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兔清和下江南——1個人12天6個地方

作者: 1059211943

導讀前言: 一直以來獨自旅行都是我兒時的夢想,2011年3月左右認識了一撥做西藏自駕游的,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導致最後改變了行程。 4月20號左右,去買北京到南京的火車票。本以為只有短短3天的假期不會有太多人買票,沒想到人山人海,只買到了28號晚上的T65車票硬座150塊錢晚上22:54從北京出發第二天9:17到達南京站。 28號出發當天,北京站竟然沒有安檢旅客竟然可以直接進 ...

前言:

一直以來獨自旅行都是我兒時的夢想,2011年3月左右認識了一撥做西藏自駕游的,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導致最後改變了行程。

4月20號左右,去買北京到南京的火車票。本以為只有短短3天的假期不會有太多人買票,沒想到人山人海,只買到了28號晚上的T65車票硬座150塊錢晚上22:54從北京出發第二天9:17到達南京站。

28號出發當天,北京站竟然沒有安檢旅客竟然可以直接進站,一方面說明了小長假人多的厲害,另一方面真為中國人民的旅途擔心啊,這要混進個恐怖份子豈不是咣當了。

經過一夜的硬座,尤其是人貼人的硬座,終於到達了南京城,一夜的困倦瞬間消失,中間要提一句,我在火車上看游記書的時候,有個馬鞍山的小MM跟我探討了下南京,因為他家離南京很近,於是告訴我路書上什麼地方好玩,什麼東西好吃,確實慮去了很多糟粕,在這裡必須鄭重的感謝一下。

從這裡就要進入正文了,先說下我的路程安排,本次一共12天,我一共去了南京、無錫、蘇州、同裡、烏鎮、義烏、杭州返京。

D1(4月29日——5月1日)南京

參觀路線1、總統府——夫子廟——江南貢院——烏衣巷——東水關

2、靈谷寺——中山陵——明孝陵

3、閱江樓——天妃宮——靜海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雨花台

D2(5月2日——5月3日)無錫

參觀路線1、靈山大佛

2、太湖黿頭渚

D3(5月4日——5月6日)蘇州

參觀路線1、蘇州博物館——園林博物館——拙政園——觀前街——平江路

2、同裡古城——金雞湖畔

3、虎丘——寒山寺

D4(5月7日)烏鎮

參觀路線1、烏鎮古城東柵——西柵

D5(5月8日——5月9日)義烏

參觀路線1、義烏國際商貿城

D5(5月9日——5月10日)杭州返京

前言到此結束,正式開始進入正文:

南京:

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南京又有六朝金粉之稱,作為長江中下游的城市,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盡顯華貴,與其它古都相比,他更像是一個貴族,優雅而不失品味。

初入南京城,你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博物館,它的一磚一瓦都在給你講述著他曾經的故事,瀏覽過南京後我更發覺南京是一個多麼有底蘊的城市,我們可以不喜歡南京,但我們不能不去憑吊歷史。

游記(南京4月29日):

下了南京火車站後,正對面就是玄武湖,玄武在古代神獸裡面又稱為北面神,黑色,代表水,玄武湖至今有2200年歷史,從秦朝開始,到如今經歷過多次洗禮,現如今已經是一個巨大的玄武湖公園,以前是需要門票的,現在南京市政府已經對外免費開放。

看過玄武湖,在朋友張丹同學的帶領下,去了我們的駐地某公寓,地點位於雨花台附近,緊鄰中華門。

收拾妥當,吃了一份地道的金陵湯包,朋友便去上班了,我不顧一宿沒睡覺的旅途勞累,簡單洗漱一下,便開始了今天正式的旅游地南京總統府,坐游2就可以直接到達,必須要表揚下,南京市的游1、游2公交車基本把城區內的所有景點都串了起來,不過趕上早晚高峰人比較多。還有在外地游玩沒有公交卡的前提下一定要大量的換硬幣,以便乘車使用。

總統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年曾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後被太平天國攻陷南京後,為太平天國天朝宮殿(天王府),隨後民國孫中山先生在這裡就職為臨時大總統,後成為國民黨的國民政府,解放軍進入後到今天成為了一個旅游景點。

總統府的門票40元,主要分成幾個區域,建議一進門從右手邊開始轉起,最右側是中國近代史的展覽館,隨後是清政府的展覽,太平天國,隨後進入主區域,游歷國民黨的興衰,從主樓下來便進入了孫中山先生的故居和總統府的後花園,裡面有乾隆、洪秀全等人的題字,整個轉完預計需要3個小時。在這3個小時裡面,我被生動的上了一堂中國近代史的課,深有感觸。

兩江總督署,據介紹在康乾盛世期間,兩江最多時候中國79%的糧食都是兩江供給全國,江浙不愧為魚米之鄉,富甲天下。

太平天國攻陷南京後,這裡便是太平天國的天王府,也是當時起義軍的最高權力機關。

太平天國雖然起義失敗了,但是對當時清政府也給予了沉重的打擊,正因如此,才使得後期的辛亥革命等浪潮一波接著一波開始。

國民黨政府作為中國最早期的國民革命序列軍,也是中國最早的正規部隊,從辛亥革命到北伐戰爭,到抗日戰爭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後期由於蔣介石發起內戰,導致中國生靈塗炭,這也是背離最初孫中山先生的初衷,不過必須要給予國民黨為國捐軀戰士們肯定。

“推心置腹”、“建國成仁”、“天下為公”•••••••這一個個的文字代表了當時何等的民族氣概,孫中山先生就職大總統時候的,五色旗也正代表了,藏、蒙、回、滿、漢,主要中華民族的統一。

從辦公樓下來就進入了孫中山先生的起居室和總統府的後花園。

整個園林保持了皇家的園林的風格,乾隆還曾在這裡石舫題字為“不系舟”。

穿過園區基本就結束了總統府的參觀與瀏覽,此時已經到下午17:00左右天色還早,張丹同學還沒有下班,於是我自己穿過了好幾條街道,沿著指示標和公交站牌,一路走到了夫子廟。

