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已過去3年多了,前日有緣再赴北川.前次地震後去北川,同行的朋友不忍心看到到慘列的境況,只是在半山遠遠看了,沒能下去.此次再去,時間慢慢撫平昔日有悲痛,縣城也逐在清理,作為地震遺址供大家參觀.
周邊山上地震震塌的山體上,已長出植被,但城中的遺址,仍讓人感悟到當時的慘烈.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在如今物欲膨脹的時代,能有什麼途徑讓大家對自然更加的敬畏些呢?
四川大地震,受災最重的不是汶川,而且北川,所以真正意義該地震應該被命名為北川地震.










導讀四川大地震已過去3年多了,前日有緣再赴北川.前次地震後去北川,同行的朋友不忍心看到到慘列的境況,只是在半山遠遠看了,沒能下去.此次再去,時間慢慢撫平昔日有悲痛,縣城也逐在清理,作為地震遺址供大家參觀. 周邊山上地震震塌的山體上,已長出植被,但城中的遺址,仍讓人感悟到當時的慘烈.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在如今物欲膨脹的時代,能有什麼途徑讓大家對自然更 ...
四川大地震已過去3年多了,前日有緣再赴北川.前次地震後去北川,同行的朋友不忍心看到到慘列的境況,只是在半山遠遠看了,沒能下去.此次再去,時間慢慢撫平昔日有悲痛,縣城也逐在清理,作為地震遺址供大家參觀.
周邊山上地震震塌的山體上,已長出植被,但城中的遺址,仍讓人感悟到當時的慘烈.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在如今物欲膨脹的時代,能有什麼途徑讓大家對自然更加的敬畏些呢?
四川大地震,受災最重的不是汶川,而且北川,所以真正意義該地震應該被命名為北川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