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某旅游團到了海南才知道,這與其說是旅游,還不說是往旅行社設置的一個個陷阱裡跳海南游是這個春節裡旅游的最熱點,然而旅游中仍然存在著各種不盡如人意之處。2月1日至5日,記者也加入旅游大軍參加“海南五天游”,幾天疲於奔命地“游”下來,記者發現這與其說是旅游,還不如說是往旅行社設置的一個個陷阱裡跳。記者通過親身經歷總結出
其中的五大陷阱。
陷阱一:“五天游”實際僅游三天
記者通過神舟國旅報名參加“海南四晚五天游”,海南方面負責接待的是事達國旅。可事實上,通過“掐頭去尾”的時間安排,所謂“五天游”只游了三天。
2月1日晚上20時20分才從北京出發,2月2日凌晨才到海口,實際上這第一天是到首都機場和美蘭機場一游。而最後一天2月5日,雖名為在海南旅游,可除了上午休息、下午自由活動、晚上購物外,旅行社無需支付一分錢的景點費,大家在海口市空耗了一天。
陷阱二:好看的景點多在報價外
記者在北京出發前交的團費是3480元,包括“五天游”的吃、住和各景區門票。但是當記者2月2日正式開始出游時,導游國先生毫不隱諱地告訴大家:團費裡不包括好看的景點費,如果想玩好,就得自己再掏錢。
記者發現,觀博鰲外景和西島系費用自理,東山嶺和南灣猴島是旅行社的“贈送”項目,但索道自理。這些“自理”項目被國導打了個包:一律每人收251元,由他統一購票。
記者在隨後的旅游中發現,這些費用自理的景點是行程安排的重頭戲,倘若你不交錢去游這些費用自理的景點,那麼你就是白來海南了。
陷阱三:導游沒好處的景點最後游
直到旅游結束記者才弄清楚,導游在安排每一天的行程時大有玄機。別看僅僅是先後次序的不同,然而每個行程安排都隱藏著導游的利益,凡是導游無利可圖的景點,一定是被放在最後游覽的。
舉例來說,“五天游”的第四天,分別是游三亞的西島、南山文化旅游區和天涯海角。游西島花了半天時間,導游把大家分成兩組,一組潛水,另一組乘玻璃船。潛水者和乘玻璃船者購票時均需在一張紙上簽名,而紙上都記著旅游車的車號和導游的名字,其中的奧妙不得而知。南山文化旅游區被安排在下午,而第一個項目就是到其中的一個素齋餐廳裡用午餐,全團游客均憑“號”就餐,這些“號”又是和導游一一對應的。當大家用完餐游一轉南山寺之後,已接近16時,這時國導才帶大家驅車前往海南最著名的景點——天涯海角。因已沒有足夠時間飽覽風光,大家只能匆匆走馬觀花了事。
陷阱四:購物點被強制當景點
在帶我們去珠寶城購物點的路上,導游在車中用麥克風極力渲染這裡是旅游定點單位,在海南消協交了100萬元的質量保證金,專營“海關罰沒的走私珠寶”,六七百元的紅寶石戒指在北京商場裡至少賣一千七八。可是到達目的地時,記者發現這裡不過是一家名叫“南亞”的珠寶公司的賣場,在所有的宣傳欄和導購員的解說裡,自始至終也沒有“走私”或“罰沒”的字眼。只是在幾位游客因帶著孩子下車不方便時硬被逼著下車,國導解釋說,這是旅行社的定點景點,需要全車人到此“報到”,否則他不好交差。可記者清清楚楚地聽發入場牌的小伙子對國導說:要是你不讓他們全下車,少一個人扣你15元!
在幾天的游覽中,記者先後三次被帶到購物點,每輛車的乘客都領著標有同一個號的入場牌進場。記者在珍珠養殖場買了一盒珍珠粉,發現購物小票上也標上了入場牌上的號碼,這其中意味著什麼,記者實在不敢妄猜。
陷阱五:日程安排讓你別無選擇
在海南最後“虛度”了一天之後才猛然醒悟,這也是經過了導游“精心”安排的,但是明白過來後想後悔補救都來不及。
2月5日下午17時,閑了一天的游客被國導叫上重新雇來的公交車,國導帶大家去購物。到達水果批發市場時,大家才發現,這裡不過是在一個棚子下一溜兒擺了八個攤位,水果都不新鮮,而土特產大世界商品比旅游點還要貴。可是此時不買,一會兒就得去機場,更沒地兒可買了,無奈之下,大家要麼在水果批發市場買了一堆劣質水果,要麼在土特產大世界帶些高價特產走。
據說,事達國旅在海南是很有名的旅行社,在記者參加的海南“五天游”中,這家有名的旅行社也敢如此“算計”游客,可以想像,其他一些口碑本來就不佳的旅行社,不知要設些什麼套兒讓游客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