夫子廟,緊鄰秦淮河畔,是由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建築構成,不過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一條商業步行街,其實類似於北京的王府井,不過比王府井要長要大些。夫子廟這邊其實沒有太多東西,但是外地游客又必須得來一趟的地方。

江南貢院,其實就是省市一級的考試,門口寫有“明經取士,為國求賢”八個大字,據張丹同學講這裡面跟北京的國子監沒有什麼區隔,於是我們就在門口逛了下就走了。這時景燈已經亮起,秦淮河岸已經繁華起來,吃了一碗地道的南京鴨血粉絲湯非常好吃,強烈推薦。
南京夫子廟,門票30元,有導游小妹妹陪著進去,不過說實話這30元花的有點冤枉,裡面景色沒什麼可看的,不過看在有美女導游陪同的前提下,我姑且認為還是比較值得的吧,裡面可以免費看一次民樂表演和皮影戲,不過有時間的限制,所以不知道別人有沒有我這麼幸運都看到了。

出了夫子廟,對面便是傳說中的烏衣巷,南京的巷非常多,不過必須提一下烏衣巷,大家熟知的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便出自於此,同時烏衣巷在三國時代曾經駐軍,東晉開國元勛王導和指揮淝水之戰的謝安都住在這裡。

出了烏衣巷,張丹同學說時間尚早帶你看盡十裡秦淮河如何,我說好啊,於是我們從夫子廟走到了東水關,這條路是張丹同學七拐八拐帶我走的,估計下次我再找很難找到的,不過坐在東水關上,看盡秦淮河的繁華,微微的夜風刮過,我真有點沉醉在東水關的城牆之上了。(東水關迄今已有450余年歷史,曾為南京城重要交通運輸門戶)

游記(南京4月30日):

早上6:30起床後,找了一家小店吃了一個山東大煎餅+豆漿,飯飽後從出發地坐16路直達鐘山景區,據張丹說這個地方非常大,讓我提前做好心理准備。鐘山景區分四個景點,靈谷寺、中山陵、明孝陵和紫金山天文台,鐘山是南京城中山,文人常將鐘山比作龍頭,其尾拖至鎮江而入海,稱鐘山山脈是一條巨龍,從東海入江,故曰“神龍見首不見尾”。據傳說有一道士游到鐘山,便說此處有王氣,秦始皇得知後邊挖斷鐘山山脈以泄王氣,不知道後邊在南京建都的王朝屢次不得正果是否跟這個傳說有關。

下車後,便到了今天的第一站靈谷寺,靈谷寺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十三年(514年),是梁武帝為安葬名僧寶訪而建立的寺院,該景點擁有靈谷寺、靈谷塔、無梁殿、寶公塔、三絕碑、萬工池、鄧演達墓,其中朱元璋和康熙都曾經在此處題詞。

一進門就是康熙題詞的“靈谷勝境”,轉過寺院便是明朝的無量殿,該殿巨大而且不用一根橫梁建造,後變成了國民黨紀念辛亥革命陣亡將領的紀念碑,裡面刻滿了陣亡烈士的名字,旅游至此必須要拜祭一下。本人本次江南行,見佛只參觀不跪拜,建烈士墓必須要鞠躬致敬,理由是拜佛請願,還願成本太高,烈士墓致敬,畢竟人家為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命都不要了,所以值得拜祭。

靈谷寺的靈谷塔,現在被修改成為忠烈塔,一共9層,也寓意了佛家的九九歸一,從塔底上去是圍繞中間一個立柱盤旋而上,比較陡,但是登入塔頂後,整個鐘山景區會盡收眼底。

除此之外,靈谷寺內還有功德泉水,不過水已經干枯,只有一個門樓散落在山邊。還有鄧演達墓,是一位北伐的將軍。最著名的就是寶志高僧的墓了。據說寶志圓寂後,梁武帝在寶志的安葬處建立的這個寺廟,景區裡面寫寶志高僧就是我們常說的“濟公和尚”,這個必須要求證一下。

出了靈谷寺,沿著右手邊的公路直行大概20分鐘不到的路程就到中山陵,中山陵以前是需要買票參觀的,南京市政府後來免費對游客開放,不過免費和收費最大的區別就是人數的區別,今天是小長假第一天這個人啊~~~~~

中山陵是中華民國國父、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1926年1月動工興建,1929年6月1日舉行奉安大典。中山陵,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據張丹同學介紹,中山陵最牛的建築特點就是從第一個台階能望到最上面一層台階,沒有任何阻礙的,我目測了一下確實也是。

進口處是中山手諭“博愛”“天下為公”等,紀念碑處是三民主義、紀念碑、中山雕像,最高處是中山陵墓,墓室裡面有武警把守,旁邊刻下了《建國大綱》全文,墓穴裡面是不能讓游客參觀的,大家繞雕像一周表達對國父的悼念。

出中山陵後,旁邊是美齡宮,由於在總統府已經瀏覽過宋美齡的生平事跡,於是作罷,直接繼續前行走到了明孝陵。在路上有一位大哥跑過來說,他們可以抄近道進山,只需要門票價格的一半,哥們畢竟是自費旅游能省一個是一個,跟著該領路人前行,到公園一拐角處,領路人扒開一個欄杆徑直帶我們走到了明孝陵前,此處票價應是70,給該人30即可。(不做推薦)

明孝陵,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後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後謚“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還葬有朱元璋的長子,孝陵基本上開啟了中國皇陵史的典範,後期北京的十三陵基本都是源自於此。孝陵的神道石像生共18對,有文臣3對、武將3對、站臥馬各1對、站坐麒麟各1對,站臥像各1對、站臥駱駝各1對、站坐猊各1對、站坐獅子各1對。下馬坊就是文武百官必須下馬進入的地方。進入園林第一眼看去便是“治隆唐宋” 碑是康熙手書,此處我跟張丹同學達成一個共識,明朝對中國的貢獻遠遠大於唐宋包括清朝。

孝陵處是一個類似於中國紫禁城的城樓,進去後便看到幾個字“此山明太祖之墓”,朱元璋和其夫人就是滿葬於此山之下,登入城樓頂層便是明朝的歷代皇陵的介紹,仔細閱讀你會將整部明史在腦海中串聯起來。沿山路走下去,是巨大的圍牆,百年的滄桑在牆體內一一給你展現,站在城牆邊,你彷佛有種穿越的感覺,此時此刻在那時那刻是何等的神聖與偉大。

有道是“虎距龍盤今勝昔,王氣外露在鐘山!”

