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2條路一直縈繞在我心中,一條是青藏鐵路、一條是絲綢之路,相比之下絲綢之路在線路設計上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搭乘火車之外就是包車沿著河西走廊走絲路——蘭州——武威——張掖——嘉峪關——玉門——敦煌,整個行程8天左右,算是比較體驗式的絲路自助游了。
3月10日
上海——蘭州
搭乘機場大巴抵達蘭州市區,打車前往大名鼎鼎的馬子祿拉面,湯還可以,但是味道和名氣不成正比,還不如後來到敦煌品嘗的黃師傅牛肉面,套餐是12塊一份和22一份的,我們要的12塊的,一點小菜加一碗面,分量足夠了,中午約了蘭州楊師傅到黃河鐵橋來接我們前往武威。
武威這不是一個著名的旅游城市,但它是“中國旅游標志”的故鄉;今天的這裡不是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但歷史上的它是“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鎮;我從未來過這裡,但因為那本陪伴我長大的三國,我早已無數次來過這裡。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是兩首盡人皆知的唐詩,王之渙和王翰這“二王”都因為各自氣勢磅礡的邊塞唱響而留名詩史。同時,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記住了他們名字之上那更大的詩名標題《涼州詞》。
涼州,這扼守絲綢之路,威震河西走廊的歷史重鎮,今天稱為“武威”。這氣勢不凡的名字,源於那“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獨孤求敗”——霍去病,為了彰顯他收復河西、盡逐匈奴的赫赫戰功,漢武帝將這片使匈奴人哀歌“六畜不蕃息,婦女無顏色”的富饒之地命名為“武威”,並將“天下十三州”中的涼州治所也設於此。
因為有著太深太深的三國情結,我更願意把這“四涼古都,河西都會”還稱為涼州。同樣是因為那段陪伴著我成長的三國歷史,我來到了這片無數次縈繞在夢中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