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因辦差去羅源一次。
查了由上海去羅源的火車時刻,不錯,有去羅源的動車。發車是下午4:45,虹橋站D3103次。買了往返車票,返回發車時間是上午10:23,D3104次。單向運行時間6個小時不到。票價是:二等座257元, 一等座309元。一等座和二等座位的區別是一等座車廂內全是雙人座,而二等座車廂內一排有雙人座和三人座。
動車運行平穩,提速可至250公裡/小時,發現全程的最高車速基本沒有超過250。

時值4月,正是春天時節。在上海市郊和浙江境內,動車兩旁可以看到美麗的田園景色。金黃色的油菜花不像婺源成片狀,而是星羅棋布點綴在村莊、小河和道路之間。

晚上10點多到達羅源站。這是個剛建成不久的車站,站外還沒有商業設施,除了“羅源”兩個字在建築物之上顯示著地名外,其他的燈光不足,頓感冷清。
羅源縣有著悠久的歷史。唐大中元年(847年)置羅源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鎮為縣,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名永昌縣,翌年定名羅源縣。1934年,北上抗日的紅軍攻克了羅源城。羅源境內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羅源灣是天然深水良港。以上是網上了解的情況。
第二天上午,專程到聖水寺游玩。
從聖水街進入約百米後,依山拾級依次看到文昌閣、放生池、玉佛樓。在進入聖水寺牌坊之前,台階右邊的一處是烈士陵園。



聖水寺是羅源縣蓮花山腰的一座佛教寺廟。寺始建於北宋紹聖三年(1096年)。寺宇布局依山就勢,匠心獨運,四進四迭,逐層抬高。

目前,聖水寺是免費開放的,游人也不多。通過聖水寺的牌坊,再上幾十個台階就可看到聖水寺的廟宇建築了。一棵奇大無比的樹就在邊上,籠罩在建築物上。

再進入就是聖水寺的精華,金剛、羅漢、觀音等塑像栩栩如生。

大雄寶殿、棲雲洞(沒有開放)、石刻,錯落的建築、茂盛的植物和渾厚的念經聲引人入勝。由於游客稀少,你可以悠然漫步,感受、品味...

聖水寺的聖水應該十分珍貴。由於沒有有效降雨,羅源縣城的自來水與聖水一樣金貴了。
因供水水庫已見底,市民投訴自來水發臭,好些人已購買瓶裝水飲用。政府將計劃人工增雨。
聖水寺的望龍井已經見底。

當天,辦好差事乘座3104次動車返回了上海。
據報道,4月17日,羅源縣實施人工降雨,使兩水庫水量增加。遭遇50年一遇大旱的羅源縣,終於迎來了一場及時雨,“聖水”降臨羅源,旱情得到了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