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6點,火車晚點了約15分鐘,還在火車上我就接到客棧接車師傅打來的電話。這次到麗江住宿的客棧叫“他鄉故事”,本來打算通過攜程來預訂住宿的,不想下單時沒有我想要的房型,打電話去客棧咨詢,客棧張總很熱情,幫我調整出了一個房間,還要免費派車前來接站。出了車站,順利的同接車師傅碰上頭,他麻利的幫我們裝上行李,即啟動汽車准備出發,當知道此車只為接我們倆人時,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火車站到麗江古城不是很遠,汽車十幾分鐘就到了麗江皇冠假日酒店路口。司機停好車,拖著我們的大行李箱走進前面的小巷,小巷的石板路很干淨,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水河伴著小巷蜿蜒流淌。小巷內很安靜,只有我們行李箱輪子有節奏的敲打路面的“咵撻”聲。大約不到十分鐘吧,司機拐進一個偏巷,大聲說:“到啰”。偏巷正面即是“他鄉故事客棧”,幾人聞聲奔出大門迎接,為首正是張總。大伙七手八腳幫我們把行李放進客房,張總說今天客棧請客會餐,全體客人都在,就等你們落座開席呢。一席話,聽得我們心裡頓時暖哄哄的,真有他鄉遇故人的感覺。
會餐吃的是犛牛肉火鍋,十人圍一桌,張總和客棧老板安迪各帶一桌。我們跟著安迪,安迪見多識廣,風趣幽默,很會調節氣氛,在舉杯把盞之際,客人們相互間的陌生感很快就消失了。席間得知客棧明天有車免費送客人去拉市海,我們欣然報名參加。
31日上午10點,在客棧吃過早餐後,安迪帶著我們和北京來的老張夫婦一起去拉市海。路上從安迪處了解,拉市海的納西族村民分片組織起騎馬、游船項目的俱樂部,實行一票式包干,我們去的是“美泉老馬場生態旅游合作社”。這個合作社工作效率還是蠻高的,我們買完票沒有等候多久,兩個馬伕就牽著馬來了。我和老張夫婦三匹馬是一家的,老伴獨自騎了一匹棗紅馬,由那個年輕的馬鍋頭牽著。安迪給我們合了個影,我們就打馬上路了。
看來馬兒們都認得路,乖乖的,穩穩的在鄉間小道上走著。春風拂面,陽光明媚,我們在馬兒身上一搖一晃著,顯得十分逍遙自得。開始上山了,道路顯得越來越窄,越來越陡,尤其在“之”字形拐彎處,馬兒都顯得吃力。身後的馬鍋頭告訴我騎馬要領,上山身子前傾,腳蹬向後,下山反之。試後,果然人馬都輕松了許多。到了一道瀑布前,馬鍋頭停了下來,我想給老伴多拍幾張相片,年輕的馬鍋頭搶著要他來給我們照,拍完相他就說,此地不能久留,牽著老伴的馬頭裡就走了,我們也無法再觀賞瀑布景觀,只好跟著前行。一會兒,拐過叢林就不見他倆的蹤影。我們三個在後面大聲呼叫要他慢點走,直到“聖泉源”都須下馬步行時,我們才攆上他們。大伙都說那個年輕的馬鍋頭,不要太急,我們是來旅游的。年輕的馬鍋頭反駁說,你們在馬上坐著,我們在馬下走,多辛苦,當然想早回去。一句話說的我們無言以答。

仙女湖
休息片刻繼續打馬前行,古道上的馬也多起來,一匹接一匹的頭尾相接,廝跟著上山,身後的馬鍋頭時不時的哼幾聲不成調的山歌,我們好像真成馬幫了。轉過山坳,視野豁然開朗,只見前方一片開闊的平川地,傾斜著伸向山腳,平川下方是一汪清清的湖水。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仙女湖”了。馬鍋頭們招呼大家下馬,指著遠處幾架木板棚,叫我們到那看拉市海的源頭,並在那吃點飯。隔著“仙女湖”我們看見許多游客在對面的木板棚外吃飯,想他們是走C線去山頂茶馬古道的,我們B線從這就開始返程了。

仙女湖宿營地
看完拉市海的源頭,我們在木板棚處買了幾個烤土豆和烤麥餅,就著礦泉水,席地而坐,野餐一頓。頭上藍天白雲,空氣中充滿泥土小草的芬芳,其間不時還夾雜著淡淡的馬糞味飄過,直到遠處的馬鍋頭招呼我們啟程,大家才懶懶的起身離去。

