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行1——寧波

作者: 皓天眩光

導讀3月22日我們一行四人在虹橋站乘坐14:30分的動車前往寧波旅游。 動車時速達260公裡,遠遠超出了普通列車速度,如果到終點站福州也只需要6小時,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盡管車開的風馳電掣一般,可在車廂內絲毫感受不到,桌上茶杯裡的水一點也不晃動,真是舒適快捷。 沿途經過嘉興、余杭、杭州、紹興。那一片片寬闊的田野和一座座小別墅分立在兩旁,一出上海地面就 ...

3月22日我們一行四人在虹橋站乘坐14:30分的動車前往寧波旅游。
動車時速達260公裡,遠遠超出了普通列車速度,如果到終點站福州也只需要6小時,這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盡管車開的風馳電掣一般,可在車廂內絲毫感受不到,桌上茶杯裡的水一點也不晃動,真是舒適快捷。
沿途經過嘉興、余杭、杭州、紹興。那一片片寬闊的田野和一座座小別墅分立在兩旁,一出上海地面就是廣闊的土地。經過杭州地界時終於看到了一座座小山,不由使人興奮。有些小山是沒有被開發的荒山,山腰上還看到不少的墳堆。除此之外還看到無數的河流縱橫,有的是寬敞運河,有的則是一片片大小不一魚塘。當到達寧波地界時已經看不到一馬平川的開闊地了,到處都是高樓林立,有寫字樓有居民小區,和上海一樣擁擠。
一. 寧波市區
17:10分車子駛進了寧波東站,我一下火車感覺涼颼颼的,室外溫度只有10度左右,不比車廂裡20多度舒服。我們隨著人群走出了車站,在外面攔了一輛出租車前往市中心南站,因為那裡有長途汽車站,為了我們出行方便,所以我們選擇到那裡去住宿。寧波市很熱鬧,透著車窗向外望,馬路兩邊商鋪林立,我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店鋪:如家、速8、漢庭、永和豆漿、來伊份、可的、好德、快客......感覺就是在上海。因為正是下班高峰,馬路上車輛擁堵不堪,車子行得很緩慢。聽司機說,寧波不像上海有高架、軌道交通,這裡只有地面交通,所以一到上下班高峰時候就特別擁堵。
寧波市區雖然擁堵,但是很是干淨整潔。據我觀察,從火車站東站到汽車站這段十幾分鐘的路程中,道路兩邊居然看不到一個擺地攤的,要知道這裡可是寧波的市中心鬧市區,這在上海是難以想像的,可見寧波的市容整治是多麼的徹底!
到達目的地時天色已暗,我們先找了一家酒家吃飯。我們點了烤子魚、紅燒肉、土雞、醬鴨、寧式鱔絲、土豆燒牛肉、野草炒年糕。我品嘗了後覺得口味很清淡,這已經不像傳統的寧波菜口味那麼鹹了。我的祖輩都是寧波鎮海人,在我印像中總覺得寧波人燒的菜很鹹,可現如今寧波菜比上海菜還清淡,事事日新月異都在變化啊。聽著周圍都是寧波話,感覺很親切,我就是從小聽著長輩們說著寧波話長大的。
吃完飯,我們在附近找了一家叫做“銀發商務賓館”住了下來。深夜,從窗外看到外面仍然燈火璀璨,寧波和上海一樣,也是一座不夜城。
二. 溪口
第2天早晨我們吃罷早餐後,8點左右乘坐汽車前往奉化市的溪口。
車子開了一個小時到了溪口,溪口是蔣介石先生的故居,是國家AAAAA級旅游區,那裡山清水秀,是純自然的生態區。景區內青山環繞、溪水流淌,環境幽雅,美不勝收。
我們來到了蔣先生的故居門前,看到了這是一座明清風格的大宅子,在當時住這樣的房子應該算是有錢人了。門前不遠處有一條清澈的小溪,那涓涓流淌的小溪水清澈得能見得到底,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環繞著。一許清風掠過,小溪水微波粼粼,再飲一口那清甜的溪水,真是無上的享受啊!這裡絕對是適合人居住的好地方,人居住在這樣的環境裡絕對會長壽的。可惜這樣的人間絕景仍然留不住蔣先生,嗨!蔣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怎能和我等凡夫俗子可比呢。
我們來到了小橋下面的溪水邊,看著清澈的溪水,老潘忍不住喝了幾口。我們又來到對面的蔣氏紀念館那裡,只見門口的迎賓小姐和售票員都是穿著綠色的國軍的制服,十分有趣,我發覺年輕女性穿戴著國軍軍裝和帽子特別帥氣與漂亮,英姿颯爽的。
