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日 4月27日 布爾津
布爾津 (160元/晚,友誼峰四星)。
到達布爾津縣城,風大,感覺氣溫驟降,我們在友誼峰住下後,去旁邊的“布爾津商貿城”去買了厚底褲,手套,帽子為進喀納斯做准備。我心裡有些擔心,這已經這麼冷,到了上百公裡遠的喀納斯那不要凍壞了,有些打鼓。
這裡發現了新疆地大,地名也大,布爾津掛牌“商貿城”實際是個小攤子林立的小市場,就像烏魯木齊“阿布拉的馕”一樣,是個街邊小店鋪,袋子上卻打著“阿布拉的馕連鎖有限公司”的大牌,東西倒都挺物廉價美的。這個”商貿城“裡,有個簡陋的“王家小吃部”的早點店,品種很多,味道也很不錯,很多當地人來吃早餐。我們四個人吃了油條,豆漿,豆腐腦,包子,還買了8個鹽茶蛋,才花了21元。
布爾津是個休整的地方,賓館舒適,汽車裝滿了油,買了水果,餅子,朝喀納斯進軍。
第六日 4月28日 喀納斯
進軍的路上最大的驚喜就是看到了五六次,約十幾只旱獺,毛茸茸,晃著小尾巴,可愛得不得了,有的在沒化的雪地上跑,我第一次尖叫把司機先生嚇著了:)。

喀納斯路上的旱獺
看到了小松鼠蹦跳著。一路很好走,雖然沒有四處綠色,滿眼的遼闊也不時吸引我們的目光,讓我們不時停留看路上風景。前段路還有風沙,慢慢的天氣越來越好,,等到了喀納斯買進山門票處,陽光更明媚了。我們付了150元/人進山票,據說是淡季票可以走整個景區,旺季就不是這個價格了。謝謝入口的小伙子說孩子不用買票了。
又走了十幾公裡,到了賈登峪,實際上就是座落在山腳下平原裡的幾個組群的酒店。一片安靜,大部分酒店在這個時候還沒有開,唯一開了10天左右的美林酒店是160元/晚,很薄的床墊和被子,說晚上可以租取暖器100/個。問他們喀納斯裡面可以住嗎他們說都沒有開,說汽車也不能開到裡面去。事實並非完全如此,我們在喀納斯的圖瓦人家住了(酒店是沒開),汽車也開進去了(可能旺季不讓汽車進)。從賈登峪開到喀納斯還有20多公裡的路,
下午四點到了村子裡,陽光仍很燦爛。我們穿了厚底褲,沒有半點寒冷,只有溫暖陽光,叫我不信只有十五六度。很快找到了公路左側的新建的小學,和公路右側要住的圖瓦人斯琴家。左側的蒙漢雙語小學是新建的,好看的尖頂木屋排開了,球場,運動器材很齊全,右側排了十幾戶木屋人家。倒是屋前屋後雜物不少。 我們住進了斯琴家後面的小木屋裡,裡面橫豎擺了六張床,還有一個磚砌的可以燒水的取暖爐。

木屋室內

主人的木屋

生火的木屋內
和天山的“包子”一樣,我們只能在野外解決“疏通問題”,這裡附近的一個小小木物裡尚可解決“大問題”。孩子們考察以後,決定還是和天山一樣,在大自然裡解決“大問題”,用折疊鏟子,挖洞深埋,既解決問題,又不妨大觀,還給自然一些肥料!建議出去旅行者帶上一把鏟子,尤其避免讓白色污染大自然。
斯琴家的木房有三間,中間是客廳兼廚房,左右側是臥室。左側臥室供客人,右側是自住。我們住的小房子是80人/張床,商量以後,她同意孩子不收費。但是食物不菲,蔬菜價格40元和肉菜一樣,說蔬菜是布爾津來的。
她的右側臥室對著門掛著十字繡“成吉思汗”畫像,是她自己繡的,左側客房掛著狼的壁毯,兩旁掛有狐狸皮毛裝飾。客廳裡有一個玻璃櫃,備菜的桌子,一張放雜物的床,一個洗衣機和幾個打塑料桶,裝著從河裡取來的水,還有做菜取暖兼用的爐子。他們家有輛吉普車,跑旅游的。他們這旅游業也有十來年了,電是前兩年才有的,水呢裝了水管,冬天卻被凍壞,施工的人沒考慮這裡冬季的寒冷。
圖瓦人原來是蒙古人的分支,為數不多,他們的語言是哈薩克語,蒙語和其他語言的交合。學校語言是蒙古語。
安頓妥當,我們驅車往河邊走,孩子們對水總有無盡的情懷,讓他們在大圓石頭的淺灘上玩,我們在附近拿著望遠鏡看鳥,我們發現了普通秋沙鴨,鵲鴨,可不多久女兒就把自己不慎跌入水中,直到發現她手冰涼,我們打道回府,決定二日再來探究...

喀納斯河淺灘
待續(謝謝友誼峰的網線,雖然要付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