仙女湖宿營地牧場
返回的路程和來時不同,先是行走在一片松林裡,林中不時有幾株紅黃小花閃現。馬鍋頭說再過十幾天,這裡漫山遍野都是杜鵑花了,那時來才好看呢。後面的行程全都是下山路,我們必須時常把身子後仰著配合馬兒下山。從山上望下去,遠山逶迤,拉市海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一片片黃色的油菜花夾雜在綠地裡分外顯眼。馬鍋頭再次要大家下馬步行一段,一是馬上騎坐太累,二是讓我們看看風景。
我們打馬回到馬場時,時間已近下午2點。
騎馬項目完成後,是游拉市海。大伙坐在平底鐵船內,船伕拿著長篙,撐起小船向海內進發。途中有賣魚的小船劃近,裡面的人大聲問你,要不要吃新鮮烤小魚!湖面上有幾群野鴨子,也不畏人,只顧尋食。經過它們身邊時,船伕會揚起長篙揮舞,嘴裡還吆喝著趕它們飛起,好讓游人們拍照。野鴨們顯然早已適應,懶懶的飛起,你還沒准備好相機呢,它們又悠悠然然的游著覓食去了。
坐船游海回來,工作人員引領我們進入園內品茶。茶廳內,接待小姐熱情的請大家飲三道茶,此三道茶不是大理的三道茶,是馬幫的馬鍋頭喝的正宗飲料。我們山上,海裡的游玩了4、5個小時,早已筋疲力盡,正是口干舌燥之時,也沒客氣,端著杯子不停的喝起來。…..。
拉市海騎馬、游船、品茶完成後,客棧司機又帶我們去束河鎮游覽。束河街道風格同麗江相似,範圍不大,游人不多,顯得寧靜安詳。我們轉的累了,看見前面一座叫“七月”的咖啡廳,露天圍廊環境優雅,有一女歌手在唱歌,倆人便坐了進去,喝著“滇紅”,聽著麗江的原創音樂,十分享受。
4月1日,晴天。安迪幫我們叫了一輛小車前往玉龍雪山。由於昨天雪山風大,索道停開,客棧幾位客人沒能上山,我們也很擔心碰上相同情況。司機顯得很有經驗,勸我們寬心,估計山上下雪,要多穿衣,甚至幫我們計劃了下山後的行程。

雲起玉龍山
到了玉龍雪山大索道售票處,果真同司機師傅估計一樣,告知山上下雪。我們帶有羽絨衣,當然不懼嚴寒,臨行張總還塞給我們兩個氧氣瓶以備不時之需呢,故毫不猶豫的買票上山。進入候車大廳,一股寒氣逼來,游人們都穿著景區租借的紅色長大衣,圍成一堆一堆的等候進站。大廳候車秩序良好,按車對號,足足等了3趟車,我們才隨著人流上了景區專配的大巴,直向山上索道口奔去。大巴盤旋著爬行在山路上時,我注意到松林的黑地上有片片積雪。路上下起了小雨,車上的雨刮不停地刷著。到了索道口,大家冒雨跑進大廳,再排隊上纜車。纜車進站口有一標高石碑刻有“玉龍雪山3356”。
我們一起乘坐纜車的共有五人,其中一人正是導游,談起山上可能下雪,她的看法同我們都不一樣。她認為我們有運氣,說氣侯變暖,玉龍雪山幾年都沒下雪拉,很多游客看到的都是黑黢黢的石頭山,那才掃興呢。一番話把大伙說的躍躍欲試起來,都想到山上去滑雪。
下了纜車,走出大廳,不由人不吃驚。山上雪花紛飛,眼前白茫茫一片,10米之外看不清對方面孔。山風呼嘯,如刀割面。身旁積雪成堆,將兩側半人高的木柵欄都埋沒了,腳下木板路上雪被掃過,但其上結滿了冰溜子,走起路來要特別小心。勇氣大的年輕人呼嘯著向那看不清的山上衝去,我們自櫬不敵,決定就在此地附近堅守,看有無一見玉龍峰真面目的機會。我們相互攙扶著,小心翼翼的走到觀景台,一座石碑當中而立,上書“4506”幾個大字,大家都圍著它照相留影。看見大廳甬道一側雪都堆上房頂了,有人在上面,我們也想學習,爬了幾次才終於成功。忽而雪小點了,陽光隱約閃現,玉龍山峰還是看不見,但有時可以看見近處隱隱約約的山影。幾分鐘後,天又暗了,風雪更大,我們想下這個房頂,但無路可行,最後我們像小孩滑滑梯一樣,順著雪坡一屁股仰面滑了下來。
在山上玩了近50分鐘,看來等候雲開日出無望,中午1點,我們離開山頂返回纜車山底站。在站內大廳吃了一碗方便面加一包現做的核桃餅,挺不錯的午餐,准備下山繼續旅程。