出了明孝陵,雙腳實在不爭氣,竟然磨出了兩個水泡,紫金山景區和梅花山於是作罷,乘公車出景區坐地鐵回城,通過搜索發現一家小店的鹽水鴨不錯,於是我們便去尋找,到了門臉後發現排隊買鴨子的隊伍很長,大概等候了30分鐘才買到了鹽水鴨。小店門口有兩塊牌子好像是江蘇衛視某檔節目力推的鴨子店鋪。

酒足飯飽後,天色已經漸暗,不顧雙腳疼痛又殺到南京最著名的酒吧街1912,。南京的酒吧街離總統府很近的,就是依據民國時期的建築物為特色建立,不過人氣稍顯不足,雖然燈紅酒綠,但是人丁稀少。

游記(南京5月1日):

昨晚把兩個水泡擠掉後,兩個腳真的是非常疼,為了不影響進度,貼上創可貼繼續前行,今天的活動相對較少一些。

早上起床依舊喝了點豆漿和一籠金陵湯包,坐16路從中華門去閱江樓。閱江樓景區在南京的鳳儀門旁邊,下面有天妃宮、靜海寺,閱江樓變矗立在獅子山,以前叫做盧龍山。這片景區可稱之為“盧龍獅吼鳳儀下,靜海天宮閱江樓!”

由於來得時間比較早,靜海寺和天妃宮還沒有開始營業,我們就直奔閱江樓去,此處還有一個小景觀可以大家瀏覽,在過鳳儀門的時候,你要仔細看鳳儀門的城牆,你會發現每一個磚頭上面都刻有一個小字,譬如某某府某年某月燒制,中國要是還繼續這種做法,我相信肯定會少很多豆腐渣工程,畢竟能夠追本溯源嚒。

閱江樓門票40元,不算貴的說。不過,閱江樓是2001年才建成的新樓。明太祖朱元璋把盧龍山改名為獅子山後打算建了一個樓閣,並撰寫了《閱江樓記》,後來地基平整後,又決定停建,於是閱江樓便是有記無樓,後來於2001年後人建成,不過現在號稱是與武漢黃鶴樓、岳陽岳陽樓、南昌滕王閣合稱江南四大名樓,這個號稱其實有點名不符實。

閱江樓景區有閱江樓、玩鹹亭、古炮台、孫中山閱江處、五軍地道、古城牆等30余處歷史遺跡。進入景區後,首先看到的是“獅嶺雄觀”,你要仔細去看,會發現每一個石獅子造型都各不相同,並且惟妙惟肖。同時該處與鳳儀門的城樓相通。

進入閱江樓是一個陡峭的石梯,轉過後便是閱江樓,由於是五一小長假,樓下還有明朝宮廷的演出活動。進入樓內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龍椅”,雖是仿制品,但選上等優質紅木制成,重量超過千斤。龍椅靠背上雕有九條龍,刻工精細、形像生動。東側的一匾,“治隆唐宋”,為康熙所書,意思是明朝的貢獻大於唐朝、宋朝,其實比清朝的貢獻也大。

二樓是明朝列位皇帝的肖像畫,基本是朱家的族譜,其中鄭和下西洋瓷畫非常值得一看,這是這是中國最大的瓷畫,高12.8米,寬8米,旁邊展出是唐伯虎和祝枝山的臨摹作品還有五色土。

三樓樓閣上面,有一個“蟠龍藻井”屋頂盤踞的金龍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龍身上用的是24K黃金,用江寧金箔制作工藝制作。這座樓內外共用去十一公斤24K純金,按照現在的黃金價格估算龍的價格就在500W人民幣以上,還不算人工費用。蟠龍下面有一個百獅椅,是紅木雕刻而成。

除此之外,沿閱江樓一路下山,可以看到一些壁畫和古炮台,講述很多明朝的故事。

出閱江樓下山後,便進入了天妃宮。天妃宮亦稱“天後宮”,東南沿海一帶稱“媽祖廟”, 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這個天妃宮是為了祈求上蒼,保佑鄭和下西洋平安無事修建,當天去的時候正好是媽祖生日,裡面有重大的法事表演。(五一假期免門票了,如果正常10元一張。)

天妃宮旁邊便是靜海寺。靜海寺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是明成祖朱棣為褒獎鄭和航海的功德,同時為供奉鄭和從異域帶回的羅漢畫像、佛牙、玉玩等物品和奇花異木的活株而敕建。賜額“靜海寺”,取意四海平靜,天下太平。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就曾經在這裡研究過外國的醫草。

同時靜海寺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就在此議約,“古寺歷滄桑奇恥殊榮關國運,大江流日夜雄風豪氣鑄民魂”彰顯了其意義。

吃過午飯,從閱江樓乘坐150路到達康怡花園站,走路大概10分鐘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後邊是“兩江織造”,現如今是南京雲錦紀念館。

