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四月底的氣候溫暖濕潤,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原本想,高原上即便是溫度低一些,也不會與平原上相差甚遠。結果卻不是所想的。
為了避開五一假期的洶湧人潮,4月中下旬是出游的最好時機,我們也不例外。這次還是在網上訂好機票,並聯系成都的旅行社(四川青旅),確定以下行程。
D1:疊溪海子、松潘古城,住九寨溝口(參加“藏民家訪”)
疊溪海子:
由於受到意外影響,不得不改變行程,由原來直奔紅原改為先游九寨溝。凌晨4:30出發,經汶川、茂縣,在疊溪海子拍照留念。疊溪海子系1933年大地震後留下的堰塞湖,當年大地震時,全鎮1千余口僅1人生還,全被埋於海子下。現今,海子的水源不少源於雪山融雪,據說,一到夏季,湖水是碧藍色的。在感嘆人世悲涼的同時,真正體會到了大自然造物主的神奇力量!
松潘古城:
松潘古城又名松州古城,現在是阿壩州松潘縣縣城。這裡的海拔已經是3100米左右,明顯感到寒冷,幸好我們已經換上了“裝備”。古城牆保存完好,穿過城門就是縣城大街,沒有特別的驚喜。登城樓要付60元/人,景色一般。
中午在川主寺鎮用完午餐,抵達九寨溝,入住賓館,時間才下午三點。抓緊睡個午覺,晚上的活動是“藏民家訪”。
藏民家訪活動也是九寨溝一個特色活動之一,展示當地藏民的多才多藝,以及藏族的生活、飲食等。我們抵達藏民家中時,活動已經開始,主要是看藏族歌舞,品味酥油茶、青稞酒,以及燒烤與水煮的牛羊肉。酥油茶是甜的,很適合我們的口味,青稞酒分兩種,一種是藏民平時喝的,算作飲料,甜甜的,酒精度只有15度左右;另一種酒就夠勁了,顯然是招待貴賓用的。當然,也不僅僅是藏民表演,其中還有不少互動,老婆就應邀參加了,還得了獎品。
D2:九寨溝,住九寨溝口(欣賞“印像九寨•藏羌歌舞”)
今天全天游覽九寨溝。九寨溝一帶,自古以來有九個藏族村寨,而九寨溝也因此得名,目前,只開放了三個村寨。目前的九寨溝共有三條溝,呈“Y”型分布。只要安排合理,完全沒有必要二次進溝。
(樹正溝)樹正群海:
乘環保車,過盆景灘、蘆葦海、雙龍海、火花海(沒有特別的驚喜,秋季可以看一下蘆葦海),抵達樹正群海,也是我們要多花時間的第一站。樹正群海的“磨房”是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取景地。由於這裡離下車點不遠,簡直是人山人海(黃金周不知會怎樣?)。走過去是樹正瀑布,現在雖然不是豐水季,但水流還非常大,拍出來的照片都是“合影”。
(樹正溝)老虎海:
在老虎海可以做車繼續前行。老虎海依舊是人的海洋,還好棧道旁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取景,絕對能同時拍到海子與遠處的扎依扎嘎神山,以及海子中神山的倒影。
(則查窪溝)長海:
從老虎海坐車,經犀牛海,抵達諾日朗中心站。由於季節原因,原先雄偉的諾日朗瀑布只剩下幾條細流。未經停留,我們直接坐車前往九寨溝海拔最高的長海(﹥3100米)。
長海是九寨溝諸海子的母親海,也是面積最大的海子,由於被山體遮擋,只能看到長海的一部分。這邊的“服務”特別發達,借藏服從40元-10元不等,拍照是30元/張。
(則查窪溝)五彩池:
從長海直接步行抵達五彩池(九寨溝最小的海子)。豐水期的海子也不過一個籃球場大小,現在就更小,不過依然沒讓我們失望。能看到藍、綠、黃三種池水顏色。與黃龍五彩池不同的是,後者的面積和池子的數量遠超前者。
(日則溝)箭竹海
則查窪溝主要看以上兩個海子,完成後,直接坐車在諾日朗中心站換到原始森林的車。抵達原始森林後,坐車往回,途中,在車上觀賞天鵝海,然後,箭竹海下車。以後參觀的各海子都是九寨溝的經典,必須步行,從箭竹海一直走到珍珠灘瀑布後再坐車回溝口,否則就白來了。
電影《英雄》就在箭竹海取景,當時曾在海子中央搭建一個平台(顯然有不環保的嫌疑)。箭竹海以海子旁的山上盛產熊貓愛吃的箭竹而得名。箭竹海瀑布水量充沛,看不出現在還是枯水期,和熊貓海瀑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日則溝)熊貓海
熊貓海是以熊貓經常下山飲水的海子而得名。沒有箭竹海那麼寬闊,海子中有不少高山裸鯉魚,在水面取食(嚴禁喂食,否則要罰款的)。初春的熊貓海瀑布完全干枯!
