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
悉尼的第一個夜晚,睡得極糟糕,悉尼夏令時與北京時差3個小時,不算太多,並無太多反應。只是出發前有點著涼,偶爾咳上兩聲,當時並未在意。不料路途顛簸辛勞之下,半夜咳到幾乎以為肺都要從嗓子眼蹦出來了。如此咳咳睡睡,早上實在是爬不起身,挨到8點40分,才慵懶起身洗漱。早餐則是昨晚回酒店途中在便利店買的杯面和牛奶。
這天原本打算去曼利海灘和邦迪海灘,既然晚了,便取消曼利,只去邦迪吧。一個人旅行的好處,就是想走就走,想停即停,無需顧忌太多,愉悅自己即可。
依然是從Darling harbor坐渡輪去到環形碼頭,再轉搭去往邦迪海灘的渡輪。坐落著歌劇院和大鐵橋的環形碼頭(Circular Quay),由5個小碼頭組成,可以從這裡前往28個不同的目的地,游客可以從這裡搭乘輪渡前往悉尼知名的觀光景點。
天氣格外地好,藍天白雲,艷陽高照。在輪渡上,我又一次多角度地欣賞了悉尼的兩大標志性建築。“衣架”般的悉尼海港大橋和貝殼般的悉尼歌劇院。悉尼歌劇院像是大海中一顆開啟蚌殼的珍珠貝,陽光下貼頂的瓷磚熠熠閃光。與它隔海相對的,是悉尼大橋那厚重的鋼結構橋體,在碧空中劃出一條漂亮的曲線。
之前做功課時知道悉尼大橋是允許攀爬的,渡輪接近大橋時,我特意把相機鏡頭拉近。果然,雖相距甚遠,但我已能清晰地看到烈日下鑄鐵的悉尼大橋上用鏈子串起的一長串向上攀登的勇士,如螞蟻般慢慢攀行的隊伍使原來剛硬的建築變得靈動起來。橋下,湛藍的海面上不時有觀光游輪和快艇駛過,掀起層層白色細浪,陽光照耀下似珠玉散落,真是獨特的悉尼一景。
渡輪停靠在Watson Bay,我叫它屈臣氏灣,好像當地人稱之為自殺崖,據說是因為這裡經常有情場失意之人縱身躍入大海而得名吧。
下船後隨人流前行,經過一個很大的綠地,再過個馬路,沿著山路攀登,便可去往Watson Bay。因為時間關系,更因為正午12點的炙熱艷陽,我沒有選擇登山,只是沿著灣畔走了一小段,拍了些照片,便下山搭車去邦迪海灘了。
因為咳嗽太過厲害,嗓子嘶啞幾乎失聲,說出的聲音也是連自己聽著都難受,所以我盡量避免說話。可是來到路邊張望,看不到車站也不見指路牌,猶豫了一會,還是先喝了口水,潤潤喉嚨,走到停靠的旅游大巴旁邊,詢問司機去邦迪該怎麼走,絡腮胡大叔很熱情地指路,原來馬路對面一個不起眼的小屋就是候車處,等了不到10分鐘,巴士來了,上車投幣,找個座位坐下,開始欣賞兩旁的路景。
更多圖片請至:http://***/itravel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