進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是不需要門票的,但是需要排隊等候,門口的雕像和整個紀念館的色彩規劃,讓人一進入紀念館附近就感覺莊嚴,氣氛也頓時凝重起來。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是在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的原址建立,1985年8月15日落成開放。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是分成陳列館、萬人坑兩大部分,一般可以沿著石路先進入陳列館,裡面的歷史資料給大家講述了整個南京大屠殺始末,一直到抗日勝利,其中的真人真事和抗日英雄們。在走出陳列館,有一個12秒的水滴處,我停留了許久,資料介紹,每隔12秒南京大屠殺那個時代就會有1個人被殺,整個布局是個三角形,從寬到窄,兩側貼滿了死去人的相片,從空中打下一束水滴燈光,伴隨著每次想起的水滴聲,兩側會有一個相片亮起。在這裡我的眼角突然濕潤了,如果我們身處那個時代,那種無助、那種凄涼、那種等著被人宰割的感覺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出陳列館的時候,會有一束長明火紀念死去的同胞,門口可以免費贈送鮮花和花圈。最後一個館是用燈光和音效構成的一個和平鴿廣場,一個無人彈奏的鋼琴發出陣陣琴音,表達了建造者對和平的向往。

陳列館轉過後,就進入了萬人坑,通過參觀,你可以真實的看到一具具骨架,給我印像最深刻的是有一個頭骨正中央中彈身亡,而且萬人坑是分層的,也就是當時每次埋一部分人,蓋上土然後接著再埋。除了整幅的骨架外,還有很多碎骨頭片,如果時間能夠穿越,現場是多麼的慘無人寰啊!

走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是下午4點左右,由於我在南京的住處就在雨花台附近,所以在南京最後一個景點也就是雨花台了。

雨花台是一座以自然山林為依托,由於是南京城南的一處制高點,所以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東晉豫章太守梅頤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金兵入侵,抗金名將岳飛在此痛擊金兵;此後的太平天國天京保衛戰,辛亥革命討伐清兵,抗日戰爭“首都保衛戰”,都曾在此激戰。1927年以後,雨花台淪為國民黨統治者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決定在此興建烈士陵園。

雨花台內有“江南第二泉”、“二忠祠”、“木末亭”、“乾隆御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馬塚”等。在雨花台中軸線山上,就是烈士紀念碑,該碑高42.3米,寬7米、厚5米,碑前有長明火,旁邊如果沒記錯是6口石頭棺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站在制高點上,環顧雨花台,想起杜牧的詩句,猶然升起“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覺”。

離開雨花台就結束了南京的訪問,明天就要去下一站無錫了,說實話真的有點不舍得南京。三天的南京行,讓我感覺到這個六朝古都的魅力,在繁華浮雲的下面是一種歷史的厚重感。記得朱自清先生曾說過:“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時代的遺痕。”而這些遺痕會給每一個到過南京的人,巨大的心靈觸動。“望盡秦淮多盛世,滄桑金粉今何在。”

此處要鳴謝張丹同學的大力支持!

無錫:

游記(無錫5月2日):

一早G7059從南京出發去無錫,票價85,歷時58分鐘,贊嘆下滬寧高鐵真的很快,比北方的D字頭要快很多。

一下無錫高鐵出站口離火車站還有一點距離,大概要走15分鐘左右才能到達火車站的廣場。去無錫旅游建議大家住在站前商貿中心,這片區域有N多快捷酒店,離火車站很近,去任何景區,無錫火車站基本都有公車直達,比較方便。

安頓好後,搜索票務的時候,有幾家可以網絡訂票,現場取票的網站值得推薦,譬如當天靈山大佛票價190,我實際花銷是165還是便宜了些許,自己出來玩省錢是硬道理。

該死的百度地圖還有所謂的攻略都顯示要換乘公車才能到達靈山大佛,別聽網上的扯淡,火車站88路直達靈山大佛,票價兩元,不過要坐1個多小時,不過有過北京堵車經歷的人,這點時間只不過是毛毛雨了。乘車過程中你會路過太湖,可以多拍幾張相片。

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的小靈山地區,該處原為唐宋名剎祥符寺之舊址,大佛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從網上訂的門票在團隊處直接念一下訂單號,現場付費即可。

靈山大佛景區包括靈山大佛、九龍灌浴、梵宮,還有吉祥頌演出等,進門處是佛家的牌樓,放生池有三橋,東為慈恩橋,西為普渡橋,中為大覺橋,過了三橋,邊可看到左手邊一個佛掌,右手邊一個百子戲彌勒了,這個大家都可以摸摸,“摸佛手有福氣,摸佛腳有靈氣”。

繼續前行就是九龍灌浴,九龍灌浴表演一天四場,在9只龍噴出水柱,然後蓮花開放,佛祖降世。《本行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開出一朵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吾獨尊”,這時候花園裡忽然出現了兩方池水,天空中出現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淨身。“九龍灌浴,花開見佛”

進入廟宇後,與一般佛家布置基本一樣,只不過有一個與靈山大佛小一點的等比例靈山小佛矗立於寺院之中。

過了寺院,就進入了靈山大佛的底座內,底座內有龍門石窟、莫高窟等各種臨摹的佛家聖地,還有諸多佛家文化介紹,過了展示區便要排隊了摸佛腳了,其實就是坐著電梯到佛腳下,登高憑吊下靈山全景,摸摸佛教,便下山。

下山後,巨大的蓮花坐下刻上了很多的名字,這些名字都是捐助佛身的施主們,不過最低100W起,施主很有錢倒是真的。佛堂裡面有個靈山真身像,幾千座小的靈山小佛,都是建設大佛剩下的材料,所以是真身。

下了山,右邊就是靈山梵宮。靈山梵宮,以華藏塔風格為主,糅合了中國佛教石窟藝術與傳統佛教建築元素,集世界佛教三大語系的建築精華,多維立體地展現了佛教的神聖莊嚴和博大精深,美輪美奐,如法如律,莊嚴神聖,雄偉壯觀。這個地方太美了,我覺著佛的神聖與震撼一覽無余。其中蒼穹上面的佛眼,無數的變化,看得我如痴如醉。

此時,已經接近閉園,梵宮對面的還有一座宮殿沒去進去,只能遠眺一下了,遺憾!遺憾!

