等待人流,再取景、拍照。十分鐘左右,太陽就下山了,只留下西方一抹紅雲。看著那紅雲逐漸轉為青雲,繼而又化為灰白,我們的肚子也餓了,觀察了周邊環境,認定傳說之景觀600年也不可能出現一次,傳說耳…..。



順著金碧廣場對面的步行街走下去,兩旁商鋪商品琳琅滿目,招牌燈火輝煌,人流不是很多,街道干淨,分隔帶種植著各種鮮花。昆明的傍晚,給人以從容祥和,有安全感。我們在“百大新天地”地下二層找到一個“美食街”,那裡火鍋,炒菜,各地小吃應有盡有,東西便宜,環境也好。我要了一份雞絲米線,正宗好吃,深圳真是沒得比。



24日,早上天氣陰沉沉的,我們在酒店吃罷早餐,決定還是按計劃去海埂公園、西山游玩。8點半鐘,我們到達大觀街160路汽車站,等了快30分鐘車才來。160路是小巴車,大觀街剛好是循環終點站,上車還有座位。以後就不行了,這路車盡穿街走巷,上下車人多,大多還是出來買菜的老人,估計還是車票便宜。在金牛小區站我們換乘44路公交到達海埂公園。

到達海埂公園的時間正好為10點,公園裡除了少許老人,幾乎沒有游人。園內環境幽靜,湖水青青,鮮花怒放,清脆的小鳥叫聲不時在周邊響起,真如仙境一般。



轉過美食廣場,穿過湖濱路,前面就是滇池了。由於天氣陰沉,霧氣很大,滇池顯得天水一色,對面西山隱約顯現,給人一種神秘的美感。湖邊有許多老人在釣魚,據他們說湖裡幾百斤的魚都有,政府每年都放魚苗,不過由於湖面過大,魚不好上鉤。聽完,我挺為魚兒們高興,不然我們又要像魯迅先生所寫的那樣,天天吃烏鴉肉的炸醬面了。

走過“滇池的傳說”碑,可以看到許多開著粉紅色和白色花的樹,我們初以為是桃花和梨花,近看又不像,問過當地人才知,原來是櫻花,原產日本的櫻花自五十年代引進昆明,早已適應高原水土氣候,儼然已成昆明一景。





11點半左右,霧氣開始逐步散去,太陽偶爾也露一露臉,我們決定在龍門索道口處吃完午飯後乘索道上西山。索道票單程要40元/張,很貴,我們問過去後的游程,賣票員不願作答。無奈只有先找飯店,索道口處只有一家飯店,顯然是關系戶,飯菜質量不好,價格又貴,服務態度跟索道賣票處一樣。隨便吃了點東西,我們便趕快上路。

坐上纜車,對面是朧朦中越來越清晰的西山,腳下是顏色變換不定,秀麗的滇池,令人享受極了。十分鐘就到了西山上,這時天已經放晴,我們信步漫游,見一台階高處聳立一尊石像,周邊松柏環抱,環境顯得十分靜肅。近前仔細觀瞧,原來是聶耳墓。參觀憑吊一番後轉向上山大道,進入西山公園。公園工作人員介紹,要上山或坐小索道,或乘電瓶車,也可步行上山。我們有些累,不想走,決定坐車上山。買票後車並不走,要等坐夠8人以上才開,幫著司機吆喝了好一會兒,才湊齊人馬出發,不想電瓶車搖搖晃晃十分鐘不到便到了目的地。原來這又是一個景點賣票口,龍門景區,45元一張票。猶豫了好一會兒,我們才決定買票上山。



進得大門,服務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自動語音導游器,事後證明這個導游器是相當不錯的,你走到哪裡,它都會隨時介紹那的景點內容。上龍門的路不寬,石台階依山開鑿,有的地方也很陡,一眼望去,腳下萬丈懸崖,令人心驚肉跳;極目遠眺,則是滇池煙波浩瀚,令人心曠神怡。總之,登西山是有驚無險的,大約用了一個小時,我們走出龍門景區來到下山的小索道處。西山的小索道是敞開型,座椅式纜車,極對我們的味口。坐在纜車上,吹著春風,看著漫山遍野不知名的小花,對著山谷吼一嗓子,甭提多愜意了。



下了小索道,也就重新回到西山公園門口,那有許多回昆明城內的中巴車,一輛車缺幾人在等候,正好我們趕到,真是來的早,不如來的巧,我們坐上去車就開了。小巴過了二環停在人民西路,距離翠怡酒店不過3站路。本來我們可以坐公交車的,但是認錯了地標,想著不遠,走兩步就到了。不想這一走就走了有40分鐘,回到酒店已是筋疲力盡,休息了好一會兒,才緩過氣來。

晚飯時間到了,奇怪的是翠怡酒店內部沒有餐廳,我們順著人民西路找,快到東風路了,也沒見一個飯莊。只得返回酒店大堂打聽,一名酒店工作人員聽完我們的訴說,很肯定的告訴我們,出了酒店大門左轉,沿著巷子前行200米就有我們需要的飯館。我們半信半疑的朝他指示方向走去,那兒是省圖書館,周邊並沒餐飲業的蹤跡啊,在圖書館大樓一樓處有一扇典雅的門打開著,上書“南詔香居”。難道在這?我們滿腹狐疑的走進去,進去後,不禁疑竇盡釋。只見餐廳內寬敞整潔,燈光柔和,裝修雅致,完全是白族風情格調,餐桌幾無空位,賓客大半是外國人….。這頓晚餐消費不是很高,但是我們確實很滿意。當然,由於不習慣乳制品,我們把餐館特色菜“烤乳扇”原封不動的給留下來了。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