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瓜拉大瀑布是美國之旅的重頭戲之一,因為早就聽說它的宏偉氣勢和游覽時的驚心動魄。只是一直無緣得見。到了身臨其境的時候,才體會到這個有著“雷神之水”之譽的大瀑布的壯麗和柔美。
形成大瀑布的河,名字就叫尼亞瓜拉河,或者應該說,大瀑布是因河而有了尼亞瓜拉的名字。這條河是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界河,一半的水域屬於美國,一半的水域屬於加拿大。圖中的橋,叫作彩虹橋,它是美加之間的界橋。右手邊飄著星條旗是美國的領土,左手邊飄著楓葉旗,是加拿大的屬地。
雖然河流是兩國的界河,有水位落差,形成瀑布的地方卻大多在美國境內。瀑布分為三個,一個就叫阿美利加瀑布,或者直譯叫作美國瀑布(American Falls),在美國境內(下圖中靠左邊占得最大篇幅的瀑布);另一個叫馬蹄鐵瀑布”(Horseshoe Falls),也有音譯叫作豪斯緒瀑布的,一小半在美國境內,大部分在加拿大境內(下圖中右邊遠處水霧升騰的那個);最小的一個在阿美利加瀑布的邊上,叫作新娘面紗瀑布(Bridal Veil Falls),它太小了,以至於很多人對它視而不見,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下圖中,中間那個小小的和大瀑布中間有一條岩石隔開的水流)。
雖然瀑布大多在美國境內,觀看瀑布的最佳地點卻在加拿大境內,這是因為在加拿大境內可以正面地觀看阿美利加瀑布和馬蹄鐵瀑布,而在美國境內則只能看到它們的側面。當然,近距離地欣賞瀑布大水天上來,聆聽那震耳欲聾的巨大水聲,體驗落水飛濺出來的霧珠落在身上猶如置身於暴雨之中則一定要在美國才行。
我們的護照簽證是一年內多次進入美國有效,理論上可以申請到加拿大一邊走走看看,但是由於時間上的緊迫和手續上的繁瑣,放棄了進入加拿大觀看瀑布的機會。但是,有沒有辦法看到瀑布的全景呢?有,那就是乘坐已經有著百多年歷史的著名游船,“霧中少女”(MAID OF MIST)號,沿河溯流而上,貼近觀看大瀑布。
說到“霧中少女”,還有一個美麗而又凄慘的故事。原來這裡的居民也有著和我國古代的人們相同的習俗,或者說是信仰,他們認為“雷神之水”是需要尊敬和祭祀的,而最好的祭品,就是年輕貌美的姑娘。所以,選拔出來的少女,就被放在木筏上,漂流到河心,貢獻給雷神。這和我在小學語文課本上讀過《西門豹治鄴》裡的情景如出一轍。
買了船票經過電梯,走到游船碼頭。每人發了一件藍色的雨衣,被指引著踏上了“霧中少女”號的甲板。媽呀,千萬不要成了雷神的貢品才好。看著船上的同伴,一個個身著藍色雨衣,只露出一張張黑色,白色,棕色和黃色的臉,手裡拎著各自的大大小小的照相機和攝像機,恐怕都不是雷神想要享用的美女。下面幾張為“霧中少女”船上的眾生相。
一聲汽笛響,船離開了碼頭。天氣也好像很配合,上船時還在抱怨老天怎麼不長眼,人家不遠萬裡來看勝景,偏偏搞了個陰雨綿綿,忽然來了個雨止轉多雲。看看那頭頂上的彩虹橋,好像披了一身銀色的光彩一般。
轉過身去,只見阿美利加瀑布迎面而來,水珠,霧氣把游客打了個措手不及。一時間照相機鏡頭被水打濕的,眼鏡被霧氣搞得灰蒙蒙一片的,身上的雨衣沒有扣好扣子被掀開的比比皆是。不過大家都沒有什麼抱怨,只是沉浸在享受天上來水的巨大刺激之中。
