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敏寺大教堂做禮拜——倫敦游記(一)

作者: 小屏天地

導讀在西敏寺大教堂做禮拜——倫敦游記(1) (2011-05-25 12:08:52)[編輯][刪除] 標簽: 莎士比亞倫敦西敏寺大教堂唱詩班索非亞大教堂旅游 分類: 旅游游記-日本,歐洲 以下西敏寺大教堂裡的長廊 前面還是有人進去的但得在走廊裡待著。 西敏寺大教堂做禮拜——倫敦游記(一) 英國之行是我人生規劃中必要完成的一站,因為它在我的腦海裡留著那麼多的人物和情景。更何況在我 ...

在西敏寺大教堂做禮拜——倫敦游記(1) (2011-05-25 12:08:52)[編輯][刪除]
標簽: 莎士比亞倫敦西敏寺大教堂唱詩班索非亞大教堂旅游 分類: 旅游游記-日本,歐洲
以下西敏寺大教堂裡的長廊
前面還是有人進去的但得在走廊裡待著。
西敏寺大教堂做禮拜——倫敦游記(一)
英國之行是我人生規劃中必要完成的一站,因為它在我的腦海裡留著那麼多的人物和情景。更何況在我少女時期“簡愛”是我最推崇的女性,追求獨立既有自己的個性還有憐憫之心。霧都倫敦那是多麼讓人充滿著無限遐想的地方啊,那裡有多少讓人感懷不已的事情,可以隨著克南道爾,希匹柯克,哈代,毛姆,狄更斯,司各特,勞倫斯,蘇珊.希爾,羅素,培根,拜倫,莎士比亞還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的文章一起游走回憶。然而可恨的是那台灣來的地陪(從上海隨行到回來)居然用瞧不起大陸人的口氣問;你們知道莎士比亞是誰?這讓我知道在外面人的眼睛裡我們是多麼的無知和被瞧不起。但願我們今天的年輕人能掙口氣,不要光沉浸在網絡游戲裡,大好光陰還是要抓緊看書學習,否則將來就不是被瞧不起而是要明目張膽欺負你,這是我另外的話題。
這次的英國行我感到行程非常的緊張,每一個景點導游都要求只有半個小時或者45分鐘的時間,只有買票進去的景點能稍加半小時,這你還要考慮上廁所的時間(所以我建議無論如何在就餐後解決,隨便他們等多少時間都不會怪你,否則景區如廁排隊浪費的是你參觀的時間真很無奈)。所以一路走來我是連跑帶顛,到一個景點只能粗粗看看,快速拍照留待回家再慢慢看。然而誰也想不到,我竟然會有機會走進了十天前威廉王子剛剛完婚的西敏寺大教堂。做了雖只有半小時卻把所有大儀式進行完畢的禮拜。五月八號早上十點隨著導游喊解散,人們開始抓緊時間抓拍西敏寺外景,泰晤士河,議會大廈,唐寧街,這些地方都散落在一個非常開闊的地帶,隨車路過你是不會覺遠,而要全部跑到,那你就會感到很急很慘。如連回來的路再一時找不到,會耽誤11點一刻開始的白漢金宮衛兵交接儀式,我們要趕到集合點上車開幾分鐘才能到,誰敢耽誤遲到必招眾怒,更何況我們這個團裡還有乘著輪椅游世界的兩位老太太(一個澳洲飛回的84歲老太一個拖著氧氣瓶的臉色發青的哮喘老太),她們在親人照顧下從來都守紀律。
不是我在國內一直做禮拜也不是我對天主教有多了解,只因為姐姐在我臨出國時下了診斷是癌,我心裡就惦念無論走到哪裡一定要把上帝拜。旅游安排只在外面看,我想買票(15英鎊)卻又遇到今天是禮拜,所有的外國游客一律被一修女一教士婉言拒在大門外。我正覺得萬般無奈,發現兩個歐洲老夫妻對那倆人說;我們要進去做禮拜。那修女開始拒絕,後在對方央求下,伸開臂膀聳聳肩,似乎想到天下信徒是一家,不讓進去對不起主的關愛。看到他們進去後,我趕緊又走上前,劃著十字疙裡疙瘩用英語表白;我只一個人正好到這裡也想進去做禮拜,請他們也看主的面讓我完成這個心願。三番五次也不知是他們不明白(這也不奇怪,我學的英語早就丟到爪哇國去了),還是看我黃皮膚亞洲人的樣子不像做禮拜,弄得我非常尷尬不自在。就在我要放棄卻又不甘心地指著進去人的背影,輕聲問她;為什麼他們可以例外?果然她覺得似乎主的關愛不可以分膚色,再看周圍沒有別人圍觀就趕快露出笑臉把院鐵門拉開。
當我走進緊閉的教堂前,把沉重的門輕輕拉開,就聽到那天籟般的童聲傳入耳簾,和你們在電視裡看的那金碧輝煌的教堂完全不一樣,教堂裡面正中筆直到底的大廳中央只有唱詩班三個領唱的男高,中,低音的位置上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圓盤式大燭台燃燒著一支支燭光,對面的又一排唱詩班的孩子和男女伴唱隊伍前也有一個,他們站滿了主大廳的兩邊,中間空開一條通道(隨後我才知道這是專留主教走向聖台的甬道),隔開10米長的地方是主教宣講聖經的地方,有幾個台階和舞台一樣大,一個深檀色的講台空擺置在右方,上面射下一束淡柔的燈光不覺扎眼。初進去你的眼睛會不太適應教堂裡的昏暗,看不太清周圍的情況,但馬上會有一個教士迎上來把你帶到教徒做禮拜的位置上,那是隔開大廳柱子向左右方伸延出的一片開闊地,它和唱詩班及主教的位置形成一個十字架的形狀。與此同時他會遞給你一本藍色封皮的小冊子,上面印著今天的頌經篇章還有帶有五線譜的唱詩班的樂章。並提前把下個禮拜的時間內容也簡單標上。