(日則溝)五花海
九寨溝的又一處經典-五花海,不同深度的海子水以及水底的植物將整個海子的水體顏色變得與眾不同!淺黃色的絲帶仿佛掉落在了一汪深藍海水中,不停的拂動;身臨其境,仿佛置身與伊甸園之中;不遠處的沃洛色嫫神山,仿佛在向您述說著她的傳奇!
(日則溝)珍珠灘及其瀑布
珍珠灘遠沒有她的瀑布有名,畢竟《西游記》是在這裡取的景。有一處棧道可以直接觀賞到到珍珠灘全景。當然瀑布是在灘的下面。
遠處就能聽到珍珠灘瀑布水流排地的隆隆聲!雖然是在枯水季,但完全感覺不到它對這處偉岸瀑布的影響。
完成珍珠灘的游玩後,整天的行程已經基本完成。然後坐車經過鏡海,一路從樹正溝返回溝口。
九寨溝以觀賞海子、雪山、彩林(彩色的森林)為特色,特別適合秋季前來游玩,當然每年6月之後,高原正值春季,萬花盛開,海子水量較充沛,也是游玩的當季。
晚上的活動是印像九寨•藏羌歌舞晚會,國內諸如印像麗江、印像杭州、印像劉三姐等等不計其數,印像九寨只是其中之一,打的是“民族風”。兩個小時的晚會,包括了著名的羌笛演奏,羌族與藏族民族歌舞等等。當然,免不了俗套,例如推銷歌曲專輯等等。總的來說,有一定的觀賞性。
D3:雪山梁子、黃龍,住川主寺鎮
雪山梁子:
今日參觀完購物點,中午完餐後出發,經雪山梁子抵達黃龍風景區。雪山梁子是抵達黃龍的必經之路,海拔4003米的埡口也是觀賞岷山主峰雪寶鼎的最佳位置。埡口風高,溫度極低,其實,沿途已經體會到了什麼是高原氣候,連綿的公路上,積雪未化,儼然是冬季!車子爬上埡口後,我們在棧道旁拍照;而一旁的藏民正是虔誠的膜拜者-頂禮膜拜著心中的神山。
黃龍:
黃龍溝是玉翠山中一條南北走向的溝谷,長3500米。身在黃龍景區,無時無刻都能觀賞到雪寶鼎神山雄偉的身姿。由於環境保護的要求,纜車只能上行到景區1/3的位置,然後必須從望龍坪一直步行,看到黃龍古寺,久負盛名的五彩池就在古寺身後。
五彩池是黃龍最大的彩池群,共有彩池693個,由於季節關系,現在的五彩池有水面積只有豐水期的1/4左右,但也不枉來此一游。五彩池之美,完全能使人“窒息”,只有來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我也想不到能用什麼樣的形容詞來贊美。
五彩池的棧道是環形棧道,游覽一圈後,到達黃龍古寺。
由於結冰,黃龍洞無法進入,據說此洞深度至今無法探明,供開放的位置只有進洞後60米左右。
黃龍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這與古寺有著明顯的不同(後者是道教寺院),目前正在修繕中。
過接仙橋後,下行的池子由於五彩池水量不充沛,無法補充下游池水,以及海拔與溫度的關系,除洗身洞瀑布之外,其他已經干枯或者像蓮台飛瀑一樣成為冰瀑布。“金沙鋪地”則完全成為了一個“不能滑雪的大型滑雪場”。
黃龍景區海拔遠高於九寨溝,需要步行很長一段距離,景區內遍布免費氧吧(須購買一次性吸氧管:1元/根)。來黃龍的最佳季節仍舊是所謂豐水期,沒有水的黃龍,寡然無味!
