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節桂林自駕五天游

作者: 陳家伶兒

導讀第一天: 廣州至龍勝 (大年初一) 早上07:30從廣州開車發,途徑三水、肇慶、雲浮、梧州、桂林、最後在當天17:30分抵達目的地龍勝梯田景區。景區門口買票,50元每人,購票後繼續驅車直入,龍勝梯田分為兩個景區,一個是平安大寨,一個是金坑大寨,有公路直達景區,而我們要去的是金坑寨,購票後我們從分叉路的右邊進入。由購票處到金坑大寨還有17公裡的山路,路況 ...

第一天: 廣州至龍勝 (大年初一)

早上07:30從廣州開車發,途徑三水、肇慶、雲浮、梧州、桂林、最後在當天17:30分抵達目的地龍勝梯田景區。景區門口買票,50元每人,購票後繼續驅車直入,龍勝梯田分為兩個景區,一個是平安大寨,一個是金坑大寨,有公路直達景區,而我們要去的是金坑寨,購票後我們從分叉路的右邊進入。由購票處到金坑大寨還有17公裡的山路,路況比較危險,迂回曲折,右邊是大山,下雨天要注意是否有泥石流;左邊是一條深溝,溝道曲折跌起,石頭尖銳挺拔,往往看不到對面是否有車過來,所以開車必須集中精神,專注路面情況。約30分鐘後,我們終於抵達金坑大寨的山腳下,到達景區後有停車場可以停車,10元/次。這時天空飄著小雨,空中煙霧繚繞,溫度也急速下降,我們冷著哆嗦,這時預約好的三顆樹的老板娘早已等候多時,老板娘引領著我們走石板路至田頭寨。(注:金坑大寨由幾個小寨組成,山腳下的大寨就有客棧可入住,但我們訂的是半山的田頭寨三棵樹客棧,因為早上起來的時候不用爬太多的山路),住宿費¥80元每晚。寨子下面有很多瑤族的村民拉客,也有幫忙背行李上山的,25元每人(事後證明25元他們賺的真辛苦,所以各位驢友如果需要他們背包上山的話不要壓他們的價了,因為他們賺的都是辛苦錢)。潘老板娘告訴我們從山腳下上山大約40分鐘路程,我們心裡想才40分鐘,不算遠,哼著小歌上去了。這一上,就整整用了我們1個半小時(事後證明當地的村名說的時間我們要雙倍計算才是真正時間,為什麼,因為他們走慣了山路,背著幾十公斤的行李在山路上健步如飛,可以把我們遠遠地拋在後面,她們絕對有資格做耐克代言人,看著山的那頭的寨子,我們當時就有種絕望的感覺)。終於在19:30分抵達三棵樹客棧,往山下一看,暮色中黑漆漆一片,什麼也看不見,天氣寒冷,加上飢腸轆轆,我們顧不了那麼多,衝進屋,老板早已生定火爐等我們,圍坐在火爐邊,老板煮了一鍋姜茶,幾碗下肚我們才算回過神。於是乎嚷吵著叫老板殺雞煮飯,第一頓飯是我們吃得最香的一頓,我們點了一只土雞、一個鮮筍炒煙熏腊肉(腊肉是老板自家養的豬,煙熏而成的)、一個肉末茄子、一個青菜,吃得我們直打嗝(山裡天氣冷,食材少,所以吃的東西特別貴),剛才那頓飯吃掉我們138大洋,飯後老板還拿出自家釀的糯米酒讓我們品嘗,哇,那個糯米酒甜甜的,暖暖的,喝得我真是太舒服了。吃飽喝足後我們各自回房休息,准備第二天的行程。

(注:如果冬天去龍勝的話要特別注意保暖,山裡的住宿環境比較差,沒有暖氣,熱水也是時有是無的,所以衣服一定要帶夠,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讓老板鋪電熱毯,免費的,要不你就只有圍著火爐坐天亮)。

第二天:龍勝一天游(大年初二)

睡到自然醒,早上約09:00,推開窗戶,一陣冷風撲面而來,原來我們住的三棵樹客棧就在半山腰上,往下俯瞰可以看到雲霧繚繞的梯田。迫不及待的洗刷完畢衝下樓去吃早餐,早餐自然是桂林米粉,山裡的米粉不敢恭維,不過急於看梯田的心情早已顧不得那麼多了,衝衝忙忙地吃完就抓起相機往外跑了。經過昨天上山的經歷,老板對我們這幫人的“腿力”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了,所以推薦了我們一條相當休閑的路線,絕對符合我們這幫懶人的要求。具體如下:田頭寨—(石板路徒步2個小時)—1號景點(西山韶樂),越往高的地方走,氣溫就越低,路上很多樹都結冰了,木橋結冰了,石板路也結冰了,走路特別的滑,所以如果冬天去的話記得穿一雙防滑的鞋子—(回客棧吃飯,睡下午覺)。下午醒來已經是5點多了,絕對夠懶的,一起床就商量吃飯,把景點的事拋諸腦後了,民以食為天,真的一點都沒錯,都忘記我們是出來看梯田的啦。晚飯我們吃了一個竹筒燒雞,糯米腊味飯,清炒菜心,都是些山裡的菜,但是也是絕對的超貴,晚飯吃掉140大洋,感覺已經沒有第一餐吃得那麼香了,只想著填飽肚子。

(注:瑤族人居住的地方比較有特色,安居在半山中不說,所有的房子都是木頭做的,一樓是不住人的,是專門圈養牲畜的,雞呀、豬呀、牛呀、馬呀等)

第三天:龍勝至靈渠,靈渠至陽朔(大年初三)

