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冷翠-嫉妒一下大衛

作者: suowei_xiecheng

導讀到了翡冷翠,想不見大衛都不行.起個大早奔Uffizi美術館。美術館鄰接的西柳尼爾廣場,有三座雕像, 大衛的像立在中央。雖然周圍搭起了手腳架,明顯正在修復, 也擋不住合影留念的游人,一陣接一陣的閃光。 下午漫步過橋渡過阿諾河,爬上對岸的小山坡,山坡上有一個米開朗基羅廣場, 廣場中央也挺立著一座大衛像,陪你遠眺翡冷翠風光。 上面這兩座大衛像,其實都 ...

到了翡冷翠,想不見大衛都不行.起個大早奔Uffizi美術館。美術館鄰接的西柳尼爾廣場,有三座雕像,

大衛的像立在中央。雖然周圍搭起了手腳架,明顯正在修復,

也擋不住合影留念的游人,一陣接一陣的閃光。

下午漫步過橋渡過阿諾河,爬上對岸的小山坡,山坡上有一個米開朗基羅廣場,

廣場中央也挺立著一座大衛像,陪你遠眺翡冷翠風光。

上面這兩座大衛像,其實都是復制品。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真品藏在Accademia美術館,想看?交錢買票。

上美術館看純正大衛的人更多,圍了好幾層。

尤其多的是東方女人,在4米高的大衛像前,敬仰著脖子,流著口水,一副痴迷模樣。

男人們多半先圍繞大衛嫉妒的掃描一周,然後把目光停留在大衛的某個關鍵部件上,

腦中的計算器飛速地比較了一下尺寸後,嘴角上掛起一絲得意的微笑。

的確,與高大的身軀相比,那玩藝兒顯得太小巧玲瓏了。

除了小巧還有別的幾點疑雲。在深入探討大衛的那玩藝兒之前,

感覺有必要先說說大衛像的背景。

大衛是一個生活在古代以色列的猶太人,原本是放羊的,

後因善彈豎琴被以色列王掃羅所收留。

在以色列與非利士(Philistines)的戰爭中,由於大衛表現勇敢,

用投石器把敵方的一個巨人砸死而一舉成名,成了聖經中的英雄。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正是描述大衛右手緊握碎石,左手持投石器前端,

目光炯炯,堂堂奔赴戰場時的場景。

由於米開朗基羅酷愛表現人體肌肉,大衛變成希腊似的赤身裸體。

還有投石器的布袋雕塑得過於肥大掛在背後容易讓人誤以為大衛剛從澡堂子裡出來。

被大衛砸死那個巨人名叫歌利亞(Goliath),據聖經上說他身高超過6cubit。

cubit是古代埃及,中東和歐洲的長度單位,

時代不同地方不同長短不一,換成現在的單位1cubit大約是40-55CM。

誤差雖然很大,歌利亞也是個2,3米高的巨人,竟然被大衛的石頭擊中頭部而死,

有點不可思議。反正聖經也有許多白發三千丈的地方,也就不糾纏了。

現在開始深入探討有關大衛那玩藝兒的問題。

疑雲之一,為何如此小巧玲瓏。

解答可能很簡單。

作為男人,誰願意把別人的陽具描述的比自己的還要巨大的,請舉手。

也可能很復雜。

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模仿希腊古風盛行。

古希腊的陽具審美觀,小巧為美,肥大為醜,跟現代是相反的。

米開朗基羅雖然是個天才,受點影響也不是不可能的。

個人感覺,還是小巧的好。

東方男人本來就很自卑了,好不容易上趟歐羅巴,

如果天天看肌肉發達,陽具雄壯的雕塑油畫,還讓人怎麼活呀。

疑雲之二,為何沒有割去包皮。

大衛是個猶太人,為何包皮完整無缺?

不光是大衛,耶穌也是猶太人,聖經上明明寫著耶穌誕生第八天,行了割禮。

為了紀念這第八天的莊嚴儀式,現在全世界都在耶穌割禮的那一天,

慶祝Happy New Year.

可是觀察每一幅耶穌在聖母懷中撒嬌的畫,會發現這位小救世主,

總是拖著長長的包皮。

割與不割,看來是個宗教上的大問題。

基督教雖然與猶太教共享一段歷史,到了14,15世紀,歐洲各地排猶成風。

割禮也自然成了猶太人的陋習,被純潔的基督教徒所不恥。

上帝之子耶穌那一段割禮的隱私,在藝術依附於宗教的年代,只好裝沒看見。

在這一點上,同樣有粉飾歷史愛好的中國人,只能五十步笑一笑百步而已。

大衛肯定是笑不起來的。

大衛在砸死歌利亞之前,問站在旁邊的人說、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是誰呢、

竟敢向永生神的軍隊罵陣,我去宰了他!

可見大衛對不行割禮的異教徒是何等之仇恨,

與神交約的割禮在大衛以及以色列人心中是如何之神聖。

大衛知道後世自己的像還蒙著一層皮,哭都來不及。

有關大衛的下半生(身),聖經裡是這樣記載的。

英雄大衛,運氣衝天,一直到頂,當上了以色列的國王。

老年的大衛王,寡人有疾,喜歡偷看婦女洗澡。

有一次,窺見一肉感女子,美麗妖嬈。

托人一打聽,原來是個有夫之婦,名叫Bathsheba。

接下來,先是情書往來,然後是宮中幽會,最後干脆把Bathsheba的老公送上前線,

讓他戰死沙場。Bathsheba就名正言順的成了大衛王的新妃。

寫聖經的衛道士當然不能看過不管。

馬上稱上帝為了懲罰大衛,發功讓大衛的兒子紛紛病死。

英雄的形像對傳教還是很重要的。於是聖經稱上帝見大衛悔過自新後,原諒了他,

又讓他和Bathsheba生了幾個兒子。

其中第二子所羅門繼承了王位,成了有名的賢王。

所羅門王判子歸真母的故事也是聖經裡和教堂的宣傳畫中的經典題材,

從梵帝岡到各種美術館,都能看到幾個不同版本。

這也算是”老子英雄兒好漢“?

總結一下的說,意大利逛了十幾天,遺憾地發現美女都藏在美術館裡,

變成畫掛在牆上了。

更不幸的是,街頭的意大利帥哥多的可以用火車來載,

而且個個都比大衛要英俊瀟灑。

大冬天裡都穿得嚴嚴實實地,沒法比較尺寸。

反正比不比,中國男人,這輩子都沒戲。


精選遊記: 佛羅倫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