唱詩班的歌聲是無伴奏多音部的合唱和伴唱相隨在後的獨唱。當然也不會有麥克風那種讓人感覺有電磁波干擾過的失真。你處在那個環境裡體會的是人與宇宙的浩渺無邊的關系,男高音的聲音激越卻很純淨,男中音的聲音把你帶入一種遐想的境地,男低音的聲音就像大師的沉思在感染你。所有的伴唱都把自然界最美妙的畫面飄然的出現在你的腦海裡。當男高音以緩緩的柔滑的聲音把這些畫面截斷時,你看到副主教手執著一根主持引領著紅衣主教莊嚴地走向聖台。當他站到了講台前(不是後面哦),我看清了他的面容和體態;一顆羅馬人腦袋,大理石般的前額凸起,閃閃發光的兩鬢是濃密的壓在高貴帽子下的波浪形白發;那給人印像深刻透著智慧的眼睛半垂在那裡,光滑而圓潤的下巴非常柔和,不平靜的嘴唇隨著嘴角的顫動發出了打動感染所有教徒的誦經及戒語。時間不長,然後教徒們起立,他在眾人的崇敬目視下威嚴自然地走回去。這時副主教開始領著我們一起讀聖經;哦主啊,打開我們雙唇,用我們的口來展示對你的贊美。哦主啊,用我們的口來展示對你的贊美。哦主啊,加速拯救我們;哦主啊,快速幫助我們。光輝與聖父聖子和聖靈同在,從開始到現在到永遠至到世界盡頭。阿門!------(裡面還有古語其深意和奧妙一般人是沒法理解,難怪教徒天天要不斷地念,還要從各方面加以理解)。再後歌聲響起我一看表還有十分鐘時間趕緊出來,那對老夫妻也是趕團急比我還早就已出去了。
待我被教士從側門輕輕送出來時發現自己居然還是在教堂的寬闊高大的長廊裡,外面是一片草地。說倫敦是霧都我滿眼卻是陽光燦爛,再後來的日子裡我也沒有品嘗到那濕潤的空氣反而覺得挺干燥的。英國倫敦是我到過的所有國家中歷史凝重感最強,自然景觀和生活氣息最有自己國家特點的,換句簡單話來說就是幾百年前什麼樣它現在還大部分保持著那個樣子。因而你不難找到莎士比亞戲劇裡的場景,福爾摩斯探案故事中的街巷,“呼嘯山莊”中的田野村莊,“知情太多的人”電影中的艾伯特音樂廳,甚至我們住的賓館也有幾百年歷史,簡愛房間的窗子就在我住的房間!對於這些我將在倫敦游記——(二)中再呈現出來,英國倫敦本身就讓你白看也不會生厭還會發現更多今天別人也沒有的東西的宏偉城市。更何況它那美麗的語言因為有伊麗莎白一世和莎士比亞而在各國傳播直至今天的全面覆蓋。
注;西敏寺大教堂;這所倫敦市中心東南部維多利亞火車站附近的教堂是19世紀末年,天主教在英國得到復興之後興建的,其外形跟其他的傳統英國哥特式教堂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它是故意仿效基督教會早期的拜占庭式建築,令人想起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索非亞大教堂。(在我眼裡區別真是非常大,也許只在主門的上方和四個尖塔的粗略輪廓上有那麼一點,還是以照片為證吧)。
教堂外部以紅磚和灰白色的石塊相間建造。最搶眼的是高284英尺的鐘樓。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到這座高塔的上層環觀倫敦的景色。
這座教堂建築一個與別不同的地方是它是一座徹底使用磚塊建造的建築,共用了1千2百萬塊磚。整座教堂均沒有使用鋼筋加固。
教堂內部最特出的就是其陰暗寬敞的中殿(nave)。這個中殿據稱是全英國的教堂中最寬敞的。中殿的兩旁是一些小教堂。教堂內部的氣氛是莊嚴和神秘的,但是沒有半點陰森的感覺,可以與歐洲大陸的一些古老教堂相比,但是與英國一般比較光亮的教堂內景截然不同。
白漢金宮11點半的正式交接儀式,皇家成員在側面口迎接,可惜照了也看不清,太遠。沿路要走十分鐘。
上下都是賓館內外景
我站在“簡愛”窗旁看賓館外。
上面是西敏寺大教堂,下面是土耳其索非亞大教堂區別很大吧?
泰晤士河旁的西敏寺教堂
以下是車上隨手拍的街景
高速公路旁看不見房屋,一片透明干淨的綠樹和田野,這是哪也看不到的情景。這間房屋是好容易抓著的算最近的房屋
分享 2

閱讀(80)┊ 評論 (4)┊ 收藏(1) ┊還沒有被轉載 ┊ 頂▼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加載中,請稍候......
前一篇:我又要過母親節啦評論重要提示:警惕虛假中獎信息 專門為您成立的博客俱樂部 關注每日最熱門博客 [發評論]評論加載中,請稍候...
發評論更快捷的博文發布方法 小浪帶你暢游京城 關注每日最熱門博客小屏:
更多>
>

登錄名: 密碼: 找回密碼 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昵 稱:
分享到
驗證碼: 請點擊後輸入驗證碼 收聽驗證碼
匿名評論發評論
以上網友發言只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的觀點或立場。
< 前一篇
我又要過母親節啦







精選遊記: 倫敦

評論