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第一天,廣州——烏魯木齊 懷著一種逃離的心情,在22:45分我與同伴登上了廣州至烏魯木齊的飛機,近五小時的飛行過程對我來說也蠻累,睡不著,坐不好,心情不能說是興奮,只有一種很想快快到達烏市的渴望。
9月11日,第二天,烏魯木齊——五彩城
凌晨2點多,老天,終於聽到航班廣播“我們的飛機將在30分鐘後到達烏魯木齊機場,地面溫度……”,終於到了!心中開始有一種興奮,我的旅行就要在這裡開始了,早安!新疆!(可能在這裡只能說一聲晚安,畢竟有近兩小時的時差)
到達住宿地昆侖飯店睡上五、六個小時,我們的業余領隊阿安來了(只是一位臨時的話事人,與我們一樣來自廣州,也算我的朋友的朋友)。在飯店的門口我看到了我們這次旅行的坐駕,一輛尼桑的越野車和一輛大切諾基,對車一點認識也沒有的我,也算與它做了第一次親密接觸了,其實我也是衝著它(自駕車旅行)才參加這次新疆之旅的。
除了與車見面之外,我還認識了這次旅行的其它成員,四位來自深圳的中年人,看他們的口氣蠻有米的,(這種有米與我們這種窮光蛋的不和諧是我當初沒想到,只在後來的旅行中才有了深刻感受)另一位也算是朋友的朋友吧,阿聰,一位很師奶型的男士,不過在後來的行程中,他相對其它人來講,讓我們看到了師奶的好處。
其實在一開始出發的時候我就給同伴一個提醒,我們只能自己照顧自己,因為畢竟是一群不認識的人一齊旅行,過程中只能大家相就一點,我在旅行中從來就很自己照顧自己,不喜歡把在城市中婆婆媽媽的事帶到旅行中,對於我的同伴也算打打預防針吧。
中午,我們的車終於駛出了烏魯木齊,向一個叫五彩城的地方進發了。
一路奔馳,除了兩邊的戈壁外,還有很藍的天。戈壁這個詞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錯,只看到公路兩邊是已枯黃的野草,偶然有一些矮小的灌木,地下是泥、黃沙,很想看到夏天的草原,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小野花?(上次來的時候是五月初,才剛入夏,看到的草原也和現在差不多)。
我們的越野車轉到了一條通往五彩城的沒路的路,為什麼叫沒路的路,原來這路走的車不太多,後來的車也只能看著前面車走過的車轍摸索找路,這路對於我們的座駕和坐的人可真的一種考驗,滿是石頭,還有搓板路(我可是第一次知道什麼搓板路,為什麼叫這個姓名?想像一下以前人們用來洗衣服的搓板就知道了)這種不知前路找路的過程結果是讓我們的車誤入了“歧途”,走到了一個前無路的河谷中,乘著司機看地形的機會我們爬上路邊的小山,風光不錯,遠處是一處像大漠斷崖的雅丹地貌,一望無邊的小灌木戈壁。低頭一看,哇!有很多漂亮的戈壁石,這種發現讓我們一時忘了迷路的困境,紛紛開始戈壁“尋寶大行動”,真的有很美的石頭,紅色,黑色,藍色,黃色,石頭的質地也很不錯,光澤油亮亮的,不用打磨已是很光滑了,雖然我只是個外行,但對於石頭倒是很喜歡的。走了兩三個小山頭,在眼花繚亂中拾了幾個小彩石,很不舍地離開了這個“寶石之地”。
繼續我們的行程,當看到路邊一塊很簡陋的指向牌時,我們知道一時迷路的司機終於帶我們走進了今天的目的地——五彩城。迎接我們的是遠處的幾座五彩的小山,遠遠看去,有一層薄霧繚繞,可能是日照下的光影吧。
車子入“城”了,我看清了五彩城的真面目,是幾十座有著不同顏色泥土的高高矮矮的小山丘,我們來得時候是下午五點吧,太陽正盛著。同行的攝影愛好者馬上開始了他們的捕捉行動,登上全城最高的那座山頭,一覽四面,全是帶紅色,褐色、綠色的山丘,在陽光下帶出不同的影子,他們還在等候最佳的陽光灑在這座城中,讓它顯現五彩的本色,而我只是在城內轉了幾圈,爬上一座小山慢慢看看這座彩色之城,有很涼爽的戈壁風吹來,舒服之余有一絲的寒意,也是,太陽已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向西邊沉下了,我靜靜地欣賞這戈壁上的日落,只能說很美,有不少雲彩,也有金色的余輝……(在我的這次旅行中最難忘的莫過於我看到的每一次日落和每一個看星的夜晚了)
舒服一番後,我們離開了五彩城,向我們的住宿地——火燒山出發,為什麼叫“火燒山”,好奇怪的姓名,不會和吐魯番的“火焰山”有什麼淵源吧?聽說是一個油田的所在,後來有人說是因為附近的山頭以前由於地下的煤田自燃把山頭都燒紅了而得名了,不知道我們途中看到的五彩石是不是也因為燒過而五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