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9 星期三
羅萊寺是我們整個吳哥古跡參觀的最後一站,它距神牛寺不遠,途中讓司機帶我們找了一圈廁所,花了10分鐘。
羅萊寺(Lolei)建於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公元889-910年在位)時期的公元893年,寺中供奉著濕婆(Shiva)和國王的祖先。現在羅萊寺這個名字是原名Hariharalaya(意為“Harihara之城”)的衍生。很難想像羅萊寺當初是建在一個長3800米、寬800米的巨大水池(Indratataka Baray,耶輸跋摩一世的父親因陀羅一世建造的,現已干涸)中的一個長90米、寬80米的人工島上。羅萊寺的4座磚塔為東西軸向,正門朝東,它們都建在一個高台上。與神牛寺一樣前排2座供奉著男性祖先-國王的祖父和父親,後排2座是女性-即祖母和母親;祖父母的塔要高於父母的。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正在維修的磚塔,它旁邊那座倒塌得都算不上是塔了;後面還有2座也毀的差不多了。
學者說可能當時也想建成和神牛寺相似的2排6座磚塔,不知什麼原因只建了其中4座,此說法有待考證。
供奉男性祖先的東面2座塔-東北塔和東南塔,其中供奉祖父的東北塔相對比較完整,供奉父親的東南塔只剩下北牆還在。
按順時針走,這是那已倒塌的東南塔(供奉父親),左邊是西南塔(供奉母親),右邊是東北塔(供奉祖父)。
再往前走是這座用木頭支撐著的西南塔(供奉母親)。羅萊寺因為損壞嚴重沒什麼更多看頭。
羅萊寺旁邊有座僧廟,這木板房上層是僧人休息的地方。
羅萊寺旁邊的現代寺廟,四周牆壁上畫滿佛教故事,此時正好有個國內旅游團參觀,我們也跟著進來聽導游講解其中畫的含義,大部分都沒記住。
功德單-捐給寺廟錢的明細,包括人名和錢數,最多的捐了870美元,大多數是捐3-20美元。
佛教五戒之一是要不為女色所動-邪淫戒。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
在羅萊寺入口處看到有幾個學生在為當地一所孤兒院募捐,我把原想送給空邦魯學校而帶去的幾十只鉛筆、一摞本和不到1公斤糖(帶了1公斤糖,這3天陸續發了一些)都捐給了他們,“條件”是給他們照張合影,非常純樸、善良而又清貧的柬埔寨學生,很高興地滿足了我這小小的要求。
吳哥古跡的4天游覽到此全部結束,明天一大早就要告別暹粒,乘車去金邊。
更多照片和游記請訪問博客:
http://***/s/blog_4b8286320100r4e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