出園後,回到城裡,遠在北京的無錫本地人陳嵐同學遠程指點,告訴我三鳳橋的排骨和王興記的無錫小籠包、餛飩不錯,於是專門進城後購買品嘗。這兩個地方離火車站大概只有幾站地,坐車到八佰伴下即可,馬路兩側便是兩家老店。不過王興記的服務員實在是不敢恭維,老子喊了三聲前台服務員才愛答不理的說你吃啥,簡直崩潰。不過包子味道還是不錯的。

游記(無錫5月3日):

早上6:30分洗漱完畢,先去火車站買了一張無錫到蘇州的高鐵票,然後去火車站麥當勞吃點早點。說實話我對麥當勞還是情有獨鐘的,麥當勞對我來說就是公共廁所+童叟無欺的店面,同時味道始終如一,一旦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這個是最最最首選的填飽肚子的地方,尤其是火車站附近。

乘坐1路汽車終點就是黿頭渚,門票還是網上訂的,原價105網訂90。

進入園區,門口有園區公共汽車,記住一定要坐園區公共汽車,因為大門口離碼頭還有很遠的路,走路到碼頭大概要40分鐘以上,我當時有衝動要走過去來著,幸虧我抑制住了。欣賞著窗外風景就到了黿頭渚的碼頭處。

黿頭渚是橫臥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黿頭渚風景區始建於1916年,現面積達539公頃。有充山隱秀、鹿頂迎暉、黿渚春濤、橫雲山莊、廣福寺、太湖仙島等。

今天天氣不錯,多雲微風,幸虧如此,否則站在船上我相信被太陽炙烤一下我會暈滴。船行大概15分鐘左右便到了目的地太湖仙島。

進入黿頭渚,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太湖仙境,穿過牌樓,正對面是玉皇大帝群仙圖,右轉就進入了花果山、水簾洞的地頭,左轉穿過會仙橋就進入了太湖仙境腹地。

過了橋,便進入了太湖仙境,我覺著可以先不要上山,因為山腳下有一個月老廟,一定要拜拜哦。此處可以買同心鎖鎖到月老廟前,一把50元給你刻字,我打算過幾年去看看,別到時候找不到了,呵呵!

上山後,首先進入的是天街,其實就是山上買東西的街道,不過景色不錯,值得拍照,我沒有買東西,價格就不知道了。

上了凌霄寶殿,就看到了中國最大的玉皇大帝了。對面是瑤池金母。至虛無上應該是太乙真人的地頭吧。

殿裡求簽20元,解簽您看著辦,想了想這個隨緣也不知道給多少合適,於是作罷!下山後就進入了“仙佑”、“大覺灣”處,此處有眾多石佛,還有一座睡佛。

大覺灣有一個金身老子像,老子是道家的代表,其中還有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老子勸孔子要收斂鋒芒,大智若愚。

老子金身像對面有個小島,風景不錯,可以去看看,不過此處人比較少,很適合情侶談情說愛。

再返回碼頭的時候,去一下先前沒有去的花果山,其實很小,你想像中有多小就是多小。

逛完黿頭渚後大概需要3-4個小時,作為太湖絕佳處,黿頭渚的自然風光遠遠勝過了這些人為的仙境,我個人感覺,這個仙境真的及其一般,不過美麗的太湖值得你來第二次。

逛完黿頭渚,雙腳又起了一個泡,本打算下午去錫惠公園於是作罷,還是去旅店養傷吧,否則第二天蘇州行會大打折扣滴。

兩天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無錫不虧為太湖明珠,魚米之鄉,有道是“碧波蕩漾太湖水,悠悠流淌古運河。吾欲因之夢吳越,太湖明珠耀江南。”

此處要鳴謝,陳嵐同學在北京對我的信息指導。

蘇州:

游記(蘇州5月4日):

早上起床,依然去無錫車站麥當勞吃一個早餐,不過話說無錫火車站的麥當勞廁所情況是我見過最差勁的一個。再一次稱贊一下滬寧高鐵,從無錫到蘇州只需20分鐘,票價20元。

早上8:11便到了蘇州,本次訂的酒店是7天的拙政園店,這個地方非常方便,離蘇州拙政園很近很近。蘇州的朋友劉楠同學去車站接到的我,並陪同我安頓。

此時已經接近中午,先去吃飯,然後准備開始一天的行程。拙政園店旁邊有個自助火鍋,是我吃過火鍋中的“極品”首先肉都是一小盤一小盤上的,其次自助火鍋,鍋底、小料、配菜都是額外收費,最搞笑的是小料就是一個小茶杯那麼多,而且麻醬小料無比的難吃,吃完後當天我們兩個都拉肚子了,當然這是後話。

酒足飯飽後,劉楠同學要去給他的導師工作,於是我開始了我自己的行程。去拙政園的路上會有很多黑導游問你要不要一日游或者打折門票,他們一般是推薦你買兩張以上的,我說就我一個人他們就不搭理我了,估計還不夠他們費勁的錢呢。

蘇州老城區是不允許有現代建築的,基本還保持比較古樸的風格,進入拙政園景區,首先是蘇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是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遺址,其實還是拙政園的一部分。該館地塊分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處、大廳和博物館花園;而西部為展區;東部為現代美術畫廊、教育設施、茶水服務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該部分還將成為與忠王府連接的實際通道。

我很有幸現場參觀了遼寧博物館佛教文化在蘇州博物館的展出活動,是不是這下遼寧就不用去了呢。

重點說一下忠王府,太平天國庚申十年(清鹹豐七年),太平天國後期的主要軍事領導人、1957年被封為忠王的李秀成,與另一位重要將領英王陳玉成,率領太平軍第二次大破清軍江南大營,隨後揮師東征,攻克常州、蘇州、嘉興等地,之後,他便以蘇州為中心,在蘇州、常州一帶建立了太平天國的“蘇福省”,同時開始在拙政園舊址上興建忠王府。