早餐還是桂林米粉,因為沒有選擇。老板建議說我們大老遠來到龍勝,只看一個景點有點可惜,不如讓幫我們背行李的瑤族大娘帶我們從2號景點經過下山,可以多看一個景點,3號景點就太遠了,可以不去。想想也是,我們是來看景點的,不是來吃飯睡覺的,經老板這麼一說,我們都覺得有點可惜了,於是收拾好行路跟著大娘走。路上經過了網上聞名的2號景點(七星半月),大娘跟我們說,其實梯田都是一個樣,3號景點也好,平安寨的景點也好,都是因為觀看梯田的角度不一樣而已,實際上可以忽略不去,當然如果體力好的也建議走走。路上拍拍照照,停停歇歇,下到山下11點多,拍了幾張集體照,和大娘嘮叨幾句就開車上路了,直奔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靈渠。

到了靈渠已經是下午2點多了,肚子已經在咕咕打鼓了,開著車在縣城裡兜轉,想找一家能填飽肚子的餐廳,結果兜轉了40分鐘沒有一家餐廳,見到幾家還是不營業的,除了桂林米粉店。我們絕望地看著路邊的桂林米粉店,店裡的人吃得那麼津津有味,簡直以為他們在吃九大簋,難道桂林除了桂林米粉就沒有別的吃了嗎?在萬般無奈之下,我們又一餐“享用”了桂林米粉(注:兩個早餐已經吃了桂林米粉)。吃完後我們發誓在桂林的未來兩天內就算沒飯吃也不再吃桂林米粉,我甚至暗暗立誓回廣州後半年之內不吃桂林米粉,唯一覺得高興的是,這家米粉店的老板可以用本地身份證幫我們購買靈渠景區的票,每張票便宜30元每人。靈渠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是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齊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條高線運河,我們就是衝著這一歷史背景去的。靈渠全場37.4公裡,鑿成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鏵嘴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彙入湘江,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利,成為了秦代以來中原與嶺南的交通樞紐。

靈渠游玩後,我們啟程本次行程的最後目的地陽朔。當天晚上18:30分到達陽朔,到達陽朔後劉師傅到西街口接我們,帶我們停好車,放好行李(劉師傅,我以前酒店的同事,他和老婆在桂林開了4家連鎖甜品店,而我們現在去的這家“甜園”正位於西街的繁華地段)。我們把行李放在劉師傅的店子後外出找酒店。雖然不是旅游旺季,但是西街的游人還是很多,而且多是像我們一樣的自駕游,西街上的酒店和客棧也很多預訂滿了,我們兜兜轉轉找了半個多小時,最後選擇了文化酒店,房間有暖氣、熱水供應,環境也干淨,有個陽台推開門就可以看到西街。前台開價180元每晚,最後我們以150元每晚的價格成交。安頓下來後,劉師傅帶我們到了一家據說當地最有名的謝大姐餐廳,品嘗有名的啤酒魚、爆炒田螺等當地美食,這一餐由劉師傅做東,真是太好了,這是我們這次旅程中最美味的大餐。

第四天:陽朔一天游(大年初四)

早餐是在劉師傅店裡吃的,劉師傅推薦我們去吃正宗的桂林米粉,我們恐慌得直搖頭,死活不肯去,劉師傅自然不知道個中的原因,哈哈,最後由他親自下廚,幫我們做了蒜蓉面包、火腿煎蛋等西式早餐。早餐後,我們租了一條竹筏游漓江,價格是160元每條船,我們殺價到了100元每條船,興坪、楊堤、九馬畫山等著名景點不游了,就在西街的附近的漓江面上游玩了一個小時上岸,原本說好的租自行車去月亮山、大榕樹等景點的也不去了,我們確實夠懶的啦。中午上岸後,我們分開活動,想想西街在以前也來過了,也逛過了,他的特點其實就是酒吧街,各個小酒吧、餐廳各有特色風情,看看一下也就罷了,購物我覺得沒什麼要買的,於是走回酒店休息,休息到下午5點,再次走上西街,到李萍咖啡屋二樓坐下,這個地方可以看到西街上的人群和商鋪,點了杯咖啡、一個皮薩,靜靜地坐著發呆,看著街上的人來人往,幾個小時不經意過去了,晚上8點我們相約去吃燒烤,一邊喝著可樂,一邊吃著燒烤,一邊聽著音樂,真是人間樂事。

第五天:回程(大年初五)

在我們離開的最後一天早上,我們還是去了傳說中的桂林最正宗的米粉店“崇善”,好像說得我們如果不去吃,就沒到過桂林,就枉來桂林,我們心中不想留遺憾,所以還是去了。遠遠就看見很多人排著隊等點餐和取餐,真有點劉師傅說的那種不吃白來陽朔的感覺,我們也泊好車排隊點餐,可能是我們前兩天吃米粉吃得太多了,所以吃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驚喜的感覺了,只能說是我們這次桂林之旅中吃過的最好的米粉,只能說好不好就吃見仁見智吧。早餐過後,我們還到當地的菜市場采購了當地農民自己種的菜心(相當的嫩,甜)、荔浦的芋頭、陽朔的橘子,滿滿的一車車回廣州,回程的高速公路上返程的車輛太多,我們塞車將近一個多小時,當晚19:00左右回到了廣州溫暖的家,結束了愉快的桂林之旅。

本次行程全是由我們自行制定及安排的,這次旅程一直地都在跟自己說,我們是出來休息的,放松心情的,不是來趕路的,所以這次的旅程中我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多的風景,也因為自然的山山水水方令我心情大好,也許這才是合適我的旅游方式,不管以後工作有多忙,壓力有多大,我想策劃和外出旅行是最好的一個選擇。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