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還是一個連接中國現代史的兩個重要事件的地方。也是一個幾乎被歷史忽略的地方。——問過幾個學文科的朋友,鮮有人知道這段歷史。
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起義後,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部隊。後起義軍南下,准備奪取廣州,重建廣東革命根據地,然後再舉行北伐戰爭。會昌戰役後,起義軍由福建長汀、上杭南下進潮汕時,朱德、周士第等同志率領的二十五師留守大埔縣三河壩大埔縣。
並於農歷九月初八日與敵軍錢大鈞開戰,在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起義軍英勇殺敵,相持了三晝夜。這就是三河壩戰役。在我寡敵眾的情況下,起義軍采取全面撤退策略,保持有生力量。隊伍的一部分轉移到廣東、海豐、陸豐與當地的起義農民武裝會合,另一部分由朱德同志率領經江西轉廣東北部、湖南南部,最後轉戰到井岡山與毛澤東同志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會合,後來發展成為紅軍的主力。
起義軍在三河壩地區逗留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給三河地區播下了紅色的種子。
這裡有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包含一個紀念館、浮雕群和紀念碑。只是紀念碑座上的文字很有些雕刻年代的痕記……
http://blog.***/ww_tang/blog/static/58707333201112112419231/(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