李秀成前期大敗清軍,一路高歌猛進,晚期被湘軍擊敗,最終被俘後投降清軍,他的故事後人評價不一,不過李秀成作為太平天國第二把交椅的大哥,是唯一一個可以戴金上殿的人。

過了忠王府就是蘇州園林博物館,後面就是中國最大的私家園林——拙政園,不過我建議大家先去蘇州園林博物館,了解一些園林知識再去拙政園,你看到的山山水水會更加的有感覺。

出園林博物館就進入了拙政園,門票70元。拙政園,建於明代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它第一位主人是當朝御史王獻臣,是一位直言敢諫,不討皇帝歡心而辭官返鄉的官員,不滿朝廷,遠離皇宮,為此園取名“拙政”,是取晉代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而命名。自己歸隱田園,自耕自食,不失為笨拙人的處世之道。長期隱居此園。後經,王心一、陳之遴、蔣棨、李秀成、張履謙易主建設,最終成為了如今的拙政園。進入拙政園後建議大家租一下門口的自動導游器10元,因為每一個景點都有一段故事,還是這個講得比較明白。拙政園非常的漂亮,入園後真想找幾個朋友坐此品茶聊天,共享美景。有道是“石是園之體,水是園之魂。閣樓相映襯,花木來點睛。”

出拙政園後,已經接近黃昏了,幸虧所住的酒店離園區很近,休整一下可以准備晚上的節目了。蘇州的老城區的黃昏真的很美,因為蘇州老城區還依然保持著古城的特色。

晚上蘇州城區有兩個地方可以逛,一個是城區的步行街觀前街,一個是平江路。蘇州觀前街是成街於清朝時期的百年商業老街,街上老店名店雲集,名聲遠播海內外。商業繁華,觀前街早在1982年就設置為步行街,是全國最早的商業區步行街。與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城隍廟、北京的天橋齊名。觀前街有很多特色小吃,最具標志性的還是步行街中的玄妙觀最為惹眼,玄妙觀,創建於西晉鹹寧二年,是江南一帶現存最大的宋代木構建築,並且擁有國內僅存的兩塊老子像碑之一。

平江路離觀前街很近的,僅隔2條馬路,但是跟觀前街的繁華比起來,平江路更像是一位老者在夜幕下與你靜靜講述吳越的故事。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為平江河。卻說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河路都不闊,河上行走的是搖櫓船,路上僅可過黃包車而已。故有同一路上,“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這是很典型的水鄉特色,該路上還有個小巷,據銘牌撰寫此地還是東吳大將周瑜的出生處。“憶江南,此處是天堂”!

游記(蘇州5月5日):

今天的行程是去蘇州周邊的古鎮同裡。從城內坐公車到蘇州汽車南站,買一張到同裡的車票即可,票價8元,時長大概需要40分鐘。由於是工作日,早上蘇州上班的人們很是繁忙,由於蘇州老城區的街道較窄,所以行人走在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電動自行車,而不是汽車,因為汽車速度起不來滴,可是蘇州的電動車太給力了,我看基本都在20邁以上好嚇人。

“淺渚波光碧影,小橋流水江村”,同裡雖然據蘇州只有40分鐘的車程,但是有時實際的距離並不能代表時間的距離,蘇州與同裡更像是同一個位置上的兩個時間,同裡仿佛定格在了千年前的歲月,它不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繼續前進,因為它愛上了這個時間,也把自己凝固了在那裡。

同裡古鎮門票100元,從網絡訂票是80。下了長途車要花2元坐旅游車進入景區門口,然後買票進入。同裡古鎮雖然是個景區,但是裡面依然有很多當地居民居住,景點有很多,其中的耕樂園和退思園是比較不錯的園林,不過同裡的園林跟蘇州拙政園比起來民俗了許多,就好像是一個城裡裡的官僚家庭與鄉下裡的地主花園一樣,各具特色,其中感覺需要細細品味。同裡古鎮裡面有個中國性博物館,門票20,這個需要另外付費,不過我跟劉楠同學覺著還是很給力的,這個門票可以買。

同裡鎮,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同裡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裡”,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裡”。同裡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

在同裡古鎮,我終於吃到了在無錫忘記吃了的太湖三白中,小白蝦和小銀魚了,真好吃啊!

同裡古鎮還有一個景點,需要出了景區再花2塊錢做電瓶車去——羅星島。一定要注意此處我用了“再”字,次次2元真是盈利好手段。羅星島需要坐船過去,每過30分鐘走一班,不過這個島小的讓你大跌眼鏡,也就是你過去轉2圈,基本30分鐘也不會到的,島上就一個非常小的觀音寺。不過建議大家來了還是去看看,畢竟門票包含著這個景點呢。

回城後,劉楠說時間尚早,可以帶你去看一下美麗的金雞湖景色。金雞湖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它與獨墅湖、陽澄湖相鄰。秀美的金雞湖作為中國最大的內城湖泊,一幅現代水天堂的美麗藍圖已蔚然成型。漫步金雞湖,藍天依著碧水,綠地映著連蔭、高樓倩影波動在水面。它是夢想的溫馨家園,更是現代桃花源般的休閑樂土。金雞湖畔有無數的別墅,基本都已經售罄,中國富人真是太多了。不過這邊的住宅樓的房價好像在1.5W左右,漫步湖畔,我真的有點愛上這裡了。據劉楠介紹這邊有幾千家外企,薪酬也在2W左右每月,基本跟北京差不多,我當時真有點想離開北京,來蘇州混了,這個想法真的可以有。

游記(蘇州5月6日):

早上起床洗漱完畢,乘車到今天第一站虎丘塔。朋友給我借了一張蘇州本地人的園林卡,園林卡是每年可以刷100次,隨便進任何蘇州的園區,這下可以省下了不少銀子的。

虎丘塔號稱中國的“比薩斜塔”,不過我看這塔斜的程度大概有2米多了,真擔心它倒下去啊。畢竟是千年古塔了,經歷了7次大火,仿佛一個老者已經無法支撐自己,看著虎丘塔心理特別的不是滋味。

