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菜花的風姿
出發去婺源看油菜花嘍。

人間四月芳菲盡,江嶺菜花始盛開。
唔,艷麗!純粹!我一下子想不出更多的形容詞來。

二、徽式建築
到處都是徽式建築,青磚黛瓦馬頭牆,映襯著青山綠水。

當然其實也並不算完美,因為還到處都是電線杆和凌空飛渡的電線,地上也常見很多垃圾,除非你PS照片。
在彩虹橋到思溪之間倒是有一處未名的景點,專為攝影師和畫家所設,無需門票,不過周邊仍在施工開挖。我卻步了,想想自己既不是攝影師也不是畫家,怎可恬不知恥而參乎其中?
我更喜歡一些老得不行的古房子。下面這處房子可是《聊齋》外景地和紀念堂。如果你獨自待在其中,會是什麼感覺呵。(圖略)
優雅的小巷,仿佛記錄了很多曾經的磨難和故事,還有一個人在這裡深深留戀。

三、山中寄情
環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歐陽修《醉翁亭記》)由於緊鄰三清山和黃山,婺源的山自然也不會太差。但是其實亭子並不多。可以想見,歐陽修能在山中找到名為醉翁亭的亭子實屬不易。(圖略)
在大樟山,長久地沿著盤山車道步行,無奈主峰擂鼓峰實在太遠。唯一欣慰的是每次峰回路轉,常能看到新綠的五針松,仿佛在和寂寞的我打招呼。五針松有著青綠的細葉和黃色的花球,陽光下熠熠生輝,讓人由衷地贊嘆不已。那些山壁間雜的杜鵑花則紛紛地為之黯然失色、甚至無地自容。

四、婺源的水
婺源其實有很多原生態的水,並沒有被完全開發。水面總是很忠實地記錄著山和樹的倒影。

已開發的景點如月亮灣,如果你想登上臨時搭建的幾階木制觀景台,居然要收10元錢。我乘管理員不在,就溜上去拍了下面這麼的一張照片,下來時管理員“及時”出現了,磨菇了一小會,還是繳納5元錢了事。

五、村中漫游
住最好的農家,只需付50元錢。早晨起來在田園中散步,好清涼的空氣!沒有汽車聲,只有無數鳥在歌唱著,烏鴉飛來飛去卻不發出呱噪,也許是在公雞的高亢啼鳴面前無顏了吧。美麗無敵的山雞款款飛行,還停到我不遠處的電線上,把我感動把相機都差點掉了下來。在一處山腳邊幽暗的溪流處,我甚至發現了可愛至極的小野鴨子群。
遍野的紅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我終於問到一位村姑,說是叫紅花草,可以為來年做肥料用。唉,美麗的生命的價值,就只值這麼些嗎?(圖略)
咳,老母雞很誘人!於是晚上喝到了土酒,吃到了老母雞,偶爾腐敗了一次。

六、婺源文化
婺源應該說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出行總是發現自己的砍價藝術實在太差。開始買了一木刻卷《蘭亭序》,150元買下,後來被另一家店告知該幅只要100元,感動之余,我另花200元買了幅更為精裝的《論語》。
到家後津津有味地閱讀,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子曰:。。。
少了“不學則殆”,顯然是漏了一片木簡。嗟乎,這到底算是什麼質量?
七、古鎮
雖沒去成大理坑,卻在小李坑著實住了一晚。網上推薦的光明茶樓確實看上去不錯。(圖略)
光明茶樓似乎是李坑唯一的全木結構房子,100元一晚,但我更推薦其對面的忘景樓,推窗就是街景和小溪,正好還有一個落差,所以你可以聽到一夜的泉水叮咚。在光明茶樓的住所,你需要穿過兩間飯廳才能到達面臨街景的地方。
有得總有失,世事難預料。遺憾的是晚上的忘景樓三樓屋頂觀景陽台還繼續營業,在如此寧靜的夜晚,正好不過地顯得特別吵。這真是始料未及的,我到樓上去交涉了兩次,摔門三次。當然,對面的光明茶樓也在營業,大紅燈籠一串串。
八、總體印像
婺源之旅是近年旅行中比較開心和愜意的一次。景色宜人,雖然沒有更多地爬山,但根本沒有山頭可去。只有盤山車道可走。纜車倒是正在施工中。鄉村都是開放的。商業氣息漸濃,比如,村子裡的男人們當司機,都賺到了很多錢。
由於每篇游記最多只允許10張圖片,其它照片只好省略了。下面的圖片是用Sony的全景掃描拍攝的長卷,可惜截圖壓縮後變小失去了效果。且算是一種回憶的濃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