藍月谷
在1號停車場見到小車司機,他又指導我們坐景區旅游大巴去藍月谷游玩。車行十幾分鐘到達藍月谷,好漂亮的地方啊,從車上看去,一條公路橋從山谷上跨過,橋左面是清澈透亮的白水河,它的上方是高高的玉龍雪山;橋右面是4個碧藍變化的小湖。大巴車把客人都送到橋右面一公裡外的景區站點,這裡另有售票口,賣到白水河景點的往復電瓶交通車票,40元一張。為了更好的觀賞藍月谷風光,我們決定沿谷底步行至白水河。

白水河
谷底的湖水均來源於雪山融水,流經白水河因谷底落差分別造就這4個小湖。白水河河床由白色石灰岩構成,水色故呈白色;那幾個小湖可能由於湖底含銅等各種礦務質不同的緣故吧,各呈現出異樣的色彩,說不清是蔚藍、深藍,還是碧藍。湖邊拍婚紗照的很多,一路我們就看到四對新人。走到公路橋觀景台時,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自我介紹是傍邊拍婚紗照的攝影助理,隨攝制組從成都來的,提出幫我們照個合影,他還真為我們創作了兩張作品呢,看來總是個攝影愛好者,一時技癢耳。

玉液湖
4月2日,晴天。由於我們打算明天乘客棧房東小李的車去香格裡拉,今天要節省體力;另外知道外地人只要交了古城維護費,黑龍潭公園對其是免費開放的,故此決定去游黑龍潭。
到了公園大門口,有許多旅游團的大巴停在門口,尾隨團友,從導游處得知,黑龍潭公園,原來是麗江的一個龍王廟,因廟旁泉眼眾多,積水成潭,傳說有黑龍潛伏於此,故名黑龍潭。又因泉水如玉,能倒映玉龍雪山,也稱玉泉公園。進入大門沿湖順行,可見一長廊,在這裡取景可獲得龍潭映雪效果,即以五孔橋、得月樓、雪山及黑龍潭中的雪山倒影組成影像。可是當時湖面風速很大,湖水吹起層層漣漪,雪山倒影始終不能成像。無奈,只得另尋佳景。沿著像山腳下繞湖前行,周邊山清水秀,花紅柳綠。風景秀美,常引人駐足留連。

五孔橋
看見幾個孩子總圍在一台階處跺腳拍掌,上前一探究竟。只見清澈見底的潭水旁豎立一小房,牆面上書“珍珠泉”。孩子們一跺腳拍掌,一串串水泡就從湖底冒出,跟珍珠一樣。十分神奇。

珍珠泉
為了拍到雪山倒影,我們順著湖岸追尋,這才發現黑龍潭是一個湖聯著一個湖,大的很呢。最終我們在靠近公園北門的地方,拍到了雪山水中倒影景像。
下午3點半,我們繞湖回到五孔橋附近。看見對岸有一茶亭,遂步入其間休息。這家茶樓的“滇紅”挺好,緩緩啜飲,細細品味,清香入腦,醇味無窮。
直至下午5點,紅日西沉,我們才離開黑龍潭。

黑龍潭
回客棧的途中,我們想買兩條麗江的花裙。從“四方街”開始往“官門口”方向,沿街進了3間臨街門面店,賣貨人員不分男女,服務態度均十分惡劣,你只要對貨物開口還價,她即刻出言譏諷,如你不買賣,她們馬上出言不遜,靠近“官門口”那間賣裙裝的門面店最離譜,賣貨的那個女人居然追出門來撒潑。
後來我們在光義街的背巷裡發現一家批發店鋪,門面不顯眼,裡面兩間倉庫,堆滿了各式花裙。售貨員服務殷勤,待人和氣。問她怎麼這麼好,小女孩微笑著回答,和氣生財嚒。
自此得出結論,在麗江買商品只能到背街的批發店鋪去;如果你不想生氣,決不能進主街的任何門面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