虎丘塔與西安大雁塔相似,都是大型多層的仿木構樓閣式磚塔,同為七層。虎丘斜塔是現存最古老的磚塔,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建築。虎丘塔矗立於虎丘山上,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虎丘塔,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由於宋代到清末曾遭到7次火災,故頂部的木檐均遭毀壞,現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

虎丘景區,除了虎丘塔以外最著名的景點就是“虎丘劍池”,傳說劍池不是天然造化之物,而是靠人工斧鑿而成,劍池水中有著春秋末期吳王闔閭的許多寶劍,劍池下面埋葬著吳王闔閭的屍體和珍寶。秦始皇稱帝後為了找到吳王闔閭的墓穴,挖出他陪葬的許多珍寶和寶劍,於是調兵遣將,從鹹陽不遠千裡到達虎丘山下安營扎寨。他們四處打聽,八方開掘,可是折騰了好久卻一無所得。楚漢相爭時,楚霸王不知人哪裡聽到了關於劍池的傳說,也對它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他帶人來到劍池,興師動眾,大肆開掘,結果,和秦始皇的遭遇一樣,連吳王闔閭的刀劍蹤影也沒有看到,更不要說吳王闔閭的墓穴了。三國朝代,東吳孫權也夢想能找到吳王闔閭的墓穴,他親自帶領兵馬來到虎丘劍池開挖,但仍是毫無所獲,晉代大司徒王旬和他的弟弟司空王珉為了尋找到傳說中埋在劍池下面的寶藏,竟把自己的館舍建到了虎丘,但是等待著他們的還是失望。至於該傳說是否是真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有故事。

過了虎丘劍池就來到了虎丘塔,圍繞塔身轉了一周,看著塔身的傾斜,好像一個老者低頭在告訴你他的故事。作為一個游客我多麼希望能坐下來聽著他娓娓道來啊。

離開虎丘景區往外走幾步就是一個汽車站,有車直接到達下一個景點寒山寺。說實話寒山寺真的很一般,同時這個地方不能使用園林卡,逼我花了20元的門票錢。僅隔一橋的楓橋還要繼續收門票,但是可以使用園林卡。當進入寒山寺後,大家可以隨處可見張繼同學的那首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山寺,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一進入寒山寺景區已經新建了很多別院,寒山寺還供奉了寒山、拾得也就是“和合二仙”,這個是其它寺廟比較少見的神仙,典故好像還是因為共同愛上一個女孩,兄弟情深互相謙讓,最終成佛的故事。

寒山寺門口的三個字,還有個典故,這是我偷聽旁邊導游的講解。“寒山”二字乃江南四大風流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所題,寒山寺主持集全寺財力,湊得2000多兩銀子,無奈祝枝山事前說明一字一千兩銀子,只肯寫“寒山”,主持無奈,自知有生之年無法再湊夠1000兩,便請一個不知名的有緣人題上“寺”,所以“寒山”大氣磅礡,很漂亮,而“寺”卻一般般。其中奧妙還是大家現場評判吧!

出寒山寺進入了楓橋景區,楓橋只是一座江南常見的單孔石拱橋。大運河在此通過,這裡又是官道所在,南北舟車在此交會,舊時每到夜裡航道就要封鎖起來,這裡便成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橋便因此得名為“封橋”,後因張繼的詩而易名“楓橋”,並沿襲至今。

楓橋景區內有兩景點值得觀看,第一個張繼的銅像,第二個鐵鈴關,為什麼說張繼銅像值得參觀呢,旁邊導游說摸摸張繼的食指會有“桃花運”,結果張繼銅像食指好亮啊。鐵嶺關這個建築比較陡峭,明嘉靖年間巡撫御史尚維安為抗擊倭寇所建,關上原有樓三層,備矢石銃炮,為抗擊倭寇僅存的遺址。

從楓橋景區出來,也就意味著要離開蘇州了,想想3天的時間真的對蘇州產生了巨大的感情。真想留在蘇州啊,這個美麗的城市,讓人欲罷不能,同時也是我第一對城市這麼的喜愛,相信我會再次來蘇州,這個吳越之夢的地方。

在此要鳴謝劉楠同學在蘇州的招待。

烏鎮:

游記(烏鎮5月7日):

該死的百度和所謂的游記都說,從蘇州必須要去桐鄉或者桃源轉車才能到達烏鎮,別聽網上的,蘇州南站一天有4班直達烏鎮的汽車,票價34,時長大概1小時45分鐘。

烏鎮分為三個景區,東柵、西柵、老街,從汽車站到東柵給拉三輪的5塊錢就可以,當然他們開口是找你要10元錢,如果想省錢可以坐公交車,不過需要等車。人力三輪拉你到東柵需要10分鐘其實不遠,關鍵初到此地我們不熟悉路況而已。

烏鎮有很多的旅店和餐飲,真的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呵。來烏鎮可以上網預訂住宿的地方,當然最好建議大家在網上預訂幾家,然後現場一家一家看,因為網上說的跟現場區別很大。如果兄弟們有錢可以直接入住西柵景區內的民宿,還可以免掉西柵的門票,只有兩個價格580和880,不差錢的可以考慮。

我選擇了一個東柵景區很近的旅店,名字就不說了,不過這個條件啊真的崩潰,我很懷疑我的床單曾經有多少對男男女女在上面XXOO過,不過誰讓這邊交通好價格便宜呢,一晚上的事情將就一下吧。

收拾好東西,就要進入景區了,東柵、西柵相隔1公裡,如果單買門票好像需要220元,最好買聯票150就夠了,東柵其實和同裡差不多,很多原住民還在裡面生活,西柵比東柵大,同時比東柵水域更大,最重要的是當地政府把西柵的原住民遷出後進行了整修,相比東柵,西柵更加的干淨整潔。

烏鎮,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歷史。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小橋流水、石板小巷是這裡的特色,我個人覺著烏鎮比同裡更像“中國的水上威尼斯”。烏鎮的燒羊肉超級的香,現在想想還流口水呢。吃飯的時候遇見一個婆婆,他們家守著這家店已經好幾代人了,婆婆說每天看著烏鎮就打心理喜歡,這麼安逸的生活,估計現在年輕人們已經體會不到了。想想北京的生活,跟烏鎮對比,真的,人何必那麼累呢,怎麼活著不是24小時呢!