蔣氏故居一條街上有許多賣土特產的小店,吃的、玩的、用的一應俱全。其中千層餅是這裡的特產,都是現烤現買的。禁不住誘惑買2盒千層餅、一包鹹筍。看到一把扇子不錯,上寫有“蔣氏故居”四個燙金字,旁邊有蔣介石的頭像,背面是清明上河圖。老板開價30元,我還價10元買下。忽然發現牆上掛著一柄寶劍很漂亮,這是一柄仿漢代風格的古劍,不鏽鋼的劍身刻著“古龍劍”三個字,另一面刻著青龍,劍把和劍尾是銅制的,劍柄是黑色木制的,黑色木質劍鞘上寫著“辟邪劍”三個金字,劍鞘上包著銅制青龍。這寶劍十分精致好看,我估計這寶劍在上海城隍廟至少要200——300元,老板開價120,我還價80買下。
路經一爿茶葉店,看到有現炒現賣的新鮮茶葉,老板開價80一兩,還價50買下。我還在這裡的超市裡買了魚片和香煙。老陶他們也買了許多東西,他們主要是買吃的東西,老陶比我買的還多。與我不同的是他們不喜歡買扇子和寶劍之類的藝術品。
我們在溪口逗留了一上午,因為要趕時間去鎮海,中午匆匆地吃了一碗鹹菜筍片面,這裡是產筍的地方,那筍湯特別鮮美,上海的雪菜面絕對沒有這裡的鮮美。
三.鎮海
吃罷午餐後,我們坐車回到汽車站,又乘坐公交車去鎮海。鎮海是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回家的感覺真好,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我的家鄉,在車窗裡看到了鎮海的經濟開發區,和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十分相似,我還看到那寬敞的公路和一座座高樓的城區,這裡就像上海的浦東新區,聽父親說過這裡曾經是矮平房,如今都見不到了。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終於來到鎮海的旅游景點招寶山。
招寶山旅游景區位於鎮海東北面,滔滔甬江由此入海。是鎮海關隘、甬江咽喉、海防要塞,素有“浙東門戶”之稱,是集海天風光、人文景觀、海防遺址、宗教文化、狀元文化及院士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游覽景區。招寶山旅游景區為國家級AAAA級風景旅游區,門票80元。
招寶山寓有“招財進寶”之意。 招寶山南北長0.6公裡,東西寬0.32公裡,占地22.6公頃,最高點80.2米,是著名風景區之一。距寧波市區15公裡,南吞甬江,北臨東海,西接古海塘,與南岸的金雞山隔江相對,是六邑之咽喉,“全浙江之關鍵”的水陸要衝。自唐宋以來,鎮海一直為中國海防和商貿重鎮,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招寶山見證了鎮海歷史發展的全過程。
雖然山不高,但是沿著四十五度角的台階上去也很累。招寶山景區由15個風景點和紀念地組成,即:威遠城、安遠炮台、吳公紀功碑亭、巾子山、第一山碑、半山亭、攬江台、棋子坪、明清碑碣、寶陀禪寺、觀音閣、寶泉池,摩崖石刻、紫竹林、登雲坊。
位於山頂的威遠城是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為抵御倭寇擾攘,都督盧鏜與海道副使譚綸率軍民用條石築建的城堡,周長600余米,高7.4米,設雉堞73個,門前置精雕石獅一對,雄關氣勢,十分壯觀。這裡還有一塊石碑,上刻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的名字。
安遠炮台在招寶山上,它與南岸金雞山下的“平遠”炮台隔江相望,過往船只都在射程之內,威武的扼守著浙東的門戶。大炮重達2000斤,上寫“第一神炮”,幾門大炮都參加過中法戰爭。擊退了法國軍艦,是中國近代史上取得海岸線戰爭的唯一勝利。我身為鎮海的家鄉人為此而感到驕傲!
從山上眺望遠處,看到茫茫大海和橫跨海面的大橋,那大橋猶如盤龍入海從頭看不到尾,氣勢雄偉。
我們在下山路上看到了大財神和小財神的神像,我莊重地向財神老爺拜了三拜,路過的游人都一一參拜,畢竟是財神嘛,人人都喜歡。
途經一個涼亭,看見一群年輕的解放軍官兵正朝山上走來,望著他們一張張年輕充滿青春活力的臉,我和他們打招呼,他們也微笑著向我點頭,我猜想他們一定是來瞻仰炮台的,因為他們的前輩曾經在這裡創造過輝煌。
我們下了山,在出口處不遠還看到了退役的戰鬥機,還有軍艦上拆下來的大炮,看樣子有些年代了。
下午四點左右我們一行人走出了招寶山公園,結束了一天的旅程,坐車回旅館了。





精選遊記: 寧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