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星期二
睡到八點就睡不著了,先等待女兒睡醒再等待女人裝修自己的臉,我則上上網看看新聞。到10點左右,出發前往家樂福南港店,老婆要帶點東西,看看沒有買多少,拎上去還很重,不可能拎著上路,只得先安頓她們在旁邊麥當勞將就吃吃早飯,我趕回去把東西放好,再回來會合。路途很不方便,看看看不遠,走走要15分鐘,等我一個來回走好,她們早已吃好了,我則再叫個漢堡快速用餐完畢,開始今天行程。
今天主要是在市區逛逛,吃吃,買買。第一站選擇到公館,這裡是台灣大學和師範大學的所在地,小店較多,美味小食多而價廉,不過一些專賣店的價格並沒有像表弟說的這麼便宜,想找鳳梨釋迦和蓮霧的,結果兜了一大圈也沒有看到。好不容易在河源市場內找到了鳳梨釋迦,結果老板娘說還沒有完全熟,要等4、5天,只得作罷,悻悻而歸。一路上小吃甚多:豆花、牛排、抄手、面線舉目便是,我只挑排隊長的,有個青蛙下蛋的攤點排隊較長,價格也便宜,才30元一杯,裡面的蛋(是黑色糯米做成有彈性,因像蝌蚪,故取名青蛙下蛋)都用紅糖泡過,很好吃,的確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可惜當時並不覺得,因為沒有對比,只到下午去買了春水堂的奶茶才知道,等會再說吧。在買好兩杯奶茶後,直接到買割包排隊的店進去堂吃,點了個割包,一碗面線和一碗四神湯,所謂割包就是把饅頭割上一刀,再放各種各樣的餡子,口感還不錯。四神湯有點吃不慣,不知道放的是什麼中藥。這麼一點就已覺得肚皮飽了,其他美味也無心享用了。在公館附近兜了兩個多小時,決定到第二站,中正紀念堂。
蔣中正對我們70年代的人來說印像深刻,是一個值得品味的歷史人物。地鐵專門有一站叫中正紀念堂,可能沒有走對出口,問了下路人,指點一番後,還是繞了不小的圈子。中正紀念堂並沒有什麼景點,大門口正對著自由廣場,兩側為國家戲劇院為其站崗,每個整點與國父紀念館一樣,有衛兵交接儀式,比較雷同,不看也罷。到那裡最主要是聽了表弟的忽悠,說春水堂的奶茶好吃。結果問了好幾個人也不知道春水堂在哪裡,害得我下地鐵准備去士林夜市時,去問了下捷運工作人員,結果告知就在國家戲劇院裡面。為了傳說中的春水堂奶茶,我再次踏上找尋春水堂的路,大劇院的平台上有很多年輕人在練習街舞,看著他們挺專注的樣子就找游客咨詢,在幾位游客的指點下,終於找到了春水堂,原來並不是我一直以為的奶茶鋪,是一個茶館,有很多人在店內喝茶,奶茶只不過是一部分而已。不管這些,買珍珠奶茶,靠,中杯居然要120元,為了這個所謂最正宗的美味,我拼了,買了一杯嘗嘗鮮。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遠及不上前面在公館買的青蛙下蛋奶茶,在小小後悔中,開始第三站士林夜市的行程。
士林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捷運站對面的臨時集中市場,裡面主要以小吃為主,另一個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擴及文林路、基河路,以至大東路與大南路都算在士林夜市的範圍內,商家林立,範圍非常的大。這裡各式各樣的百貨商品及經濟實惠的美味小吃,不但是台北人夜晚逛街的好去處,更讓其他縣市的民眾為此慕名而來,甚至連國外觀光客也趨之若鶩。一下捷運,就可以看到那個臨時市場,首先引入眼簾的就是豪大大雞排的長隊,55元一份雞排,絕對比人臉大,口感比昨天在貓空上吃的好很多。買好雞排,到市場裡兜了一圈,果然是各種美味小吃彙聚一堂,市場內夜市人頭攢動,絡繹不絕的人群從四面八方湧來,各個攤頭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喜歡這種感覺的朋友,這裡絕對算是聖地了,不愧為台北第一夜市。在臨時市場內鬥了兩圈享用了蚵仔煎和炒花枝,平均水准明顯超過貓空,而且價格還便宜。吃好這些,再到文林路這裡的士林夜市,裡面服裝、百貨、小吃,一個接一個十分熱鬧。不過,最興奮的還是老婆和女兒,兜兜逛逛吃吃喝喝看看砍砍,兜城隍廟的感覺油然而生,勝利果實主要是女兒的衣服、裙子。我則在市場內找到了鳳梨釋迦和蓮霧,准備回賓館後再嘗嘗鮮,這兩個熱帶水果在上海極為罕見,自己也從未品嘗過。逛累了,就找地方繼續吃,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晚上9點,買了綿綿冰後乘捷運回賓館。
鳳梨釋迦、蓮霧和綿綿冰都非常好吃,這兩天肚皮又圓了不少,看來僅僅靠旅游多走路的這種方法對於我的肚皮來說是無效的。早點休息,明天上午還要整理行李,准備回上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