隨著游船向瀑布的接近,人們漸漸地適應了頭上的雨點般的水滴,眼睛裡濃霧般的水汽,加強了保護,紛紛掏出相機對准大瀑布猛拍。阿美利加瀑布果然與眾不同,大部分的瀑布,下面都是一個深潭,這是多少萬年水流衝擊的結果。阿美利加瀑布的下面則是一大堆大大小小石塊,好像昨天剛剛從山崖上面被衝下來的一般。後來才知道,這瀑布下面的岩石分成兩層,而下面的一層是極易被水流淘空的構造,每隔多少年,河床的岩石就會向下跌落一大塊,形成了今天這個樣子。據推測,大瀑布的美景將會在某個地質年代消失。
游船再向前行,那個小小的新娘面紗瀑布就明晰地顯現在我們的眼前了。
船繼續向前,水聲漸漸地減小,顛簸也有些減弱,游客的心情也正在轉向平緩,很多人調轉機頭,對准對岸的加拿大美景拍起照來。忽然,船頭轉過了一個小山脊,雷鳴般的水聲又響了起來,空氣中的水汽漸重,水點子又重新落到了戴著雨衣帽子的頭頂。原來,我們正在向馬蹄鐵瀑布的那個中心駛去。一時間四周全是落水,唯一沒有水的就是我們自己的腳下,猶如下著傾盆大雨一般。溫度驟降,雖然才是初秋,卻好像是嚴冬一樣,身體凍得有點發抖。再看瀑布,它好像是一條浴室的幔簾一般掛在前面和左右。除了瀑布,什麼都看不到。哎呀,真的要成了“霧中少女”了。 如此持續了大約五分鐘,游船掉轉船頭,向下游折返。
看著那後面的船又按照我們剛剛經過的航線向馬蹄鐵瀑布的深處駛去,又重溫了一下剛才的新奇。
站著說話不腰疼,你看看那只小船,正在瀑布中心游蕩呢。
返回以後,游客一個個神情泰然,啊,又回到岸上了。驚險,刺激,當然應該是萬無一失的。否則,船公司會與你簽一紙責任狀,把可以預料的危險性向你說個明白。
沿著瀑布邊的石壁,上面建有條石做的階梯,可以到瀑布邊上去探險。理好凌亂的雨衣(這雨衣倒也是堅固,剛才的一番折騰過後,竟然毫發無損),系緊鞋帶,收拾好相機,向山崖上進發。台階路比較清潔,再加上瀑布濺出來的水的清刷,沒有一點苔蘚之類,路很好走。忽然一陣橫風,瀑布的水滴猶如暴雨襲來,吹落了頭上的帽子,打濕了腳下的鞋子,雨衣只是保護好了上半身,腿上則幾乎濕透。又向上爬,更加刺激,好像是在洗淋浴一般。好容易爬到台階的頂端,回頭一看,大部分游客都只在半腰等著風小,上來的人寥寥無幾。急忙返回,跑到車上換裝。
美景的令人流連忘返是一句通用的句子,可是,今天真的要實施了。晚飯過後,又到了大瀑布公園,想繼續看看夜景。根據旅游指南上的介紹,晚上可以看到七彩瀑布,從未見識過,一定要飽飽眼福。
一直堅守到八點鐘,七彩瀑布終於出現了。原來從對岸的加拿大一岸的崖壁上,發出了兩束極強的探照燈光,所謂“束”,其實不是非常集中的,尤其是隔了寬寬的河,再加上瀑布的水汽的散射,猶如泛光一般。燈光每隔一分鐘左右就變一個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往復循環。燈光照在瀑布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光帶,再加上水流本身的靈動,真的是盡善盡美了。可惜機器曝光值有限,只好望瀑興嘆了。比起對岸的高塔裡一邊享用著美酒佳肴,一邊欣賞著七彩瀑布的游客來說,我們只是看到了瀑布的夜景而已;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起大多數的此刻已經在布法羅機場候機,直接回家或者回國的觀光客來說,我們也應該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