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12日,黟縣·西遞早上七點鐘起床,與青島的驢友及老屋的主人合了張影,然後留了言,坐上摩托車去路口等車,兩人8元。很快就來了一輛開往黃山的車,我們上了車。車票每人13元,在車上我們碰到了一海南的驢友,正好他也去黃山。在鄉下坐車要有思想准備,車破,人多,雜物多,人和物都擠在一起,汽車在路上還不時的繼續拉客,時走時停,但是汽車所到之處,風景卻很美,清山,碧水,粉牆,黛瓦,車在崇山峻嶺間行走,經過四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達了黃山市,已是中午十二點多了。
汽車開進了屯溪汽車站,我們走下車。汽車站內開往屯溪市各景區的車非常多,也不知道該坐哪趟車好。正在猶豫時,從檢票處走過來一位三十來歲的婦女,看見我們不知所措的樣子,問道:“是不是去黃山的?”,我答道:“去黟縣。”,她接著說,“那是去西遞和宏村的吧?”,“是”,“坐我們的車吧。”我們上了車。車在站內等了一會兒沒有等到客人,就載著我們三人開出了汽車站,汽車邊走邊停,這種情況恐怕在全國都是這樣,也怪不得他們。在車上,她對我們說,如果多給他們一些錢,可以帶我們進村,不用買門票,我們一聽,這可太好了,西遞和宏村的門票各55元,這樣,可以用節省出來的錢花在吃的方面該有多好,現在出去旅游開銷最大的一項就是門票了。最後,我們與車主70元成交。
沿途的風光也很動人,汽車沿山而行,另一側就是靜靜流淌的小溪,以前的水可比現在大呀。不久汽車駛進了齊雲山境內,齊雲山是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亦是丹霞地貌,遠望青獅峰,抬頭仰天,甚是壯觀。
半個多小時後,車開到了靠近西遞村的路旁,我們下了車,沿村莊的小路東走西拐,不一會兒就進入西遞村了。
西遞,位於黟縣縣城東8公裡,它是一處典型的、以宗族血緣關系為紐帶、經數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遞,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是典型的明清時期的徽派建築的古村落,西遞現有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122幢,房屋錯落有致,鱗次櫛比,村落的布局猶如一艘揚起風帆的古船,在歷史的長河中緩緩前行。徽商是我國明清時期一支重要的經商群體,他們在外經商,用賺來的錢財在家鄉建造美輪美奐的房屋,作為將來辭官或棄商回家安度晚年的居所,同時也是一種身份的像征。
我們三人走在西遞村中的青石板路上,看著路兩旁的古建築,馬頭牆或高或低,錯落有致,路兩旁的店鋪都是賣各種工藝品和土特產的,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而對我們來說,首要的問題是找一家旅館住下來,再吃點東西,從吃完早餐到現在已經過了五、六個小時沒有吃東西了。走著走著,看見了一家飯館,趕快跑了過去,找了一張桌子,坐了下來,隨便點了三個比較有地方特色的菜,果然味道不錯,很快就吃完了,而且很飽,付了50多元,就離開了飯館。
村中的游人還很多,來去匆匆,我們可不急,今晚我們就住在這裡,慢慢的在村中溜達,看看這,瞧瞧那,眼裡充滿的好奇,鄉村中的每一處建築、每一個事物都值得我們這些生活在城裡的人細看。天漸漸地黑了,我們吃過晚飯,徜徉在村中的青石板路上,村中很黑,我們只能借著各家昏暗的燈光在村中摸索著行走,靜悄悄地,聆聽田裡青蛙和蛐蛐的歌唱,那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就這樣,我們不知不覺回到了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