東柵白天去逛逛就可以了,西柵是必須要留到夜裡的,因為西柵真的是太美了,美到人在畫中游一點也不誇張。西柵由12座小島組成,60多座小橋將這些小島串連在一起。當夕陽落幕在西柵的街道看著千年的古鎮,你的心也會為之平靜。來西柵一定要乘船,白天,晚上的感覺是不同的,一條船是120元一次,一般6人出發,如果游客有錢,可以單獨包,反正船錢給夠就可以了。烏鎮裡面的民宿住宿看起來條件不錯,至少能達到快捷酒店的標准以上。西柵景區內有很多的小酒吧,晚上坐在河邊喝酒談天,真的有點醉生夢死的感覺。除此之外,西柵還有很多的養生會所,其實價格比起北京什麼所謂的帝王之類的會所,價格相當的公道。

游走在西柵的街道,你會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片安逸的淨土,在這裡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漫步,在這裡你不需要去想那些煩心的事情,你只需要享受著水鄉古鎮,你只需要在這裡靜靜的發呆,靜靜的品茶。

離開西柵已經是晚上9點鐘了,此時基本已經結束了我的江南行所有的安排,但是我的心確無法離開。夢中的古鎮、夢中的水鄉,夢中的故事,我想此時此刻的我應該還是在夢裡。

在此鳴謝劉紅同學的大力支持與陪同!

義烏:

游記(義烏5月8日——9日)

離開烏鎮本打算就此返京,算算時間還有2天才到10號,更何況劉紅同學一直給我推薦偉大的義烏,在劉紅同學的描述中,義烏是一個遍地是商機,處處是金錢的寶地。秉著學習的態度,第二天就跟劉同學一起去義烏。

烏鎮是沒有直達義烏的任何汽車的,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去嘉興換乘火車到義烏,另外一條是汽車到杭州再換乘汽車或者火車到義烏。經過我們兩個人商量後,認為從烏鎮到杭州汽車站,然後再從杭州車站去義烏是比較便捷的一條。隨後的事實發現我們錯了。因為從烏鎮到杭州的汽車站是到杭州九堡中心車站,而我們需要從九堡車站去杭州南站才可以轉乘去義烏的汽車,而從九堡到杭州南站大約需要將近2個小時,中途還要換乘一次公車,結果狼狽的局面可想而知了。

記過一番折騰,跟人在囧途一般到達了義烏,入住酒店後,我是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劉紅的男朋友非常的熱情,晚上邀請我去義烏一家特色酒店吃的義烏飯,具體店名忘記了,不過我覺著義烏飯跟北方飯好像沒太大的區別。聽著他們講述義烏這座城市的發展史,我必須要佩服義烏的發展速度,同時必須承認義烏人的勤勞。

第二天洗漱完畢後,與劉紅男朋友會合,出發去義烏國際商貿城。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義烏國際商貿城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國際權威機構確定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義烏國際商貿城是中國小商品城順應市場國際化發展需要而建造的現代化批發市場。一期工程占地420畝、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設主體市場、生產企業直銷中心、商品采購中心、倉儲中心、餐飲中心五大經營區,共有9000多個商位1萬多戶經營戶。 國際商貿城一期市場經營工藝、飾品、玩具和花類四大行業商品,日客流量達4萬多人次,商品銷往140多個國家和地區,90%以上商位承接外貿業務,外貿出口占60%以上。

來到義烏國際商貿城,我強烈建議大家多帶些銀子,因為這邊的東西太COOL了,你想像到的,沒想像到的都有,尤其是工藝品和飾品,關鍵價格非常合適。我就在這裡扔下了上千大洋,但是一點也不覺著心疼,有好多東西要不是店主不樂意單賣,我估計能扔下1W也回不來。

義烏國際商貿城主要以外貿為主,做外貿的朋友給我介紹,這邊一般都是裝櫃居多,有很多東西訂單都排到了8月份甚至全年以後了。在這裡的商戶大部分都是與廠商直接掛鉤,所以利潤很多都是薄利,靠走量為主,但是飾品和工藝品應該除外,因為我以我知道的飾品和工藝品的造價,這些店主至少是翻了一番在這裡批發的,但是就是加了100%的利潤後,也遠遠比北京這些批發市場的價格要低很多。

據朋友說,全國很多城市都曾模仿過義烏模式,但都沒有成功,其實關鍵一點就是義烏政府做的宣傳比較到位,其次先入為主,而其他城市政府覺著建好大樓,市場會自己發展,這絕對是個極其荒謬的想法。扯的有點遠了,再回來商場內,有N多中東、印度等國的客戶,國際二字果真匹配。

在滿載而歸後,下午即將踏上返京的旅程,首先我要從義烏到杭州,從杭州直接返京。

鳴謝劉紅同學的男朋友細心的講解,無敵的還價!

結束:返京(杭州5月9日——10日)

當踏上杭州開往北京南方向的D310的時候,我心理突然紊亂了,回憶起這12天的點點滴滴,仿佛都是剛剛發生的事情,好像一場夢,我甚至懷疑我坐的這趟列車是要開往北京,還是從北京剛剛出發,現實和夢境突然間交錯了。

一個人旅行,你可以肆無忌憚的玩,肆無忌憚的笑,肆無忌憚的欣賞著一座座陌生的城市。而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然後尋找自己生活的樂趣”!(QQ:1059211943)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