D4:瓦切塔林、大草原(日干喬、黃河第一灣),住紅原縣城
今日一早離開川主寺鎮,前往心中的天堂-大草原。上草原後的第一站是當年紅軍長征時走過的日干喬大沼澤,遠看大沼澤,一望無際。由於草原上剛開春,沼澤上的水塘基本就看不到,但千萬不要小看它,當你踩進去後,說不定就會陷下去。紅軍長征勝利紀念碑就在不遠處的山頂上,也成為紅原的標志。
今日的用餐及住宿都在這座坐落在草原上的整潔干淨的高原小縣城-紅原縣,這裡距離我們下午要去的瓦切、唐克都不遠。
瓦切塔林是為歌頌十世班禪的功德而建,也是當地藏民誦經祈福的聖地。連綿的經幡、金碧輝煌的建築、神聖的瑪尼堆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莊嚴神聖。我們和當地藏民一起轉經,為家人祝願祈福。滯留片刻後,前往下午主要的目的地-黃河九曲第一灣。
黃河第一灣位於若爾蓋縣唐克鄉,景區的門票收費崗亭在公路口,他們似乎對外地牌照的車輛格外注意,門票收60元/位,經過崗亭後必須前行十公裡左右才能到達棧道入口,沿途再沒有發現查票的崗亭。
此處黃河盛產一種當地才有的高山冷水魚,由於時間關系,已經無緣品嘗。而黃河水依舊是那麼渾濁,由於四周幾乎沒有什麼參照物,整個第一灣顯得極為空曠,人與黃河、草原、白雲、牛羊、高山已融為一體,難分你我。電視上見到的九曲景像是航拍效果,或者干脆爬到周邊的山上才能看到,看來,等到棧道修道山上,門票還得漲!
月亮灣就在離開第一灣不遠的草原上,屬於黃河上游水系,由於現在是枯水季,幾乎看不到水,所以也沒去成,只遠遠望了一眼。
D5:桃坪羌寨,返回成都
桃坪羌寨位於理縣境內,由於受到5•12汶川大地震的毀滅性打擊,原本中國最古老的羌寨幾乎未能幸免於難。現在的羌寨幾乎為災後重建,僅殘存為數不多的幾座碉樓。
羌寨的房屋建築使用不規則石塊粘上黃泥建成,羌寨具有防御功能,這體現在建築的各個方面,例如暗河確保飲水充足,而不必擔心被地方切斷水源;家家戶戶由暗道相通,便於人員集中與轉移;以及耳熟能詳的碉樓等等。山腰的羌寨已住上了羌民,並且過著祥和的生活,祝願信仰萬物有靈的羌人平安和諧!
車過理縣、汶川、都江堰返回成都,在汶川沿途,與新縣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地震留下的遺跡,被泥石流掩埋的國道、斷裂的橋梁、倒塌的房屋等等比比皆是!車輛行駛在嶄新的國道上,一旁的高速公路正在重建,同時,岷江對岸已被嚴重破壞的老國道同樣在清理與重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通往川西的道路將越來越通暢,“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古語將作古。
由於擔心交通管制,出發較早,抵達成都時只有下午4點,戀戀不舍地結束了這次匆忙與愉快的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