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眼看廣州——南越王墓

作者: 山水不系舟

導讀驢眼看廣州 要去看廣州,是我蓄謀已久的事情了。只是因為她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隨時都可以去,所以,我就先難後易起來:青海西藏甘肅新疆走完之後,這一回才排到了她。其實如果說點泄氣的話,那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本人漸漸變老,怕萬一有一天走不動了,新疆西藏就沒得去了,而廣州,卻是一個坐著輪椅都可以去的城市。 在驢友QQ群“理想小鎮”裡,我正式公布了 ...

驢眼看廣州

要去看廣州,是我蓄謀已久的事情了。只是因為她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隨時都可以去,所以,我就先難後易起來:青海西藏甘肅新疆走完之後,這一回才排到了她。其實如果說點泄氣的話,那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本人漸漸變老,怕萬一有一天走不動了,新疆西藏就沒得去了,而廣州,卻是一個坐著輪椅都可以去的城市。

在驢友QQ群“理想小鎮”裡,我正式公布了即將出行廣州的信息,老驢友醉翁立刻趁機打劫起來:為什麼廣東離福建這麼近不來看我?原來,這家伙還對去年秋天的事情耿耿於懷。

去年10月4號或5吧,他在長城東頭的山海關,我在長城西頭的嘉峪關。我們約好他向西來我向東,計劃8號或者9號在胡楊林最美的景區額濟納會合。結果就陰差陽錯起來,我到了額濟納,他卻還在呼蘭浩特打轉,而且,他還要去銀川看西夏王陵。因此,我們便在幾番短信的惆悵後失之交臂。

因為醉翁打劫的原因,還是因為他住的地方是泉州,有一處景點叫“老君岩”吸引了我?現在我也沒搞清楚,反正因此我便改變了初衷:先飛廈門。從廈門去泉州,然後是永定土樓,然後從永定去廣州。

從永定到廣州只有一列火車,而且是夜裡十一點的,沒有臥鋪又買了一張無座的票,心想,這下糟了,准備受一夜的罪吧!上了車卻發現,乘客很少,看來,還是旅游淡季出行好啊。後來,竟找了一個長座躺下睡了一覺。

迷迷糊糊地到了第二天的早晨七點鐘,火車進了廣州東站。晨光曦微中,走出擁擠不堪的火車站出口,辨不清東南西北。向左方轉過去,一棟棟擁擠的樓房,晨霧中繁忙的大小車輛,還有穿梭不息的人流,這是廣州給我的第一印像。因為廣州東站在八點的時候就有到肇慶的火車,所以,我又改變了計劃,先去肇慶和開平,然後再慢慢走廣州。

也不知走了多少個門洞或門口才來到一棟底層樓下的售票處,很順利地買了一張有座號的肇慶車票。然後在一個個標牌的指引下,我走向二樓,又上了三樓,才進了一個候車大廳。可這候車大廳,卻讓我吃了一驚,其規模,是我有生以來見過最大的了,就連北京西客站的候車室,也沒有這麼大呀。大廳裡分成無數個候車區,廳裡的柱子就能有十幾個。柱子之間的距離又拉得非常長,這麼大的跨度,建築難度可想而知了。

在肇慶和開平玩了三天之後,我回到了廣州住在了廣州站站前路附近一家中等酒店,之後三天,我便信驢游韁,驢眼看起了廣州這個佰生而又熟悉的城市。

在地圖上看,越秀公園是離我住的地方最近的景點了,雖然我對城市公園沒太大興趣,但,越秀山下那五羊雕塑,卻是廣州的標志不能不看。於是我就采取了由近及遠的戰術來實行我的行走計劃。

在一位掃大街的環衛工人指引下,我順著一條街道向南走去。他抬手告訴我,左面的那個小山就是越秀公園了,不過,它的門還在前面。走在陌生的路上,少走冤枉路的有效方法就是多打聽。這和人生之路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年輕人經事少,就要向老年人多學習。雖然我不是年輕人,但在這個城市,卻和一個幼年人沒什麼兩樣。

正當我左顧右盼地向前走時,突然就在我的身旁出現一道色彩鮮艷的紅色大壁,仔細一看,上面有兩幅圖騰浮雕,下面是一行隸書“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驀然間,我就有了一種瞎貓碰上死耗子的感覺。本以為是一個不大的博物館,可是進去之後才發現,裡面館室眾多,圖片和實物,向我展示了兩千多年前統治廣州這個地方的一個地方王朝。

原本以為,廣州,本是一個邊遠的年輕城市,卻不料,它還有著這麼悠久的歷史。年輕的女講解員指著一個牌子向人們介紹了南越王朝的幾個帝王,原來,它的開國之主,就是秦朝的將領趙佗。

趙佗是一個什麼家伙,也許很少有人知道。但要考察一下中國最長壽的帝王,或在位最長的帝王,卻是非他莫屬。

他原本是秦朝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始皇平定天下,派他作為50萬大軍的副統帥領兵征服嶺南,他圓滿完成任務並被秦始皇任為地方官駐守南方。進入西漢,北方軍人出身的趙佗,就這樣在遙遠的嶺南作大起來,先是稱王,後是稱帝,在王位帝位上長達67年之久。而他,竟然活了101歲,榮登中國長壽帝王的榜首。他死的時候,他的兒子竟然沒等到即位就去世了,所以,他只得把王位傳給了他的孫子。我參觀的南越王博物館所在地,就是趙佗的孫子趙昧(《史記》上作趙胡)的墓地了。

有一具紅色的漆木棺材,分常醒目地放在人們的眼前,它就是盛放趙昧屍體用的。它的風格,和我在河南陝西看到的西漢漆木棺材沒有什麼兩樣。看來,遠在西漢,嶺南就和內地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又在解說員的帶領下,看了一襲金縷玉衣,這,也和我在徐州漢墓看到的沒有多大區別。漢初,劉邦所封的七十多個王侯中,南越王也是其中之一了。因為,金縷玉衣,就像今天中國官場上官員乘坐小汽車的檔次一樣,是有嚴格規定的,只有王,死的時候才能穿金縷玉衣。

有一樣東西是超了規格的,那就是,在趙昧墓裡,發掘出一枚金印。在漢代,只有皇後的大印是金的,皇帝的印都是玉的。看來,山高皇帝遠,沒人能管得著。

還有一件叫做“透雕龍鳳玉佩”的物件,在中國考古史上,還沒有見過這種圖案的玉,所以,它,就成了南越王墓的鎮館之寶。

總計,趙佗在公元前204年33歲時,開始建國,自稱南越王,立都番禺(今廣州)。到漢高祖十一年,趙佗41歲時,劉邦正式封他為王。呂後專權時,他54歲開始自稱為南越武皇帝。四年後呂雉去世,文帝繼位後,他自動去掉了帝號仍稱南越王,時年58歲,這便是史書上說的趙佗歸漢了。到漢武帝建元四年,趙佗101歲去世,之後,他的孫子和和重孫子及兩個玄孫繼位,但這四個人加在一起,就只有26年的時間。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南越國滅亡。總計,南越國在中國存在了93年的時間。盡管它在世短暫,我想它也是廣州歷史的一個亮點吧。廣州人終於可以把它翻出來炫耀一下了:不要小瞧了廣州這個地方呀,這裡,也曾建立過帝王之都呢!

解說員解釋說,南越國國都的故地,就在前面越秀山南麓現在中山紀念堂一帶。國王和王後的墓地,就在越秀山西南一處高崗上,只是年代久遠,人們無法找到更多的墓葬遺存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可我卻暗自慶幸,原本沒有游這個景點的打算,今天算是偏得了,呵呵。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